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合集13篇

时间:2023-09-25 11:51:16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篇1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B

由于具备客观性、时效性及互补性等多种优势,指标分析法在股票投资价值的研究评判中被广泛采用。但是,传统分析指标又因为单一指标视角孤立、指标之间关联关系揭示不清等内在缺陷而受掣肘。鉴此,如杜邦分析法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作为关键性指标一样,寻求研判投资价值的综合性指标,并由此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既是理论探讨之所需,也是实践指向之所在。

一、股票投资价值分析指标的重要性与传统分析指标的不足

在对股票投资分析的四个主要流派中,尤以基本分析流派和技术分析流派体系最为完善,应用也最为广泛。基本分析是以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数据为基础,设计有关分析指标,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进行研判,从而作出理性投资决策。本文所涉及的股票投资价值分析是以基本分析为主的研判方法。股票作为公司所有权凭证,其价格的涨跌最终取决于自身投资价值的大小,即使股票价格可以在短期内脱离其内在价值。从长期来看,价格的波动必定与公司的内在价值呈强相关的特征,即价格会向价值回归。在充分有效的市场体系中,价值的大小通常由价格的高低来折射反映,所以价值分析的核心环节便是分析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既与其内在素质(如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关,也与其外部条件有关。在股票投资价值的分析方法上,价值分析指标的选取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从综合、全面的角度构建股票价值分析指标则具有相当的难度。

传统的价值分析指标指的是证券投资类书刊中常用的财务指标,或者是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定期财务报告如年报、中报、季报中必须计算并披露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利润率及净资产收益率等,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以及反映公司成长能力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这些指标对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和获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经营安全性以及后期的成长性,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和参考价值。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由于这些指标自身的局限性及应用的时效性,很难全面、准确、及时、有效地反映股票投资价值的全貌[1]。鉴此,构建股票投资价值分析的综合指标,力求从综合、创新的视角反映股票投资价值极具学术和操作价值。在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市值角度出发,将宏观市值(即股票市场市值)与宏观经济指标GDP相比,及微观市值(即单个上市公司市值)与微观经济指标公司销售收入相比,得到包含诸多子乘积因子和子影响因素的两大综合指标。

二、宏观价值指标:证券化率或股票化率

证券化率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下同)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证券化率=证券市值/GDP 。该指标可以用来测度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量化关系,进而可用于衡量前者对后者的反映情况。虚拟经济的存在主要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既不能过于低迷拖累实体经济的增速,也不可过于膨胀脱离实体经济的基础。与此伴随,证券化率既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过低意味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反映不够,过高则意味着证券市场存在泡沫。由于证券市场中可流通交易的证券主要包括股票和债券两大类,而本文重点研究股票投资价值中的指标体系,故现需从分子证券市值中去除债券市值,所剩为股票市值,该指标相应改称为股票化率,其公式与证券化率类比可得:

股票化率(Stock ratio,简称R) =[SX(](股市)市值(TMV)[]GDP[SX)] (1)

从公式(1)可以看出股市总市值的增长会带来股票化率的提高,而GDP的增长会导致股票化率的降低。总市值的增长率应与GDP的增长率保持一定的适应性,若前者增速较于后者过慢,则说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若前者增速明显快于后者,则说明股市存在较大泡沫。因此,一国股市投资价值(从反方向来看即投机泡沫)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国证券化率的大小。由证券化率演绎而来的股票化率即为宏观价值分析指标,故公式(1)中市值为股市总市值,它在数值上等于总股本乘以股票价格。总股本即市场发行股票的总股数,属于数量因素;股票价格由股价指数来反映,即指市场的总价格水平。GDP为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在对GDP指标进行核算时,假定社会所生产出的全部商品Q以社会平均价格P卖出来实现其价值即形成收入,由此得GDP=P×Q。

下面来分析股票化率的两个构成要素――股市市值与GDP及其影响因素。从公式1可以看出,股票化率R的高低既取决于TMV的大小又取决于GDP的大小,合理水平的股票化率应该通过较高水平的TMV与较高水平的GDP两者并存来达到,并且应与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是R受分母GDP的影响。在实体经济的循环过程中,社会总需求使生产和销售产品成为必要,产品的销售(P×Q)形成社会总收入,总收入在数值上即等于名义GDP,这是从核算的角度。也就是说,名义GDP 可看作是经济中的平均价格水平和真实产量水平的乘积。如果以现行市场价格计算GDP,实质上其应该等于价格指数P与真实国内生产总值Q(实际产量指数)的乘积:GDP=P×Q,而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即是对社会生产出的全部商品进行的分配。从支出法的角度,名义GDP即为整个经济的最终支出之和,包括家庭消费(C)、政府支出(G)、对新资本投资(I)和净出口(NX)。由真实GDP(Q)即为真实支出的和:Q = C+I+G+NX [2]。综上所述,Q的增大与P的提高均能带来GDP的增长,政府可通过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P和Q,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目标。

二是R受分子TMV的影响。TMV=市场总价格水平×市场总股本,市场总股本即股市总股本规模,等于市场中所有股票的股数之和。显而易见,市场总股本规模扩大,在总价格水平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下,TMV增大,反之亦然。股价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是用各时期的股票总价格水平与基期(假设为100)得出的,现用股票价格指数来动态地反映市场总价格水平。TMV虽不能简单地用股价指数与市场总股本相乘得到,但股指作为市场总价格水平的代表,其变动会对TMV产生直接影响。股指上升会引起股票价格不同程度地上涨,在总股本没有明显缩减的情况下,TMV增大,反之亦然。

具体而言,股价指数的涨跌变动受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市场预期及股市中资金流动性等的综合影响,且各因素之间亦相互影响。首先,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利率、汇率、税率的波动等。理论上讲股指的波动趋势与宏观经济走势是基本一致的,在经济周期的复苏和繁荣阶段,股指上涨;在经济周期的衰退和危机阶段,股指下跌;而利率、汇率、税率的调整也会导致股指不同程度的波动。其次,国家通过财政、货币政策能够明显影响投资者的未来预期,从而对股票价格产生上冲或下推的作用。政策因素包括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扩张和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扩张政策指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和增加货币供应等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进而导致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带来股指上涨;反之,若政府实施紧缩政策,会引致股指下跌。再次,各市场参与者如投资者、分析师等对股市的中、短期走势的乐观或悲观预期也会对股价指数产生影响,若为前者,则刺激股指上涨;若为后者,则可能引致股指下跌。

此外,股市中资金流动性的充沛程度也会直接导致股指的波动。股票也同普通商品一样,价格的涨跌根本上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若市场流动性较好,资金充裕,则对股票的需求增大,在供给没有明显变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股价上涨,反之亦然。股市总股本规模的增减变动主要受上市公司的决策及行为的影响。企业在一级市场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行为及在二级市场的再融资(如配股、增发、转增等)与替代性股本(如债转股)等行为会引起市场总股本的扩张,而上市公司回购部分或全部股本、注销部分或全部股本、退市等行为则会引起市场总股本的减少。

事实上股价指数和市场总股本的变动并不是孤立的,两者之间也不无关联。具体来讲,股市总股本规模的增大(扩容)会引起股价指数的波动,而股指的持续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股市的扩容速度。理论上讲,股市扩容会通过资金面的减少影响股价指数,无论是一级市场扩容(IPO),还是二级市场扩容(再融资),都需要吸收相对应的资金量,从而使股市中流通的资金减少,引起股指下跌。而从我国的实践来看,扩容速度加快时,股价指数往往处于上涨周期,扩容速度放慢时,股价指数则处于下跌周期。这是因为股市扩容只能在股价指数保持一定水平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股价指数越高说明股市中资金充沛,对股市扩容的消化能力越强;反之,股价指数越低,股市资金不足,扩容难度相应增大[3]。

从以上分析可知,市场总价格水平的上涨和总股本的扩张均会引起总市值的增加,但两者的效应不同。由于股票价格瞬息万变,而股本规模在短期内则相对稳定,因此总市值的变动大多数时候都由股价指数的波动带来。若一段时间内股市出现“非理性上涨或下跌”,由此带来的总市值的急剧扩张或收缩并不能真实反映股市的内在价值。总市值的波动会带来股票化率的同步波动,因此股票化率具有不稳定性,股票化率偏离一个合理区间的程度,即可视作股市投资价值彰显或投机泡沫过大的判断依据之一。

对股票化率进行理论分层的审视之后,有必要对中国股票化率进行实证分析。由图1可看出,20世纪90年代后半段股票化率一路走高,从1995年的不到10%逐年提高到2000年的50%。在以后的五年中沪深两市表现不佳,与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背离。至2005年,股票化率又跌落至十年前20%的水平。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实施,我国股市迅速开启发展之路――股指的连续上涨,总股本的不断扩张导致总市值的急速增长,至2007年股票化率已高达150%,而彼时并无实体经济的同步增长作为支撑,泡沫现象异常明显。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股市大幅下挫,但近两年股票化率又回升到70%左右。该图均显示股票化率在每次阶段性冲高之后,必然回落至平均水平附近,这说明长期而言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股市总市值的增长速度应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4]。经比较可知我国股市仅用短短20年的时间,其股票化率已基本达到美国股市经200年发展之后的水平。由于我国股市成立较晚,股票化率起点较低,一段时期内的较快增长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隐见政府“赶超”的“推手”作用,必导致股市出现一定程度的“虚胖”现象,即较之于美国等成熟股市,我国股市内在泡沫较大,波动性也更为明显。

三、微观价值指标:市销率

市销率(Price-to-sales ratio,简称P/S),是上市公司市值与公司销售收入(一般以主营业务收入代替)的比率,亦可用每股市价除以每股销售收入得到,用公式表示:

市销率(P/S)= [SX(](单个公司)市值(MV)[]销售收入(S)[SX)]=[SX(]当前股价×总股本[]销售收入[SX)]=[SX(]当前股价[]每股销售收入[SX)](2)

该指标用于确定股票相对于公司经营业绩(收入乃绩效之源)的价值,它告诉投资者每股销售收入能够支撑多少股价,或者说单位销售收入所反映的股价水平,以此来判断企业的估值是偏高或偏低。同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一样,市销率也属于相对估值法的范畴,其使用时也应与同行业其它股票或其它行业乃至整个市场中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才有意义。在进行比较时,公司之间在各方面的相似度越高,该估值方法越有效。理论上讲市销率越小,表示上市公司相对于其每股销售收入的每股价格越低,股票的投资价值越高。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运用市销率指标分析股票投资价值具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传统指标均以利润为基础构建,而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余额,是一个经计算得来的间接指标,因而容易出现人为运用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调节和操纵的情形。由于销售收入为企业的实际销售所得,影响销售收入的技术性因素不多,相关会计准则可利用的空间不大,其受反复操控的难度大得多。换言之,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的市销率指标更有利于让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实际的经营能力、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等状况[5]。下面来具体分析市销率两个构成要素上市公司市值与公司销售收入及其影响因素。从公式(2)可以看出,市销率P/S比值的大小由公司市值和销售收入的大小共同决定。

一是受公司市值(分子)的影响。上市公司市值MV= ps×qs ,ps为上市公司股价,qs为上市公司股本,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和股本的扩张均会引起公司市值的增加。股票价格从上市公司本身及所处环境的角度,受到股票估值、公司成长性、经营预期及市场和政策的影响。股票估值是指通过对上市公司历史及当前的基本面分析和对未来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的预测来获得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而影响股票估值的主要因素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指标。若投资者能在合适的时机买入估值较低的股票,将可获得较大收益。公司成长性主要从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两方面来考察,若两者均有较大增幅,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业务扩张能力强,经营业绩突出,则该公司具备较好的成长性,长期来看股价亦会有良好表现。经营预期的好坏主要从预期净资产收益率(ROE)的高低和预期经营现金流(C)的大小来反映,若预期未来ROE较高且C较大,则上市公司的预期经营向好,对公司的股价将产生助推作用。此外,金融市场波动和货币、财政政策的调整也会对股票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上市公司股本的扩张必会凭籍一级市场的IPO,二级市场的再融资如配股、增发以及公积金转增股本来实现,而公司的这一系列行为会受股市周期与政策的共同影响。

二是P/S受公司销售收入(分母)的影响。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S=pc×qc, pc为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qc为公司产品产量(此处隐含假定:产量=销量,即应收账款为零),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及产量的扩大均会增加公司的销售收入。由于公司经营的基本目的是获取利润,故pc应由生产产品的保本价格p0加成一定的目标利润率p得到,即pc= p0(1+p)。保本价格指产品处于保本销售状态时的价格,其应包括产品的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和生产性税金。考虑到生产的连续性,保本价格应该在前期生产成本、三项费用和生产性税金的基础上,加上当期成本、费用和税金的变动。而目标利润率的形式包括产品毛利率和产品净利率,其中,毛利率=(产品销售收入-产品成本)/产品销售收入,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产品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提升会引起销售价格上涨,进而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与pc类似,qc也包括保本产量q0和有盈利产量q,即qc=q0+q,而q0包括前期总成本率下产量和当期总成本变动率下的产量,q包括老项目扩产、新项目投产所增加的产量以及购销净增额。

作为综合性指标较之于其它价值类指标,市销率既有独特的理论特点,也具鲜明的应用功能。其一,与其它的相对估值方法如市盈率法、市净率等不同,市销率不会因为利润、净资产为负数或者为微利而使指标失去意义;同时,由于上市公司的每股销售收入都是正的,因此在计算市场或行业平均市销率时,可将所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几乎无需剔除任何一家,保证了计算数据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其二,由于销售收入对经济形势的敏感性相较于利润要弱,且在会计处理上比利润难以操纵,故其波动性也小得多,尤其是周期性强的上市公司,市销率的波动要大大小于其市盈率的波动,即市销率指标不易受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年度变化的影响,更能体现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6]。其三,运用市销率指标进行比较选股时,还要考虑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的高低和成长性的优劣。销售毛利率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差额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如果销售毛利率很低,表明企业没有足够多的毛利额,补偿期间费用后的盈利水平就不会高,甚至无法弥补期间费用,出现亏损局面。一般而言,毛利率较高的公司,其产品竞争力强,增长确定性好。因此,市销率相似的上市公司,毛利率高的更具投资价值。而成长性是从利润增长率的角度来考察,同样是2倍市销率的两个股市或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率较高的市场或公司就更有投资价值。从成长性角度来看,新兴市场比成熟市场的平均市销率较高,创业板比主板的平均市销率要高,新兴产业比传统产业的平均市销率要高,都有一定的内在合理性。

四、从股票化率与市销率两大指标公式的分解中进一步考察综合性特征

从影响因素出发,对股票化率和市销率进行分解,从而可以定性观察两大指标与构成要素的交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两大指标进一步分解,还可定量认知两者对其它指标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

首先,股票化率之所以能作为判断股市投资价值的指标,因为它同衡量市场投资价值最常用的指标有着直接的数量关系。

其中pe代表单个公司市盈率,eps代表单个公司每股收益,np代表单个公司净利润,PE代表某个时点整个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NP代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NP′代表全体上市公司利润率。

通过公式分解可以看出股票化率R与市场平均市盈率PE、上市公司利润率NP′呈正相关关系,而PE是衡量整个市场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因此,一国股票化率的高低取决于该国股票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的高低和上市公司平均利润率的大小,即股票化率由该国股市估值水平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决定。在假定NP′不变的情况下,PE的提高会导致股票化率的增大,此为资本市场产生泡沫的过程;而在假定PE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现有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让更多盈利的企业上市,就可提高NP′,进而提高股票化率,此为经济证券化的过程。因此,一国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既要努力推动经济证券化进程,又要时刻警惕经济过度泡沫化。合理水平的股票化率可以通过调节上市公司整体市盈率、利润率水平及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来实现,但采用财政、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节也会同时影响到股市的运行,故政府在采取政策措施时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7]。

其次,市销率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反映企业价值的关键性指标,是因为其它同类指标能够而且必然会从其“分解”得出。传统理论认为公司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公司净利润上,净利润受公司费用影响显著,而市销率指标不考虑费用等因素影响。恰恰相反,通过公式的进一步分解却能清楚寻找到市销率与费用指标的关系,并最终指导上市公司通过费用管理来影响公司市销率。

通过公式分解可以看出市销率与上市公司税后经营利润率、市盈率水平正相关,与公司财务费用负担呈负相关关系[8]。具体来说,一方面税后经营利润是企业销售收入扣除制造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所得税后的企业利润,因此公司税后经营利润率(pt′)的表达式是:

税后经营利润率剔除了财务费用对企业价值分析的影响,准确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费用控制水平、企业议价能力、日常管理制度等诸方面原因,综合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同时,企业财务费用比率是净利润与税后经营利润的比值,若企业有借款并归还利息时,该比率就小于1,它的数值反映了借款利息对企业获利能力所起负作用的大小,该比率越接近于1,说明企业的财务负担越低。具体来看,企业财务费用比率的表达式为:

从中不难看出市销率与公司财务费用比率呈正相关,即与公司财务费用负担呈负相关。由于公司财务费用负担又与银行基准利率呈正相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基准利率与股票市销率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

最后,弄清了两大指标的各自分解脉络之后,接着进一步审视两者之间的内含逻辑。股票化率将虚拟经济的股市总市值TMV与实体经济的总产值GDP进行比较,旨在衡量某时刻一股市的估值水平。一国的股票化率水平并非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还受到国家的金融体制、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市销率将单个上市公司市值与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进行比较,旨在考察单个股票的投资价值。个股的市销率由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销售收入和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等决定,是衡量股票是否被高估的一个重要指标。若假定社会上所有的企业都成为了上市公司,则全社会的总产值即为所有企业的销售收入之和,即GDP=∑p,则R=TMV/GDP=∑mv/∑ps,即R为宏观视角的P/S,两者之间相互影响。若市场上每只股票的P/S均提高,则R也会相应增大。反之,若R出现大幅提高,则意味着总市值相对GDP的大幅增长,单只股票的P/S亦会增大。

虽不能用一个具体的等式表达两者的数量关系,但两者均作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价值比率指标,分别立足不同的视角,其存在内在相关性,即R与P/S是对股票宏观和微观投资价值的分别研判,两者为“面”与“点”的关系。若一股市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则意味整个市场的投资环境较好,个股的投资价值相应较高。换言之,在具体应用到分析股票投资价值时,R与P/S相互补充,起协同作用:对投资者而言,股票投资价值分析的核心在于运用相关指标对个股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但应先通过对市场估值水平的研判确定买入或卖出时机。在实际操作中也可根据一国股票化率的高低先来判断股市的估值,再选取较低市销率和较好成长性的股票进行价值投资。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方法,路径虽异结果类似。

总之,传统的投资价值分析指标多是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一个或几个财务指标为基础构建,单一性和静态性较强,如对上市公司估值常用到的每股收益(E)、每股净资产(B)、每股经营现金流(C)以及以此为基础结合股票价格构建的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现率(PC)、净资产收益率(ROE)等,均可包含在股票化率与市销率两大指标当中。股票化率和市销率作为虚拟经济市值与实体经济产值的比率指标,分别从宏、微观的角度度量股票的投资价值。换言之,对两者的构成要素及指标公式进行深入分解分析后较易发现,此两指标涵盖问题较为全面,影响范围较大,称其为股票价值分析中的两大综合指标,无论在理论还是操作层面,均有创新与导向价值。

五、基于两大综合指标的后续新型指标的构建指向

虽然两大综合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股市及股票的宏、微观价值问题,但值得指出的是要构建科学而系统的投资价值指标体系,还要进行更深入更艰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下述一些与两大综合指标密切相关的创新型指标,虽非系统构建之全部,但至少对系统构建应考虑的具体指标无疑有一定的创新指向作用:

1.市值贡献度。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股市进入全流通时代,市值成为一个衡量上市公司业绩、公司治理、管理层绩效、投资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性指标。市值贡献度分析即是对市值结构进行分析,分析在市值的变化中股价和股本的贡献比率。从公式看,股价贡献度=ps/V×100% (V: value即公司市值) ,股本贡献度=qs/V×100%。若公司市值的增长主要由股价的大幅上涨带来,即股价贡献度较大,在缺乏业绩支撑、收益未有大幅上涨的情形下,由高股价支撑的大市值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不能代表公司价值的提升,应警惕股价短期快速下跌导致市值缩水的风险;若公司市值的增长若主要由股本扩张所致,则此市值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也应清楚分析该公司股本扩张是否源于其发展所需,扩张背后是否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来支撑。

2.股本泡沫度。股本泡沫是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中发行的超出其市场价值的股份资本,很多经营业绩差的中小盘股经常会通过高送转来扩张股本规模,吸引投资者眼球。这类企业的股本扩张速度远远赶不上其净利润增长速度,最终会导致每股收益不断下降的现象。笔者尚没有找出能够精确衡量上市公司股本泡沫程度的指标,但股本泡沫与股价泡沫关系密切,股价泡沫化率指股价超过每股净资产的部分在股价中所占的比重。两种泡沫都有每股收益、股息率偏低和市盈率高企的表现;但同时两者也有区别,即公司股本规模在急剧扩张后,每股收益偏低的状况极易造成市盈率激增,因此股价泡沫有时是股本泡沫的转变,泡沫的形成源于上市公司筹资决策而非市场不理,投资者在面对股票泡沫时应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泡沫。

3.公司增长适应率。现有理论在分析利润与收入关系时多采用两者比值来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属静态指标,而公司增长适应率则是两者增长率比值,是动态变化率指标。公司增长适应率公式表达如下:

公司增长适应率=[SX(]利润增长率(p′)[]收入增长率(S′)[SX)]

该指标反映上市公司利润增长与收入增长关系适应程度,比值越接近1,说明公司收入增长与利润增长越同步,比值增大,反映公司利润增长快于收入增长,说明公司的期间费用得到改善。若能照此良性循环,上市公司势必会提高其产品议价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对公司的利润率提升起到明显推动作用,公司股价也会有良好表现。

4.公司现金流净利率(EOC)。在衡量公司获利能力时,传统指标中的分母较多采用资产平均总额、股东权益平均总额等,以衡量企业利用此类资源的效率。同时,现金也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够产生收益的资源,现金流净利率表述为公司经营过程中每1元现金所能带来的净利润,反映了公司的现金利用效率及整体利润质量状况。从公式分解来看,EOC与市现率水平呈正相关,与市盈率、公司股本规模呈负相关。

5.市场占有增长率。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强调销售收入的重要性,公司若想成为行业内的领先者,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是先决条件。前文所述的市销率综合指标中提到的销售收入(S)指企业当期销售收入,属静态指标,而我们在研究公司发展能力时则更需要动态指标的体现,市场相对占有率增长率反映了公司在该行业地位的变化情况,该比例持续、较快的增长往往意味着企业经营业绩的迅速提高和市场地位的提升,表明公司拥有较强的发展能力。

市场相对占有率增长率=[SX(]qc2[]Qc2[SX)]-[SX(]qc1[]Qc1[SX)]

其中qc1、qc2分别代表企业上一期、本期的产量,Qc1、Qc2分别代表该行业上期、本期的总产量。

本文对证券化率与市销率两大综合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给出了若干创新指向,试图对现有的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及其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与创新。正如“理论是灰色的,唯实践之树常青”所言,股票投资价值问题乃理论与实践属性十分显著的重大问题,只有通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探索,一个相对完善而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才可能真正得以构建。

参考文献:

[1] 顾纪生,吕厚军.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中的指标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2001(4):31-34.

[2] 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李惠男,付晓梅.对股价指数变动影响因素的几点思考[J].学术交流,2001(1):82-85.

[4] 刘国芳.加强市值管理,协调虚拟与实体经济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8-09-16.

[5] 杜惠芬,平仕涛.在A股市场使用市销率系列指标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0):35-38.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篇2

股票投资价值评估是进行股票投资有效决策的前提,一直是证券市场上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在股票投资价值评价问题研究中,一方面有采用关键性指标进行评价,如市盈率或市净率指标,由于股票投资价值是很多复杂因素决定的,只采用单一的评价指标,很可能导致股票投资决策的片面;另一方面采用大量对股票投资价值有影响的因素来评价股票的投资价值,但是由于评价体系中各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也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可操作性。为克服上述问题,近来一些学者建立了股票投资价值的层次分析法、灰色多层次评价、SWOT方法、熵权双基点法等等,提高了股票投资价值评价的全面性及有效性。

本文在对股票投资价值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股票投资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多因素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股票投资中各种影响因素的权重分配,建立了用于股票投资价值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进行股票投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一、股票投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施行以来,股票市场越来越规范化,从而吸引众多投资者携着大量资金涌入股市,目的是赚取丰厚的利润。可是股票市场受到政策、行业特点、技术面分析等许多因素影响,存在很大的风险性。采用系统工程中的Dephi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通过请教多位股票投资专家和一些资深股民,并在对大量关于股票价格因素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主要因素(指标体系)(见图1)。

在股票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中有的因素(指标)可以具体量化,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公积金等,有些却不能具体量化,如行业特点等,可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实现对各种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二、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在股票投资评估中的应用

(一)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简称FCE)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并且有效的模糊数学方法,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全面考虑了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

模糊综合评价可按以下的步骤进行:

1、确定评价因素集合

因素集U是影响评价对象的各个因素所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

U={u1,u2,...,un}①

其中,ui(i=1,2,...,N)为评价因素,N是同一层次上单个因素的个数,这一集合构成了评价的框架。

2、建立权重集

一般来说,因素集U中的各个元素在评价中具有的重要程度不同,因而必须对各个元素ui按其重要程度给出不同的权数aij。由各权数组成的因素权重集A是因素集U上的模糊子集,可表示为:

A={a1,a2,a3,...,an}②

其中,元素ai(i=1,2,...,n)是因素μi对U的权重数。即反映了各个因素在综合评价中所具有的重要程度,通常应满足归一性和非负性条件:

ai=1(0≤ai≤1) ③

3、确定评价等级标准集合

评语集是由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评价结果所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

V={v1,v2,v3,...,vn}④

其中,vi(i=1,2,...,n)是评价等级标准,m是元素个数,即等级或评语次数。这一集合规定了某一评价因素评价结果的选择范围。

4、单因素模糊评价

单独从一个因素出发进行评价,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元素的隶属程度,称为单一素模糊评价。假设对第i个评价因素μi,进行单因素评价得到一个相对于vi的模糊向量:

Ri=(ri1,ri2,...,rij),i=1,2,...,N;j=1,2,...,n⑤

rij为因素μi具有vj的程度,0≤rij≤1若对n个元素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结果是一个N行n列的矩阵,称之为隶属度R。

若为正向关系(如每股收益),可采用公式⑥计算:

YⅠ=1 x≤SⅠ SⅠ

YⅡ=0x≤SⅠ,x≥SⅡxⅠ

YⅢ=1x≥SⅢSⅡ

若为逆向关系(如市盈率),可采用公式⑦计算:

YⅠ=1 x≤SⅠ SⅠ

YⅡ=0x≥SⅠ,x≤SⅡSⅡ≤X

YⅢ=1x≤SⅢSⅢ

进而得到隶属度函数矩阵R:

R=YYYYYY… ……YyY

其中,YⅠ,YⅡ,YⅢ分别代表各级指标的隶属函数,SⅠ,SⅡ,SⅢ分别代表各指标级别分界值,x为所选择参数指标实测值。

5、模糊综合评价

由因素集、评语集、和单因素评价集可以得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B=A×R=(a1,a2,...,an)×r,r,...,rr,r,...,r...................r,r,...,r=(b1,b2,...,bn)⑧

其中,bi成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

6、进行规一化处理

首先计算各评价指标之和:b=bi,再用b除各个评判指标,即:

B=(,,...,) ⑨

得到归一化的模糊综合评判指标。

(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股票投资价值评价中的验证

1、原始数据获取

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交通运输板块中的公路管理及养护行业中抽出福建高速股票,然后进行无量纲化(归一化),结果如表1所示。

2、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对于效益型属性按公式rij=进行归一化数据,对于成本型属性按公式rij=进行归一化数据,得到的原始数据的归一化结果如表2所示。

3、用层次分析法获取权重W

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福建高速股票投资价值中各指标权重分配如表3所示。

4、建立评价集V

一般情况下,评价集中的评语等级级数m取值要适中,如果过大,语言难以描述且不易判断等级归属,如果太小又不符合综合评价的质量要求。具体等级可以依据评价内容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股票投资价值的评价集如下:

对于效益型指标来说:V={v1,v2,v3,v4,v5}={优秀(1.0),良好(0.8),中等(0.6),一般(0.4),差(0.2)}。

对于成本型指标来说:V={v1,v2,v3,v4,v5}={优秀(0.2),良好(0.4),中等(0.6),一般(0.8),差(1.0)}。

5、隶属度函数的获取

根据公式⑥、⑦获得福建高速股票投资价值的隶属度函数矩阵为:

R=10000100001000000001100001000000.941 0.059 001000010000100001000000 0.51 0.49 0

6、用简单线性加权法计算投资福建高速股票的模糊综合评价值

投资福建高速股票价值的评价结果为:

D1=W×R=(0.45380.13070.07900.06800.2685)

可知,有45.38%的股票投资者认为投资福建高速的方案是优的,还有26.85%的投资者认为投资该只股票的方案是差的,其余认为投资该股票分别为良、中、一般的投资者占少数,因此就投资中原高速的方案来说是可行的。

三、结论

在对投票投资价值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设计了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因素集,进而建立了用于股票投资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取诸多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然后将模糊综合评判法用于股票投资价值的综合评价与分级,达到投资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MicheleBagella,Leonardo Becchetti,FabrizioAdriani.Observed and“fundamental” price-earning ratio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igh-tech stock evaluation in the US and in Europ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5(4).

2、郝爱民.中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效应及影响因素[J].统计与决策,2006(6).

3、王玉春.财务能力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6(4).

4、张根明,何英.AHP在股票投资价值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5(10).

5、马小勇,陈森发.股票投资价值的灰色多层次评价[J].价值工程,2005(9).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篇3

笔者认为,像销售毛利率这样的指标是更具客观性的,因为,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若其年报披露的毛利率指标对于横向可比公司的市场毛利率或是纵向企业自身情况的历史毛利率有着较大较悬殊的差异或是不能解释的异常变动,则有着财务造假的嫌疑。(例如万福生科)因此,为了规避这样的嫌疑,企业一般不敢人为地大幅度造假,销售毛利率指标相对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一定的客观性。

二、样本选取

如表1所示,笔者找出了2003~2013年我国沪深全部上市A股的各年资产负债表日的平均毛利率,再对这11年的各年平均毛利率并进行总体平均,可以得到从2003~2013年间,我国沪深全部上市A股的平均毛利率为26.9977%。因此,在这11年我国全部A股的平均毛利率基础之上,选择1.5倍倍数的毛利率指标作为高毛利率的标准,则为40.5%。

本文选取了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全部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以2003~2013年共11年作为观测期间,以年度作为数据频率,对销售毛利率在这11年间都稳定保持在前文所推出的高毛利率标准(40.5%)的上市公司进行了条件筛选,可以得到49家公司。

三、股价上涨倍数分析

(一)绝对值分析

如表2所示,上述49家样本企业的平均上涨倍数为4.42,为2003~2013年存在的沪深A股的1197家企业的平均水平2.093的2倍。仔细观察49家公司中上涨倍数小于1倍的八家公司可以发现,其中有6家都是来自道路运输行业中的高速企业。若剔除上述49个企业样本中的8家高速企业,可以发现,剩余的41家企业的平均上涨倍数达到了5.08,远高于沪深A股的平均水平2.093。

(二)相对值分析

如表3所示,在49家样本企业中上涨倍数超过沪深A股的平均水平2.093倍的企业占到了61.22%。若根据高速公路企业集中在上涨倍数的最末端部分而继续剔除8家高速企业的思路,在剩余41家样本企业中上涨倍数超过沪深A股的平均水平的企业占到了70.73%(29/41)。拥有最高的股价增长倍数的企业为贵州茅台,27.92倍,最低的是深高速,0.5倍。其中,上涨倍数在10倍以上的共有4家企业,分别是贵州茅台27.92倍、衡瑞医药17.8倍、长春高新13.51倍以及吉林敖东10.55倍。泸州老酒也达到了较高的上涨倍数9.8倍。

因此,无论是从样本企业的平均上涨倍数,还是从样本企业中超过沪深A股平均增长倍数的比例分析中,都可以发现,前文的疑问能够得到较好的佐证:拥有持续稳定的较高水平的毛利率的企业确实能在股价增长中取得相对良好的表现。

四、行业情况分析

如表4所示,在筛选出来的49家样本企业中,其所属为医药制造行业占比最高,达到了31%。医药行业的平均股价上涨倍数也达到了5.89,远高于A股平均上涨倍数。若我们使用销售毛利率筛选进行价值投资的公司,医药行业是行业板块的较优选择。

其次占比次之的是道路运输业,占到49家样本企业21%,但是就像刚才的分析提到的,道路运输业中的高速类企业一共有7家,而除了赣粤高速的股价上涨倍数是2.23倍略高于2003~2013年存在的沪深A股均值,其余的6家的股票上涨倍数都处于1.09倍以下,剔除高速公路的企业之后的41家样本企业的平均上涨倍数达到了5.08。从平均上涨倍数也可以看到,仅为1.16倍,不仅低于49家样本企业的平均水平,也远低于护身A股的平均水平。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篇4

从长期的角度来分析上市公司股票的价值;

能够长时间地等待合适的买入时机;

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后长期持有直至股票的成长性被过分高估。

根据以上含义,投资者做长期投资需要长期关注市场,就算熊市漫长也不能灰心丧气,事实上,熊市才是价值投资者买入的好时机。

可以确信,作为价值型投资者,等到一二十年后,当我们站在中国股市的山峦之巅,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庆幸当年自己的投资正好处于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开始和股市长牛市的谷底。

由于我们采用了正确的价值投资策略,手中的股票早已几倍、十几倍,甚至数十倍地增长。而那时,我们也因为股价的倍乘效应而成为中国长牛市的最大赢家,正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做下一波牛市的“牛人”

程超泽

“事实上,唯一可以预估的是人性的贪婪、对未知的恐惧与愚蠢。而股票市场未来的发展往往是无法预测得到的。”

――巴菲特

预测短期股市走向,是傻瓜才会玩的游戏,对投资大众有害无利。就长期而言,市场只会上扬,过去如此,今后也仍将一直如此。

想预测市场时机的投资人认为,他们完全可以在股价上扬的时候进场大捞一把,然后在股价下挫时全身而退。这么做,与驾驶人遇到塞车时在高速公路上频频换道的做法如出一辙。他们自认为可以挑选一条开得较快的车道,但这种做法从来行不通!

投资是马拉松,不是百米赛

许多人相信,取得最高市场报酬的最快之道是选对时机进行短线操作。但从长期来看,不存在任何一种能凭借时机判断进行短线操作而有效的策略。就短期而言,任何一种预测都可能作出一两次精确的判断,但最后这些预测都因不准确而为投资大众遗忘和抛弃。

在市场上,投资潜在报酬最高的价值型股票,比设法掌握时机的做法效果来得更佳。美国著名学者兼基金经理森富・伯恩斯坦的一项研究表明,从1926年到1993年间,在投资报酬率最高的60个月里,7%的时段平均报酬率高达11%,其余月份,即93%的时段,投资报酬率仅有1%。要想有效地预测股票表现最好的这7%时段,实在比登天还难。

对于长期投资人,真正的投资风险和威胁来自市场以外、重大事故发生之际。有时,必须得承受暂时性的市场疲弱。这是每一个投资者都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投资组合结构健全,就无须因市场的暂时波动而退出市场。

短期时机的策略行不通,必须在近乎全时段地全额投资市场,才能在股价涨幅最高的时候把握时机,取得最高报酬。想赢得就不能投机性地缺席!

算准时机的概率等于零

根据美国世纪投资的一项研究,如果投资者从1990年至2005年全程参与股市,并历经种种兴衰起伏,一直力挺到底,投资10000美元可以增至51354美元。

如果错失这15年间最佳时机的10天黄金时段,报酬会减少到31994美元。如果错失这期间的30天黄金时段,在180个月中没能把握这一个月机会,报酬则只有15730美元。万一不幸错过了50天的发财机会,投资者会成为输家,原来的10000美元就只剩下9030美元了。

事实证明,想持续算准股市进出时机,概率几乎等于零。长期投资才能战胜市场。重要的是,价值型投资人还较他人多了一分安全感,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持有的股票拥有一项或多项长跑能胜出的特性。

预测股市,就跟预测天气一样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类天生具有预知未来的渴望。但是预测公司的未来,预测经济和股市的走向,就跟预测天气一样根本无法十分准确。如果说预测明天的气温还较简单,那么预测经济和股市的未来走向却是一个要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

“专家”的预测成绩实在惨不忍睹。90%的经济学家没能预测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不景气。20世纪90年代初,大型投资机构曾经预测墨西哥股市的多头市场即将来临,但没过多久该国政府就放任本国货币比索大幅贬值,并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的股价狂泻。试问:谁又能预测到这一节外生枝的政府行为呢?同样没有人预测到美国利率会从1991年起连续7年走低。1994年到1998年间,资深市场分析师曾多次错估空头市场降临的时间。很少有分析师预见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超高速通货膨胀。当华尔街终于意识到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不可逆转时,它继而又错误地预测通货膨胀还会继续上升。就在同一时期,在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对摇摇欲坠的美国钢铁产业不抱希望之际,钢铁业却在20世纪90年代止跌反弹,再度成为全世界最有效率、最赚钱的产业。

同样,又有谁预测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大衰退?

市场是不可预测的

投资者知道市场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复合调节系统,就不会再去相信市场是可预测的,也会知道市场总有春天和严冬,总会遇到多空,牛熊转折的时候。

虽然经济体或市场本身是复杂且难以捉摸的,但投资者还是可以分出不同类别的公司层次,不同的公司内部又都有其独特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模式等。

如果投资者能够研究这些模式,就能掌握未来公司发展的前景。正如巴菲特说:“我一直认为研究公司基本面要比研究大众心理层面简单得多。”

尽管未来不可预测,但有一点还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优秀的标的公司终究会在股价上反映出其投资价值来,从这一层意义上说,且也只有从这一意义上说,未来才是可预知的。但是,投资者却无法知道投资价值要等到何时才会反映出来。只知道所有的股票价格都会上下波动,却无法预知到底这些股票在未来的一年是向上波动还是向下波动。

从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中可以领悟到,投资人其实无须沉溺于对股票短期走势将如何的无谓的预测中,重要的是投资人是否已投资于一个好的标的公司。

常保稳定心态才能制胜

在中国,大多数人无论做什么,包括投资在内,都偏好急功近利,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大多数人在买一只股票时总期望它能即买即涨。如果事与愿违,他们会迅速卖掉,另外再选股买入。

价值型投资人比较近似农民,农民种下玉米种子,然后静待成长。如果天气太冷,玉米发芽时间推迟,他们不会重新耕地、播种,只是耐心地、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玉米种子破土而出,因为他们信心十足,直到它最终发芽成长。

真正的价值型投资人往往与众人背道而驰,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会遇到许多压力。相对于价值型做法,狂热的冲刺和成长型投资更充满激情,更能让投资人兴奋,但最终也更能造成对他们的伤害。价值型投资不像坐云霄飞车

那么刺激,它比较像是长途旅行,让你逐步迈向赏心悦目的终点。

难能可贵是耐心

坚持运用价值型投资原则绝对有效,而且成绩斐然。价值型投资最难之处在于有耐心。

一旦判定一只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且发现它的售价仅及内在价值的50%,投资者的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之后靠的就是这只股票的表现了。

它可能在今天,在下周,或在明年上扬到它的内在价值。它可能5年内没有任何起伏,之后价格暴涨4倍。市场投资者根本就无法得知一只特定股票什么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涨升。

有时,价值型投资的成果不如其他投资策略。令投资人沮丧。或许更令人丧气的事是,有时整体市场居高不下,找不到符合投资标准的股票。有时,经不住市场的诱惑,很想放弃,或者略为放宽一项选股标准,或者追买几只似乎永远只涨不跌的热门股票。但一旦价值型投资人开始追逐业绩,热门股票跌落谷底的时候也就到了。

没有理由相信价值投资的做法在过去一直以来都很有效,而到了日后便将不再有效。

在大熊市逢低进场

2009―2010年,是垒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经过剧烈下沉谷底而开始“U”形漫长恢复的过程。

由于中国政府强势介入以及中国经济在大危机中尚无伤筋动骨的损耗,中国是最有可能率先走出这一循环圈而成为世界新一波经济增长浪潮的国家之一。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新一波世界经济增长浪潮中,中国将作为世界经济真正的引擎而起作用。正如美国从1929年的那场大萧条中脱身而成为世界无敌的超级强权,中国也很有可能在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浴火重生,成为新的超级强国。可以预期,从2010年开始,中国将再次迎来一次从时间跨度和力度都比上一次(2005年年底至2007年年底)的牛市更大、更长的牛市。

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市,将经历世界历史上最大也是最长一次超级牛市过程。历史上,伴随着“美国世纪”和“日本世纪”的出现,它们的股市都达到了万点,日本在1986年甚至达到了30000点的高度。那么,在中国迈向“中国世纪”的未来一二十年里,上证综合指数又有什么理由不最后跃至万点,甚至更高!

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价值投资者

时间将会证明,2008年的暴跌只是股市上行轨迹的一个小小的凹口,价值型投资者不必惊慌失措,而应欣喜若狂。在大熊市里布局,果断把握股市狂泻的机会,在人皆看衰之际买进,抓住这一次投资中国资产的历史性时机,集中投资于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一旦买入,便长期持有。

找让人睡好觉的股票。这样的股票可能涨得很慢,甚至有可能在买入之后还会下跌。但是不必慌张,它还会涨回来。也不用天天盯住屏幕看,因为它不会暴涨,就算涨了也不急着出手,因为它还会继续涨下去。

找像所有者那样思考的经理。公司都是由人来经营的,有价值的公司主要是得益于优秀的经理人。巴菲特对一个经理人的最高评价是:“他们永远像所有者那样思考。”

找有定位的专业化的伟大公司。好的行业非常重要,在好的行业中才更容易创造和实现价值。行业增速要快,企业价值的增长往往需要建立在行业的高增长基础之上。

低价买入是成功投资关键的关键。历史数据证明,以价值投资的思路选择个股并长期持有,在中国股市同样能获得丰厚回报。但因为股价波动程度远大于成熟市场,中国股市的价值投资又独具“特色”,即低价买入是成功投资关键的关键。

守住你的好股票。真正能使你赚到钱的真功夫就是如何持股,一句话,就是耐心。好的公司买价低,一路持有,不要管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篇5

道指创新高并不常见。1973年1月道指创出阶段高点,此后直至1982年11月才恢复到前期位置,而本次道指突破前期高点则用了将近七年。

除了道指,代表超级蓝筹的罗塞尔50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达到9%,超过同期代表中小盘的罗塞尔2000指数约两个百分点。而纳斯达克当前点位,尚不及2000年初5048历史高点的一半。“超级蓝筹时代”是否在回归?

道指的复苏并不孤独。全球市场主要的大盘股指数,如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日经225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都在挑战前期高点。中国国内股市也出现了蓝筹回归的迹象。9月下旬,国航、大秦铁路、招商银行等一批蓝筹股出现了罕见的节前行情,当时市场更多地把行情的推动力解释为个股因素,而道指的表现提示我们,这背后存在着内在的共因。

对于美国股市,商品和期货价格的下跌、联储加息的暂停、公司治理的改善、投资人风险偏好的转变以及蓝筹股相对便宜的估值,都可以视为蓝筹回归的重要原因。中国股市既有类似的原因,也有不同的原因,但蓝筹股的行情同样可以期待。

美股和中国股市中的蓝筹股,有着一些共同的有利因素。

首先,道-琼斯成分股的盈利增长已持续了17个季度,相对过去两年平淡的股价表现而言,其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国内大盘蓝筹的估值优势同样不可忽视。尽管国内股市今年以来上涨超过50%,但众多大盘股涨幅逊于大市。国内股市当前的市盈率22.8倍,上证50的市盈率仅为15倍,上证180的市盈率也只有16.5倍;更为重要的是,大盘蓝筹的业绩稳定性更高。在今年中报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增速趋缓的情况下,退守业绩增长相对稳定的大盘蓝筹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其次,国际商品和期货价格的下跌提升了股市的投资价值,无论对美国股市还是国内股市,这都是相通的。过去四年中,国际投资者更为偏好商品和期货等高风险资产。但随着潜在泡沫的出现,人们开始厌倦高风险资产(近期美国国债和垃圾债券利差放大,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转而关注蓝筹股票。另外,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和改善业绩,这使得投资的天平更倾向于股票市场。

再次,公司治理改善也是提升蓝筹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安然事件”之后,萨班斯法案和一系列针对公司治理的判例恢复了人们对蓝筹股的信心。而国内的股权分置改革,同样带来了公司治理的改善。以鞍钢新轧为例,股改不仅使得各类股东利益趋于一致,还通过资产注入等方式消除了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提升了企业增长潜力。我们相信,有更多的公司(特别是大型企业)会复制这个模式,公司治理对蓝筹股票的推动作用会日趋显现。

除了上述的一些共同因素,国内的蓝筹股行情还有一些本土性的因素。

第一,人民币升值不仅提高了国内资产的价值,对大盘蓝筹股票的正面作用更大。9月人民币兑美元突破7.90,人民币在过去短短三周内升值了0.73%,这个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人们预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还会进一步加大。币值上升,将直接导致国内的航空、高速、电信和电力股受益,而这些行业也是大盘蓝筹密集的行业。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篇6

其中长城证券分析师表示,高速公路行业以充沛的经营现金流及高派息率而著称。股息率角度看,无论行业还是主要优质公司,高速公路均具有较好吸引力。从03年始到06年,市场持续低迷期间,高速公路分红率不断提升使得其股息收益率持续提升;而从04年-06年,行业股息收益率开始明显高于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07年的牛市使得行业股息收益率开始回落,但相对于整个市场,仍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当前形势的急剧变幻使得行业预期股息收益率再次抬升,考虑到行业分红率可能略有下降,按48%计,则08年行业预期股息收益率在4%以上,达到目前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约1.6倍。基于对相对稳健的基本面、较低的估值水平和高股息率等角度的考虑,维持高速公路行业“推荐”投资评级。从现金流来看,东方证券分析师认为,高质量的稳定现金流对于紧缩信贷政策下的企业尤为可贵,不仅为自身提供较为充足和廉价的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外部资产价格的下跌为这个行业内存在多元化战略转型意向的公司提供了契机。

方正证券分析师表示,整体上来看,高速公路行业的运行指标目前尚未受到趋缓的宏观经济太大影响,敏感度较其他行业而言较低,其作为配置性存在的防御性特征将越发凸出。高速公路行业目前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与投资机会,给予“增持”评级。

本周入选的30只股票中有21只股票的2008年预测市盈率小于20倍,大于30倍的有2只。从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来看,16只股票的安全星级均为三星或以上级别。本周30只盈利预测调高的股票中,我们选择楚天高速(600035)和南京医药(600713)给予简要点评。

楚天高速(600035):沪蓉西全线贯通或大幅提升车流量

楚天高速(600035)主要从事汉宜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道路设施的开发,公司路产汉宜高速公路是省内最为优良的高速公路资产。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2008-2010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值分别为0.35元、0.43元和0.50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11、9和8倍;当前共有8位分析师跟踪,其中3位师建议“强力买入”,4位建议“买入”,1位给予“观望”评级,综合评级系数1.75。

前三季公司收入小幅增长2.6%。2008年1-9月份,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4%至2.386亿人民币,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6%至5.366亿人民币。08年前3季度毛利率为68.6%,较上年同期的68.2%有小幅度上升。在通胀及年初自然灾害的压力下,公司的毛利率仍有提高,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卓有成效。此外,公司净利润增长14%主要是因为08年所得税率从33%降为25%。

中银国际表示,统计数据显示,汉宜高速08年前3季度车流量保持稳定增长。其日均全程折合车流量同比增长4.5%至9,150辆/日。预计该路段08年将继续保持这样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此外,他们预计连接重庆的断头路将在08年底建成通车。这将对楚天高速09年的车流量产生促进作用。

天相投顾称,沪蓉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增加汉宜高速车流量。根据湖北日报消息,沪蓉西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交工180公里,实现全线贯通。汉宜高速在沪蓉西高速贯通之后将会成为连接四川和长三角及珠三角重要通道,这将会对汉宜高速公路的车流量有较大诱增作用,同时可能还会改善车流结构,有望提升货车比例从而致使单车通行费收入增加。

长江证券指出,根据公司的股改承诺,股改后的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现金分红率不低于50%。估计08年公司的业绩为0.34元,按照最保守的分红50%计算,分红应该至少为0.17元,在目前的股价下,股息率为4.39%,高于央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如果考虑到沪蓉西高速通车带来的业绩大幅增长,公司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因素:沪蓉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对汉宜高速公路车流量的诱增作用不达预期。

南京医药(600713):医药商业受益医改明确

南京医药(600713)经过多次外延式扩张,已成长为全国第五大医药商业流通企业,龙头地位日渐显现。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2008-2010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值分别为0.26、0.35和0.43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22、17和13倍;当前共有7位分析师跟踪,其中4位建议“强力买入”,2位建议“买入”,1位给与“观望”评级,综合评级系数1.57。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8.16%。今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52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33%,营业利润6336.90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滑了11.25%;实现净利润4008.52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28%,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速为115.74%。EPS 为0.16 元。

海通证券表示,从公司目前盈利能力来看,净利润率仅0.49%,盈利能力较弱。但可以看到公司为提高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一直致力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契合未来中国医药商业的发展趋势,值得长期跟踪。

“新医改”朦胧,但是医药商业受益确定。07-08 年“医改”主要是扩大需求(建立新农合、社区医疗保障),并且政策宽松,这对医药行业恢复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药品价格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等措施的推出,终端药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很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盈利模式和盈利增长的不确性。医药商业企业由于市场扩容和政策面相对明朗,因此目前看医药商业企业是医改最明确、最直接的受益者。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篇7

利空因素被放大

虽然下跌与大盘短线超买之后技术调整有关,但分析人士指出,消息面仍成为影响大盘短线波动的重要因素。

最近涉及股市的利空消息扑面而来。如,银监会向各家商业银行发出了贷款资金入市的风险提示;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6年12月份及全年宏观经济数据统计,在11月份CPI指数上涨1.9%的情况下12月份CPI指数更是达到2.8%,涨幅超出市场预期,这可能引发市场对于加息的担心;社保基金今年不再提高投资股票的上限,让投资者对于今后的资金面产生不利预期;美国投资大师罗杰斯对于A股发出的警告以及有关A股泡沫化的争论;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市场带来压力。

在市场心态比较敏感的情况下,这些利空因素往往被放大。周四,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银行前三大上证综指权重股跌幅全部超越4.5%,领跌大盘的4%跌幅。

调整并不意外

基金经理对市场的调整并不感到意外。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赵枫认为,大盘上涨100点后,又下跌100点,这种走势没有什么了不起,“是很正常的走势,算不上是暴涨暴跌”。

“即使大盘下跌10%也只能算小调整,真正的调整预计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届时跌幅可能超过20%。”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王帅也对记者表示。

富国基金投资总监陈继武坦言,短期涨势过大了,虽然长期牛市的趋势已经确立,但牛市并不意味股指一路上涨,他预计2007年市场震荡将进一步加剧。

据中国证券报数据信息中心的统计,以2006年预测业绩计算,目前A股平均市盈率达到了32.28倍,加权平均股价达到了8.95元,而2005年6月3日大盘千点时的平均股价为4.73元,市盈率为25.30倍。如今的A股股价已经上涨了近1倍,而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也达到了28.21倍,与指数千点时的13.42倍相比,上升了1倍有余。

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总监李旭利认为,简单地根据短期市场的涨跌来判断泡沫是不是过头了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规律,在全球所有本币升值过程中重复上演的资产泡沫现象并不会在中国就有特殊的形式。

在李旭利看来,要使泡沫化进程结束,只有两个可能,一是本币加速升值,汇率变动到一个合理的水平,本币升值的预期消失,这可以根本性地消除资产泡沫化,但太快的本币升值速度会让中国出口部门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第二个可能是央行加息,利率明显上升,中国经济受到有效紧缩,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剩的环境发生改变,但这会直接打击中国经济的发展。

资产泡沫化消失不可能一次到位,每当市场估值离开经济与企业基本面太远,证券市场都有可能出现调整。这种调整在今后可能是经常会见到的现象,但只要不是本币升值到位,就不是最后的结束。这可能是判断市场的最有效标准。

结构性机会仍存

不管现在市场有多少泡沫,但A股确实已经不便宜了,不过市场仍存在结构性机会。国投瑞银基金指出,随着双向扩容,目前A股市场正面临大幅的结构性变化。

一方面,前50名流通市值股票占比不断提升,至2006年12月已达到35%以上,大盘蓝筹股的业绩表现及股价波动将会直接左右A股市场的表现。

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得到大力的发展。在优质品种仍然相对稀缺的背景下,业绩优良、流动性好的大盘蓝筹股必然对机构投资者保持高吸引力,使得部分核心股票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资金推动型特征。

光大保德信王帅说,市盈率50倍以上的股票确实有些贵了,但市场还有一些市盈率较低的股票,泡沫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考虑2007年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以20%计算,再考虑到国内外利率的差距,以及新会计制度带来的资产增值,目前市盈率其实也在合理范围之内。有些股票还是有投资机会的。

统计显示,本次A股的调整体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首先,从1月4日至22日,沪深两市A股平均涨幅29.69%,其中,近期3个交易日跌幅前100名的股票同期涨幅为41.71%,而近期3个交易日涨幅前100名的股票同期涨幅仅为24.99%。显然,前期股价快速上涨的股票承受了较大的抛售压力。

其次,今年以来涨幅较大、市盈率水平较高的行业板块跌幅居前。例如,在近期跌幅前100名股票中有10只来自零售业,而这些股票在1月4日至1月22日期间平均涨幅为36.91%,动态市盈率平均水平更是达到了57.67倍。

此外,去年全年涨幅突出的食品饮料行业股票跌幅较大,包括泸州老窖、张裕A等11只股票排在近期跌幅前100名中。

市场风险有哪些

国投瑞银特别提请关注市场的波动风险。主要有大型企业回归A股市场、新股发行上市加快、小非流通带来的股票供给大幅增加,可能会加剧2007年A股市场的波动风险。

据国投瑞银初步统计,2007年,列入发行计划的大型国企筹资总额就预计会达到1000亿~1400亿元;另外,新解冻的小非流通股票理论上最高可达5810亿元。同时,其他风险因素也会加大市场的波动,例如,全球经济放缓,国内宏观调控可能导致经济回落超出预期,股指期货的推出加剧市场波动,尽管市场对业绩优良的行业龙头公司投资出现长期化趋势,但估值日渐昂贵导致股价大幅波动等。

人们有理由相信,股市博弈需要通过调整来平衡各利益方的意志来实现。

对于此次调整的性质,国泰君安认为,由于“非经济景气趋势的逆转、非流动性源头的干涸(外贸顺差)”,因此,调整是对估值过高的修正,不是趋势性的,投资者仍可关注景气稳定、估值合理的优质资产,在“两会”前保持轻仓的姿态。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篇8

目前证券市场在机构投资者扩容速度加快、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工具即将推出之时,再加上未来的两税合一、混业经营等制度性变革,使得投资者热情迅速高涨,市场资金过剩。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具有价值潜力的股票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股价很快达到理性估值上限。比如新近上市的中国人寿、工商银行和煤炭、铁路等热门股票,在很短的时间内价格迅速到位,留给投资者的操作空间非常有限。

对于追求市场热点的短期投资者,在这种背景下操作难度加大。由于不得不快速转换战场,所以投资者需要付出的精力相当大,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也逐步降低。比如市场对银行股价的发掘几乎是一周到位,而其他各类板块的上涨也非常迅速。由于机构投资者信息较为对称,所以对于机构投资者钟爱的大盘股票市场,逐步表现为区域性半强有效市场,对于普通投资者的操作难度加大,很难在此类板块中获得超额收益。

市场估值分歧加大,股市震荡剧烈

由于股价目前已经达到理性估值上限,中国股市相对周边市场已经没有任何估值优势,所以市场的主要上涨动力是投资者预期和市场资金供应。根据相关实证研究,证券市场的表现状况和企业盈利状况的相关程度只有60%左右,而另外40%与投资者预期和市场资金供应呈正相关。在估算06年上市公司业绩上涨20%,07年业绩上涨25%的情况下,投资者预期分外乐观,导致股价连续走高。

然而股市的走高也加大了投资机构的估值分歧,特别是针对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估值问题,涉及到以下方面:对于金融业上市公司,对记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发生较大差异,业绩波动不可测;而房地产利用公估价值计算可以让利润有较大提升,但相应税务也要提前支付,资产收益率也难以提升,所以此类公司采用何种会计制度比较难以揣测,另市场对股票价值的估值分歧加剧,很容易产生突发性震荡。投资者应该随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以回避市场风险。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篇9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6(01)―0055―08

一、问题的提出

经典经济和金融理论通常认为风险资产(如股 票)的价格应当由与其相对应的实物经济基本面因 素,如公司的赢利水平、经济的增长速度等所决 定。因此,一个国家股票市场的价格走势也经 常被认为是能够反映该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晴 雨表”。也就是说,股票价格应该能够引导以工业 生产或GDP衡量的实物经济活动情况,因为股价的 基础就是对这些活动的期望。与此同时,基于发 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也大多表明,股票 市场的价格走势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可以由实物经济 的运行情况来解释,从而验证了经典理论的正 确性。

然而我们发现,将经典的资产定价理论应用于 对中国股市的分析,却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实 际上,中国股市自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有别于其它 国家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并在近几年表现的尤为 明显。以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为例,2001年6月沪 指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位之后便一路下滑,2001 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以1645.97点收盘,与最高点相 比下挫26%;2002年股市仍弱势调整,全年下跌幅 度约为17%;2003年到2004年上半年沪指曾一度 有所反弹,但自2004年5月以来,沪指又重新回落。 三年的大熊市沪指下挫1000多点,这在中国证券市 场成立以来是从未有过的景象。与股市的低迷表现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近几年来一路保持良 好的增长势头,GDP增长速度2001为7,3%,2002 为8%,2003为9.3%,2004更是高达9.5%。可 以说,股市非但没能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 表”,甚至与宏观经济形势表现出明显的背道而驰。 为更好的分析我国实物经济运行情况与股票价格之 间的关系,我们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加以 说明。首先来看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情况,我们借 助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来表示企业 的总体经营情况。图1说明,中国股市自成立以 来,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就一直与股价变化 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计算得到二者之间的相关 系数为-0.54。因此我们认为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变化不能解释股票价格的走势。再来看宏观经济变 量能否解释股价走势呢?这里我们选取货币供应量 (M2)的增长速度作为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指标。 图2给出了1993―2004年12年货币供应量增长速 度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变化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只在少数的几个年份,二者表现出同向变动的关系, 而在大多数时间,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均与股价走 势反向变动,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也没 能成为决定股票价格的关键因素。我们发现,从我 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来看,实物经济因素一直以 来都无法解释股票市场的价格走势,股票价格与实 体经济运行之间呈现复杂的关系。

股票价格的变化给经济理论研究者、政策的决 策者和投资者提出了严峻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股 票的价格是怎样决定的?股价的发展变化又受哪些 因素的影响?股票市场与实际经济运行之间存在怎 样的关系?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从一个新的 视角重新研究股票价格的决定理论。

二、投资者行为与资产价格

经典理论是在简化市场参与主体行为因素的假 设条件下构建起来的,而在当前阶段人们越来越意 识到,行为因素已显化为影响经济运行最重要的因 素之一,因而对任何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必须充分考 虑到个体行为因素的影响。与经典理论的资产价格 完全由实物经济基本面因素所决定的观点不同,行 为经济理论认为尽管资产价格的变化要反映一般经 济环境的改变,但不同的参与个体会对经济状况有 不同的认知与感受,进一步会通过行为表现与经济 环境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个体行为的结果必然会 反映在经济或市场的运行变化之中。因而股票价 格必然是由其对应的经济基本面因素和投资者行为 因素二者相互影响而共同决定,并且可以预见在一 定情况下,投资者行为因素的影响会超过甚至掩盖 实物经济基本面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本文通过引入损失规避(LossAversion)这一行 为经济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对资产价格 的决定进行分析。损失规避是Kahneman和Tversky 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的核心思想。大量关 于个体决策的实验研究发现,参与人通常更为关注 财富的变化情况而非财富的绝对水平,而且对于一 个给定的财富水平参考点(reference point)人们对 财富的减少(损失)比对财富的增加(收益)更为敏 感,即决策者是损失规避,而非经典理论所假定的风 险规避。如图3所示,这可以用一个定义在损失和 收益之上的,并且在损失部分比收益部分更为 票能够提供一个较高的收益水平,否则投资者便不 会选择持有股票。这就是本文应用损失规避解释股 票价格走势的关键。

(二)传导机制

1.上升阶段

假设最初阶段股票价格保持在一个较低的点位 附近,此时来自实物经济基本面的利好消息,如 GDP的快速增长、公司红利增加、公司管理层的重 大人员变动等会使价值投资者效用水平提高,因而 会使价值投资者增加对股票这种资产的需求,从而 拉动股价稳定的上升。股价上升会影响到损失规避 型投资者的行为,根据(3)式的目标函数,股票价格 的稳定上升必然会使损失规避型投资者的效用水平 在其决策期内高于其银行存款带来的收益,因而损 失规避型投资者会选择增加持有股票的数量从而最 大化其效用水平,这样不断增加的需求会使股价进 一步上涨。最终表现为股票价格脱离实物经济的束 缚而大幅上涨,形成牛市的局面。

其中P表示股票价格,X表示对股票的需求。此时 实物经济对股价走势的影响,由两类投资者在市场 中的比重及其各自的资金实力而决定,如果损失规 避型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比重较大,那么此时价值投 资者的决策就不会对股价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也 就是说,来自实物经济基本面的负面消息虽然会使 价值投资者减少其所持有的股票的数量,但相对于 损失规避型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来说,这并不会使 股价下降,此时股票市场上就会出现实物经济的运 行与股价走势相背离的现象。

2.下跌阶段

在股价上涨一段时间之后,损失规避型投资者 由于受其资金能力的限制,无法进一步增加其对股 票的持有量,此时股价的上涨势头会趋于平缓,并最 终表现出来是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点位附近。此时, 价值投资者对股价的影响又会再次显现出来,由于 由实物经济运行决定的红利支付水平会带有一定的 随机性,因而反映在股票价格上必然是股价在一个 较高点位附近发生波动。股价波动意味着损失规避 型投资者由3.式计算的效用水平会下降甚至为负, 因此损失规避型投资者发现持有股票的吸引力会降 低,进而选择抛售手中持有的股票,这种抛售行为会 反过来迫使股价进入下行空间。这样就会在市场上 形成股价下降,需求减少,股价进一步下降的局面, 使市场进入熊市。

这期间,即使有来自实物经济墓本面的利好因素出 现,同样也只会使价值投资者增加对股票的需求,这 与大量的抛售行为相比,无法改变股价下跌的走势。

3.价格变化的转折点

上述这种价格决定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国股 市当前阶段存在的实物经济运行向好与股票价格持 续走低并存的局面。那么股价的转折点何时出现 呢?损失规避型投资者的抛售与股价下跌相互作用 直到损失规避型投资者完全抛售所持有的股票,此 时市场中只剩下价值投资者,表现出股价会在一个 较低的点位上下浮动。此时,想要使股市重新进入 持续的上行空间,必须使损失规避型投资者重新选 择持有股票进而拉动股价上涨。这就要求股票价格 至少要在投资者的一个决策期内有一个比较明显的 上涨,从而使损失规避型投资者按(3)式计算的效 用水平为正,才会使损失规避型投资者重新回到股 市之中。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者是由于有重大基本面 利好因素的出现,使价值投资者大量增加对股票的 需求,使股价上涨;或者是发生较强的外部冲击(如 政策面利好、大量新资金的进入等)使得股票价格 大幅上涨。这样随着损失规避型投资者的进入股市 才会结束低迷的状态重新开始上涨的行情。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结论:股票 价格由两类投资者的决策行为相互影响而共同决 定。由于通常情况下,市场上损失规避型投资者的 人数和资金实力都要远远优于价值投资者,这样股 票价格便会表现出来主要由损失规避型投资者的行 为所左右,因此,便会在一段时期内形成股市与实物 经济运行状况相脱离的局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这里我们只是对股价走势做了一种简化的分析,而 在现实情况中,模型中的多个变量,如损失规避型投 资者的决策期、评估期的长短,甚至损失规避的程度 久,以及两类投资者的比例都是相互影响、不断变化 的,这就使得股票价格的真实走势远比我们所分析 得到的结论要复杂的多。

四、实证检验

(一)两类投资者在市场上的比重 损失规避型投资者的行为能够决定股票价格走 势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股票市场上损失规避型投资 者的人数和资金实力要远远大于价值投资者,即α 的取值接近1,从而使得在股价波动的某些阶段,实 物经济因素对股价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里我 们借鉴Campbell的研究方法,通过计算居民消费 的波动率并与股票收益的波动率相比较,用以近似 衡量第一类投资者在整个市场中的比重,下表给出 我国消费增长和上证综指收益波动情况的统计分 析,其中年度消费增长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局网站, 时间为1978年到2003年,月度上证综指对数收益 数据来自中国证监会网站,时间为1993年1月到 2004年12月。

由表1可以看出,以上证综指计算的我国股市对 数实际收益率非常低,只有0.46%,而它的标准差却 相对很高,高达43.2%,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 价值不高,投资风险却很大;消费增长率的均值相对 较高,达到13.6%,其标准差却只有6.27%,说明消 费增长的波动比较平缓,这与我国近年来经济保持平 稳快速增长的经验证据相一致。计算得到二者的标 准差比值为0.145,即消费增长的波动只占股价波动 的14.5%,近似估计得到α=:1-0.145:0.855,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第一类投资者在整个市场中所占比例 只有14.5%左右,也就是相对于第二种类型投资者来 说,价值投资者对市场的影响十分有限。

(二)损失规避对股价走势的实证检验

接下来,本文选取上证综合指数的周度数据进 行研究时间间隔为1998―01―16至2004―12―31 共340个样本值,为计算投资者效用值的大小,我们 不妨假定投资者的评估期为一周,决策期间为五周, 损失规避系数λ=2,这样就可以按照公式(1)― (3)计算得到的投资者效用值,如图7所示,从图

五、结论及启示

在当前我国股市处于发育阶段,市场投机气氛 浓烈的情况下,投资者行为因素不仅能够显著影响 股市的收益水平,而且会和股价波动交织在一起相 互作用,从而使得股票市场价格变化长期脱离实物 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制约影响。对我国股市的理论分 析与实证研究均验证了行为经济理论的观点,即股 市的价格波动是由实物经济基本面因素和投资者行 为因素二者相互影响而共同决定。因而充分认识到 投资者行为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并采取 相应的措施加以输导和调控才能够降低股市波动的 剧烈程度,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促使股市发挥宏观 经济“晴雨表”功能,规范股市向着促进实物经济运 行的健康方向发展。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篇10

所谓次新基金,即经过认购期和投资封闭期的新发行基金。选择这类基金可以避开新基金发行认购的高峰期,由于现在发行新基金均采取比例配售方式,封闭期后申购可以避免基金认购的大比例缺失,提高资金利用率;另一方面,这类基金刚成立不久,调仓成本相对较低,在当前股市调整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更为灵活。

信达澳银力拔头筹

从今年以来的基金排行榜看,表现突出的不少基金并不是多年的长跑冠军,很多都是去年发行的。截至2007年8月9日,开放式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前10名中,有7只是2006年成立的,如中邮核心、华安宏利、光大红利等,其回报率都达到了130%以上。不过,这些基金因为其明显的赚钱效应早就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并在短期内规模迅速膨胀,导致不少基金不得不暂停申购,投资者想买买不到,只能望其猛涨而兴叹。那么,在近期新发行的基金中,有没有这样还未被多数人发现的黑马基金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除去“封转开”基金,今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有28只,其中7只新基金增长率超过50%。截至8月29日,排名第一位的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其累计净值回报率已达79.95%,成立5个月,净值增长率近80%,夺得新基金行列的状元头衔。

银河证券高级基金研究员王群航分析,该基金有两大看点。第一,该基金在投资策略中明确表示要“以自下而上的精选证券策略为核心”,强调个股选择。从持仓看,它的十大重仓股都是高位领涨股如中国船舶、中国平安、大商股份等,偏爱金融股、 钢铁股。基金管理人寻求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成长型企业,以及它们被市场低估时出现的投资机会,使投资人实现股票资产的持续增值。

其次,基金经理曾昭雄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应该是目前国内管理过最多基金的基金经理,先后管理过8只基金,投资经验丰富。担任过湘财荷银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首席基金经理;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股票投资主管、基金经理;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社保110基金经理。所效力过的基金公司均曾经有过较好的投资绩效。王群航分析,有如此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操盘,信达澳银领先增长未来将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收益。

次新基金成绩优异

截至8月18日,收益率排名前十的新基金多数成立于3月份,经过了数月的市场实战发挥出增长潜力,这些新基金依次是信达澳银领先增长、中欧新趋势、建信优化配置、富兰克林国海潜力组合、汇添富成长焦点、招商核心价值、易方达价值成长、中海能源策略和汇丰晋信动态策略。这些基金在发行期就受到市场追捧,普遍提前结束募集,而汇添富成长焦点、易方达价值成长等基金甚至开卖一天即告售罄。让投资者欣慰的是,这些基金也交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此外,一只积极配置型次新基金的优异表现,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这只华商领先企业基金是华商基金公司旗下惟一的一只基金产品,该基金成立于今年5月15日,为混合型偏股基金,其风险比纯股票型基金要小,但增长速度并不慢。其首发规模仅为30亿份。经过近4个月的运作,该基金的收益率已经超过了43%,在今年发行的新基金里一枝独秀。该基金自8月3日首次进入晨星基金排行榜以来,其过去一个月收益率曾连续4周在积极配置型基金中居于前3位。8月以来成立的新基金也表现出了迅猛涨势,大成优选8月1日成立,截至9月7日,成立于8月1日的大成优选净值增长16.2%,单位净值达到1.162元,成立于8月6日的长城品牌优选净值增长12.44%,单位净值达1.1244元,成立于7月18日的工银瑞信红利净值增长率达20%,目前单位净值为1.2003元,另外一只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国投瑞银瑞福进取的收益率已经超过40%。

相比上述净值增长非常迅速的基金,部分其他于8月份成立的基金净值增长速度则稍显缓慢,截至9月7日,8月3日成立的一只基金净值增长率为6.5%,单位净值为1.0648元,8月初封转开的另一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7.5%,单位净值为1.075元。

同期成立的新基金净值高低是其仓位的重要表现。根据大成优选基金9月4日的公告,截至8月31日,该基金股票仓位已达96.47%,几乎接近满仓状态,这也是大成优选基金净值增长领先同期成立的其他基金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基金取得如此优异成绩有一定后发优势,轻装上阵,投资理念和策略更符合市场未来发展方向。此外,对于市场新动向的把握方面,由于新基金持有大量现金,因而可以在市场上轻松买入想要的股票。但老基金如果想要购买新股必须先要抛掉老股,大规模抛售就极容易引起股价下跌,从而造成净值下跌。因此,当市场有新机会出现时,新基金的灵活性得到体现。

快速建仓赢得大涨

快速建仓是今年新基金成立的普遍特点。3、4月份成立的新基金普遍在二季度快速买入股票,闪电般将仓位拉到高水平。已经公布半年报的易方达价值成长基金、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博时第三产业成长基金、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基金等都是此类基金,5月30日和6月20日的两次调整,为这些基金提供了较好的逢低买入的机会,7月后的上涨行情证明,这些基金迅速建仓的策略取得了成效。

根据WIND统计显示,易方达价值成长基金目前的资产净值和份额在基金中排名第二。该基金的基金合同从今年4月2日起正式生效,当时基金份额不足110亿份,二季度末已超过234.15亿份。中报显示,6月底该基金持有的全部股票占基金资产总值比例高达84.27%,债券占0.02%,银行存款和清算备付金合计占14.76%。该基金持有股票的数量高达210只,意味着在不足3个月内买入了这210只股票。该基金投资较为分散,每只股票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均略小。只有2只股票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超过3%,分别是招商银行的3.14%和浦发银行的3.01%。还有3只股票占比在2%以上。210只股票中,总共有20只股票占比1%以上,53只股票占比超过0.50%。

博时第三产业成长基金在今年4月份扩募,6月底股票市值占基金总资产比例已达到77.39%,份额164.84亿份,资产净值180.87亿元。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基金在5月份拆分,6月底股票市值占基金总资产比例达到74.10%,份额173.57亿份,资产净值202.61亿元。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在半年报中表示,该基金以蓝筹股为建仓对象,重点配置高景气行业,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下一阶段中,将逐渐建仓至较高股票仓位运作。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成立于今年3月8日,6月底股票仓位高达90.30%。

在基金仓位高低的背后,其实是基金经理对当前市场以及未来形势的判断。对市场看好的基金经理则在短时间内果断建仓,对市场存在偏空看法的基金经理则采取了相对缓慢的建仓策略。

目前几乎接近满仓操作的大成优选基金经理刘明对于A股市场就非常看好,他认为在可以预见的3-5年,资本市场必然会走向繁荣,这也是该基金迅速建仓的一个原因。

另外一位新基金的基金经理也认为,“选时”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公募基金而言,最重要的是选择股票,他管理的基金即坚持快速建仓的原则,看准的股票,就大胆买入。在对市场大方向的判断上,该基金经理也持乐观态度,并认为向下调整幅度有限,但向上的空间则非常广阔。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王宏远和博时基金经理高阳在8月份均前后表示,目前A股存在泡沫,股票已经不再便宜。

新基金建仓时,很容易便带动股价上扬,这一现象在当前也尤其突出。7、8月份发行的新基金依然采取了快速建仓抢筹的策略,不少基金经理都表示出“闪电建仓”的意愿。这些基金的共同特点是规模较大。业内人士认为,规模小的基金注重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对于规模大的基金来说,基金经理均衡配置的能力更为重要。在市场可选择品种稀缺的情况下,快速介入市场、积极抢筹的策略在当前市场显得颇为实用。

选基金在“新”上做文章

“新”的基金经理。我们所说的“新”基金经理,不一定是说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以前没有带过基金,而是指该基金换了一位“新”的基金经理来管理,事实上很多老基金在以前并不突出,自从换了基金经理后,业绩可能会突飞猛进,像投资者熟悉的华夏大盘,自从王亚伟担当基金经理后便一路凯歌高奏,上投成长先锋在换了基金经理后表现也异常突出,另一只不为投资者熟悉的融通蓝筹成长亦是如此。需要说明的是,不能简单地认为换了基金经理就一定会更好,如果基金本来表现很优异,很可能是因为被动的原因调换基金经理,则另当别论。如果的确是一个新手带该基金,当市场形势很好时,也很可能出现新手战胜老手的情况,这在国外成熟市场中也非鲜见,因为在大牛市下,风格的激进(包括高仓位,操作手法的激进等)很可能成为获胜的关键,就如同四五月份在中国,大多数老股民拼不过新股民一样。

新的基金公司。新基金公司要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立足,除了宣传和营销之外,更多的只能依靠基金的业绩,拿数据说话。因此可以设想,公司会动用公司所有资源,尽全部努力做好业绩,尤其是新公司发行的第一只偏股型基金。譬如中邮核心优选、益民红利成长,还有最近表现很好的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华商领先企业等。公司是新的公司,基金也是新的,两个新都具备,冲劲十足,当然这个时候基金公司的实力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包括股东背景、投研团队等。

采取新策略的基金。中国股市风云变幻,板块轮动、热点切换很快,坚定投资理念固然让人钦佩,但是基金遭受业绩排名压力非常大,因此基金需要调整投资策略和思路,适应市场的变化从而取得更好的业绩。建议投资者注意了解基金投资思路的变化,比如通过分析基金公布的季报、投资策略报告以及参加基金公司举办的投资策略报告会等方式,了解基金可能采取了哪些新策略。有时基金短期内表现非常滞后,很可能是基金在进行主动调仓,短期阵痛后可能给投资者带来长期更好的回报。例如,易方达策略成长在去年的七八月份调整过程中,表现曾经落后于绝大多数基金,而且短期内也出现了较大的亏损,但后来市场走强后则一路高歌,冲在了前面,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如果在去年8月份申购该基金,到目前为止回报率已经超过250%。

需要说明的是,新的东西总是不确定性更多,以上的分析更多依靠的是对基金基本面的定性分析,因此客观地说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因此在采取上述投资策略时需谨慎。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投资者需要尽可能地了解所投资的产品,并且不要短视。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篇11

浮躁的股市充斥着自欺欺人的炒家和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嘈杂的噪音蒙蔽了股票投资的本质,扭曲着投资者的心智。有些人迷信专业机构,像无头苍蝇一样探消息、跟庄家。有些人则把炒股当作,猜大市、炒垃圾股。老股民一边痛骂股票难以琢磨,一边在股市中流连忘返,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成也股票,败也股票,股市令人又爱又恨。

以笔者十几年的经验与教训来看,心态、策略、方法是股票投资的几道关。

投资心理:避免陷入误区

心态决定策略,策略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成败。心态是股票投资最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

以股东的眼光看股票

有一句笑话“炒股变成股东”,言下之意股票就是用来炒的,这就是很多人的看法。其实,股票的本质本来是给公众一个投资好企业的机会。

股票给人的印象是高风险,交易所也提示“股市有风险”,这很误导。实际上,上市公司的风险比未上市企业低得多。企业的平均生命期只有几年(中国能坚持5年以上的公司不超过5%),而上市公司规模较大,经营较成熟,抗风险能力更强。而且,在严格监管下,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更规范,对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更多。

再加上公开市场有很好的流动性,工薪阶层通过购买股票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是一条便捷的致富之路。

避免心理错觉

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作用胜于很多经典理论,但直到2002年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被授予诺贝尔奖,这一学科才引起学界的重视。对投资而言,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极其重要,因为心理效应极大地影响着投资者的策略和方法,并最终决定投资成败。

前人总结了很多心理效应,因为这些心理效应让人迷失,采取错误的行动。我更喜欢将其称为“心理错觉”。

参考点效应(Reference Point Effect):卡尼曼和特沃斯基(Tversky)提出的前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心理效应,是指人在做决策时往往依据相对值而非绝对值。例如,给受访者两个选择:A.其他同事年薪6万元而你为7万元;B.其他同事年薪9万元而你为8万元,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很多人会不断地对比买入价或者对比他人的收益,决定自己的行动。

易财效应(House Money Effect):指不是通过本职工作和辛苦劳动获得的收益,例如中奖或赢钱,这种“白赚的”钱花起来更大手大脚。有的人对股票的态度与此类似,赚钱后往往将本金收回,拿“赚的钱”继续投资,即便全亏也无所谓,但本钱不能亏。

蛇咬效应(Snake Bite Effect):通俗地说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用金融术语来说这是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一旦亏损后会对投资产生恐惧,更趋谨慎。

赌徒效应(Try to Breakeven Effect):这类投资者是风险偏好型的,喜欢冒险。他们一旦亏损,往往会加大投入,期望能侥幸翻本。

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著名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指出,当拥有某样东西后,有些人会赋予该物更高的估价。例如买了一只股票后会更觉得这只股票好,“孩子是自己的好”。也有人恰好相反,买什么都觉得买错了,决策之后就立即后悔,在他们看来“老婆是别人的好”。

马太效应(Mathew Effect):源自《圣经》“马太福音”里的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股市里的典型表现是追涨杀跌。

利用市场的心理

我们用心理效应结合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解释如何利用人们的心理效应获利(图1)。

假设原来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S0和D0,市场均衡点E0对应的股价为P0。当市场出现利空时,供求曲线会分别向右下方和左下方移动。在理性预期下,新的供求曲线将是S和D,新的均衡点和股价应为E和P。但由于羊群效应会导致市场惯性和过度反应,形成超卖,供求曲线分别达到S1和D1,市场均衡点E1,股价跌至P1。这种矫枉过正的状态并非买家和卖家的真正预期,是不稳定的,恐慌之后市场会进行修正,供求曲线逐渐回退至应有的位置,即S和D所决定的市场均衡点E和股价P。

市场动荡的第一阶段往往很快,股价迅速从P0跌至P1,在P1附近容易捕捉买入时机,反弹后P与P1的差值就是超额获利。如果利空消息是交易性的,那么市场均衡点应高于E甚至回复到E0,超额获利将更多,等于P0与P1的差值。

不做圣贤就做傻子

炒股看起来容易,不需要高深的数学,操作成本很低,是下岗大妈都可以干的营生。但看似容易,却并不简单。股票市场是一个均衡市场,有明显的博弈性,需要耐心、淡定、决断,决策不能受情绪的影响。总之,需要做一个圣人。

如果做不到圣贤,那么宁可做一个迟钝的傻子。不看行情,不听谣言,忘记自己的盈亏,内心安宁,反而对自己的投资多有益处。

投资策略: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了健康的心态,就能够制定合理有效的投资策略。那什么是“合理有效”呢?

长期持有,不预测大市

中国的投资者喜欢猜测股市涨跌,尤其是短期涨跌。“大市你怎么看”是很多人的口头禅,短期走势也是很多人决策的依据。基金公司每季度都会预测下一季度的市场走势,并通过时机选择制定季度投资策略。

事实证明,在股市预测上只有事后诸葛亮,没有先知。没人能持续地预测正确,就像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的预测一样。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短期涨跌的机理过于复杂,影响因素极多,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可能导致趋势变化,投资者不可能把握所有的短期因素。我们的实证研究发现,机构公开预测的准确率不超过50%。

随着时间的拉长,短期因素的影响会消散,而决定性的长期因素数量少,更容易把握,这就是长期投资更容易把握的道理(“长期”并非是指时间的长短,而是指能把握长期性因素)。股市应是一个正和博弈,存在长期上涨的趋势。

迟钝投资,不做短线与波段

有些人急切地寻找暴涨的股票,对长期持有、年均30%的收益率不屑一顾。其实,股市是增长性市场,长期投资可获得良好的回报;做短线和与波段很难且交易成本高;当我们认为一家公司的股价被严重低估,并预计股价将会翻番、翻番甚至再翻番时,我们才会买入,然后等待市场的价值重估,这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些都足以成为投资人长期持有的理由。

统计显示,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跨度里,全球主要股市指数增速一般都能超越经济增长速度(表1)。

而且,几乎没人能够持续做好短线。

如果有人能够持续地准确判断股指或股价的短期走势,他的收益将会非常惊人。在1901年1月买入道琼斯工业指数,每月做一次决策(预测上涨就全部买入,预测下跌就全部卖出),到2012年4月,如果每次判断都正确,那么累积收益率将高达17454亿倍。投入1万美元将变成1.7亿亿美元,足以买下整个地球。毫无疑问,这没人做得到。

再拿中国市场做一个更宽松的假设。从1990年底至2012年4月17日,上证综合指数从100点升至2335点,累积上涨约22倍。我们粗略将市场划分为12个大的周期(24个大的涨跌波段),每个周期历时约21个月。如果能把握住这些大的波段,在每个低点买入,高点卖出,那么累积收益率将超过4.3万倍,年均复合收益率高达66%。恐怕没人有如此骄人的业绩。

选择好股票,持有不炒作

曾问过很多老股民和基金经理,中国历史上哪些股票涨得最快?人们给出的答案多是被人炒作的题材股,如上世纪90年代的10大牛股,东方电子、综艺股份、中科创业、亿安科技等。

垃圾股涨得快跌得也凶。那些先包装,再化妆,实在不行就伪装的企业,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吹起的肥皂泡终究要破灭,股价定会被打回原形。

相反,很多并不热门的“白马”绩优股,却有着良好的长期收益(表2)。有趣的是,每当提起这些股票年均20%以上的增速,很多人却觉得“涨得太慢了”,他们不喜欢平稳的股价,喜欢波动,喜欢当暴发户。做过企业的人都知道,小企业连续快速发展都非常困难,大公司连年暴涨怎么可能?

事实上,诚信的管理团队、合理的业务模式、渐进的变革、年度业绩以20%的速度稳定增长、没有特别的炒作题材,这样的股票才最有可能给投资人带来巨大回报。业绩增长终将反映在股价中。以业绩增长支撑的股价上涨也是最可靠的。投资者应该投资于那些持续盈利、不断为股东创造新财富的企业。而这样的股票,能让所有投资者都赚钱,是正和博弈(图2)。

大手笔买卖,不拘蝇头小利

“当前股价10元;目标价位11元;预期收益10%;评级:买入”,这是从国外舶来的“商业惯例”,经常印在券商的投资建议报告上。

貌似精确,但通过模糊推断得到的精确数字并没有意义。股票定价是模糊推断,没有人能精确计算出股票的合理价位。我们无法给企业一个准确的定价,哪怕是自己最了解的企业,最多只能给出大致的价格范围。如果我们想买一只股票,一定是因为市价远远低于目标价格区间,譬如估价区间是30-50元,而当下股价只有10元。而买入后的理就应该是股价上升至少2倍才会卖出。

独立判断,不从众

不要相信那些屁股决定嘴巴的专业机构的预测,它们的准确率绝不比猴子更高。

2004年5月,以亚洲最佳研究著称的里昂证券公司了策略报告《Entering A shares–The time is now》(快来买A股吧,时机到了),可是市场并不给力,上证指数从1783点一路跌破1000点。2007年3月17日,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高盛公司和瑞银集团迅即发表唱空报告,不过事与愿违,市场从2930点飙升至4335点。这类大机构自掴耳光的事件不胜枚举。

追涨杀跌不会有好结果,投资需要独立判断,需要先行一步,需要逆市而为。“众人贪婪时我恐惧,众人恐惧时我贪婪”道出了投资的真谛。我们发现,投资于那些被主流基金经理遗弃的绩优股往往会有很好的回报。

投资方法:恪尽职守,水到渠成

很多人喜欢盯住股票行情,每天花几个小时,事实证明往往是浪费时间。行情只反映过去的信息,并不反映未来的信息,因而对预测根本没有帮助。

在有效的投资策略下,我们的工作应集中在筛选股票。成功的筛选来自三个层面:充足的信息、精准的分析判断和好运气。

搜集信息

首先要搜集到足够的信息。既可以正面展开,也可以侧面进行。

正面渠道是必要的。但实践表明,决定性的信息往往是侧面渠道获得的。通过尽职调查了解企业战略调整、管理层的能力;从产品、生产、技术、市场、财务和人事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公司的运营;了解企业与上、下游和竞争对手的关系;咨询行业专家对公司的评价等。企业的中层人员、考核部门和银行信贷员对公司的了解可能超出我们想象,他们都是很好的调研对象。

很多证券公司分析师在调研时蜻蜓点水,到上市公司拜访证券事务代表后便很快写出文采斐然的报告,这种人云亦云的研究报告有何价值?2005年,为了调研通葡股份,笔者在通化住了一周,访谈了包括管理层、政府官员、竞争对手、经销商、供应商乃至下岗职工在内各色人物几十人。期间遇到两位基金经理,他们各自赶到公司与高管面谈一个小时后告辞。这样的“调研”能了解什么?从上海到通化需要辗转两天路程,他们到底是节约时间还是浪费时间?

投资分析

投资分析有不同的思路,通常被归纳为由宏观到具体(Top-down)和由具体到宏观(Bottom-up)。

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是把各种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获得一个完整、准确的判断。这个判断如同把破碎的彩片拼成完整的图画,因此被称为马赛克理论(Mosaic Theory)。

投资分析最后归结到企业估值。欧美市场喜欢用理论上最理想的现金流折现模型(DCF)和红利折现模型(DDM),但这些方法在中国不大适用。也可以采用倍数法(或可比公司法),市盈率法(P/E)简单易懂,但市净率(P/B)、市销率(P/S)、市盈率增长率(P/E/G)的灵活掌握很重要。

企业估值需要判断企业运营和预测财务数据,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要编制运营假设和财务报表,再将财务预测导入估值模型计算出最终价值。再次强调,我们不要期望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价,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大致的价格区间。

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就是要选择性价比高的股票,可以分为成长型(相对质量高)和价值型(相对价格低),当然也有一些兼具两种特点的价值成长型企业。

那些具有长期增长潜力、因外界环境变化或内部变革盈利提升、处于行业周期底部、负面事件导致市场过度悲观和超卖的股票是关注的重点。与此相反,对于核心竞争力丧失、存在严重治理问题、处于行业周期底部、市场过于乐观导致股价高估以及人为操纵的股票则要小心。

很多投资者觉得很难选择买卖时点,特别是卖出。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随时按市价买入,达到或者超出预期股价区间即可卖出,或者如有更好的买入目标,即可调整持股。

构建组合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篇12

 

一、价值投资的内涵和理论发展

(一)价值投资的内涵

价值投资,其核心思想是:以对影响证券投资的经济因素、行业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要素的分析为基础,利用某种方法测出股票的“内在价值”,然后与该股票的市场价值比较,让投资人做出是否投资该股票的投资策略。价值投资认为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会有所背离,股票价格围绕内在价值这个稳定点上下波动,且股票价格长期看来有向内在价值回归的趋势;其内在价值决定于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股票价格则决定于股市资金的供需情况,在不同的决定因素下,内在价值高于股票价格的价差被称为“安全边际”,即当股票价格低于或者高于内在价值即股票被低估或者高估时,就出现了投资机会。

(二)价值投资的理论发展

最早对价值投资理论进行研究的学者是马克思,他认为,股票价格会随他们索取的收益大小和可靠程度而变化,同时股票价格由预期收入决定,因此又具有投机的性质。在马克思研究的基础上一些西方学者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美国著名的投资家本杰明.格雷厄姆,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一书,被尊为基本分析方法的“圣经”,他认为,长期而言,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并与其保持一致,而短期价格却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波动,尽管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很大,但其基础价值稳定且可测量。1961年,莫迪格利尼和米勒提出了股利分配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的MM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严格假设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的价值和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一个公司的股票价格完全是由其投资决策所决定的获利能力决定的。MM 理论框架是现代价值评估的思想源泉,它促进现代价值评估理论的蓬勃发展。在这一基础上,人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论证,最终确立了决定股价的一个基本的变量——自由现金流,并由此提出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二、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劵市场的适用性探讨

(一)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劵市场的适用性

根据价值投资理论,股票的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其内在价值又决定于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因此从理论上而言,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扣除非正常损益后每股净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等变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中国证劵市场的实际来看,却并非如此,股票价格严重偏离内在价值,我们用相关的估值理论对企业进行恰当的估值往往不符事实。

从这一轮的股市来看,很多基本面良好,潜在价值不错的股票却都大大的被低估了,价格一路走低,最典型的就数银行股。按6月20日的收盘价,以今年一季报测算,14家上市银行2010年动态市盈率平均为9.71倍,其中,小于10倍的有9家,最小的是交通银行,仅7.48倍;而大于11倍的仅有3家:宁波银行14.17倍,中信银行12.56倍,招商银行11.74倍。若以市净率计算,全部小于3倍,平均2.03倍,其中在2-3倍之间的有6家,在1-2倍之间的有8家。从估值角度来看,确实很低了。以当前9倍、10倍PE水平来看,即便是在港股市场上,也处于底部区域了,因为在港股历史上,大盘估值基本上是在10-20倍PE之间波动①。与此相反,创业板中许多基本面不怎么样的企业却一路走高。因此,在笔者看来,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劵市场的适用性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二)原因分析

1.强周期行业不利价值投资

高速公路股票投资价值篇13

关键词: 价值投资 中国证券市场 适用性

 

一、价值投资的内涵和理论发展

(一)价值投资的内涵

价值投资,其核心思想是:以对影响证券投资的经济因素、行业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要素的分析为基础,利用某种方法测出股票的“内在价值”,然后与该股票的市场价值比较,让投资人做出是否投资该股票的投资策略。价值投资认为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会有所背离,股票价格围绕内在价值这个稳定点上下波动,且股票价格长期看来有向内在价值回归的趋势;其内在价值决定于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股票价格则决定于股市资金的供需情况,在不同的决定因素下,内在价值高于股票价格的价差被称为“安全边际”,即当股票价格低于或者高于内在价值即股票被低估或者高估时,就出现了投资机会。

(二)价值投资的理论发展

最早对价值投资理论进行研究的学者是马克思,他认为,股票价格会随他们索取的收益大小和可靠程度而变化,同时股票价格由预期收入决定,因此又具有投机的性质。在马克思研究的基础上一些西方学者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美国著名的投资家本杰明.格雷厄姆,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一书,被尊为基本分析方法的“圣经”,他认为,长期而言,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并与其保持一致,而短期价格却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波动,尽管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很大,但其基础价值稳定且可测量。1961年,莫迪格利尼和米勒提出了股利分配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的MM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严格假设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的价值和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一个公司的股票价格完全是由其投资决策所决定的获利能力决定的。MM 理论框架是现代价值评估的思想源泉,它促进现代价值评估理论的蓬勃发展。在这一基础上,人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论证,最终确立了决定股价的一个基本的变量——自由现金流,并由此提出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二、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劵市场的适用性探讨

(一)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劵市场的适用性

根据价值投资理论,股票的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其内在价值又决定于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因此从理论上而言,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扣除非正常损益后每股净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等变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中国证劵市场的实际来看,却并非如此,股票价格严重偏离内在价值,我们用相关的估值理论对企业进行恰当的估值往往不符事实。

从这一轮的股市来看,很多基本面良好,潜在价值不错的股票却都大大的被低估了,价格一路走低,最典型的就数银行股。按6月20日的收盘价,以今年一季报测算,14家上市银行2010年动态市盈率平均为9.71倍,其中,小于10倍的有9家,最小的是交通银行,仅7.48倍;而大于11倍的仅有3家:宁波银行14.17倍,中信银行12.56倍,招商银行11.74倍。若以市净率计算,全部小于3倍,平均2.03倍,其中在2-3倍之间的有6家,在1-2倍之间的有8家。从估值角度来看,确实很低了。以当前9倍、10倍PE水平来看,即便是在港股市场上,也处于底部区域了,因为在港股历史上,大盘估值基本上是在10-20倍PE之间波动①。与此相反,创业板中许多基本面不怎么样的企业却一路走高。因此,在笔者看来,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劵市场的适用性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二)原因分析

1.强周期行业不利价值投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