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合集13篇

时间:2023-10-11 15:54:51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篇1

2.扩展知识面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专业基础课的设置除了要突出财经院校的特征之外,还要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除了介绍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介绍一些与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财经类知识,比如货币的供需与定价、风险管理等基础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资源分配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会考虑到教学资源分配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也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问题.《财务管理》通常是财务系(或者会计系)开设的课程,《金融学》是金融系开设的课程,在设计管理类专业开设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时,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如果保留《财务管理》,金融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金融方面的知识;如果保留《金融学》,财务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财务方面的知识;如果这两门课程都删除,那么哪门课程能够补充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个教学任务应该由哪个系来承担.

二、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的方案设计

1.保留《财务管理》,舍掉《金融学》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除东北财经大学外,排名前5名财经类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情况,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计划设计不同,所以有的学校也叫“学科公共课”.基于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各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财务管理”课程,主要是因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企业中某一方面的管理技能,而财务管理是企业基于价值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因此,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财务管理》课程成了各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必开的课程.如果保留《财务管理》课程,基于知识完整性,替代《金融学》可以开设的金融类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详细介绍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类型;介绍金融市场参与要素;介绍金融市场工具的流通和定价机制.基于上述考虑,可以选择的课程有: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等.

2.保留《金融学》,舍弃《财务管理》如保留《金融学》课程,基于知识的完整性,替代《财务管理》可以开设的包含理财知识的财务类课程很难在同一门课程中找到,往往会在《管理会计》和《财务分析》中涉及到部分理财知识,由于学分的限制和基础性要求,这两门课都是专业必修课,不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那么替代《财务管理》的课程就需要在别的教学单位寻找,比如:投资学等.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予以协调如果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就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协调,避免出现重复的授课内容.本文认为,基于专业基础课54学分的要求,《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教学大纲至少要包括表2的内容.基于两门课程内容的整合,需要针对管理类专业编写配套教材,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篇2

摘 要: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由于是不同教学单位开设的,容易产生授课内容重复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在阐述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并根据专业基础课设置原则,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并基于知识完整性,针对每一种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金融学;财务管理;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54-03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东北财经大学校级教改课题《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教育部不断地对高等学校教学计划改革提出政策性规定,比如,学分不断降低,这样的改革对于学生来说有利有弊,好处是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展授课以外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弊端是对于没有学习规划的学生来说可能造成知识摄取不足,限制了知识面的扩展.为了弥补这样的弊端,高等院校应该合理设计专业基础课,尽量在有限学分的前提下,给学生充分补给基础知识,为其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很多财经院校设置专业基础课时常常会有授课内容重复的现象,如果重复的课程不是来源于同一个教学单位,那么授课老师之间就可能缺乏对于授课内容的沟通,可能会导致重复或衔接问题.本文以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专业基础课《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分析两门课程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问题.

1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是分别隶属于管理类和经济类的两门课程,但其授课内容却有很大的重复性,以我校会计学系列教材《财务管理》(刘淑莲主编)和金融学系列教材《金融学教程》(苏平贵主编)为例,《财务管理》教材共14章,《金融学教程》教材也共14章,从其目录标题看,共有9章是完全重复,其余的章节有部分重复,也就是说,两门课程至少有70%以上的内容是重复的.目前,我校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了这两门专业基础课,根据2010级的教学计划,我校共有17个管理类专业同时在大学二年级开设了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其中,劳动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是方案内学科基础选修课,金融学是学科基础必修课;管理科学和工程管理专业的金融学是选修课,财务管理是学科基础必修课;其余的12个专业(电子商务、旅游、资产评估、日会、注会、会计学、加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都是学科基础必修课.这意味着我校有12个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因为教学计划安排而导致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重复学习.只有5个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选课来避免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重复学习,然而这些学生极有可能因为不了解课程的内容而同时对两门课进行了选修.由此可见,我校目前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势必造成授课内容重复,浪费了教学资源,同时也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

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造成重复授课不光是我校的问题,外校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管理科学专业、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专业等管理类专业都同时开设了《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

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和了解金融市场环境知识,以培养适应经济型社会需求的管理类人才.《财务管理》以讲授公司理财知识为主,简单介绍了金融市场环境知识.《金融学》对金融市场环境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大量介绍了理财知识.这就使得两门课程产生了大量的授课内容重复.根据学分制的教学制度,在总学分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取舍这两门课程,或者如何很好地整合这两门课程,思考这两个问题,有利于重新修订或调整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2 设计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

2.1 体现课程基础性的特征

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课.作为财经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学生,了解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所有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价值,而在现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金融市场是与个人生活和企业经营不可脱离的平台.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将来的主要就业岗位又不专门是公司财务和股票投资,因此,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包含理财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

2.2 扩展知识面

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专业基础课的设置除了要突出财经院校的特征之外,还要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除了介绍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介绍一些与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财经类知识,比如货币的供需与定价、风险管理等基础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教学资源分配

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会考虑到教学资源分配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也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问题.《财务管理》通常是财务系(或者会计系)开设的课程,《金融学》是金融系开设的课程,在设计管理类专业开设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时,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如果保留《财务管理》,金融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金融方面的知识;如果保留《金融学》,财务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财务方面的知识;如果这两门课程都删除,那么哪门课程能够补充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个教学任务应该由哪个系来承担.

3 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的方案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凸显财经特征,因此,关于《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两门课程的设置有三种可能:一是保留《财务管理》课程,舍掉《金融学》;二是保留《金融学》,舍掉《财务管理》;三是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协调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凸显两门课程各自的特点.

3.1 保留《财务管理》,舍掉《金融学》

表1列示了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除东北财经大学外,排名前5名财经类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情况,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计划设计不同,所以有的学校也叫“学科公共课”.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各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财务管理”课程,主要是因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企业中某一方面的管理技能,而财务管理是企业基于价值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因此,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财务管理》课程成了各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必开的课程.

如果保留《财务管理》课程,基于知识完整性,替代《金融学》可以开设的金融类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1)详细介绍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类型;(2)介绍金融市场参与要素;(3)介绍金融市场工具的流通和定价机制.基于上述考虑,可以选择的课程有: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等.

3.2 保留《金融学》,舍弃《财务管理》

如保留《金融学》课程,基于知识的完整性,替代《财务管理》可以开设的包含理财知识的财务类课程很难在同一门课程中找到,往往会在《管理会计》和《财务分析》中涉及到部分理财知识,由于学分的限制和基础性要求,这两门课都是专业必修课,不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那么替代《财务管理》的课程就需要在别的教学单位寻找,比如:投资学等.

3.3 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予以协调

如果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就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协调,避免出现重复的授课内容.本文认为,基于专业基础课54学分的要求,《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教学大纲至少要包括表2的内容.基于两门课程内容的整合,需要针对管理类专业编写配套教材,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4 结束语

财经院校的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必修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些知识应该在专业基础课中进行设置.目前,管理类专业主要是设置《财务管理》讲授理财知识,设置《金融学》讲授金融市场知识,但由于这两门课分别开设在财务系和金融系,授课教师在授课时存在授课内容沟通障碍,导致这两门课的授课内容存在很大重复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根据专业基础课设置原则,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保留《财务管理》,舍去《金融学》;保留《金融学》,舍去《财务管理》;同时保留这两门课程.并基于知识完整性,针对每一种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杨琴军,陈龙清,季华.浅谈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整合[J].中国林业教育,2006(3):14-17.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篇3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5―0015-04

一、引言

金融教育在各国都极受重视,但金融教育结构是否完整,不同的金融教育所传递的信息是否全面和恰当却常被忽视。中国对金融教育的发展和研究与金融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表现出了明显的时序性和“专业机构导向”。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8年以前是建立专才金融教育体系阶段,研究重点是能否建立起相应的专才金融教育体系,满足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中金融机构的高层次金融人才需要;1999年以后是宽厚基础的专业教育阶段,随着金融教育改革要面向21世纪适应金融经济发展目标的提出,金融教育从目标到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相关研究集中在如何建设具有宽厚基础的专业教育上,目标是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培养具有较强金融实际工作适应能力的专业人才;2007年开始是关注普及型的公众金融教育阶段,金融危机把衍生金融产品扩大和迅速传播风险的特性清晰呈现出来,金融管理部门也由此意识到普及金融教育,提高国民金融素质实际上是金融稳定最坚实的基础。因此,金融管理部门包括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为主着手构筑面向社会公众的普及型金融教育,以贴近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使公众认识金融,了解金融。纵观金融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以培养金融机构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金融教育,并初步发展了促进公众学习金融知识的普及型金融教育。

上述金融教育体系存在重要的结构性缺失:金融专业技术不断向高端发展而公众基础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投资理财功能被广泛宣传而风险控制和规避功能总是轻轻带过。这种结构性缺失在经济繁荣期可能不明显,金融危机则显露并放大了结构性缺失的弊端。从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有两个问题一直被不同人群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追问,一是“金融危机把我们的钱卷到哪里去了?”二是“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能结束?”。这两个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知道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发生,那么金融危机如何才能结束便是一道有解的题了。有疑问的人是普遍的,对于金融危机发生和发展的普遍不了解实际上还是反映了我们金融教育的某些结构性缺失。

二、金融危机由信用缺失肇始,由信心丧失放大

2007年危机之所以发生,是源于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在经济增长繁荣的时期过度高估自己管理风险的能力,大量放贷给其实没有足够偿还能力的人,然后把贷款打包以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为信用基础发行证券,这部分证券又会和金融机构的其他资产组合在一起作为再一次发行证券的信用担保……如表1,截止2007年10月,美国的居民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消费信贷以及公司债务的发放总额是123700亿美元,而在次级和中间级居民房屋抵押贷款基础上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担保债务凭证,优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消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高等级公司债务、高收益公司债务、担保贷款凭证达到108400亿美元。整个金融界就像建了一座金字塔,只不过这座金字塔居然是倒置的,一旦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衰退,作为塔底的次级抵押贷款将无力偿还,整个金字塔的倒塌就成为必然了。

这场由于次级贷款和次级债引发的危机,起初被称为次贷危机,因而认为起于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危机其影响可能也仅止于对相关次级证券的影响。初期危机属于信用危机,起源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违约。

危机之所以愈演愈烈,是受累于市场信心的丧失。次级债危机发生在美国却撼动了全球金融稳定的根基。市场参与者信心丧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不明白危机为何会发生,更不清楚情况还会坏到什么程度?在2007年10月的时候,我们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金融资产损失的估计主要是次级贷款和中间级别贷款,以及基于这二者的资产支持证券和担保债务凭证。到2008年4月则不仅各种资产支持证券被估计有7200亿美元的损失,包括优质贷款、商业房地产贷款、公司贷款在内的所有贷款都受到了影响,估计会有1.8%即2250亿美元的损失了。短短6个月之后,贷款的损失翻了一番达到4250亿美元,而资产支持证券的损失已经达到证券总额的9%了。美国某些地区及各国政府纷纷推出计划动用大量资金救市,而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却采取相反的行动――把资本抽出持有大量现金不敢投资。由此表明,如果能迅速重建市场信心,那么政府只要提供足够的信用保证,可能就不需要动用到计划额度的所有资金即能遏制危机的发展;如果市场信心迟迟不能重建,则市场就会像无底黑洞,源源吸去全部救市资金,看不见尽头,因为看起来巨额的救市资金和已经衍生成天量的金融市场比起来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政府推出庞大救市计划是一个姿态,更重要的是重建市场信心,主要是通过规则的完善、体系的修补尽快让市场恢复信心。信心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坏账逐步清理出来,拿出修补的方案,市场信心恢复了,危机就结束有期了。要问危机什么时候结束,先要明白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可以说,什么时候导致危机的原因消除了,危机的结束就是可预期的。

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尚如此,如果发生在国内,其境况就更不可想象。在中国资本市场,大量基础金融知识薄弱的投资者存在股市中,缺乏自主获取信息自主判断的能力,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出,金融行为缺乏规律性。就很容易道听途说,盲目轻信,跟风行动,过度反应,放大“羊群效应”,这样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动荡。

三、金融教育完整普及才是金融稳定的基础

从上述危机的演变历程已经可以清楚看到,信心和信用是金融市场稳定和有效率的基础。市场的信用和信心建立的基础又是什么呢?它是来自于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运行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这次危机由信用风险肇始而由信心缺失放大的演变历程来看,金融业界、投资者,乃至全社会对何为信用、何为风险,为何获益、为何损失是否了解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清楚,金融知识的普及成为关乎金融稳定的大问题。更准确地说,是金融知识的片面推广并不利于金融稳定,金融知识的完整普及才是金融稳定的基础。

实际上,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金融资产的质量和风险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的基本金融知识、信用观念、金融风险意识和金融法律意识的完备程度。这就是金融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它必须把金融知识完整地而不是片面地传递给公众。那么,这部分金融教育要由谁来承担呢?通常的“金融教育”可以区分为功能和内容都不同的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

(1)专业性金融教育。这部分主要是各高等院校为金融体系提供专业从业人员而开设的各种金

融专业教育,是为专门人员提供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属于金融教育的高端部分。

(2)普及性金融教育。这部分主要是金融监管当局为全社会公众提供的必备的基本金融知识教育,这是金融教育的低端,也是金融教育的基础。对于公众的金融教育,各国一直都很重视,也都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由官方推动的金融公共教育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的基础知识,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和选择;二是进行金融法规的宣传,防止金融欺诈;三是对通货膨胀相关知识的介绍,以便货币政策能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

(3)选择性金融教育。这部分是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为满足参与金融市场的投资者的要求而提供的教育。选择性金融教育应当由教育机构、金融培训机构根据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发展、投资者的需求来提供。

历次金融危机,尤其是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发生、发展的过程和金融界以及公众的反应来表明,普及性金融公共教育的不足导致了我们的公众金融知识体系(国民金融素质)存在两个缺陷,第一个缺陷是对信用体系的了解集中在中间的基础金融产品部分,忽略了两头,一头是最基本的信用货币制度,另一头则是庞大繁杂的衍生工具。第二个缺陷是公众的金融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欠缺。这两个缺陷其实反映了金融教育的结构性缺失。但是这种结构性缺失却难以完全依靠政府的金融管理机构来承担。原因之一在于中央银行关注的重点是系统性的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而非个体的金融风险。对于金融教育,除了基础教育之外的教育费用应该秉承“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由有需求的投资者承担。按照这一原则,对于金融教育结构的三部分:基本的货币与信用知识;新金融工具;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其中第一部分是应该由官方的金融监管机构来承担的,其他两部分就不应属于全民的普及性金融教育的责任,而应该是属于选择性金融教育责任。目前选择性金融教育多数由金融机构来承担,金融机构为他们的客户或潜在客户提供新金融工具的相关知识。但是由金融机构提供给投资者的金融教育虽然往往是免费的但却常常属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销,具有明显的诱导性,夸大利益忽略风险,更少涉及风险管理。投资者乃至社会公众需要有中立的机构来提供这部分选择性金融教育和部分普及性金融教育,这恰恰是社区教育机构和继续教育机构能做而且应该做的工作。

四、结论与建议

据上分析,我国金融教育包括三个部分,高端和主体部分是由高等院校为金融体系提供专业从业人员而开设的专业性金融教育;低端和基础部分是金融监管当局为全社会公众提供必备基本知识的普及性金融教育;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为满足各类金融市场投资者的需求而提供的选择性金融教育。但现有金融教育体系并不完整,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金融专业技术不断向高端发展而公众基础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投资理财功能被广泛宣传而风险控制和规避功能常被忽略。金融教育的结构性缺失在金融危机时期弊端尽显,易于传播并放大风险,动摇市场信心。

为了完善金融教育体制,笔者特提出以下建议:(1)可以把金融教育结构性缺失具体化为三部分内容:基本的货币与信用知识、新金融工具和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管理。(2)金融教育的费用应秉承基础教育以外“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3)基本的货币与信用知识应该由官方的金融监管机构来承担。(4)新金融工具知识和金融风险识别与管理知识属于选择性教育,其费用应由有需求的投资者承担。(5)选择性金融教育不适宜由涉及商业利益的金融机构来承担。(6)中立的社区教育机构和继续教育机构应该承担提供选择性金融教育和部分普及性金融教育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殷孟波.金融教育如何适应金融体制改革[J].财经科学,1998,(1):25-27.

[2]张亦春,蒋峰.论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0,(4):32―35.

[3]陆岷峰,陈志宁.金融衍生产品定位与功能的再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24-27.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篇4

一、金融产业集聚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化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现象日益显著,金融产业集聚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这种新现象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而且也出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所谓金融产业集聚,就是指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跨国金融企业、国内金融企业等具有总部功能的机构在地域上向特定区域集中,并与其他国际性(跨国)机构、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之间存在密切往来联系的特殊产业空间结构。

金融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有机体,以国家银行或中央银行为总枢纽,以商业银行、储蓄、投资、信托等银行或公司为躯体,证券交易所、货币市场、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为辅翼,拥有收集、交换、重组和解译信息的能力,其实质就是金融产业集聚的结果。一般认为金融中心的金融机构集聚能够提高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各金融机构及各行业的信息交流,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实现规模经济。

国际金融中心是指来自全球的金融机构可以运用全球性的金融工具开展业务的金融市场。其主要活动是借贷、证券发行和交易、资金管理,可能还有保险,主要的金融机构包括三类:功能性金融机构,新型金融机构和各类金融中介组织;大型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中心,灾难备份中心和呼叫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大型外资金融机构。拥有收集、交换、重组和解译信息的能力是国际金融中心最根本的特征。

二、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因素分析

1 金融产业集聚的动因分析

从宏观视角来说,国际大都市的产业结构转型是金融集群形成的首要前提,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金融产业集聚的内在动力,国家政府扶持性的产业政策是金融机构大规模空间聚合的重要支撑;专业化的人才聚集以及不断增长的面向全球的金融市场,是国际大都市最终成为金融企业进驻地的主要优势。从微观视角来说,各类金融机构是金融产业集聚的主体,因而金融跨国公司的选址决策所带来的总部经济最终决定了产业集聚的区域。

2 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基本要素

由于金融产业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和金融业务对信息处理的特殊性,使得其对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基础、市场开放度及高级专业人才的集聚都有相当高的要求。概括地来说,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基本要素包括五方面:

(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优越便捷的地理区位不仅指最便利的自然交通位置,还包括了最优越的时区位置。最优越的时区位置可以保证金融市场在其他时区金融市场关闭前继续交易,而最便利的自然交通位置使金融信息的收集和传送更及时方便有效。

(2)繁荣稳定的经济基础。具有一定基础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巨大资金需求和供给的前提。

(3)开放自由的金融制度。经济市场化和宽松灵活的金融政策,既可以吸引国外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同时也成为了金融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制度保障。

(4)大量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储备。高级专业人才的汇聚,不仅是吸引金融机构进驻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区域金融市场繁荣、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根本支撑。

(5)公开适度的法制监管和灵活优惠的财税政策。

三、金融产业集聚的效应分析

1 集聚效应

集中交易使得交易效率大大提高,金融产业聚集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此外,也提高了近距离交流与沟通的便利性。城市吸引着具有巨大不确定性、需要面对接触的产业和服务业,吸引着那些以较快的互动速度为必要条件的行业。城市吸引来了批发商,批发商带来的金融机构又引来了全国性大公司。公司或金融机构集中在一起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而建立客户关系,具有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需要加强联系。

2 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金融产业集聚大大简化了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途径,增强了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金融业内部可发展众多合作项目和业务关系。银行与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之间等等都可以开拓出众多的业务合作关系。各金融部门的空间聚集可以共同建设和使用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降低成本,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

3 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在高效金融体系的大环境中,资金向着收益率高的部门流动,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产业赢得了资金资源,从而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调整。其次,金融发展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革与研发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和风险防范方法,为产业成长奠定基础。最后,金融发展能推动企业集团化、国际化的发展,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金融资源,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

4 信息外溢效应

因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竞争实力的金融机构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密集设置,会带来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外溢,使金融产业集聚具有典型的信息外溢和知识学习效应。地理位置的接近有利于掌握更加丰富的金融信息,金融中介的参与,使得银行与借贷经营的企业家之间信息交流充分,使整个价值链的利润提高。而金融机构可根据集群内企业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拓展了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

5 知识学习效应

在信息外溢的同时,处于同一金融产业集聚中的金融机构会相互学习对方的优势,从而使集聚具有突出的知识学习效应。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随空间距离的扩大而下降,集聚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有利于集群内经验共享、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率。新技术和新知识具有非正式、未编码化的特点,在本地流动就比在远距离内流动容易,再加上许多知识是隐性的,面对面的接触与交流才能利于这种知识的传播,这类信息的聚集与外溢也节省了金融企业的学习成本。

6 网络效应

金融产业集聚的网络结构带来的额外收益称为网络效应。首先,通过地理集中,金融服务商和客户都比较熟悉,网络成为信息流动的渠道,减少了信息交流和搜寻的成本。其次,网络促进金融产业集聚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增进了解,容易建立信誉机制,这样既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倾向,降低合约的执行和监督成本,降低交易成本,也能使金融产业集聚区在创新性金融知识的传播、消化、吸收都更加迅速、快捷,集聚主体之间经过知识的综合、外化、内化,实现了知识的区域化过程,

十分有利于金融知识的共享,创造“知识乘数效应”,加快了集聚区域的金融知识孵化和金融创新,从而获得了金融创新的区域比较优势。

四、上海金融产业集聚的现状

上海地理区位优越,经济实力雄厚,使得其具备了汇聚国内商贸并辐射全国乃至海外的作用,从金融产业集聚的情况来看,上海在金融设施、交易规模、机构数量、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就。到2008年底,上海共有金融机构899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395家;商业银行资金营运机构6家,其中,资金营运中心4家,票据营业部2家。

2008年,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总额167.7万亿元,同比增长30.9%;证券交易所总成交额27.18万亿元。其中,股票成交额18.04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七;全国银行间货币和债券市场成交额110.3万亿元,同比增长54.7%;期货交易所成交额28.9万亿,同比增长24.8%;黄金交易所成交额8983亿元,同比增长184.3%,其中,现货黄金成交8696亿元,现货黄金场内交易额位列全球第一。

到2008年底,上海共有已开业的外资法人银行17家,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总数的53.1%,并表外资法人银行总资产8450.5亿元,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总资产的84.8%;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7家,占全国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总数的63.6%;上海中外合资寿险公司共有12家,占全国总数的46.2%;上海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共有19家,占全国总数的57.6%,管理的资产规模约5000亿元,占全国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的58.2%。总的来说,上海对外开放和外资金融机构数量继续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

五、基于金融产业集聚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 正确发挥政府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般来说,金融中心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的自然过程所决定,但是监管制度和政府政策也产生重要的影响,金融机构选定机构所在地后,通常都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惯性。因此,金融中心形成的早期阶段需要地方政府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做出迁移的决定,从而加快金融中心的自然聚集过程,使金融中心尽早跨出金融机构聚集和协同效应支撑的自维持发展阶段。

2 突破上海各行业以及区域间的壁垒

根据规模经济原理和都市圈发展特点,上海作为一个城市本身不能满足上海金融中心对发展空间与市场容量的要求,长三角地区发达的经济基础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力支撑,因此,应充分考虑长三角区域城市群金融产业的协调性,突破行政区划对金融联动的体制约束,从业务联动、局部联动、单边联动逐步过渡到机制联动、市场联动和规划联动。

3 营造金融企业集聚的良性互动机制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篇5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农村金融理论。该理论支持信贷供给先行的农村金融战略,其理论前提是: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故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题。并且,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如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和低收益性等,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融资利率必须比其他产业的低,故农业也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该理论因此得出结论:为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性收入差距,并促使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消亡,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

根据这一理论,发展中国家广泛实行了相应的农村金融政策,扩大了向农村部门的融资,在当时取得了一些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但是其弊端也很快显露出来。例如,由于可以持续得到便宜的资金和利率上限的存在,使得专门的农业信贷机构和正规的贷款者无法动员农村储蓄以建立自己的资金来源,进而过分依赖外部资金。并且,当低的利率上限使得农村贷款机构无法补偿由于贷款给小农户而造成的高交易成本时,官方信贷的分配就会偏向于照顾大农户,于是大量低息贷款补贴被集中并转移到了使用大笔贷款的较富有的农民身上,农村穷人反而得不到资金支持。另外,政府支持的农村信贷机构缺少有效监督借款者投资和偿债行为的动力,加上管理低效问题严重,造成了借款的高拖欠率。总之,就构建一个有效率且独立的金融体系来说,这个理论本身及其施行效果是失败

的。

二、农村金融市场论(又称为农村金融系统论)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金融市场论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其理论前提与农业信贷补贴论完全相反,认为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因此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是农村金融机构运用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农村资金拥有较多的机会成本和风险费用。

该理论完全依赖市场机制的作用,极力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特别强调利率的市场化,主张在农村金融领域实施以下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应以动员储蓄作为其重要职能;利率必须由市场决定,且实际存款利率不能成为负数;农村金融的成功与否,应当根据金融机构的成果(资金中介量)及其经营的自立性和可持续性来判断;没有必要实行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目标的贷款制度;非正规金融市场具有合理性,不应一概取消,应当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

该理论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接受,在市场经济国家中至今依然占主流地位。但是仅仅取消信贷补贴能否消除那些目前影响发展中国家农村信贷体系的低效能问题,而通过利率自由化又能否使小农户充分地得到正式金融市场的贷款,仍然值得怀疑。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20世纪九十年代后,人们认识到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仍需要一些社会性的、非市场的要素去支持它。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就是其中的代表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尤其是放款一方对于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而简单地提高利率水平又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加剧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恶化;为了补救市场的失效部分,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为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同于农业信贷补贴论。它认为,尽管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市场缺陷要求政府和提供贷款的机构介入其中,但任何形式的介入,如果要能够有效地克服由于市场缺陷所带来的问题,都必须具有完善的体制结构。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和提供贷款的单位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介入,应该关注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排除阻碍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障碍等。同时,该理论还为新模式的小额信贷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以上理论基点,该理论的主要政策性建议有:在金融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育之前,应当注意用政策手段将实际存款利率保持在正数范围内,并同时抑制利率的增长,对于因此而产生的信用分配和信用需求过度问题,可由政府适当从外部供给资金;为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应给予其一定的特殊政策;融资与实物买卖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确保贷款的回收;利用借款人联保小组以及组织借款人互助合作形式,可以避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不完全信息而导致的贷款回收率低下问题;非正规金融市场一般效率较低,可通过政府的适当介入加以改善。

四、哈耶克的局部知识论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2月10日,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得国家批准(《关于印发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银发〔2014〕38号),成为我国首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青岛的金融业面临重大的突破。然而在试验区内,如何培养青岛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探索一条适合本区域发展所需的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一)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的发展特色

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自获批之后的三年以来,青岛市金融业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金融业已经发展成为青岛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6年青岛首次被纳入伦敦金融城国际智库的全球金融中心榜单,9月便跃升至全球第46位,紧跟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内地金融中心城市第4位。

作为新兴财富管理中心和中国唯一的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青岛财富管理的特色正日益鲜明。比如:国内第一家外商独资互联网保险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财富管理公司、第一家产融结合消费金融公司、第三只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以及国内大型金融机构财富管理子公司、私人银行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财富管理机构落户青岛;多功能财富管理市场全面建立,全市要素市场达到10家,数量在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深圳;财富管理创新试点政策多达60项,涉及跨境投融资业务及金融业对外开放等金融业改革发展的许多关键环节,这些金融改革政策为青岛带来直接融资近380亿元,未来融资能力增加480亿元,为青岛的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建设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已经被列入青岛市“十三五”规划。

(二)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人才趋势分析

1.财富管理规模的扩大急需大量的有专业技能的基础性金融专业人才。青岛市在2016年11月了《关于青岛市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青岛市政府计划在五年内除了引进培养高尖端人才之外,还要培养万名金融技能人才,预计到2020年,金融从业人员总量超过10万人。另外,截至2015年末,青岛市财富管理资a规模达到6816.2亿元,较财富管理试验区获批之前增长96%,其中银行个人理财资金、保险个人理财资金、证券客户总资产等大众理财项目获得了迅猛发展,占财富管理资产总规模的75%以上。正是基于普惠型财富管理新模式,要求大量有一定专业知识,又通晓营销技能的金融人才,这为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市场的需求和政府的扶持,为高职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打开了渠道。

2.多层次财富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市场的形成促使试验区内金融人才市场的多层次性。多元化财富管理机构的涌现,多种类财富管理市场的建设,以及各类金融专业中介机构的出现,不仅推动着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的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会大大地促进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金融岗位的多层次性,即除了高端人才之外,大量的一线、基础性岗位所需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势必呼之欲出。因此试验区内的高职金融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以服务于这些财富管理机构、财富管理市场及第三方金融中介机构所需的的基础性金融人才。比如金融营销和后台操作应该是高职金融专业学生最适宜的岗位之一。

二、财富管理试验区内高职金融专业学生所需的职业素质要求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金融行业是资金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也是高风险行业。金融业务的对象就是风险的识别、定价和管理,这就要求金融从业人员逼近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集体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等等,只有具备了这样的道德素质的高职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才能胜任金融业的岗位,即在岗位上既能够为客户所想,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而不是从产品出发,为顾客提供金融服务,又能够兼顾企业利益,帮助客户和企业在盈利的同时规避合理的风险。

(二)具备综合的金融知识结构

青岛市金融业财富管理的特色日益鲜明,而且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16年6月,中央深改办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对包括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在内的全国24个金融改革试点区域进行改革创新综合评估,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成绩名列前茅。建设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已经被列入青岛市十三五规划。力争到十三五末青岛要在国内牢固确立其独具特色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地位。因此,试验区内高职金融专业的学生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基础的综合金融知识和完备的金融知识结构,才能在实际业务中将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领域的内容融会贯通,真正了解复杂金融产品的特点,为企业和客户提供财富管理的金融服务。

(三)具有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

青岛金融行业的大发展为本区域带来了大量的基础性岗位,这为高职金融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了机遇。当然,这些岗位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就要求试验区内的高职院校提高对学生的培养水平,使他们在具备金融综合知识的前提下,具有更为熟练地基础性岗位操作技能,比如熟悉金融市场、了解金融产品、熟练进行相关业务操作、有敏锐的宏观、微观金融活动意识等等。

(四)具有强烈的学习能力

中国的金融行业日新月异,青岛的财富管理中心建设也是在不断地发展,金融行业新生事物、新的知识领域每天都会涌现,高职金融专业的学生要想穷尽这个行业的所有知识和能力是不可能的,所以具有与时俱进、不断自我更新的快速学习能力,对每个毕业生是不可或缺的素质。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实现人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财富管理试验区内的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以财富管理试验区内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适度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财富管理试验区建设三年来的实践表明,青岛已经进入国家金融战略布局,直接面对迅速增长的中国财富市场,承接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增量资源,聚集中国财富管理先行先试的创新政策,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因此在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区域内的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适时地定位于本区域发展所需要的这些财富管理机构的基础性岗位(如金融营销岗位和后台操作岗位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岗位剖析,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二)完善教学课程体系,突出财富管理特色。

随着财富管理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传统的和新型的金融机构不断进驻青岛,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现实。青岛金融业的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尤其是基础型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才能应对工作所需,满足客户综合金融的需求。因此财富管理试验区内的高职金融专业必须要拓宽专业口径,扩展专业知识结构,规划出具有财富管理特色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进行培养。首先在职业基础能力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基础专业课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和特色,掌握金融各类业务的基础性常识为今后的综合运用奠定基础;其次,在职业核心能力方面,要根据金融方向的不同,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适度增添财富管理课程,并将其作为课程核心能力进行学习,增强学生在财富管理试验区内的竞争力;第三,在职业素质能力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金融人员的基本素质,如开设相关公共课程,如,道德法规,英语,计算机、营销及应用文写作等等

(三)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

1.强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和校内实训的作用。

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的发展很迅速, 如何让学生在高职院校的三年里掌握从业必备的知识,我觉得实用式教学方式(即重视实践)是有效的途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金融专业学生进阶的第一步,在短时间内把抽象的金融理论知识形象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以及校内的实训课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采取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如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模拟对抗等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金融知识和金融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金融行业的兴趣,为以后的从业活动打下基础。另外,在校内要重视对实训室的建设,增添各种教学软件如证券模拟实训、理财产品设计、保险产品设计等等,为学生们提供了模拟金融职场的实习环境,在仿真的情境中学生更容易消化所学知识,培养金融意识。

2.开展双证书的教学,将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教育融合贯通。

在财富管理试验区龋有很多金融机构和岗位需要从业资格证才能上岗,比如证券行业需要证券从业资格证,保险行业需要保险人从业资格证,银行等财富管理机构的理财业务需要取得理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等等,所以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进入金融行业的敲门砖。当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大多是行业的基础性知识,与学历教育要求是有很多的重合性,因此在高职院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学历证书教育相结合,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以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高职金融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双证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职金融专业学生的行业竞争力。

3.积极引导学生重视校外实训,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实现赛、教、学的融合。

在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内,高职金融专业应该尽可能的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开发多层次、多种类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只有在真实的金融环境中,才能有所感悟锻炼成长,才能将所学的金融知识进行实际运用,为以后的多层次就业打下基础。另外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技能竞赛,感受真实的业务情境操作,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技能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改革起了导向的作用,从而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赛、教、学的一体化。

(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保障高职金融教育与财富管理试验区内的金融发展相契合。

财富管理实验区的变化日新月异,只有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够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向,保障高职金融教育与区域内的金融发展相一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是对专职教师的培养,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学习与提高技能的机会,比如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金融业务培训,去各类金融机构进行研修和锻炼,让教师有机会和时间与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另一方面就是积极聘用试验区内的金融人才,组织一支德才兼备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课程体系的完备、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参考兼职教师的专业意见,取长补短;在教学中,针对金融业的新变化、新趋势可以聘请金融机构的兼职教师来讲课,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专职教师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观摩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石曦.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3,(4).

[2]汪思冰. 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时空,2014,(9).

[3]邓满娥,綦桂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6).

[4]高艳英,吴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廊坊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知识经济,2015(9)。

[5]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员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R],2011.

[6]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等. 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R],2014.

[7]郭树清.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R],2017.

作者简介:

陈垣,(1970-),女,山东青岛人,讲师,硕士。

陈玉兰,(1968-)女,山东青岛人,高级会计师,硕士。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篇7

一、引言

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尚处于导入和准备阶段。根据赛迪顾问最新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增长到606.78亿元,到“十二五”末,产值规模将突破万亿。随着我国云计算的产业化快速发展,从知识创新到产业化的各阶段都产生大量而持续的资金需求。然而,由于金融机构对云企业认知不足、融资标准缺失、融资风险难以规范等诸多问题,导致资本市场对云计算企业的接受程度较低。与此同时,学术界针对云计算产业金融方面的研究也大都偏向技术应用层面,涉及企业发展根源的融资策略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云计算产业链的细分为基础的融资策略研究思路。在深度剖析云计算产业链特征、资金特征和风险特征的基础上,找出能与云产业特征相匹配的阶段性融资策略,旨在为我国云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思路。

二、我国云计算产业链细分

目前学术界常用IaaS、PaaS以及SaaS这三个层面概括云计算产业链。然而IaaS等仅仅只是云计算产业的三种服务模式,没有包涵云计算基础设施的生产以及衍生产业的环节。为了有针对性地剖析云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融资特点,本文重新对云计算的产业链进行了划分,如图1所示。

三、云企业融资需求特征分析

充分把握产业链每个环节的资金投入、运行、回笼周期,有利于企业在选择融资策略时提高针对性、有效性以及准确性。通过以上对云计算产业链的细分及各阶段的业务形态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层次云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征。

(一)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融资需求特征

云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资金需求主要环节包括基础设施研发、产品产业化和市场推广三方面。在交付使用方之前,基础设施提供商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来承揽项目垫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造是对大量高技术设备的组装和配置安排,在技术层面上门槛较低,同时基础设施商还拥有厂房与设备等实体可作为抵押物资融资。这些都使得基础设施提供商具备较好的融资基础,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风险可控性较强。

(二)云服务供应商的资金需求特征

云服务供应商分为基础、平台及应用三个方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首先,在IaaS服务层面,云服务的提供商主要向用户或组织提供建立在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资源服务,需在基础设施的购置及运维上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基础设施服务是建立在企业用户对云平台的需求基础上,服务提供商将虚拟硬件作为服务租售给所需的用户并给予用户对这些设施的访问和控制权,因此对于该环节的企业来说,用户对服务的需求是可持续的。并且基础设施提供商已经在硬件设施上降低了基础即服务企业的开发成本与技术风险,因此该环节的企业风险偏好相对较低。

PaaS层面,提供商主要为满足用户某种特定需求而提供其消费的软件的计算能力。因此,服务提供商将会把大量的资金、科研人员投入到研发具有良好兼容性、扩展性和功能强大的云平台项目中,从而产生规模较大的资金需求。在平台研发期间,提供商面临着较大的时间成本和技术风险。同时,由于云计算的概念刚刚引入,还没有被用户普遍接受,研发出来的平台市场推广成本巨大。因此,该环节的资金需求风险偏好较强。

SaaS层面,使得研发应用程序的门槛降低,应用程序作为应用即服务的提供商的主要业务,其应用的种类和市场决定了应用服务提供商经营的业绩,于是提供商将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应用产品的研发,资金流向单一,因此资金需求规模较小。由于应用即服务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拥有众多的提供商,所以市场竞争激烈,服务提供商将面临强大的市场风险,会因为服务产品不能被市场接受而导致项目失败。并且,应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也有较大的技术风险。

(三)增值服务企业资金需求特征与风险评估

与应用即服务类似的是,增值服务提供商的资金流向大都集中在软件研发上,对于硬件设备的购置需求较小。且由于云计算增值服务商以自由企业为主,对企业的实力和规模要求不受限制。除个别具有实力的企业巨头外,大多数增值服务的提供商属于中小型企业规模,甚至是微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费有限,研发项目单一,经营规模不大,因此资金需求规模也较小。但有别于应用即服务的是,增值服务的范围还涉及行业解决方案、规划咨询服务等内容,市场提供商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中小服务提供商面临较强的市场风险,成长和成熟的可能性较小,因此风险偏好较强。

四、基于产业链的云企业阶段性融资策略选择

云计算企业阶段性融资策略是针对处于产业链不同阶段的云企业资金需求特征,并结合各种融资渠道的特点,选择可行的融资形式。根据上述对产业链上云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特征,可进一步提出以下阶段性融资策略选择。

(一)基础设施提供商融资策略选择

云产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普遍具有投资规模大、风险低的特点。处于这个层次的云企业一般拥有大量生产云计算基础设施的物理资产甚至云计算产业园的土地资产,这些资产都可以作为融资抵押或固定资产偿债,对于银行来说融资风险是可控的。所以抵押类贷款是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的传统性融资策略。同时,夹层融资策略能满足处于成长期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资金需求。从融资成本上来说,成长期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已经具有稳定增长的历史,企业通过引入兼具债权和股权性质的夹层资金,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总融资成本,促进企业的扩张和发展。

(二)云服务供应商融资策略选择

云计算基础即服务(IaaS)提供商具有向用户提供基础设施租赁的服务,因此,融资租赁必然成为其首选融资策略。云计算基础即服务的提供商对于融资租赁的需求主要在于对云基础设施的购买上。云基础设施的购买,要花费大量的流动资金,若运用融资租赁则会减小云服务提供商短时间内资金支出的规模,有利于基础即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

对平台即服务提供商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收益特征,比较适合该环节服务提供商的市场融资方式主要有夹层融资、知识产权担保等策略。目前我国处于PaaS服务提供商都是传统IT产业发展较好且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例如微软、Google、新浪等企业,企业在云计算市场占有较大份额。这些条件都比较符合夹层融资的基本要求,因此PaaS服务提供商可以选择夹层融资来获取所需资金。同时,这些企业还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可以通过评估机构的评估,用知识产权作为债权担保以获取资金。

与平台即服务(PaaS)相比,虽然SaaS服务提供商也需要研发软件和推广市场,但是其提供商规模和研发难度都要小得多。当用户需要某种服务的时候,不再自己投资开发,而是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那里租用。比如从SaaS提供商那里租用CRM服务。根据软件即服务提供商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收益特征,企业可考虑使用天使投资、供应链融资、知识产权担保等融资策略。其中供应链融资策略是SaaS服务提供商比较理想的融资策略。通过利用业务合作对象的资信实力,一方面有助于帮助中小软件提供商解决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SaaS服务提供商还可以通过这一融资策略来获取银行授信,以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赊购赊销中的信用能力。

(三)增值服务提供商融资策略

处于该层次的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甚至是微型企业。因此,云计算增值服务企业应坚持以灵活的市场化融资策略,企业可采取风险投资类策略、贷款类策略以及担保类策略相结合的方式。风投类策略方面,天使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风险投资的进入与当前云计算增值服务企业面临的高风险相匹配。据赛迪投资顾问统计,2010年至2011年10月,中国软件企业通过天使投资进行股权融资的案例总量为9例,仅有1例披露了股权融资金额,金额较小,且是一次性投入。贷款融资方面,供应链融资可成为主要模式。另外,互助担保、知识产权担保等担保类策略也为云计算增值服务提供商有效方法。虽然云计算增值服务企业规模不大,融资能力不强。但是通过互助担保等创新融资策略,不仅提高了该类企业的融资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放贷风险。同时,由于云计算增值服务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企业拥有的是高新技术,缺乏传统融资担保标的,很难从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因此,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即知识产权资源进行担保融资是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特有的融资策略选择。

五、小结

本文从产业链角度把握住了各类云计算企业的基本融资特点,通过分析其业务特征、融资特征和风险特征,构建了能与其相匹配的融资策略框架,为不同层次的云企业在今后的融资实践应用中提供了思路与方向。但阶段性融资策略研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本文仅进行了云企业融资策略的梳理,今后产业链每个阶段的融资策略都可以继续展开深入研究,并且还可以在未来的云企业实践中加强金融创新,实现云企业融资策略的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赛迪顾问.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R],2011.

[2]洪峥.雾里看花:云计算中的投融资机会[J].国际融资,2011(01).

[3]陈滢.谈本土云计算项目融资困境[J].科技创业,2011(09):100.

[4]张纪元.云计算产业链和基本特征及电信运营商盈利模式[J].广东通信技术,2011(08).

[5]张建文,汪鑫.云计算技术在银行中的应用探讨[J].华南金融电脑,2009(06):16-19.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 《金融学》课程 差异化教学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已成为普通家庭关心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学所必须的。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学》课程,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学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四五十个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二、不同专业对《金融学》的教学要求不同 

 

(一)金融学专业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各经济类专业共同的核心基础课,如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开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国金融学研究的鼻祖黄达先生所言:“金融领域,广阔而深邃,通常只能瞄准一两个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点、几点,必须对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为没有足够的宽阔基础作为支撑,只求在狭小的范围深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难以继续。而所谓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对金融领域的主要构架如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鉴于《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若通过《金融学》的学习,学生能激发对金融的兴趣,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深造、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纵观中外古今,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在当今社会,金融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因此,不少高校已经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1] [2] [3] 

 

三、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金融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教学中都必须覆盖的,也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实现各专业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例如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别化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而进行的选择性教学。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金融学》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后开设的,同时又是以后陆续开设的《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金融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学生应深刻理解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如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这些内容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二是教师在授课中应侧重对金融学框架的勾勒,让学生对金融领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对于具体的宏观金融问题可以适当简略,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接触过。微观金融方面,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容也无需介绍过细,这些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三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与货币、银行打交道,但是对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如货币供求理论、利率决定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等可以简略地说明,而增加与所教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性的内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与贸易有关的金融知识,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增加与企业管理活动紧密联系金融知识的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打交道时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这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营问题。具体如商业银行运作机制、业务范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证券发行业务等。()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汇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等。

(三)非财经类专业 

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抱着兴趣来选修这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精简理论性较强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知识中,如各种金融产品的比较、家庭理财的理念等,还可以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金融问题,如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介绍,可侧重介绍危机对企业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而对于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的理论分析则可以简略些。 

 

四、区别不同专业,采取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相比,《金融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不似前者的体系清晰完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知识点零散,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单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金融学》教学应认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篇9

一、金融工程的特点

金融工程是一门研究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策略来解决金融财务问题的新兴金融学科。它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科学的研究,综合地运用各种工程技术的方法,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

作为一门前沿学科,金融工程融合了金融学和投资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又吸收了数学和系统科学的精华。从理论上讲,它是一门融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与工程方法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从教学方面讲,它是一门由现代金融理论支撑、以实务操作为导向的高科技金融学科。

1、金融工程具有应用型交叉学科的基本特征

首先,金融工程是金融科学的工程化,是一门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学科。其次,金融工程集合了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并且又具备自身的特征――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除了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知识为主要分析手段外,金融工程还引入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人工神经网等前沿技术,也运用到了决策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

2、金融工程是一门具有量化特色的学科,重视模型化和最优化

金融工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广泛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金融实务中的各类问题。量化分析的第一步是把没有数量特征的各种实际对象转变成具有数量特征和某种相关关系的变量。在数学模型提出来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推导和论证。金融工程在数学方法上的特点是需要将实际问题的不确定性和提炼问题的最优化紧密结合,因此关于优化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在金融工程中是贯穿始终而至关重要的。

3、金融工程重视创新思维

创新是金融工程的灵魂,金融工程的创造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各种工程分析手段对收益和风险特征进行量化、分解和组合,创造性地改变收益和风险结构,实现新型金融工具的引入和运用;二是通过对各类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变革实现解决方案的优化、市场范围的拓展和金融服务的创新。

二、国内金融工程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金融工程应用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是风险控制,另一块是量化投资。前者多见于保险和商业银行业,后者主要应用证券业和投资银行业。在量化投资的方法上,以券商为例又可以分为从基本面出发和从金融数学理论出发两个角度。

大多数券商的金融工程研究方法选择了基本面角度,他们对于行业财务指标进行遴选,从基本面、资金面双重角度出发,最终做出基于ROE、PE、PEG、EPS等的投资组合。例如,东方证券的EPS增长模型应用的就是这类方法,海通、中信这样比较大的券商的金融工程报告也常是如此。考虑到国内金融工程研究刚刚起步,这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也有不少券商将金融工程论应用到市场中,做出了一些成果。比如,长江证券在考虑市场的实际情况后,在研究报告中分析了短期反转和成交量这两项因素与收益率的关系。

目前,国内金融工程研究的瓶颈在于与实际市场的结合。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不成熟而且有着高度投机特性的市场,市场的波动与货币流动性多少高度相关。因此,把基于理想化市场假设的金融工程理论应用于中国市场得到的结论,通常与市场实际情况有较大背离。另一方面,金融工程理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即使是证券从业人员,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化学习,也无法理解其中的演算原委,这种知识上的隔阂导致反馈的缺失。

比较美欧成熟市场,国内金融工程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是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以及金融数学原理的结合,通过金融工程的建模、金融市场的反馈,最终找到适合于中国市场特性的金融模型。

三、国内金融工程教育现状和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院校开展金融工程教育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非常迅速。目前我国已有40余所高校设立了金融工程专业,开设金融工程课程教学的高校达60多所。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对于金融工程尚处于系统介绍和初步研究的阶段,需要我们对金融工程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金融人才的培养方面,我国金融教学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都是宏观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内容的一部分,还没有从金融工程的高度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同时,金融教学基本以描述与定性方式为主,缺乏应有的数理分析和定量分析内容,而且与实际联系不紧密,所培养出的人才实际运用能力差。上述问题成为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的主要障碍。可以说,我国的金融创新和发展明显滞后于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根据金融工程的特点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我国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于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已有的金融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模型,并具有一定的金融产品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理论基础

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尤其要系统掌握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框架,熟悉公司财务、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以及银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应的基本运作技能。

2、相关专业的知识

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熟悉与金融工程学科相关的原理性知识,并有较高的数学、统计学、外语与计算机操作水平。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能力,能够对金融、经济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为了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还应该熟悉会计、税务等方面的原理性知识。

3、金融实物工作能力

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开展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事资产评估、风险管理以及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实务工作。

4、较强的实践能力

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金融工程的产生和发展是与金融市场密不可分的,金融工程研究开发的每一项结果,都是为了满足金融市场的需要,而推出的一项创新的金融产品,这就要求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具有金融创新的意识和思维。

四、金融工程课程设计设想

1、强调基础的经济金融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素质

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设置必须立足于经济金融理论,这是培养合格的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基石,这些理论应包括基础的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以及一定的现代金融理论,如开设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另外,还应辅之以保险、税收、金融法等方面的知识。

2、适度开设数学类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

为培养各类专门的金融工程人才,使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已经成为必需。为此我们开设了微分方程与动态经济学、概率论基础、数理统计、运筹学、应用随机过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此外还有随机分析、决策分析、经济数学模型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不仅体现数学课程本身的内容,而且充分结合金融工程的需要,强调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3、体现金融计算、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具备数值计算、建模技巧及数据分析的能力。通过使用计算机及软件对金融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金融运行规律是当今金融信息全球化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设置了如数值计算、经济数学模型、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分析应用软件、金融实证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能够从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分析出关键因素并设计建模方案的基本素质,以及具备通过数值计算对金融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检验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的能力。

4、构建金融工程的专门化课程,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的金融工程人才

围绕金融工程我们开设了如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程学、金融工程案例和应用、金融风险的量化分析、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教学了解金融工程的核心以及运用相关金融工具和策略解决金融问题。

五、应用型为主的金融工程师教育

从学科性质来看,金融工程属于应用型的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在金融工程学科建设中,必须充分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1、开设实践类和信息类课程

利用金融实验室进行金融市场、金融交易模拟实践;采用分散性现场参观与观摩的形式感受真实交易的氛围;通过互联网访问中央银行、大型商业银行网站,了解金融中介业务运作。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增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养成通过网络、媒体积极吸收市场、经济和技术信息的习惯。丰富的信息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和应用的源泉,现代社会对信息的敏锐程度和吸收能力已经成为人才竞争的重要元素。

2、重视实际的技术能力培养

这主要是指诸如SAS和Matlab等课程的开设。金融工程的大部分问题都需要通过软件技术加以解决,比如: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因而技术能力也反映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在国外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中,不少大学将Matlab作为必修课之一,从而保证学生能迅速的将金融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并加以解决。

3、强化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不仅如此,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对金融工程至关重要的“创造性”的思维,也是非常有用的。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金融工程应用已经积累了很多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的案例,这些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思想财富。案例教学是学习、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积极发展实习教学

在美国是否提供实习机会,是许多开展金融工程教育的学校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实上,在我国,由于金融人才的缺乏,金融工程的实习教学对于学校和实业界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学校应加强同实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六、金融工程师职业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

金融工程师的称谓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伦敦金融界,区别于传统的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分析人员,金融工程师更加注重金融市场交易与金融工具的可操作性,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规模化处理方式(工程方法)应用到金融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从而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赢取利润、规避风险或完善服务。金融工程师通常受雇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中介机构以及非金融性质的公司。

因为金融工程师具有一系列专业化的、仅凭技术所无法达到的素质,并且由于金融创新的速度超过了市场产生称职金融工程师的能力,金融工程师总体上供不应求,其就业机会显得格外光明,并且毫无疑问,其工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有专家认为,金融工程师更为广阔的天地在东方,尤其是在金融市场正处于开发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中国。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加入世贸后,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将使中国金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培养一批懂得现代金融原理,掌握现代金融技术的高级人才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尤其是掌握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技术的金融工程师将成为金融行业的急需专业人才。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将为金融工程师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

国内金融工程师的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将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结合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在为职业培训提供新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更专业的培训机构和专业技能更强的培训师,而且需要符合中国市场发展的培训方式,从而为我国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环境。

金融工程自身的特点要求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首先,金融工程的基本职能是创造,就是在金融市场中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创造新的产品以实现收益和规避风险。因此,一个成功的金融工程师必须“常常能迅速理解和接收新的观念,并能轻易看透细节进而把握基本结构的各个部分;他们还倾向于倡导智力上的开放以避免封闭式的思维扼杀创造性。与大多数人不同,他们不认为金融世界是由一定的事物构成的,当他们被告知模式不能做或无法做时,他们的最先反应是问为什么。其次,由于金融工程师要解决的问题往往超出个人的知识基础而需要进行小组工作,以处理复杂的金融、法律、税收、会计、产业、计算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作为小组核心的金融工程师,合作的精神、沟通的技巧和协调的能力是必备要素之一。

总之,在金融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从发展的趋势来看,金融工程将不仅仅作为一门技术性的学科,而是将逐渐成为一种创新和开放的思想方法,日益渗透到金融、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来。

(注:本文受以下项目资助:2008年度上海师范大学文科原创与前瞻性项目《基于鞅定价的结构金融衍生品创新研究》,项目编号:DYW806。2008年度上海师范大学理工科科研项目《非对称信息下基于鞅定价的金融衍生品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K200887。2009年《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重点应用文科》,项目编号:DZW912。)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篇10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已成为普通家庭关心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学所必须的。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学》课程,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学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四五十个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二、不同专业对《金融学》的教学要求不同

(一)金融学专业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各经济类专业共同的核心基础课,如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开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国金融学研究的鼻祖黄达先生所言:“金融领域,广阔而深邃,通常只能瞄准一两个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点、几点,必须对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为没有足够的宽阔基础作为支撑,只求在狭小的范围深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难以继续。而所谓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对金融领域的主要构架如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鉴于《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若通过《金融学》的学习,学生能激发对金融的兴趣,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深造、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纵观中外古今,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在当今社会,金融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因此,不少高校已经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三、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金融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教学中都必须覆盖的,也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实现各专业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例如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别化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而进行的选择性教学。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金融学》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后开设的,同时又是以后陆续开设的《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金融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学生应深刻理解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如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这些内容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二是教师在授课中应侧重对金融学框架的勾勒,让学生对金融领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对于具体的宏观金融问题可以适当简略,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接触过。微观金融方面,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容也无需介绍过细,这些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三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与货币、银行打交道,但是对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如货币供求理论、利率决定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等可以简略地说明,而增加与所教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性的内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与贸易有关的金融知识,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增加与企业管理活动紧密联系金融知识的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2)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打交道时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这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营问题。具体如商业银行运作机制、业务范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证券发行业务等。(3)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汇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等。

(三)非财经类专业

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抱着兴趣来选修这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精简理论性较强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知识中,如各种金融产品的比较、家庭理财的理念等,还可以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金融问题,如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介绍,可侧重介绍危机对企业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而对于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的理论分析则可以简略些。

四、区别不同专业,采取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相比,《金融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不似前者的体系清晰完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知识点零散,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单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金融学》教学应认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课程,金融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知识点、理论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课开始时拿出5―10分钟,对一周的财经新闻进行回顾。这样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全球金融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这对《金融学》这类社会性学科的学习是必要的。二是在新闻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引发学生对金融问题、金融现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以上两个效果,教师首先应注意财经新闻的选择。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财经新闻往往很多,如果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必要。新闻选择可以有这几个视角,一种是选取影响重大的事件,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另一种是结合目前的热点和所学的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介绍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看到一则题为“淡马锡来到荷花池”的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谈到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通过设立富登信实服务有限公司给成都的莲花池批发市场的商户发放贷款。这则新闻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见大,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新闻标题提出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奇怪:该标题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由浅入深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存在问题等,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应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后不少学生和我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有的学生还着手写这方面的论文。

除了选题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新闻讲授的方式。介绍新闻不仅仅是希望学生了解该事件,而是通过该事件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介绍新闻时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金融学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事件背后蕴藏的道理,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考虑一学期组织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金融问题进行2―3次的讨论,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整理资料,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不少高校由于扩招,师资相对不足,很多时候是大班教学,组织讨论的方法会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影响讨论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就热点金融问题撰写小论文。对于初次写论文的学生来说,论文的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是希望通过写论文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字数、格式上可以适当放宽,但需强调的是杜绝抄袭。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识点介绍完之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如介绍金融实际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选择与金融学专业的选择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例如在介绍货币政策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年中央银行的调息历程,解释中央银行每次调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机制,以及对企业、老百姓银行投资、贷款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就一个问题,如信用形式、银行存贷款利率等,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发现生活中的金融学,采取教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篇11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以及银行、保险、证券混业经营的趋势不断深化。保险业是我国最早开放的金融服务领域,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资保险大举进入,竞争日益白热化。国内保险公司也加快了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扩张步伐。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根据人才需求的新动向,准确定位保险本科人才,设立合理的培养目标就成为各个高校教育主体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我们在分析教育国际化与金融混业经营等新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险本科人才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一、保险本科人才重新定位的背景

1、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与混业经营的趋势对金融保险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过去20年,金融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活动越来越市场化,金融交易越来越国际化。信用、证券、保险等交易突破了国境限制,从而使以金融国际化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各国纷纷开放国内金融业,允许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并与国内金融机构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允许跨国金融机构可以在本国境内开展业务,同时,本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在本土或境外扩大服务范围和拓展新业务,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实行了近70年的美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彻底走向终结,它取消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界线,金融机构可以同时经营多种业务,即成为“金融超级市场”,自此国际金融业开启了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新纪元。

我国的金融业自1993年颁布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一直实施的是分业经营政策。这一政策在防止风险跨行业传播、降低系统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当今国际金融业融合经营的趋势下,分业经营阻碍了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削弱了金融市场效率,制约了我国进入市场的长远发展。近几年来,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冲击下,特别是自我国加入WTO以来,金融机构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行业互相渗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大。一方面,银行积极拓展银行业务以外的其他金融业务,如开展银行、保险、基金等几乎所有金融品牌的理财业务,使得投资者通过单项产品获得理财、股票、信托、保险等多项投资。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也不断升级,银行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保险公司的人,银保合作开始逐步扩大到保费代收、存款及资金业务、资金网络结算、发卡业务及客户资源共享等多层次的合作模式。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在拓展除保险之外的更多金融业务,如保险资金的各项投资、资产管理业务、收购或入股银行等,为未来实现金融混业经营搭建多市场、多渠道的综合金融平台。

2、保险业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对保险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进入新世纪,保险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与新趋势。具体来说,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保险交易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突破国家和地域的界限,向国际化、全球化方向发展。与此相适应,保险交易的跨国界、跨区域必然会带动国内保险市场进一步一体化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第二,保险业以更快的速度从一般的服务业向以产业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方向发展。保险业的产业化、信息化特征将集中体现在其发展的科技含量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第三,保险企业的运作目标将会从传统的“跑马圈地”、扩大市场份额为特征的“粗放式经营方式”转向以提高效率和注重业务质量的“集约化”目标。这一转变将导致保险企业战略思路和经营管理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第四,政策层面对金融保险业混业经营的制约正逐步打破。随着2006年6月《国务院关于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的颁布》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的颁布,国家已经允许保险业建立包含保险业务、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信托业务的综合金融控股公司。

上述保险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表明:进入新的世纪后,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勿庸置疑,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企业取得和维系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这必然要求我国以最高的效率和最有效的方式不断培养出具有全球视角,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市场型、国际型、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面对新世纪、新经济的冲击和挑战,原有的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将会逐渐暴露出来,建立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保险教育,与“新经济、新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原有模式下所培养出的保险人才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鉴于此,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金融保险业发展的趋势,服从和服务于金融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重新定位保险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上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型人才。

二、新形势下保险本科人才的定位

准确定位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要培养出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以及混业经营发展的人才,必须结合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给予保险人才予以精准的定位。所谓“定位”是指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如产品在市场中定位、人物在组织中的定位、物品在某一地理位置的定位等。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场所可以看作是一个生产“人才”这一产品的“工厂”。不同的大学有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和办学目标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其生产的产品――人才也存在差异化。作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为主的财经类大学,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明确定位。根据我们的整体状况和保险专业发展的现状,如何定位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培养“精英人才”还是“大众人才”的考量。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我国需要三类人才:一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从事实际工作的技术人才;二是大量专业性的、应用性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不同层次的工程师、教师、律师、经济师、医生、公务员等;三是少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和社会领袖。前两类大致可以称之为大众人才,最后一类则可称之为精英人才。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从“精英人才”向“大众人才”转变。客观地说,东北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为主要学科的大学,整体而言它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地位只能算作一般院校,与重点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应该看到,该校招收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素质非常好,根本不逊色与重点大学的学生。尤其是保险专业的学生,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比各省的重点线以上高出几十分。综合这两方面的条件,我们在设定培养目标时,一方面要以培养“大众人才”为主导,另一方面也要想办法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第二,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的考量。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大多数教育理论界人士的认可。因此,在大学本科阶段应注重通识教育,追求知识结构的全面性与合理性。例如,美国的本科生无论主修什么课程,前两年都须以跨学科选课的方式选修文学、写作、人文、教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不同专业的课程,通识教育的学分比重一般占总学分的20-30%。在接受了足够广泛的知识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深入学习。英国各大学选修课程的设置足以说明他们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城市大学的选修课程包括商务法语、商务德语、商务西班牙语、广告学、艺术与古董市场、欧洲商业文化、国内银行法等;布里斯托大学和卡地夫大学要求学生选择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法律或者其他社会科学方向的选修课;南安普敦大学的学生可以从历史、地理、生物、管理、现代语言学、哲学、政治、经济、社会统计、社会学等诸多方向中选择课程。我们在设定培养目标和设计培养方案的时候也应该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按照“强调基础、注重融合、拓展视野、开阔胸襟”的要求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保证课程结构进一步合理,层次进一步规范,基础平台进一步拓宽,使学生的知识转换与迁移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应该把“通才教育”的思想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认真协调好专业性和通用性之间的矛盾,同时将教学的重点从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转换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来,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能够不断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金融经济人才的要求。

第三,培养“学术型”、“应用型”还是“技能型”人才的考量。东北财经大学作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学校,已经明确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它既不能像综合性重点大学那样,完全按照精英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科学术型人才;也不能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那样,一味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实务操作型人才。我们必须综合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两方面的特点,走符合自身实际又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如前所述,东北财经大学保险学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一直较高,优质生源比例相当大,一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成长为学术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这样,在拟定培养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多样化,把握这部分学生成为学科学术型人才的可能性;其它大多数学生则应该走既有宽厚基础、良好素质,又有较强迁移与转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应该在重视搭建通识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出发,增加复合类、应用类课程的比重,设计不同的课程模块,通过分流增强学生的适应性,逐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第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考量。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要,学生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够胜任未来工作的要求。所以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时应该坚持将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与明确的就业导向有机结合起来,把就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渗透到大学四年教育全过程,注重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应用性人才的就业市场竞争力,使学生通过四年有效的学习,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毕业时求职有优势,升学有基础,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发展有后劲。

综上所述,保险学本科生的定位应该遵循“厚基础、宽口径、懂专业、会管理、通外语、强能力”的要求,着力要坚持“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培养能力,注重应用”的基本方针,按照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本地保险业为依托,立足周边地区、辐射全国,以经济建设与金融保险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培养中高级保险人才。

三、保险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按照上面的定位,我们确定的保险人才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要求,

在品德、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保险经营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教学科研能力的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这一培养目标下,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本专业的培养要求,即培养和训练学生在保险学、保险业务与管理、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操作技能,获得经济、管理、财务、金融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使之具有从事金融保险机构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我们希望保险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基本素质。具体包括:第一,高尚的理想与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理想,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锲而不舍,吃苦耐劳的精神,具备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学生能成为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第二,稳定的心理素质。只有积极进取和坚忍不拔,才能在金融保险市场上捕捉机遇、迎接挑战。应针对现在的学生缺乏奋进的激情和挫折的考验,心理比较脆弱这一特点,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三,开放的思维。科学的思维才能引导正确的行动。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大爆炸和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等,使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对一个人能否成才有很大的影响。要从方法论的高度,重视提高学生抽象、概括、推断和思辨的分析能力,特别是养成学生开放、效率、创新和民主法制的自觉意识,使其具备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全球意识,使他们的思维方式适应全球化的保险业竞争。第四,合作与团队精神。在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上,要求各种人才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团队的综合优势。所以向学生灌输沟通、宽容、礼让和“双赢”的理念,提高他们的协调与合作的能力。知识结构。具体包括:第一,扎实的理论基础。保险学是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学科的发展必须植根于金融学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国际化与金融业银行、保险、证券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保险专业的学生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掌握保险理论,还必须掌握宏观金融、微观金融的基本理论。第二,精深的专业知识。我们应对专业知识体系进行认真梳理,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系统掌握保险市场、保险机构管理、保险风险管理、保险经营管理、人身财产保险、保险营销、保险精算和保险法学等必要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第三,广泛的非专业兴趣。保险业是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行业。面对人的精神需求和客户的复杂性,保险专业人才应该知识渊博,其中“博”就包含着广泛的非专业兴趣。保险学专业的学生要有意识地涉猎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乃至音乐、舞蹈和绘画等领域,一方面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精细化和人性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以优雅的风度和的亲和力赢得市场与客户。第四,熟练的工具性技能。保险专业的学生应该熟练掌握英语、数学和计算机这三大工具,才能够与国际社会沟通,适应金融理论与实践对定量分析和计算机运用的高要求,在金融全球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位置。

(注:本文是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度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国际化与混业经营背景下保险专业本科人才的定位与培养模式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YY07033。)

【参考文献】

[1] 蒋海、刘少波: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南方经济,2004(4).

[2] 张洪涛:我国金融业融合经营趋势与保险高等教育发展[M].第四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论文集,2007(10).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篇12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已成为普通家庭关心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学所必须的。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学》课程,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学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四五十个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二、不同专业对《金融学》的教学要求不同

(一)金融学专业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各经济类专业共同的核心基础课,如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开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国金融学研究的鼻祖黄达先生所言:“金融领域,广阔而深邃,通常只能瞄准一两个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点、几点,必须对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为没有足够的宽阔基础作为支撑,只求在狭小的范围深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难以继续。而所谓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对金融领域的主要构架如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鉴于《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若通过《金融学》的学习,学生能激发对金融的兴趣,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深造、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纵观中外古今,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在当今社会,金融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因此,不少高校已经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三、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金融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教学中都必须覆盖的,也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实现各专业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例如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别化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而进行的选择性教学。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金融学》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后开设的,同时又是以后陆续开设的《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金融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学生应深刻理解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如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这些内容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二是教师在授课中应侧重对金融学框架的勾勒,让学生对金融领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对于具体的宏观金融问题可以适当简略,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接触过。微观金融方面,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容也无需介绍过细,这些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三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与货币、银行打交道,但是对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如货币供求理论、利率决定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等可以简略地说明,而增加与所教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性的内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与贸易有关的金融知识,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增加与企业管理活动紧密联系金融知识的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2)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打交道时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这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营问题。具体如商业银行运作机制、业务范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证券发行业务等。(3)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汇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等。

(三)非财经类专业

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抱着兴趣来选修这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精简理论性较强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知识中,如各种金融产品的比较、家庭理财的理念等,还可以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金融问题,如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介绍,可侧重介绍危机对企业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而对于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的理论分析则可以简略些。

四、区别不同专业,采取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相比,《金融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不似前者的体系清晰完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知识点零散,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单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金融学》教学应认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课程,金融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知识点、理论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课开始时拿出5—10分钟,对一周的财经新闻进行回顾。这样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全球金融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这对《金融学》这类社会性学科的学习是必要的。二是在新闻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引发学生对金融问题、金融现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以上两个效果,教师首先应注意财经新闻的选择。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财经新闻往往很多,如果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必要。新闻选择可以有这几个视角,一种是选取影响重大的事件,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另一种是结合目前的热点和所学的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介绍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看到一则题为“淡马锡来到荷花池”的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谈到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通过设立富登信实服务有限公司给成都的莲花池批发市场的商户发放贷款。这则新闻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见大,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新闻标题提出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奇怪:该标题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由浅入深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存在问题等,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应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后不少学生和我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有的学生还着手写这方面的论文。

除了选题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新闻讲授的方式。介绍新闻不仅仅是希望学生了解该事件,而是通过该事件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介绍新闻时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金融学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事件背后蕴藏的道理,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考虑一学期组织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金融问题进行2—3次的讨论,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整理资料,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不少高校由于扩招,师资相对不足,很多时候是大班教学,组织讨论的方法会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影响讨论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就热点金融问题撰写小论文。对于初次写论文的学生来说,论文的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是希望通过写论文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字数、格式上可以适当放宽,但需强调的是杜绝抄袭。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识点介绍完之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如介绍金融实际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选择与金融学专业的选择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例如在介绍货币政策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年中央银行的调息历程,解释中央银行每次调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机制,以及对企业、老百姓银行投资、贷款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就一个问题,如信用形式、银行存贷款利率等,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发现生活中的金融学,采取教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篇13

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当前我国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金融生态和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区域中心建设的成败在于人才,这对培养应用性金融人才的高职提出了挑战。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金融培养目标,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由于金融业具有高附加值、高贡献率和高成长性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日益显现,金融中心建设已成为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掌握定价主动权的重要战略。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已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区都纷纷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并把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列入本地的重要发展战略,以此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2 年 6 月,我国提出要建立国际、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有 32个( 不含非省会地级市) 。

( 一) 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定位及业态趋势。

这些城市对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虽有所差异,但内容大同小异。归纳起来包括:

一是大力发展金融总部经济,吸引金融机构在当地设立法人总部、地区总部和后台服务总部,集中开展金融决策、资金调度、授信管理、集团服务等业务,增强城市金融业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机构,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期货经纪业务,引导企业积极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发展特色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专业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三是加强财富管理。提高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第三方理财公司的财富管理能力。

根据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定位,可以得出将会给当地的金融业态和金融格局带来以下变化:

金融总部增多。目前,金融企业总部集中的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为了吸引金融总部的入住,很多城市出台了金融企业总部、区域总部购房、租房及高管人员的个人所得税补贴及奖励等多项政策。

近几年新增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城市商业银行总部变迁的可能性几乎更小,但是其异地扩张产生了大量的区域总部。保险业近几年新增的全国性总部数量较多,中东部地区基本上平均每个省份达到 2 家左右,随着保险监管思路的变化,未来新增数量会减少。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将会在现有基础上快速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是指与金融机构直接经营活动( 即前台) 相对分离,并为其提供服务和支撑的功能模块和业务部门,如支付中心、银行卡中心、呼叫中心、数据灾备中心、营销中心、保险出单中心和接案中心等。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分工不断细化,后台业务外包规模逐渐扩大,呈现前、后台业务分离加快,以及后台业务分工细化的趋势,使得后台业务不断被独立出来,外包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这一分离导致了前台和后台的异地化,后者在新的区域聚集为金融产业服务区。

新型金融机构会大量涌现。为满足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的资金需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PE) 和创业( 风险) 投资基金( VC) 、村镇银行、专业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融资性担保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汽车保险公司、消费金融公司。

金融专业中介机构会迅速发展。顺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后的金融需求,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之外,第三方理财机构会迅速增加,财富管理业务会快速发展。作为独立机构的第三方理财,不代表基金公司、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而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严格地按照客户的实际情况来帮客户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和理财的需求,通过科学的方式在个人理财方案里配备各种金融工具,不经手客户的资金,投资决策由客户最终决定。在美国,第三方理财占据理财市场 70% 的份额,在香港,占 30% 的份额,而国内市场,第三方理财占据的份额只有 7%。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有几千家,并且有很多是刚刚起步,后续发展空间巨大。[1]。

( 二)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带来的人才需求趋势。

从以上趋势中可以看出,区域金融中心在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非银行性新型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建设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其他的功能定位如交易功能、创新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由于政策因素、金融资源的不足等,要想获得长足进展短期内是不现实的。因此,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所需求的岗位主要为应用性金融人才为主,主要有以下几类:

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思维敏捷、理论基础扎实、掌握金融理论前沿动态、具有金融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把握全局并能迅速解决金融问题的“高级金融人才”; 掌握金融产品开发、定价、风险管理等核心金融技术,具备会计、法律、投资和信息技术等知识的复合型、专家型人才; 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国际经验、通晓国际金融规则、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可以独立开展国际金融活动的国际化金融人才。

专业技术人员: 既精通金融业务又具备宏观视野的风险评估及预测专家,金融分析、国际会计、保险精算、保险核赔、资产评估、证券投资及经纪、财务总监等重点领域高级金融专业人才。

金融营销人员: 拥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和客户开发能力,具备敬业精神、进取精神与团队精神,熟练使用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及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的营销人员。

后台操作人员: 具有金融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金融企业各种业务类型操作流程及产品特征,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熟练使用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人员; 掌握金融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熟悉金融企业产品类型及基本操作技能,具备良好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的客服人员。[2]。

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金融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营销人员和后台服务人员是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需求量最大的岗位群体,也是我国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阵地,随着金融生态的变化,这些岗位已非传统意义的金融营销人员和服务人员,而是具有现代金融的理念、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营销人员和服务人员。

( 一) 具有复合的金融知识结构。

未来的 5 -10 年,中国财富管理将会多元化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财富市场总值为 16. 5 万亿美元,已位居全球第三,并以 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根据福布斯私人财富分布模型测算,中国 11 个省份( 直辖市) 的高净值人群大致覆盖了全国高净值人口总数的 75%,成为财富管理机构竞逐的主战场,它们依次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辽宁、河北、四川、山东、湖南。财富安全、财富传承、子女教育、养老保障等财富管理目标越来越受到中高收入人士的青睐与关注。财富管理的专业化、多元化将成为中国财富管理的主流。因此,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有适应财富管理这一潮流,仅有某一类别的金融专业知识是无法胜任的,必须具备综合的金融知识,能够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综合运用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行业的金融知识满足顾客的综合金融需求。

( 二) 具有较强的营销能力。

金融业不仅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新型的金融产品或存量金融产品进行整合创新,而且要接触包括企业法人、机构企业、自然人在内的各式各样的客户,可以说金融业兼具产品管理和客户管理的双重职能。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营销已成为金融业的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应用型金融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金融领域的各种业务工作,而且大都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在建设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除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大型金融机构的业务人员外,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特色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理财等中介机构,需求量最大是客户经理等业务岗位。这些岗位不仅要有一定的经济理论基础,还要具有现代金融的基本业务知识,尤其是营销能力。

( 三)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金融服务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是专门与资金财富打交道的行业,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这就需要金融工作者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金融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的。没有信用就不会有金融的发展。一个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人文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水平和能力。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首位要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而且肯做、能做、并能做好,要能善于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而不是从产品出发来为顾客提供金融服务,善于把专业的金融知识、复杂的金融产品转化为普通群众能够理解的东西。

( 四) 有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会给所在城市带来大量的后台服务岗位,这些应用型岗位上岗就要能胜任工作,这就要求在校期间就要培养出有一定的业务素质、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好的上岗适应能力,毕业生毕业就都很快能够进行各项金融业务操作,熟知各项金融产品,熟悉、了解金融市场的总体情况,并能够根据金融市场的情况变化做出有利于客户的自身独立判断。熟练操作、熟知产品、熟悉市场,有一定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对微观金融活动的洞察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是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适应各地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三、我国高职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 课程设置体系脱离市场需求。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把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作为主要目标,注重宏观经济分析和专业理论知识,应用性、实务性、操作性的课程较少,尚未形成以微观金融、实用金融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较弱。专业选修课的比重过小,实用性强、紧贴市场前沿的专业选修课程少之又少,无法有效构建具有丰富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体系。我国金融业态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各地在争相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环境下,需求量最大的是从事业务操作的应用技术人才和金融营销人才,目前的课程设置显然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

( 二) 教学方式落后。

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导致教学效果与目标偏离,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我国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大都以理论讲授为主,以灌输式为主,较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视对知识点的应试型的简单记忆,缺少实验教学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环节。

( 三)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金融保险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言,在知识结构、梯队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上还不尽合理,对国内外的金融理论与实践认知不够,对金融学科的先进教学经验与学术动态、前沿发展等很难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不能适应国际化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教师缺乏行业的从业工作经验。不能够根据金融相关企业对于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进行实践教学计划的设定,不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课程内容,也不能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予以及时准确的指导。

( 四) 缺少实践基地。

校外基地是高职院校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知社会、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最佳场所。实践教学进程必须体现出时代要求,符合专业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目前,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还比较少,有的也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需要,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未来的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学生对自己以后即将从事的工作没有概念,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实现与更多的金融保险相关机构的合作,是高职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之一。

四、金融中心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的目标要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转变,课程设置贯彻大金融、全金融概念,改变目前分业和细化的专业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上以金融机构的后援中心、营销中心为载体,通过多渠道引企入校、定岗实习等方式增加全真环境下的教学,增加学生的适应能力。

( 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坚持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大金融视角的金融人才原则,以经济的国际化、一体化,金融混业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背景,明确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高职高专层次上,要培养市场急需的应用人才为目标,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发挥企业实习基地的作用,尤其在各地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中心过程中,大力促成学生定岗实习,将学生成建制的置于金融企业的培训和管理之中,使学生的岗前培训前置,让学生一毕业就成为金融企业的合格员工。

( 二) 完善教学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地位。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突出前沿性、前瞻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我国高职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及时调整。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要顺应金融市场发展变化,及时增加新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能与时俱进。目前,高职普遍采用学分制,理论学科占比大,实践教学学分很少,限于毕业实习和短期社会实践。毕业前的实习,学生自发行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监督,这种模式容易流入形式,走过场,实践效果不会理想。首先,从教学模式上看,应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形势日新月异,金融保险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学内容上,应以专业为基础设计相应的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应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 三)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可以根据金融部门实际岗位的需要,在校内外两方面加强建设。一是设置金融模拟环境。在校内建立金融企业的业务流程模拟实训室,开展银行业务模拟、保险业务模拟、证券业务模拟,配备模拟软件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能的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突出真实的职业环境,应具有适用性强的特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模拟金融专业的各种操作。二是进入金融全真环境。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利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各类后台服务中心和各类营销中心,让学生进入真实环境中从事顶岗实习,学校派指导老师入驻企业,统一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管理。这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使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得到了就业机会,减轻了学生的就业压力。[3]。

三是引企入校。金融企业可以在学校建立后台服务分中心和营销分部,与金融企业的系统相连接,企业派驻负责人和骨干人员,学校派专职老师配合指导和管理。此外,还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学校为入校的分中心定向培养专门人才。这种致力于培养学生在某一岗位的工作能力和特定的技能水平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能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 四) 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集团的进入,我国的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而我国高职专业划分过细,过分强调金融专业培养而忽视金融通才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知识面窄,由于忽视能力和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欠缺。因此,必须拓宽专业口径,适当扩大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同时,还要立足夯实基础知识,开展通识教育,促进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构建金融子行业交叉、互相渗透、专业口径全方位覆盖的课程体系。

( 五) 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继续完善对金融专业学生学习效果检验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 一是文化课抽查考核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课强化实践考试; 二是取消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改为考试与综合测评、多元评价、多证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三是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或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半工半读; 鼓励学生选修其它专业课程,掌握多门技能,参加技能实践。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应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