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动物疾病的预防

动物疾病的预防合集13篇

时间:2023-11-13 09:55:00

动物疾病的预防

动物疾病的预防篇1

中图分类号:S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20

畜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动物疾病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市场中肉类的质量,也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动物疾病不仅仅危害到动物本身,同时对人们的食品安全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已经成为畜牧业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1 我国动物疾病的现状

1.1 防治药物低下

我国现在的养殖业也越来越多,有些大规模的养殖业,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合理以及缺乏对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防范意识不够,导致动物疾病的传播,威胁着动物的生命。有些饲养员对动物的很多疾病不了解,了解得不够彻底,经常会出现一些误诊现象,使动物的疾病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会出现一些禽流感之类的疫情,从而会导致我国经济的下滑。有些养殖人员不够专业,对动物滥用一些药物,甚至导致动物中毒,使动物的疾病出现很快的蔓延。

1.2 管理方法欠缺

动物疾病的传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力度不够,导致我国动物的产品种类逐渐增多,从而使我国每年的动物发生疾病的发生死亡率也逐渐的提高。有些养殖场设备不完善,现代化管理跟不上,而且相关的部门没有做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大规模的养殖业,养殖员不会利用现代化管理,及科学的养殖方法,从而使动物疾病的死亡率越来越高。

1.3 动物疾病种类多

现在我国的养殖业越来越多,畜禽种类也有很多。这些动物大都是群体生活,特别是鸡,鸭,不属于家禽等这样的家禽,一旦爆发禽流感,禽霍乱等这样的动物疾病,就会快速的蔓延,很难控制局面。有些疾病动物食品会流通到全国各地,甚至会流通道到我们的餐桌上。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动物疾病的种类有很多种,加大了防治工作的难度。

2 动物疾病的危害

动物疾病对社会,对人类具有很大的危害,动物疾病不仅对动物本身有死亡 ,对大型的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大多数的养殖业都缺乏对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动物疾病的预防工作不了解,不够重视动物疾病的防护和治疗,使病情快速的传播,动物疾病特别容易感染,及其感染的速度特快,而且一时都无法控制和解决。最近几年,我国流行的禽流感,使得人们人心惶惶,心理上极其恐惧,威胁着社会的安定。现在我国还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现在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随着养殖业越来越多,有的养殖户为了牟取小利,就忽视了动物疾病的预防和防治工作,一些有动物疾病的食品通过不法分子,就会流通到社会,极其危害人类的健康。

3 动物疾病的预防

3.1 做好饲养员的管理工作

为了有效的预防动物疾病的发生,从事养殖的专业人员应进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的培训。以此确保当传染病来临的时候,及时做好应对动物疾病的发生和相关的措施。对于动物疾病的饲养来说,饲养过程中尤为重要,饲养员要运用现代的科学方式去管理,保证养殖场的清洁和环境的卫生,保证动物们的日常生活,搭配合理的营养。每天要对饲养圈的地方通通风,打扫卫生。保证圈舍的空气流通,控制圈舍的温度,定期对动物进行打疫苗,有效的防止动物疾病的发生。

3.2 完善检疫和免疫流程

检疫工作分为2种,动物们的出生产地和屠宰场检疫。当完成这2种检疫,才能进行交易和流通。这样人们才放心的使用。对于那些屠宰动物的食品,要有通过检疫部门盖章的标记,没有通过检疫的动物,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是不是得了疾病,或其他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4 结语

在人类社会中,动物不仅仅扮演了人类的朋友这一角色,特别是在养殖业中进一步发展,一些家畜成为了人们的主要食物。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已经和人类有着密切关联,很多动物疾病具有较大的危害,不但造成动物的死亡,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要提高人们对动物疾病的防范和治疗的意识,加大对畜牧业的管理,控制好疫情的蔓延。

动物疾病的预防篇2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2-0039-01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畜牧业应该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近几年中国养殖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据调查,动物疾病发生的几率很大,常常会威胁动物的生命安全,对养殖户的利益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因此,相关部门和养殖户应该加大动物疾病的防治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带来的损失,促进畜牧行业的稳定发展。

1 畜牧养殖动物发生疾病的原因

1.1 养殖环境差

如果环境中出现不利于动物生长、对动物机体产生影响的因素时,就会使动物的新陈代谢不能满足与外界环境的能量守恒交换,动物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体内系统就易出现失衡,通过动物的生理表现出一定病理状态,这是环境因素对动物发病的影响。

1.2 人为因素

目前在畜牧养殖行业,人力是主要力量,所以人为因素对动物疾病的影响也很大。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用药不科学,在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药物治疗,施药人员如果对药物没有深入的了解,常常会盲目用药,对用药时间、用药量和药物搭配没有明确的认识,有时会引发动物中毒,不仅不能预防治疗疾病,反而加大了动物的病情。第二是畜牧养殖场的建设不科学、规范。当前中国畜牧养殖场的建设位置选择不够合理,相关的设施配置不完善,使得养殖环境极为恶劣,容易引发动物的呼吸道疾病。第三是养殖管理的问题,很多养殖场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尤其是农村的小型养殖户,他们对病死的动物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常常会导致疾病的传播,不仅危害动物的健康,导致动物感染疾病,还可能给人类带来一定的伤害,比如人畜共患病[1]。

2 畜牧业养殖中动物疾病的预防措施

2.1 x择合适的动物养殖点

对于动物的养殖环境,应该是干净、阳光充足、水源丰富的地方,而且要适当的远离居民区。动物养殖点有全开放、半开放和全封闭之分,工作人员应尽量选择半开放的养殖地点,保证动物的生活环境能够通风、干净,如果选择全封闭的,就会出现很多细菌,也会给管理带来难度。

2.2 动物饲养的规范化管理

对动物饲养进行规范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搭配,而且接触饲料的人员应该做好自身消毒工作,防止饲料感染细菌。第二,对圈舍进行清理时,相关人员在处理好动物的粪便后,还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实现环保及清洁的效果。第三,在动物的喂食环节,也需要根据牲畜的身体状况以及成长阶段明确喂食量的大小,保证动物的健康成长[2]。

2.3 实时监测动物疫情

工作人员应该认真、负责地开展动物监测工作,提前对动物的相关用品进行消毒,并定期对动物注射疫苗,以逐步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特别是动物疾病暴发时,要加强监测的频率,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测,保证养殖场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做好疾病的预防

畜牧养殖户需要时刻关注最新出现的病毒和疾病,明确本地区是否存在流行疾病,及时让动物进行疫苗的接种。特别是一些传染病,要定期进行预防,避免寄生虫的出现。随时观察动物的饮食、运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3 小结

综上所述,中国畜牧养殖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动物疾病困扰,所以,为了防止动物感染疾病,就应该对动物采取一定的疾病预防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促进中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动物疾病的预防篇3

铜是人和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1800年在动植物体内发现铜,直到1928年有人证实铜是动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后来发现许多与铜有关的动物疾病,其临床表现范围很广,且主要发生于幼龄反刍兽,包括健康不佳、腹泻、跛行、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贫血和癫痫等症状。铜缺乏症是动物体内铜含量不足所致的以贫血、腹泻、运动失调和被毛褪色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动物铜缺乏症常呈地方流行或大群发生,牛、绵羊和山羊最为易感,猪、马、骆驼、鹿、家禽、犬等动物也可发生。

1 病因

原发性:日粮缺铜引起动物机体缺铜,主要是由于生长在低铜土壤上的饲草或土壤中铜的可利用性低所致。一般认为,饲料中铜低于3mg/kg可引起发病,3~5mg/kg为临界值,10mg/kg以上能满足动物的需要。

继发性:动物对铜的摄人量是足够的,但机体对铜的利用发生障碍。①钼与铜具有拮抗性。当饲草、饲料中钼含量过多时,可妨碍铜的吸收和利用,一般牧草含钼低于3mg/kg干物质是无害的,但当饲料中铜不足时,即可出现临床症状。通常认为铜:钼应高于2:1。②饲料中锌、锡、铁、铅和硫酸盐等过多,影响铜的吸收,造成机体铜缺乏。③饲草中植酸盐含量过高,可与铜形成稳定的复合物,降低动物对铜的吸收。④反刍兽饲料中的蛋氨酸、胱氨酸、硫酸钠、硫酸铜等含硫物质过多,经过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均可转化为硫化物,与钼共同形成一种难溶解的铜硫钼酸盐复合物,降低铜的利用。

2 临床症状

铜缺乏时动物一般的症状相同,但由于畜种和地区不同,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被毛变化、骨骼的异常、贫血和运动障碍。铜缺乏时被毛的变化很明显,被毛稀疏、粗糙、缺乏光泽、弹性降低、颜色变浅,成年牛红色和黑色毛变成自色和棕色毛,黑牛眼睛周围被毛更加明显,似戴白框眼镜,故有“铜眼镜”之称。绵羊铜缺乏时被毛柔软、光滑、失去自然弯曲,黑毛颜色变浅。羊毛的这些变化是最早的症状。动物铜缺乏时骨骼的生成发生障碍,表现骨骼弯曲、关节僵硬和肿大、易发骨折。运动障碍是羔羊铜缺乏的主要症状,又称为摆腰病和地方性共济失调。主要危害1~2月龄的羔羊,在严重暴发时刚出生的羔羊也可发病,并常常造成死亡;随着年龄增大,发病时后躯麻痹的程度越轻。早期症状为两后肢呈“八”字形站立,驱赶时后肢运动失调,跗关节屈曲困难,球节着地,后躯摇摆,极易摔倒.快跑或转弯时更加明显,呼吸和心率随运动而显著增加。严重者作转圈运动,或呈犬坐姿势,后肢麻痹,卧地不起,最后死于营养不良。在英国,母羊严重铜缺乏时所生羔羊可发生一种遗传性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的摆腰病,病羔出生时死亡或极度虚弱不能站立和吮乳,同时表现痉挛性麻痹。病理学研究发现,缺铜导致的胎儿大脑白质软化和空洞形成大约在怀孕120天左右即开始。犊牛可发生关节僵硬和肿大、屈膜收缩、病畜用蹄尖着地,这些症状可发生在出生时或断奶前,但轻瘫和共济失调不明显。贫血是许多种动物严重、长期缺铜的常见症状,发生于铜缺乏的后期。羔羊、骆驼、猪、家兔和人主要表现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而成年羊则呈巨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腹泻是牛和羊继发性铜缺乏的症状之一,排出黄绿色或黑色水样粪便,极度衰弱,腹泻的严重程度与条件因子的摄入量成正比。

动物疾病的预防篇4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274-01

洛本卓白族乡位于云南省泸水县,洛本卓白族乡的面积约有267平方公里,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全年平均气温约为24摄氏度,年降水量为1200毫米。畜牧业与农业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洛本卓白族乡中对于畜牧养殖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中动物疾病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一个需要研究分析的问题。文章主要讨论了洛本卓白族乡地区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的疾病预防措施,为洛本卓白族乡在今后的畜牧养殖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洛本卓白族乡地区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常见类型

1.1 寄生虫疾病

寄生虫疾病是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最常见的类型,导致动物出现寄生虫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与动物体内有寄生虫的存在,主要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寄生虫有蠕虫、原虫、跳蚤以及无脊椎动物等[1]。这些寄生虫汲取动物体内的营养,导致动物出现疾病。

1.2 传染疾病

传染疾病在动物中传播主要是依靠动物中的病原体,病原体存在的形式有细菌、病毒和真菌。动物传染疾病的传播速度快,且可以通过动物间的共同动作进行传播,如共饮、圈养等。传染疾病具有爆发性和难预防性。

1.3 其他动物疾病

动物的其他动物疾病主要是指在日常养殖中出现的常见普通疾病,主要是指动物的内外科疾病。其中内科疾病包括消化、代谢、遗传疾病。

2 洛本卓白族乡地区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

2.1 饲养环境较差

由于动物的饲养环境是引起动物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较差的饲养环境会让畜牧养殖的动物出现疾病。在畜牧养殖业中,由于受经济条件和实际利益的阻碍,对于饲养环境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动物由于生长条件与饲养环境的制约,会对动物的健康生长出现不利的影响,或者会对动物身体的机能产生一定变化,会使得动物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与吸收饲料中的养分,使得动物的消化功能与代谢功能失衡,造成动物的疾病[2]。所以,较差的饲养环境会引起动物的疾病,进而使得养殖户的利益受损。

2.2 预防药物过度使用

在畜牧养殖中,在养殖户为动物进行药物预防疾病或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养殖户缺乏对动物疾病治疗的专业知识和药物使用的知识,在为动物进行药物预防疾病或者疾病治疗时,出现过度用药、盲目用药的情况,使得药物的治疗作用得不到发挥,而造成了对动物的毒副作用,使得动物出现药物中毒[3]。

2.3 养殖场的结构设计与配套设施不合理

由于在畜牧养殖场的结构设计不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合理使得动物可能出现疾病。在洛本卓白族乡地区中,多数养殖场的设计没有考虑到动物的实际养殖需求,忽略了养殖动物的通风性能、排污性能,导致了养殖场的环境较差,使得动物出现跳蚤、细菌感染等现象,进而让动物感染传染病。

2.4 畜牧养殖的管理力度较轻

由于畜牧养殖的管理人员对于动物的清洁与消毒工作不到位,且没有及时对生病动物或病死动物进行处理,容易导致动物受到病菌的感染,污染养殖环境,导致出现动物疾病。

3 洛本卓白族乡地区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预防措施

3.1 做好动物的饲养工作和管理工作

健康的饲养工作能够提高动物的繁殖力,在饲养中,需要根据动物的生长状况,做好动物的饲养工作,有效的饲养工作能够减少动物死亡、疾病的产生等状况出现,在对动物饲养工作中,需要做好动物的病情记录,记录内容有病情类型、时间、目前的身体状况等,做好饲养记录工作,能让饲养工作信息化、系统化,能够提高动物的健康。

动物的免疫能力与其身体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想要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在日常饲养工作中需要满足动物对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尤其是能量、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对于动物的免疫能力起着重要的影响。若动物缺乏生长所需的能量,可能出现生长受阻,也会使动物的机体功能失调而产生疾病的现象。

3.2 创造合适的养殖条件

周围的环境会对动物的抵抗能力造成影响,例如地理位置、气温、阳光充足、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在夏季和冬季时,动物的抵抗能力会受温度变化影响;而春季和秋季时,动物的抵抗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所以,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动物能够有更好的繁殖空间。且在日常饲养中做好动物的病情记录,将动物的病情状况记录好,能为今后动物饲养的决策做出更好的判断。

3.2 加强动物的疾病预防

对于动物的疾病预防工作要加强和落实,一旦动物出现传染性疾病,可能导致动物死亡,让养殖人员的实际利益受损,所以需要对动物进行疾病预防,避免出现动物免疫能力的下降或减退。常见的动物疾病一般分为两类,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常见动物传染性疾病包括滴虫病、生殖道颗粒性炎症、布氏杆菌病等等;常见动物非传染性疾病有呼吸道疾病、怀孕期疾病、产后期疾病、新生幼畜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一旦动物出现传染性疾病是需要加强对牛群的检查和疫防工作,避免动物出现大规模感染的现象发生。

结束语

文章以洛本卓白族乡为例,探析洛本卓白族乡畜牧养殖业中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阐述了动物疾病主要有寄生虫、传染病和常见疾病三类,阐述了洛本卓白族乡地区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提出做好动物的饲养和管理工作、创造合适的养殖条件、加强动物的疾病预防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高天宇.动物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内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3.12(19):12-13.

动物疾病的预防篇5

众所周知,疾病防疫控制非常重要,但是很多部门都不能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导致疾病控制中心很多工作开展很困难,当前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疾病防疫控制,省去很多人力物力,也方便了疾病预防控制的开展,由此可见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远大于常规的管理模式。

1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分析

1.1 医院对疾病预防控制不重视

当前医院对疾病预防根本没有按要求的去重视,很多医院认为预防疾病不是医院的服务范围,医生的职责就是看病救人,让患者满意就是做好医生的本质工作。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就是一个摆设,医院有没有到疾病控制中心汇报工作,也从来不去追究、核实。只是象征性的找些数据,再或者随便填一些数据,疾病控制中心从没对此追究过医院是什么原因不上报,疾病控制中心也很少对医院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测评,完全放任自流,这样疾病预防控制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1.2 市场对疾病预防控制不重视

随着我们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上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商品到处都是,疾病预防控制又成了一大难题,这就要求质检部门对整个市场的质量要严格把关,商品的监督,检测依据的监督,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的作业指导必须行为有效,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具备检测能力,严格监督行业的程序和方法。监督部门应该把被检查不合格的商品定期的送到疾病控制中心,这样疾病控制中心可以提前做好防疫工作。

1.3 农林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的不重视

现在的环境农林部门应该把种植、畜牧、家禽的管理、兽医医院和相关的国家政策给予明确规定,国家要给予什么样的鼓励和资金,凡是养殖或者种植户应该给予普及相关知识和预防疾病控制方法,要不定期给市民宣传疾病预防控制预防知识和方法,能让市民增强预防疾病知识,不要让市民认为预防疾病只是小事与自己无关,只有全民参与才能让疾病得到预防和控制。

1.4 市民对预防疾病控制的不重视

如今的社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市民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淡,不愿积极参与和共同参与,甚至看见身边的事都不去监督,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其实疾病预防就要从个人做起,从身边做起,首先不去有毒有味的地方,不去买不卫生的东西,不吃三无产品,看到和听到不合格的食品就应该向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打投诉电话,禁止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这样大家都参与进来,才能做到提前预防疾病,控制疾病。

2 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后的策略

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疾病控制中心c常见的报表单位,如:畜牧检疫部门检疫结果数据库、大中型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病例管理系统、农业局和林业局相关的技术服务、相关动物疫情服务系统等数据给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进行只读数据的单向服务,给基层单位减少了报表编制和报送的劳动量,也让疾病控制中心获得更丰富更真实的数据。

2.1 疾病控制中心与医院的数据联动

现在疾病控制中心可以通过数据库对医院的病例进行随时查看,医院有多少病例,什么病情,用什么方法预防,这样就方便防疫疾病工作的开展,既省时省力,还能快速解决疾病预防控制的问题。为了能让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顺利进行,疾病控制中心应对防疫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要求持证上岗,尤其是对各种传染病控制和检测,并逐步消灭各种传染病的发展和流行。组织对重大疾病防制,组织指导全民健康和疾病防制活动。

2.2 疾病控制中心与动物检疫站的数据联动

疾病控制中心也是用数据联动调取动物检疫站的数据,根据数据可以分析动物的具体安全状况,动物是疫情的传播途径,可以根据动物的疫情来分析人的疫情。疾病控制中心应该把家禽的管理、兽医医院等相关的国家政策明确规定,国家普及什么样的鼓励和奖金,凡是养殖或者种植户应该给予科普相关知识和预防疾病控制方法,要不定期给市民宣传疾病预防控制、预防知识和方法,能让市民增强预防疾病知识,不要让市民觉得预防疾病只是小事与自己无关,只有全民参与才能让疾病得到预防控制,当发生传染病时,对可能成为传染源的人员、交通工具、物资采取隔离观察、检查消毒等措施。

2.3 疾病控制中心与农机站的数据联动

疾病控制中心通过数据联动能够掌握养殖户,都养些什么家禽,厂房在什么位置,这样疾病控制中心就能通过数据来给养殖户宣传预防疾病的方法,还能给用户指导在什么时期用什么预防针,这样用户既能减少经济损失,又能科普养殖知识,还给农机站省去部分人力物力,疾病防疫还能够提前控制。

2.4 疾病控制中心与市民的建议,投诉,隐患的数据联动

疾病控制中心应及时能与市民的建议、投诉、隐患的进行数据联动,比如动物粪便的处理,还有小区生活垃圾的处理等。对于市民的建议和投诉,疾病控制中心应及时给予解决和解释,以防疾病的蔓延,市民都要积极参与疾病防疫控制中来,发现问题要及时向疾病控制中心投诉,这样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量就大大减少了。

3 总结

计算机信息管理有利于企事业及时获取外部信息资源,实现战略调整与转移,也为企事业发现内部优势与弱点提供参考依据。实施计算机信息管理,对于疾控事业日渐增加的计算机信息量和计算机资源的大量应用,无论是从管理角度还是发展角度,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制度,对计算机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做到全面规范的应用,方便快捷的浏览检索,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工作。开展好这项工作,将对疾控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产生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靳桂明,吴凌,王琳,等.医院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5(11):31-33.

[2]黄素丹,张德仁,张秀英,等.医院传染病监测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医疗装备,2007,4(04):45-46.

[3]于竟进,于明珠,苏海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策略和落实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4(04):76-78.

[4]景一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及预测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3,9(09):90-92.

动物疾病的预防篇6

一、灾害前的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策略

(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高效、统一的组织保障系统。

1、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县卫生局成立卫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卫生防汛救灾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为县防汛防洪指挥部提供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建议;协调、指导全县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积极组织和协调全县卫生人力资源,对灾区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紧急支援。

2、县、乡镇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应成立相应的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县医院、中医院、县疾控中心成立防灾救援梯队。在县卫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的指导和当地政府防汛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统筹安排当地的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建立健全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技术保障体系。

1、制定武邑县卫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技术预案。县卫生局组织有关医疗队伍,根据本县可能发生的汛情级别和造成的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的预测,全面评估本县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反应能力,制定本县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技术预案。

2、完善县卫生系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队伍,成员以武邑县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卫生救治队为主。我县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要分别组建防汛救灾救护梯队(医疗救护队和预备队)。医疗救护队和预备队要以创伤外科为主,适当配备其它相关专业的临床医护人员。负责全县灾害地区指定区域内伤员的分级救治和转运。

3、完善县卫生系统防汛救灾疾病预防控制队伍。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联合组建县级防汛救灾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各乡镇卫生院成立防汛救灾疾病预防控制小组。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由从事流行病、免疫接种、消杀和环境、饮水、食品以及职业卫生等工作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相关的检验、药械供应工作等人员组成,负责灾害地区指定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4、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队伍要配备必需的现场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消杀灭药械、预防用生物制品,检验设备、试剂及必备的个人防护物品和生活物资,保持通讯畅通,以保障应急任务的执行。

5、开展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为了提高医疗救护队与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县卫生局、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技能和个人防护知识的专业培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不同规模的模拟演练,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人员。

(三)收集灾害医学信息资料。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卫生防汛救灾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应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灾害及其灾害发生后,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的信息资料收集,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以加强对防汛救灾防病指导工作。

灾害医学信息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人口分布和生命统计资料; 2、卫生资源配置、疾病动态、传染病监测资料; 3、重点传染病的动物宿主和病媒生物的分布资料;4、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药械的储备资料; 5、其它相关资料。

(四)做好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所需的经费、药械、血源、物资的筹集、储备和管理。

各卫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要根据预测灾情波及的范围,提出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所需经费的测算,药械和物资的储备方案,上报政府部门安排落实。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的防治药品、设备和消杀灭药械等物资的筹集储备,保障应急供应。

(五)完善医疗救护与疾病控制机构设施和设备,加强防汛抗灾能力。

努力提高医疗机构医疗救护与疾病控制机构设施和设备的防汛抗灾能力,保障防汛工作的正常运转。

(六)开展医学自救、互救和疾病预防控制的科普知识教育活动。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对公众进行有针对性的灾害发生时医学自救、互救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心理应激承受能力。

二、灾害发生时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的应急措施

(一)启动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组织系统和保障体系。

1、发生灾情后,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紧急启动所设立的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病领导小组,根据所制定的预案,组织安排部署本区域内的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工作。县医院、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启动防灾救护梯队,并根据灾情的需要组织协调相应的卫生资源对灾区进行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的援助。

2、各医疗卫生单位在县卫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的指导和人民政府防汛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迅速开展以下工作: (1)对灾害进行快速医学评估,确定灾害所引发的重点卫生问题,调配相应的专业救援队伍。 (2)开展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3)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并接受社会各界为灾区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捐助的资金、防治药品器械等,为灾区提供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紧急救援。

(二)灾区的医疗救护。

在县卫生防汛救灾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指挥领导下,医疗救护力量相互配合,划分抢救区域,重点抢救重伤员,突击救治中、轻伤员,对灾区伤员进行分级医疗救护。

1、现场抢救。到达现场的医疗救护人员要及时将伤员疏散转送出危险区,在脱险的同时进行检伤分类,标以伤病卡,并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对伤员进行紧急抢救。现场抢救的主要措施是止血、包扎、固定和合理搬运,准备转运至适宜的医院。

2、早期救治。医院对接收的伤员进行早期处理,包括纠正包扎、固定,清创、止血、抗休克、抗感染,对有生命危险的伤员实施紧急处理。同时医院要做好救治伤员的统计汇总工作,及时上报。

3、伤员转送。超出医院救治能力的伤员,医院要写好病历,在统一安排下,及时将其转往指定的医院,并妥善安排转运途中的医疗监护。

(三)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实施卫生防疫措施。

1、加强灾后疾病监测工作,组织开展灾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防治措施。

2、加强疫情报告,实行灾区疫情专报制度。在灾区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按要求向指定的卫生机构报告疫情,对重点传染病和急性中毒事故等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制度,同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以便及时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处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3、加强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及时确定可供饮用的水源,定期开展饮用水源的卫生状况监测。对分散式供水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等进行消毒。

4、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对灾区的食品要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食品,消除食物中毒的隐患,预防食物中毒和其它食源性疾患。

5、指导开展环境的卫生清理。加强灾民聚集地的厕所及垃圾场的设置和管理。对患传染病死亡的尸体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加强对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的监测,安全合理使用杀虫、灭鼠药物,采用多种措施,及时有效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

7、认真做好对参加救灾防病医疗卫生人员的自身防护。

(四)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对灾区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最大限度地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群众自身防护、自我保健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

三、灾害后期的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开展灾后医疗卫生机构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1、派往灾区的医疗救护队在完成医疗救护任务撤离灾区前,须做好与灾区医疗机构的交接工作,确保灾区伤病员医疗工作延续。

2、灾区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与设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纳入地方政府灾后重建整体计划,统一规划,优先安排,确保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灾后伤病伤残人员的治疗与康复。

1、继续做好灾区留治伤病员的治疗工作。可以采取门诊、巡回医疗、家庭病床等多种形式,对伤病员进行检查、治疗,同时还要对发现的漏诊伤病员及时治疗。

2、对于转院的伤病员,进行系统检查,优化治疗措施。根据恢复情况,医院可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将基本痊愈的伤员转送回当地,并与当地医疗机构做好衔接工作。

3、当地医疗卫生人员须对伤愈出院的伤病员进行回访、复查,对有功能障碍的伤员指导他们科学地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三)灾后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1、完善疾病监测系统。

(1)加强对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各个环节的督导检查,落实各项防病措施。(2)继续加强灾区重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防患于未然。 (3)加强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及时评价和反馈监测信息。报告内容包括法定报告传染病、人口的暂时居住和流动情况、主要疾病的流行动态等。

2、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按照“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整治居住区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清运垃圾污物,做好人畜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消灭蚊、蝇孳生地,开展居住地及其周围的灭鼠工作,努力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

3、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

(1)强化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以及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 (2)加强饮用水源和临时供水设施的卫生监督管理,定期监测水质,保障供水安全。

4、加强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及时发现传染病人,采取措施,防止疫病的播散。

动物疾病的预防篇7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1-0046-02

突发性动物疫病产生范围大、感染极速,同时危害极大,甚者会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所以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势在必行。

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现状

尽管近年来我国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水准在大幅增强,但动物疫病频发的现象仍屡见不鲜,特别是目前动物产品贸易越来越频繁,致使人类和动物共患病经常出现。在动物疫病防控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中包括:缺少健全的法律制度、适宜的管理系统、充足的资金支持、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高端的预防和控制技术、高质量的专家团队等,这些都阻碍了中国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有序、顺利地进行,从而导致突发性动物疾病的频发及扩散,阻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有效措施来提升突发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水准已迫在眉睫[1]。

2 完善动物疫病应急体系是应对动物疫病公共风险的当务之急

2.1 加强动物疫病应急反应体系建设,积极防范疫情社会风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当前,由于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和动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因此,突发性动物疫病在人类中扩张的几率越来越大。就我国的现状来看,发生人畜共患病的几率逐年增加:2003年震荡世界的“非典”疫情诱发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2005年的四川猪链球菌疫情[2],导致养猪行业遭受重大亏损;就在同年,中国出现第一例人类感染禽流感[3]。其后的几年,国际社会还发现埃博拉病毒病、疯牛病、莱姆病,这些疾病对人类社会形成了新的危害。人类与动物同时发生疾病,不单单只危害了养殖及相关行业,而且也会使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受到阻碍,并把人类的健康推到风口浪尖上去,甚至扰乱社会生活秩序,造成社会危机。另外,大量的兽药被运用到动物养殖过程中,致使游锊品兽药残留现象越来越突出,抗生素残留也越来越严重,从而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强化建设中国的动物防疫和应急响应系统是保证公共卫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 健全动物防疫体系,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养殖业是主导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产业,但重复重大的突发性动物疫病,让养殖业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进入20世纪,中国共36类突发性动物疾病每年造成1 160万头猪,45.3万头牛、5.3亿只鸟发生病患。近年来,超过16万只家禽禽流感疫情在中国被发现,死亡率近90%,为预防疫情的蔓延,超过2 000万只禽鸟被杀害。在2006年和2007年间,流行的PRRS致使生猪大规模死亡,使市场中生猪的供给受到冲击。中国养殖业正在由数量型到质量型转换,突发性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是整个环节的关键点,因此建立完整的防控系统意义重大。

2.3 加强动物疫病应急体系建设,保障农民收入增长,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畜牧业在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养殖业收入的贡献率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例已达到30%以上,成为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通过发展养殖业来增加农村就业率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根据数据来看,当前我国养殖业劳动力远超1亿人。然而突发性动物疫情对养殖业发展的干扰却愈发明显,如2005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导致养殖户和加工相关产品的企业都遭受了重大的亏损。当前最重要的是增强动物防疫的应急响应系统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最终达到养殖业、农村经济、农民收入都能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2.4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完善监测制度,实现与国际动物卫生标准对接

中国畜禽总生产量位列世界头筹,可出口量却不到总产量的1%。而造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因素就是突发性动物疾病。依照《国际动物卫生》的规定,对于没有15种A类动物疫病的国家有权利制止进口还没有彻底解决上述疾病国家的动物和动物产品。但是我国有几种A类动物疾病,如鸡新城疫、猪瘟和禽流感等尚未彻底消除亦或适当抑制,这将严重阻碍我国出口动物产品。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兽药残留。近年来,中国对欧盟、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出口的动物产品,已经在兽药残留检测中多次出现问题,致使动物产品出口受阻,并且严重影响了国际声誉。因此加强动物防疫制度建设,控制突发性动物疾病和兽药残留,是提高我国动物产品的总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3 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建议

3.1 尽快完善防疫体系

①我国有必要丰富动物常见疾病、中毒、代谢和其他流行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达到有一个整体的法律构架,并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其他法律来进行完善。②将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规划具体化,可以从美国对狂犬病、蓝耳病预防和控制程序得到借鉴,再与我国动物疾病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持续提升预防和控制规划,扩大预防和控制的疾病类型,尤其是突发性动物疫病要加以重视。③加大改革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监督系统的力度,做到明确分工,处罚分明,杜绝互相推诿责任、执法不严、等情况发生。

3.2 不断改善基础设施

要改善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持续达到预防和控制的规格。如提高各个等级动物防疫站的水平,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配备SPF实验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高质量的动物疫病检测仪器设备等。在疾病突发时,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支撑流行病诊断、疫苗测试、疫情、技术培训及其他防疫成本。此外,要集中改善基本的管理系统,如疾病预防控制、动物卫生监督和其他相关管理体系等。

3.3 切实做到预防为主

预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在加强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中,需要工作人员明确实施“八落实”、“五不漏”和“四个百分百”,以最小化控制突发性动物疾病。要做到分阶段检查、及时报警、紧急措施改善;并在日常疾病的预防中不断加强,例如,严格把控动物疫苗接种,与之和“三位一体”、“竖到沿、横到边”等免疫形式想融合,防止有免疫死角;在规定时间内对农贸市场、屠宰场、饲养环境、畜禽粪便和其他与之相关的地方做到全面消毒,严格检查动物饲养、屠宰、运输、贸易、检疫和其他条件,要做到一旦发现潜在的风险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3.4 努力提高技术含量

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体系。但是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相关技术内涵还需要不断改善。当前动物疫病的种类多种多样,越来越难以控制,提高技术水平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同时也要增加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并在诊断试剂、药品、疫苗、消毒剂和工具等方面做到创新。

参考文献:

动物疾病的预防篇8

我国动物养殖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取得一定进步,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养殖户动物激动预防与控制相关意识比较低,将重点放在获取经济效益上,使得疫病预防与控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比较少,如果一旦发生疫病就会迅速传播和蔓延,进而爆发更大规模的疫情[1]。动物疫情的爆发将会对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我国动物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重大不良影响。

1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大型养殖动物疾病的爆发,使得更多的养殖户意识到加强动物疾病控制于预防的重要性。但是,就现状来看,由于动物疾病的不可预测性以及高成本,使得大部分养殖户受经济效益影响而逐渐降低了对疫病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众多养殖场将工作重点放在获取经济效益上,整个养殖现状就是种养殖轻防疫,或者是有防疫不严密。另外,除养殖场管理意识低下,同时地区防疫管理部门意识水平也同样比较低,对于动物疫病管理工作实施并不顺利。

2养殖场动物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方法分析

养殖场动物疾病主要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普通病,每种病引起的原因不同,对动物造成的影响的也不同。想要对不同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就需要不断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确定最为行之有效的控制管理方法。

2.1养殖场选址 场地的选择对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影响,大部分养殖户因为受到土地有限、成本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影响,基本上都是选择密集型养殖方式。此种养殖方式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就养殖场动物排泄物处理方面来看,此种养殖方式具有很大优势,但是就疫病预防方面来说却具有很大问题,并不利于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因此,在对场地进行选择时,应尽量拉大养殖场之间的距离,保证两个场地之间具有一定距离,降低传染病的发生以及感染率。另外,过分密集的养殖场往往是疫病爆发率高的地域,因为过分密集的场地中没有明显的界限,在加上场内猫狗老鼠等动物的来往,就会增大疾病传染的几率。因此,养殖场在建设时应该在周围设置围墙,降低不同场地的流动,境地疾病传染的概率。

2.2保持小规模养殖 养殖场动物疾病的发生大部分都是由病菌引起,而且动物之间的传染相对严重,为有效控制动物疾病的传染,必须要降低动物的密集度,避免疾病大规模的爆发。针对此方面,养殖户可以将场地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缩小养殖规模,以两所小型养殖场代替一所大型养殖场,避免动物过度密集而引起疾病。同时,针对不同种类动物的养殖场,必须要加强对新入物种的管理控制。很多情况下新物种的进入不但会对自身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已存在的动物带来威胁。因此,应尽量减少养殖场动物的种源,如果物种的不同型是不可避免的,则必须要在进场前加大对其健康检测力度,确定是否实施定期免疫接种计划和防疫措施,确保外来物种不会对养殖场已有动物造成威胁[2]。

2.3做好检测工作 养殖场必须要加强对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意识,并制定完善检测制度,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并结合周围环境等情况,确定日常、重点防控计划。养殖场应定期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做好记录,为后期动物免疫计划的执行提供数据支持。另外,还需要将检测记录呈交给当地疫病预防部门,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检测记录的研究,对检测区域做好限定时间内的免疫工作,对于部分抗体达标的动物还需要做好加强免疫工作[3]。最后还需要做好检测跟踪计划,对免疫接种后的养殖场和动物实施动态监控,一旦发生疑似病例必须要加强管理,通过隔离治疗等方式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扩散,做好疫病控制工作。

2.4加强养殖场疫病预防管理 养殖场管理是关系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因素,为避免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问题,必须要加强对养殖场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动物养殖空间小、气温变化、疫苗注射以及环境脏乱差等都会增加疾病发生与传播的概率。另外,湿热的环境会促进细菌的大量繁殖,如果发病后只是单纯的采取抗生素或其他药物进行处理,并不能有效解决。因此,养殖场为做好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必须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尤其要保证动物生长环境的干净,避免大量病菌的滋生,降低疾病发生率。

3结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更多大型动物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动物疾病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一旦爆发大规模疾病将会养殖场造成重大不良影响,进而阻碍我国养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措施,将疫病防控工作作为重点来抓,遵循防疫卫生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将治病因素有效控制在管理范围内,从根本上提升动物养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动物疾病的预防篇9

在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类型大致分为普通类型、传染性类型、寄生功能类型,影响着动物的健康生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普通类型动物疾病。普通类型动物疾病,就是在动物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动物生长危害较少,但是,养殖人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控,将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普通类型动物疾病主要包括:动物外伤、眼部疾病等。第二,传染类型动物疾病。对于传染类型的动物疾病而言,就是在动物生长中,所感染的一些传染性疾病,对于养殖业的威胁较大,如果不能对其进行预防与治疗,将会出现破坏性影响。因此,畜牧养殖户必须要重视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第三,寄生功能类型动物疾病。寄生功能的动物疾病,就是动物体内存在的寄生疾病,也是畜牧养殖中常见问题,多数寄生疾病都是寄生虫引起的,例如:原虫寄生虫、蠕虫寄生虫等。

2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分析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人为、环境、动物本身因素。第一,对于人为因素而言,就是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相关养殖人员在工作中对动物身体造成损伤,例如:在为动物提供水与饲料的时候,不能保证其清洁性,经常会出现细菌,诱发动物疾病。同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养殖户不能科学开展消毒工作,为了节省消毒成本,不重视日常管理与消毒工作,导致动物经常感染一些疾病[1]。第二,对于环境因素而言,就是在动物生长环境中,存在一些污染等现象,无法保证动物生长环境与空气的清洁性,当动物生存在恶劣环境中,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疾病。同时,动物生存环境的绿化程度不能符合相关规定,通风程度较差。第三,对于动物自身因素而言,就是动物的身体素质较差,缺乏一定的疾病抵抗能力。例如:在畜牧养殖中,动物自身存在天生或是后天的某种疾病,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治疗,将会出现恶化的现象,难以保证畜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2]。

3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防控措施

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必须要重视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利用先进的防控方式对其进行预防与治疗,保证可以提升畜牧养殖动物生长健康性。第一,制定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畜牧养殖户必须要针对动物养殖要求,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在饮水方面,需要保证水资源的清洁性,避免水资源中存在细菌。其次,对于饲料而言,要保证饲料的清洁程度,根据动物的实际营养需求,对饲料进行合理的配比,同时,还要保证饲料中不含病虫害,以此提升动物的健康性。最后,在日常管理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动物疾病情况,并对感染疾病的动物进行隔离处理,避免出现大幅度的扩散现象[3]。第二,制定动物检疫制度。在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防控工作较为重要,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疾病预防工作,保证可以提升动物的身体健康。首先,在动物疾病检疫工作中,相关部门必须要利用规范制度提升动物检疫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并要求动物检疫工作人员根据当地畜牧养殖实际情况,科学推广各类疫苗与预防药物,从根本上解决动物疾病问题,做好预防工作,提升其工作质量。其次,在动物检疫工作中,相关人员要科学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方式开展检疫工作,对动物疾病进行科学的控制,保证可以提升管理工作质量。第三,制定完善的环境改善制度。畜牧养殖户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对动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全面的改善,根据动物实际生长要求,改善环境质量。首先,要根据动物身体健康情况,提升动物的身体素质与疾病抵抗能力,并利用消毒与杀菌方式改善动物生长环境,保证可以提升疾病预防工作。其次,要保证动物生长环境的通风性符合相关规定,不可以出现通风不良的现象,及时发现动物环境污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另外,畜牧养殖户在引种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动物自身疾病抵抗能力符合相关规定,不可以引入感染疾病的动物品种。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必须要全面分析动物疾病病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各类疾病,提升畜牧养殖户的疾病控制科学性与可靠性,减少动物疾病对畜牧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阮毓琴 单位:重庆市綦江区关坝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动物疾病的预防篇10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234-01

1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类型

1.1 畜禽传染性疾病

现在的畜牧养殖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风险。在现在的养殖业中,传染性是导致养殖业衰败的主要原因。由于畜禽传染病是由某种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造成,进入动物机体,从而导致某种疾病,这种疾病传播速度非常快,有时候通过空气就可以进行传播,传染性非常快,因此,通常一个养殖场,出现一只动物有传染病,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就容易扩散和蔓延,传染到其他动物,甚至整个养殖场都会出现疾病。

1.2 寄生虫病的影响

除了传染病外,畜牧养殖业中动物还存在另外一种严重的疾病是寄生虫病。近几年来,由于环境和动物食物的影响,动物出现越来越多的寄生虫病,尤其是像节肢动物、蠕虫、原虫等,这些寄生虫经常是将畜禽作为依附对象,寄生在它们的体内,大量吸收动物体内的营养,严重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发育。

1.3 口蹄疫的影响

在畜牧养殖业中,口蹄疫也是影响着动物健康成长的严重疾病,主要表现有口腔黏膜、蹄部和皮肤的水疱等,这些病不会直接导致畜禽的死亡,但是有较长的发病期,这样会容易使得动物出现烦躁不安,体质下降,最后会降低畜禽的健康指数。

2 导致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原因

2.1 动物食物的原因

很多养殖农户,对动物食物没有做好掌控,喂养畜禽的时候,一些食物出现有寄生虫或其他病菌,这样会在动物体内埋下了疾病的种子。个别养殖户,为了减少畜禽食物的成本,不惜购买一些来源不清,质量不合格的饲料,这样也会大大增加动物感染病菌的概率。

2.2 养殖环境的原因

随着现在细菌和病毒的增加,各大畜牧养殖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动物感染疾病。导致这种情况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养殖环境的问题,很多养殖农户对养殖场垃圾没有及时清扫,卫生不注意,缺少对养殖环境的消毒,不注意给圈舍消毒。尤其是在春天等潮湿季节,会增加病菌的滋生和蔓延,进而导致动物出现高频率生病的现象。

2.3 预防措施的原因

一些畜牧养殖农户,缺乏科学的预防措施。对于畜牧养殖中的动物,没有定期打预防针,这样一旦出现流行病毒,动物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尤其是像猪瘟疫、伪狂犬病特别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如果没有给动物打预防针,一旦出现疫情,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4 对疾病治疗的技术

养殖用户,很多时候鉴于对疾病的不了解,或者治疗技术落后及缺少有效的药物,导致动物感染疾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尤其是一些新出的病毒,比如新型禽流感,之前缺乏相关的治疗经验,没有丰富的临床试验,现有药物效果不大,这些都会导致疾病的加重,最后引起动物的死亡。

3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预防

3.1 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监管

为了预防疾病的蔓延,减少动物感染疾病的概率,就要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监管。首先要做好养殖场所卫生的清洁,每天要将场所里面的垃圾、废弃物等进行清理和打扫,对于比较潮湿的地方要及时处理,以防滋生病菌。然后,注意圈舍的通风性和采光,保持圈舍环境的干燥和清洁。还要做好对养殖场所的消毒,尤其是出现畜禽死亡,要及时将尸体清理,并且要对养殖场所进行全面的消毒,以防留下病菌。

3.2 加强动物饲料的配置和管理

为了保证畜禽的健康成长,就要加强对动物饲料的配置和管理,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养殖用户,要购买质量合格的饲料和动物食物,检测饲料的质量。配置动物的食物的时候,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科学的配置,符合科学的搭配,喂食要有合理的时间。在喂食过程中,假如动物出现呕吐或者异常现象,应该及时停止喂食,并且寻求专家咨询。

3.3 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

养殖用户要时刻留意新闻,关注是否有最新的病毒或者疾病出现,了解本地区是否有疫病流行,及时采取相关的预防施,及时给动物接种免疫,打预防针。尤其是像瘟疫等传染快的疾病,更应该以防为主。定期给动物喂食杀寄生虫的药,以防寄生虫在动物体内长期寄生,吸收大量的营养。加强对动物的健康检查,注意每只动物的精神状态、食欲、运动、呼吸等情况,发现有疾病要及时治疗。

3.4 出现疾病的控制措施

随着养殖业的扩大以及动物的数量增加,出现各种疾病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去应对这些畜禽的疾病。假如是遇到动物出现寄生虫,就要及时给动物喂药,检查动物的粪便是否有寄生虫,用药要坚持一段时间,要彻底将动物体内的寄生虫清除。对于一些传染性疾病,就要采取隔离清除措施,比如出现一只动物感染传染性疾病,就要将它清出来,以免传染给别的动物。对于受到感染的动物,要采取治疗措施,确实不能治疗就可以采取杀除,并将尸体清除干净,对于动物所经过的所有地方都要全面的消毒,防止病菌的蔓延。一些大面积的瘟疫化动物,要积极配合动物疫情管理工作人员的指示,对瘟疫性畜进行火化填埋等处理。

结束语

畜牧养殖中,对于动物疾病的治疗,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考虑养殖环境、养殖卫生及条件等因素,对于一些新型的动物疾病,要引进先进的治疗技术和药物。对于严重的疫情,要采取隔离和火化等措施,争取从根本上解决动物疾病的问题。做好动物治病的防控,养殖用户或者管理员要加强学习,了解和熟悉各种疾病的初期特点,争取在早期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参考文献

[1]时利亭.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与控防措施探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03)

动物疾病的预防篇11

中图分类号:S8-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79

随着经济市场因素、国家政策优势,畜牧业发展即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推行绿色食品、促进农业催生循环已经成为畜牧市场的新需求。随着今年人大环境保护税法的公布,畜牧业发展水平呈现整体上升形式,使得由散养、小规模养殖形式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形式转变。国家也大力实施政策支持畜牧业的长远循环发展。畜牧的疾病预防与治疗在畜牧发展中占据重要的角色。

1 畜牧业疾病类型与成因

1.1 畜牧禽畜患病类型

畜牧养殖涉及到的禽畜种类较多,根据大量数据显示,常见的类型可分为3类:传染病。传染病特征在于流行范围较广,传播感染速度较快,传播渠道众多,严重者甚至可造成瘟疫现象。传播途径是依据患病禽畜本身或病原病毒、细菌、外界空气、水源等,成橹苯踊蚣浣哟染的传播渠道。传染病是畜牧疾病预防治疗工作的主要天敌;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在禽畜类中获病概率较高。其中蠕虫类、原虫类寄生虫可进入人工饲养动物体内汲取养分,导致动物肌体损害。节肢动物类寄生虫则寄生于人工饲养动物体表,造成动物不适现象。一般情况下,寄生虫的传播途径是宿主之间直接接触传播;普通病。普通病包含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甚至涉及外科与内科层面,发病几率较高。如动物眼科疾病等外科病多是由于体表外伤造成。内科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及时采取措施医治,较短时间即可治愈。

1.2 畜牧禽畜患病成因

畜牧禽畜的种类众多,受环境、生活习性、禽畜生长阶段的影响,疾病的因素较为众多,整体上可划分为环境外界因素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指的是禽畜生活的环境条件,也是影响禽畜生长发育的直接性因素,与动物健康水平密切关联。可以说外界环境对动物新陈代谢具有差异化影响。一旦达成较大的负面效应,即会引起禽畜疾病的发生。环境外界因素通常是禽畜疾病发生的首要原因。人为因素指的是人工饲养与消毒清洁。饲养不当、清理不当都会导致禽畜的生活环境卫生产生问题,导致禽畜状态不佳,增加了牲畜患病的可能。

2 加强畜牧业疾病预防及治疗策略

2.1 预防方面

根据疾病成因分析,预防相关工作要做到几点。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严格对日常喂养的饲料、养殖场清洁做好预防措施。饲料要严格检查,确认科学配比,避免低劣饲料的喂养。饲养的工作人员要做好饲养消毒与保管工作,避免饲料受潮、发霉现象。养殖场要全面清洁,圈舍的清理、粪便的处理要做好消毒与安置,促进资源的可利用率提升,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加强检疫安全工作。检疫安全是禽畜疾病预防的重要核心内容。鼓励自繁自养,对外来引种动物要加强观察,再进行混养,做好观察记录数据,以便后续参考。养殖场出入口安置消毒池,圈舍门口也安置消毒池,加强圈舍出入与四周环境的消毒、检疫工作处理,减少微生物、细菌、病菌的传播,加强禽畜肢体的生长健康。养殖环境要注意定期通风、保温,根据禽畜生长环节来采取一些措施,适度调整圈舍养殖密度;加强预防疫苗接种。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畜牧疾病致病因素的了解,做好预防疫苗研发与探讨工作。定期注射具备高活力的预防疫苗,可以增加禽畜自身的免疫能力,避免禽畜疾病的暴发几率与传播概率。比如针对当地疫病流行特点与环境季节变化,开展定期疫苗储存与使用培训,加强畜牧场禽畜状态观察,必要时可在饲料与饲喂水中加入预防性药物,做好相应措施。

2.2 治疗方面

及时应对、采取治疗是畜牧业疾病控制的有效举措。在发现禽畜疫情时,要及时、准确判断疫病的控制及成因,避免疫情事态的扩大,造成其他健康禽畜的范围波及。在控制事态发展后,要及时采取执行方案。除此之外,要加强疫苗的保存手段。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素养,才可保障疫苗的配置安全,避免药物滥用或注射剂量问题出现。因此畜牧业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并确立明确的畜牧疾病控制规范,促进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病情症状而执行专业的判断,保证用药治疗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有效控制禽畜的疾病,提升禽畜治疗的显著效果。

3 结语

畜牧疾病会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生命安全,因此加强畜牧疾病预防与治疗是畜牧业发展工作的核心内容。只有明确预防重于治疗的意识,才能尽早预防疾病,从而杜绝后患的发生。

动物疾病的预防篇12

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 是指对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日的是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事件的复发。二级预防的措施包括一级预防的所有措施,要积极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另一方面是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

二级预防提倡“双有效”,即有效药物、有效剂量。不连续服药、吃吃停停,是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禁忌,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危险性增加。

二级预防措施的“ABCDE”原则

A:阿司匹林 主要是抗血小板凝集和释放,改善前列腺素与血栓素A2的平衡,预防血栓形成;近年主张长期服用小剂量(至少75 mg/日)阿司匹林可有效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当然,预防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也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提示在年龄/>45岁的女性,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首次卒中的风险。对于已经有冠心病的患者,为了预防脑卒中,应该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若不进行溶栓治疗,应该使用阿司匹林,剂量为100~300mg/日,应用2~4周后调整为二级预防长期用药剂量75~150 mg/日。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该在溶栓治疗24小时后使用阿司匹林,剂量为100~300 mg/日。除非有阿司匹林使用禁忌证,否则不能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代替阿司匹林。

B:控制血脂、血压高血压、高血脂是脑卒中、冠心病的致病诱因,属原发性高危因素疾病。有效治疗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复发;戒烟、控制血压和血脂异常对于已有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病人特别重要。国内外几乎所有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 mm 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是防治高血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治疗高血压常用的药物包括几大类,如ACEI/ARB类、CCB、B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和n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并可以降低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心房颤动、左室肥厚、颈动脉内膜硬化等患者发生卒中,推荐ARBs作为高血压患者预防卒中的一线用药。

血脂异常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使得缺血性卒中险增加。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最重要药物。对于有确切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证据,或有动脉-动脉栓塞证据和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的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极高危患者(伴有冠心病、糖尿病、不能戒断吸烟、代谢综合征之一者),无论胆固醇水平是否升高,均推荐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

C:中医药 中医药预防心脑血管病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包括具有传统医药特色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五福心脑清软胶囊等。这些中成药具有降血压、降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血栓、消除血瘀等作用。尤其是临床常用的五福心脑清软胶囊具有三大药理特点:降血脂、通血管、抗血栓,这是传统治疗心脑血管中成药中的优秀药物。

中医认为,调降血脂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措施,疏通血管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措施,抗栓溶栓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五福心脑清软胶囊三重作用方式,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三高患者的辅助治疗,可选择五福心脑清;三高患者预防冠心病和脑卒中,选择五福心脑清,药性平和有效,可以长期使用;冠心病、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也可选择五福心脑清,缓解冠心病症状,改善卒中后遗症。五福心脑清疗效确切,安全性也高,使用方法是3次/目,2粒/次(偏瘫患者3粒/次),3个月为1个疗程。这些中成药对冠心病、心绞痛和脑卒中、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很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动物疾病的预防篇13

[中图分类号] S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238-01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高了,现在最注重的不是物质,而是食品的安全,要吃得放心。因此,加强家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成了畜禽防疫部门的重点,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动物卫生防治部门不仅要处理好疾病管理问题,还要多学习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更好地预防家畜疾病,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家畜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现状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农户也享受到了家畜饲养带来的财富,但饲养家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也让养殖户不敢懈怠,时刻担心着家畜的健康,因为如果家畜一旦患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养殖户会遭受巨大损失。因此,相关部门要担负起防治家畜疾病的责任,严格监控家畜的疫情。但是对家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对此加以重视,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家禽疾病预防和治疗存在的问题

1.盲目用药

一些相关部门还在照搬传统的旧体制,没有加以改进和创新,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差距,高低不齐,有一些工作人员对治疗理论和知识缺乏,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习惯进行治疗,不按照步骤来进行化验,,这很容易造成误诊。所以,工作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先解剖家畜来化验确诊。例如:家畜如果发热,工作人员只按自己的经验对家畜降温,不分析诊断家畜发热的根本原因,这会对家畜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有时候家畜发热是正常现象,他们通过这个来加强自己的免疫力。

2.不熟悉药物的剂量范围

一些工作人员在预防和治疗家畜疾病期间,对引发病情的原因不了解,也不熟悉用药范围和计量情况。药物包装上会明确标注药物的适应病症范围,有些药物的使用剂量应该按家畜的体重计算,按一定比例配置,工作人员如果只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有些药物使用频繁,比如安乃近、青霉素等,很多工作人员发现类似的病症就会使用这些药物,一旦不对症下药,那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是无法想象的。还有的工作人员在给家畜注射药物时,一下没有反应,他们会盲目认为用药不够继续注射,有的家畜会因此无法承载而死亡。

3.忽视给药方式

在治疗过程中,给药方式如果选择不当就会导致家畜中毒等不良反应,因为不同的病情需要不同的给药方式,比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口服。有些家畜食欲不振,就应该选择其他给药方式,而不能口服。

四、常见的家畜疾病的预防

1.猪的流行疾病预防

1.1猪瘟预防:主要实行免疫接种和综合防治。

1.2口蹄疫预防:平时加强检疫,疫区加强消毒和封锁。

1.3猪丹毒的预防:每年春秋接种猪丹毒菌苗。

2.牛羊流行疾病预防

2.1坏死杆菌病:时刻保持牛栏干净卫生,护理好牛蹄,及时处理伤口,遇到情况立即隔离。

2.2牛巴氏杆菌病:定期注射疫苗,保持卫生整洁,及时隔离病畜。

2.3牛流行热预防:及时隔离病牛,防止昆虫。

2.4羊快疫、羊猝狙:确诊后立即无害化处理掉,加强消毒。

3.感冒

晚秋、初春季节突变容易受寒,畜舍应该保证不漏雨雪,门窗也要有保暖设施,四面墙壁要不漏风,保证家畜不受凉。

五、家畜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措施

1.加强免疫程序

要随时观测家畜的饮食情况和精神状态,及时给家畜服用药物来预防。要随时注意疫苗的储存、使用方法,免疫前后给家畜的饲料增加抗生素,严格设定免疫程序。

2.加强饲料管理,避免家畜应激刺激

保证家畜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保证其健康成长。要避免停电或者光照不适合,这样会让家畜受应激刺激,抑制生育能力,还会提高家畜感染疾病的几率。因此在接种、转群前后一周,在家畜饮的水中加入电解多维能缓解家畜的应激刺激。

3.严格管理禽舍出入人员

严格加强管理禽舍出入人员,防止疾病通过人员传播。禽舍不允许外来人员参观,工作人员进出时要彻底消毒。

4.谨慎选择畜舍场地

选择饲养牲畜的场所也很重要,要考虑到交通是否便利,环境是否适合牲畜,最好不要选择周围有污染严重的工厂的场所,这对家畜饲养不利。最好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这能保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5.家畜养殖设施要齐全

养殖场内部要划分好各个功能区,与外界要隔绝,隔离工作不到位会造成与外界的交叉感染。

6.普及家畜疾病确诊实验室

现今,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许多病毒也开始变异,家畜的疾病症状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了,就不能按照习惯和感觉去治疗,而要通过临床确证,对症下药。

7.建立卫生防病制度

畜舍门口要设消毒槽,圈舍和饲养用具要定期消毒,生病的家畜要进行隔离,单独喂养和治疗。及时开展杀虫灭鼠工作,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8.家畜要适当运动

运动能够增强家畜的体质,提高抵抗力。牛羊等家畜可适当的放到舍外运动,让它们沐浴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每天坚持锻炼一到二个小时。

六、小结

家畜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养殖人员要密切关注家畜的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和治疗。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是由家畜疾病预防是否得当决定的,畜牧工作人员要根据相关资料和经验准确对患病家畜做出诊断,工作人员之间也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探讨解决方案,及时预防各种流行和常见疾病,提高防治水平,提高家畜的健康成活率,也就能保证食品安全,让人们吃得放心,这也能提高养殖户的收入水平,发展地区经济。本文只提出一部分家畜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可能还会有更多好的方法,但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家畜的安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