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金融职业评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联词:金融控股平台;金融市场;风险提示
一、金融控股的历史与现状
(一)起源与概念。金融控股一词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混业大潮。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前,世界上大多国家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 后来这些国家开始出现分化,美国、英国等国开始实行分业制度,德国、瑞士等国则始终实行混业制度。但是到了80年代,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也大多转向了混业经营。美国是纯粹的控股模式,即银行本身或与其有直接投资关系的子公司不得经营非银行金融业务,但银行控股公司的另设子公司,可以在限定范围内经营证券或保险业务。英国则是混合控股模式,即允许银行在符合一定条件时成立子公司从事证券、保险等非银行业务。英美模式的特征都是多个法人、多张执照和多种业务,区别在于控股母公司是否进行经营性操作。而一直保持混业经营的德国金融形成了全能银行的模式,银行可以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而不受限制,包括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以及证券、保险等跨业业务,甚至是实业投资,其特征是一个法人、多张执照和多种业务。
(二)我国金融控股简介。对于我国而言,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实行金融混业经营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泡沫逐渐产生并伴随混乱的金融秩序而不断膨胀。自1993年起,我国金融体制在政府主导下进行了强制变迁,由分业经营代替混业经营。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业的逐步对外开放、国外金融机构实现混业经营,使国内的金融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来源主要由四大类:
第一类银行业进军信托、租赁等打破了分业经营的局面。2005年开始,我国几大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等在实现对基金的参股、控股以后,从2007年开始加快了综合经营步伐,通过组建、筹建等方式,控股信托、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的突破分业经营界限。
第二种类型是保险业进军银行、信托,不断整合金融资源。保险业两大龙头企业平安保险和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在做好保险的同时大举进军银行业,于2006年收购深圳商业银行,2010年又收购了深圳发展银行,是保险公司第一家拿到全国性银行牌照的保险机构。
第三种类型是地方政府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各地政府根据手中掌握的金融资源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多种多样,以银行、投资机构为平台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是最普遍的选择。上海着力打造的上海国际集团,就以金控平台作为发展目标,目前掌控了上海700多亿国有金融资产中的30%。
第四种类型是实业和金融融为一体的实业企业产融结合,又分为国有和民营两大类。国有企业有中海油、中粮、五矿、中化、中石油等,民营实业资本进入金融业则经历过以泛海系、爱建系、东方系、德隆系、万向系、希望系、金信系、农凯系等金融家族为代表的第一波金融控股风潮。
二、金融市场分析
根据银监会2010年的《金融机构编码规范》,金融机构分为五个大类,二十四类金融机构,除传统的银行类、证券类和保险类外,在其他类里列出了小额贷款公司,将其纳入金融机构的范畴,而市场上广泛存在的消费金融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的类金融机构由于发展模式不成熟、规模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则没有被涵盖进来。
事实上,以传统金融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行业不仅进入门槛高,而且已经进入一个竞争白热化的阶段,而目前包括小额债权、股权基金、金融服务在内的新兴金融市场正在成为各方聚焦的目标。民营资本可利用这一形式在这些市场抢占先机,进而实现金融控股的构想。
(一)小额债权市场。由于公共保障体系的缺失、高负担的财税政策以及亚洲普遍的消费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消费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与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相比也远远落后。2007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48.8%,比日本的75%、马来西亚的63%和韩国的70%分别低26.2个百分点、14.2个百分点和21.2个百分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消费金融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股权市场。私募股权指的是主要投资于非上市企业股权的一种集合投资形式。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在世界各国的法律中很少有明确的界定。在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有时也被称为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按照投资对象区分,私募股权通常可以分为并购基金(Buyouts)、创投基金(Venture Capital)、成长投资基金(Growth Capital)、夹层投资基金(Mezzanine)以及破产投资基金(Distressed Investment)。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私募股权基金能够在提高组合收益的同时适度降低总体风险。
(三)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金融混业与专业的趋势并存,市场将分化为以混业经营主体为主的金融机构和提供专业化服务为主的金融服务机构两大类,前者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后者则在这个过程中提供相关专业服务,起到第三方剂的作用。
三、民营企业金融控股平台建设及风险提示
(一)金融控股平台建设。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应该避开成熟金融机构正在激烈竞争的传统金融市场,可以选择目前正在起步阶段或快速发展阶段的新兴金融市场,利用自身接近市场的优势,在小微债权、股权投资、金融服务、经纪业务四类业务的基础上搭建一个小微金融平台,扮演小微企业助推器和个人客户金融服务专家的角色。针对小微企业,从初创阶段的种子基金到成熟阶段的PE基金,期间可以财务顾问的角色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方案,并可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及融资租赁等形式为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而在个人金融领域,以美国社区银行为蓝本提供消费贷款、创业投资、理财顾问、保险经纪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成为个人金融服务专家。
(二)风险提示。
钟嵘在《诗品》中举陶渊明两句诗“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感叹其诗“风华清靡,岂止为田家语耶!”进而称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对此论断,世人颇多微词。
一、学者对钟嵘评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的争论
钟嵘认定陶渊明为隐逸诗人,并非鲜例。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刘勰《文心雕龙》以及后来萧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论》等,他们在谈晋宋之际作家时,谈到张华、陆机、陆云、潘岳、左思、鲍照、刘琨、郭璞、孙绰、汤惠休、谢庄、殷仲文,乃至“应、傅、三张之徒,孙、挚、成公之属”,却只字不提陶渊明(《文心雕龙·隐秀》篇提到陶渊明,但该篇常被认为是伪作,故在此不足取证)。刘勰、沈约、萧子显等人均不提陶渊明的诗歌创作,绝非属于一时疏忽,而更是出于某种文学观念和批评标准。在他们眼里,陶潜更多的是以一种隐士身份出现,与其说陶潜有诗名,倒不如说他有隐逸之名,所以只能进“隐逸传”,不能进“文学传”。
然而一直对陶渊明赞赏有加,认定其隐士身份、极力推崇其隐逸风度的萧统在编纂《文选》时却并没有把陶渊明作入“招隐类”、“反招隐类”。《艺文类聚》亦与《文选》选材相似,其卷三十六人部“隐逸类”所录,亦没有陶渊明任何诗作。
由此而知,古人对陶渊明“隐逸”的界定并不一致。有学者认为陶渊明除了“隐逸”之外,还有其对社会、对现实、对统治者“金刚怒目”的一面。
宋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钟嵘品渊明诗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余谓:‘陋哉斯言,岂足以尽之!’”明黄文焕《陶诗析义自序》:“钟嵘品陶,徒曰‘隐逸之宗’,以‘隐逸’蔽陶,陶又不得见也。析之以忧时念乱,思扶晋衰,思抗晋禅,经济热肠,语藏本末,涌若海立,屹若剑飞,斯陶之心瞻出矣。”陈衍《评议》谓:“‘日暮天无云’、‘欢言酌春酒’、‘岂止田家语,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犹皮相耳。元亮以仲宣之笔力,写嗣宗之怀抱。《饮酒》、《拟古》、《读山海经》、《咏贫士》、《咏荆轲》诸作,中有不啻痛哭流涕者。”王夫之《故事评选》卷四:“钟嵘以陶诗……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论者不以为然。然自非沈酣刘义,岂不知此语之确也。”又宋人思悦《书陶集后》:“梁钟记室嵘评先生之诗,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今观其风致孤迈,蹈厉淳源,又非晋、宋间作者所能造也。”
上述的种种观点与评价的产生让我们意识到世人对钟嵘评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一论断还存在争议,本文即就此问题略作浅析。
二、陶渊明“隐逸”生活中的“出仕”情结
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用生动的诗句歌唱着美丽的大自然和淳朴的农村生活,如《归园田居》之二写到:“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可以看到,长期的田居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已经使陶渊明与农民有了共通的语言。他还以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农村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完美的生活情趣和民俗特征。
不容否认,他的田园诗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反映封建士大夫闲适自得的个人情趣的“超然静穆”的一面,但是由于他早年政治上极度苦闷,晚年生活上极度贫困,感发出来的诗篇就不仅仅是超然世外的。
在看似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诗人并没有淡忘世俗,而是在自然的花花草草里抒发自己的情志,如《饮酒诗》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闲,何事绁尘羁。”这首诗,吴瞻泰认为“此借孤松为自己写照”;温汝能以为“先生以青松自比,语语自负,亦语语自怜,盖抱奇姿而终于隐遁,时为之也。”陶渊明以松树自比,寄托着不向现实妥协的崇高人格。
另外,陶渊明的一些咏怀诗表现了强烈的出仕情怀。《杂诗》十二首多表现其怀才不遇、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读山海经》十三首亦是借吟咏《山海经》中奇异事件来表明自己的“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陶渊明的诗,有崇尚自然的意识,表现在生活上闲适自得,但他并没有忘却世事,精神深处常常进行着“独善”与“兼济”、“出仕”与“归隐”的激烈斗争。钟嵘在诗品中评价陶渊明时单单把其列为“隐逸诗人之宗”,不免过分夸饰了其“隐逸”之身份,而忽略了陶渊明渴求出仕的不灭精神。
三、陶渊明“隐逸”与“出仕”的矛盾根源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14302
1 引言
2004年4月,银监会参照美国的CAMELS风险评价体系,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设计并提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其中关于资产安全状况的评价分为定量和定性两部分,定量部分占60分,定性部分40分,本文主要比照银监会的资产质量考核指标体系,针对四家上市银行的信贷资产做出质量评估,以客观分析其信贷资产的风险性。
2 指标体系的构造
2.1 指标体系模型
根据银监会2004年颁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中关于资产安全状况的评价指标,选择其中关于信贷资产质量评估部分,从定量和定性量方面构造如下指标体系:定量指标中,不良贷款率(20分),估计贷款损失率(10分),单一最大客户贷款率(10分),拨备覆盖率(20分);定性指标中,不良贷款变动、风险管理、贷款分类健全性、贷款行业集中度和非信用贷款情况各占5分,其余10分。
2.2 评估程序和权重
(1)数据搜集:根据上市银行2009年半年报、前几年年报及有关信息披露、媒体报道等,收集数据。
(2)定量和定性评估:根据搜集到的数据分别对九个单项指标进行分析,并按照一定的评分准则逐一进行评分,然后把各个指标的分数进行加总,得出信贷资产质量综合评分。
(3)综合评估:综合评分得出以后,按照分值大小评定等级:1级――良好:综合评分在85分以上;2级――一般:综合评分在75分至85分之间;3级――关注:综合评分在60分至75分之间;4级――欠佳:综合评分在50分至60分之间;5级――差:综合评分在50分以下。
3 定量和定性评估
3.1 定量指标评估
定量指标是完全可以量化的指标,对上市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衡量也更为可观。最低纬度的四个定量指标都可以根据上市银行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需要指出说明的是指标的界定和计算方法: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贷款余额,小于15%计2分,每递减1.5%加2分。估计贷款损失率=(正常类贷款×1%+关注类贷款×2%+次级类贷款×20%+可疑类贷款×40%+损失类贷款×100%)/贷款余额,小于5%计2分,每递减0.5%加1分。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大于40%计8分,每递增4%计1分。单一最大客户贷款率,小于20%计2分,每递减2%计1分。
四家上市银行的具体指标数值和分数评定如表1(括号内为分值):(2)贷款行业集中度(5分)。
近年来,房地产、电解铝行业得热度居高不下,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我们可以用贷款在这些行业的比例分配作为评定依据。
从四家上市银行的2009半年报表中可以总结出如下情况:招商银行制造业贷款1828.58亿元,占比16.53%,房地产业贷款566.38亿,占比5.12%;浦发银行制造业贷款2184.38亿元,占比23.27%,房地产业贷款766.13亿,占比8.16%;建行制造业贷款和房地产业贷款分别为7625.73亿和3557.38亿,占比分别为16.85%和7.86%;中行集中在制造业贷款达6470.23亿元,占比15%。
综合以上四家上市银行风险贷款的绝对额和比例,招商、浦发、建行和中行得分分别为:4.5,4.0,4.1,3.8。
(3)风险管理程序及有效性(10分)。
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可以从历年来不良贷款率的变化情况作出侧面判断,下面是四家银行2007年以来不良贷款率变动情况。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2007年以来,四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呈下降趋势,招行和浦发的不良贷款率较低,建行和中行较高,但两者差距在慢慢缩小。另外,从年报中对不良贷款清收效果看,招行和浦发效果显著,建行次之,中行一般。
综上,可以对四家银行的风险管理得分分别为:9.4,9.6,8.6,8.4。
(4)贷款分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10分)。
四家上市银行都按照银监会要求建立了贷款五级分类制度,配备了专业人员从事分类工作。另外,贷款五级分类是靠人为的主观估计划分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的,被划为不良的后三类贷款存在较大的人为调节空间。因此,比较银行的“非应计贷款”(逾期90天仍未收回本息的贷款)指标会更客观标准。
(5)保证和抵押(质押)贷款情况(5分)。
保证抵押(质押)率和逾期保证抵押(质押)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高比率的抵押(质押)资产会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而抵押(质押)品流动性高低和价值稳定性也会间接反映在它的不良保证抵押(质押)率上。
3.3 综合评估
在对以上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了四家上市银行各个单项指标的评分,下面将其汇总,得出四家银行银行资产质量的综合评分分别为:88.8,93.3,91.1,88.9。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四家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优良,都属1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这四家银行的冲击不大。
4 结论
招商银行的优势体现在各个指标都很均衡,不良贷款率持续降低,不良贷款准备的计提充足,风险管理制度虽不尽完善,但效果很好,2008年对不良贷款的清收收效显著。招商银行最重要的是继续完善内控机制,建立对贷款的持续性跟踪检查,对抵押(质押)品要加强审查其流动性和价值的稳定性,使资产质量继续提升。
浦发银行资产质量最好,尤其是在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控制、风险管理上较之其他银行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其贷款分类工作进行的较为审慎,非应计贷款全部划入不良贷款,担保和抵押(质押)贷款的安全性也比其他银行高,抵押(质押)品流动性强,坏账率很低。但浦发银行的贷款在潜在风险较高的房地产行业占比较高,风险过度集中,需要加强对贷款集中度管理。
跟招行和浦发相比,建行和中行无论是在不良贷款率还是不良贷款金额上均处于劣势,不良贷款更是其他两家银行的10倍之多,拨备储备上也不如前两家充足,虽然综合评分都属一级,但考虑到上述因素,建行和中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和招行浦发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这一差距有不断缩小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宋献中,高志文.资产质量反映盈利能力的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01,(4).
项目产品及服务:金融保险职业技能培训、金融保险职业咨询、金融保险职业技能培训课件教材
培训形式:实地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卫星电视广播远程培训、网络在线培训、函授自学
目标用户群:在校大中专学生、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有志进入金融行业的社会人员
2、市场现状:
市场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金融业的竞争本质上是金融人才的竞争。中国入世后,高级金融人才明显不足。
目前,政策金融的人才需求已经饱和,而且还在不断膨胀,个人金融国内还没有生成其生长发展的土壤,原因主要是:国内居民金融意识不强,所以在个人金融方面只有一些很基本的业务,所需求的人也只是一些很普通的,薪水很低的员工。
而公司金融则不同,大量的企业的金融意识在迅速强化,而且目前国内缺乏大量的这方面人才,主要有资产评估,风险评估,项目评估,风险投资,证券投资,融资业务,财务规划等方面的人才,而这些职位目前大部分由一些金融意识落后的“老人”们把持,当然公司金融和个人金融又很大一部分可以重合,比如投资理财,所以,随着国内人们金融意识的提高,这个领域的人才需求更加旺盛。
随着世界排名前200位的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对金融人才,特别是高级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看涨。预计到“十五”期末,国内金融从业人员总量将比目前增加29%,需要补充一大批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金融人才。
金融职业技能培训现状:
目前金融培训品种单一的现状与国内金融业的大环境以及金融产品的缺乏不无关系。但随着国内金融行业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和衍生产品,金融业务必将逐渐趋向多样化,对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语言能力、业务操作能力都将提出全新要求,这自然会催生出多样化的培训市场。因而国内的金融培训市场潜力巨大,培训机构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淘金”机遇。
3、市场竞争分析
目前,我国金融培训的操作机构可以分为四大类:
1、金融机构所属的培训部门,主要针对内部职工进行培训;
2、大专院校下属的金融培训机构,一般面向社会招生;
3、社会培训公司,大多针对证书考试进行培训;
4、“海外兵团”国际金融培训认证机构,国际认可度高,国际影响力大,较为权威,但由于国内外金融财务规范目前还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国际培训认证缺乏本土化优势,此外,国际培训认证费用偏高,非普通个人及中小企业用户所能接受。
虽然目前国内外金融培训的操作机构不在少数,但涉及到以提升职业技能为目标的本土权威培训认证机构几乎没有,因此该项目具有如下竞争优势:
背景优势——该项目依托的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是金融保险职业技能培训学院建设、运作的主要管理部门,各高等学校和各类用人单位必须配合执行。
中图分类号:F272.7 文献标识码:A
1.供应链融资业务概述
供应链融资是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对物流和金融领域业务的进一步提升与整合,是以企业的动产存货为担保,核心企业授信为基础的信贷业务,在此业务中,银行委托物流公司在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中对上述货品实施监管,使物流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实施供应链增值服务的新模式。这项业务由于融资门槛低、融资方式灵活,自开展以来短短几年即实现年超百亿的融资规模,物流监管服务也已遍布我国32个省市的数万个站点。而目前的从业人员多为临时拼凑、业务水平较低或经简单培训的工作人员,与所需求的职业素养差距较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供应链融资管理、营销及监管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口超过10万人。
2.研究背景
根据2009年国务院将物流产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中“四点要求”和“九大重点工程”的精神,第一要点就是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而2010年、2011年的两会报告中也重点提出大力发展物流服务业、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创新。而推进和发展供应链融资及监管服务就是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以及银行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最好途径。同时也是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创新物流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展物流行业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该行业起步晚、起点低,而供应链融资业务横跨物流服务业、银行金融业、外贸行业及生产制造业,专业人员培养内容体系复杂,使得物流企业面临着优秀的专项人才难寻找、难培训、难评估、难管理等重大难题。迄今为止,基于供应链融资的物流企业专项人才培养的职业技能体系、职业素养要求方面,以及培养方案等研究几乎为零,这也是本论文重点研究,力求突破的关键。
3.供应链融资业务岗位群及职业技能标准
3.1目前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类型
目前我国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类(如表1)。
3.1.1基于货权的融资。这类融资产品多以对动产存货进行质押授信为基础进行融资,是从以往的融通仓演变而来,包括静态和动态质押授信以及仓单质押授信等方式获得融资。
3.1.2基于核心企业授信的融资。这类融资产品是以核心企业为风险责任主体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此模式最早以中外运的保兑仓为模板,包括预付款或担保后提货、信用证以及保函承兑汇票授信等方式获得融资。
3.1.3基于债权的融资。这类融资产品主要是针对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包括保理业务和对应收账款的短期票据授信进行融资。
3.2金融领域岗位技能
金融领域的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供应链融资服务当中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除此之外,银行还可以为供应链财务管理的设计和实施提供解决方案。金融领域的岗位主要是商业银行进行供应链融资的信贷部门的从业人员,其主要工作是协助贷前调查、手续操作、贷后检查。因此,此类从业人员在通晓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和流程的同时,还应掌握财务管理、银行学、统计学等学科的重要原理和运作方法,掌握金融票据的法律规定和操作方法,掌握信贷产品的贷前调查、贷中操作和贷后检查的重要方法。
3.3物流领域岗位技能
在银行与其供应链客户的关系中,第三方物流扮演了银行人的关键角色。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它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中的弱势企业提供担保,使其获得授信额度;对于银行来说,它代表银行管理和控制质物,对授信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当授信企业面临困境时,为银行提供预警信号,从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银行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的风险。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中小企业和银行来说都有重大意义,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资本、规模、技术、信用、人员等方面应具备相当的实力。
该领域主要包括融资物流岗位和融资监管岗位,前者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放贷银行及有关物流业务单元,有效实施质押货物监管,满足客户融资需求。此类人才需熟悉经济合同法、海关法、国际运输经济、货物学、港口装卸;知晓财务、银行学、统计学、物流供应链管理理论,懂得船舶、国际货运业务知识、外贸知识。后者具体负责客户提供给银行质押货物的监管工作,确保监管质押物数量、质量和价值符合放贷银行的要求。此类人才需具有理货、统计、货物学常识。
同时,从事供应链融资的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特别是融资监管人员,其职业道德素养也非常重要,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着信贷安全。
3.4商贸领域岗位技能
商贸领域主要涉及核心企业的商务岗位、商贸企业的供应链融资项目负责人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营销人员、供应链融资商务平台运营管理的人员等。此类人才需全程负责跟踪、分析、挖掘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结合公司现有业务策略进行需求评估、融资项目的协同、协调并不断创新产品、基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提品分析结论和展望,并将研究的发现转变为可执行和可实现的项目。因此这类人才在通晓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同时,应有很好的商务沟通和交往能力,是整个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推动和剂。
4.供应链融资业务下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构建
4.1专项人才培养内容和体系
根据以上论述的内容可以总结供应链融资业务下专项人才培养的内容涉及金融、物流、商贸、信息管理等多个领域,同时应培养和塑造其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熏陶,因此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复合型培养。其培养内容应体现“一个基础、四个支柱、两个屋顶”的特点(如图l所示)。
(1)一个基础是指通晓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各种融资模式、操作流程和方法,这是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关键。
(2)四个支柱是指要掌握与供应链融资业务相关的四大学科包括:银行学、统计学、国际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学科,共同构成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坚实砥柱。同时4个关键学科还应融会贯通复合应用。
(3)两个屋顶是指能够推进供应链融资业务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增值的技能,之所以说两个屋顶,因为创新和增值是从金融和物流两个领域发生,依靠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和物流增值服务来实现。
因此,供应链融资专项人才技能培养体系也应如图1的外形,像建造房屋一样培养该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其培养方案和岗位群的对应体系如图2所示。
4.2培养模式
4.2.1针对从业人员
按目前的从业人员结构状况,从事供应链融资的银行、信贷和保险机构的从业人员主要来自金融专业,其对物流和商贸知识相对匮乏。而从事融资物流监管的人员多毕业于物流管理专业,其对金融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相对匮乏,从事融资监管系统开发和管理和从事融资产品营销的人员也大多是单一
学科教育背景的从业者。而供应链融资业务横跨金融、物流、工业产品生产和信息等多个领域,其从业者应具有复合领域的学科知识。因此,针对此类人才的培养应属于“补充性质”的培训培养,即在原有的学科技能基础上,将其他学科进行补充培训。这类补充性培养可以是短期的、阶段性的、按需安排的。
4.2.2针对学生
目前有很多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供应链融资业务专项人才,如中远物流、中远货运等企业与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建立共同培养和用人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学生从业前的一个学期开设选修课,为有志从事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学生实施岗前培训,这类课程就可以系统、全面地教授与供应链融资业务有关的“一个基础、四个支柱、两个屋顶”的课程,使学生的培养教育与企业需求零距离。
4.3评估标准和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
4.3.1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即是通过对从业人员开展相关业务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和利润进行评估,该类评估可以采用“正向激励”的方式进行鼓励和激励。这类评估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衡量,第一是绩效量的评估标准,通过对业务额和业务利润额的多少进行量化考核;第二是供应链业务拓展的评估标准,通过供应链融资业务中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拓展或服务范围的拓展进行质量考核,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暂时没有利润甚至需付出经济代价,但出于对未来业务空间拓展的考量,也可以给予正向激励的方式。
4.3.2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