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合集13篇

时间:2023-09-22 10:39:38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篇1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35

一、国内外影视产业基地研究现状

1、上世纪九十年代研究状况。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就开始涉足对影视型主题公园以及专业影视产业基地的研究, (Butler,1990;Iwashita,2003 ;Nichola Tooke, Michid Baker,1996;Reilyetal,1998;Busby&Klug,2001 ;Beeton,2005;C onnell,2005;孟华,1998;蔡道华,1998;周品,1999 ;李蕾蕾,张晗 ,2005 ;周慧颖,黄远水,2005;薛奕,2006)。从文献资料看,九十年代之前的研究,并未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研究工作缺少持续性,而且始终处于零星状态;从内容上看,虽然数量颇多,但一直没有大的突破,长期停留在“影视剧播出后对影视基地的影响”、“影视旅游带动经济现象”、“影视表演”及“影视产业基地选址定位”等方面。影响研究依然是这个时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且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停留在就现状论对策,就现象推结论的层面上,管理层面上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

2、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研究状况。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国内影视基地建设一方面因急需拉动地方经济和旅游发展而导致建设方兴未艾,另一方面却因短期冲动、结构雷同等导致普遍的亏损和低迷,引发了国内众多的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类有关影视基地建设的研究和调研报告等层出不穷。这类研究报告主要从影视产业经济角度,多从电影电视产业链条以及旅游产业链的对接、共生和完善角度,阐释影视基地良性运行的机制。(项仲平、邵清风,2008)还有学者从政府决策、扩大影视衍生产品与主题旅游的深度结合角度等进行影视基地对策研究。(秦良杰,2008)近来也有学者从管理学角度对影视基地进行案例型研究,从运营模式考察国内影视基地的一般结构。(许学峰,2009)也有从较为纯粹的实证性研究入手,从各类史料和数据中探讨影视基地发展的对策研究。(张京成,2009;张勇,2010)

二、国内现有各类影视产业基地的尴尬处境的警示

研究国内影视基地尴尬现状的主要原因对于海南建设国际影视旅游产业基地具有重大的警示和启示意义。对已有的同类影视产业基地运营现状的尴尬处境分析,对于海南目前正在投入建设和未来规划的影视旅游产业基地具有比较研究的价值。

国内自1987年开始影视产业基地建设到目前已经建成和投入使用的近40多个,其中近80%处于亏损状态,仅仅5%处于微利的边缘,其中80%的投资主体为国有资产,这导致了地方财政不堪其负,已然成为地方发展沉重的包袱。这些影视基地80%以上占地在800亩以上,95%以上投资过亿,规模雷同、功能相似,经营模式也大体相同,赢利模式单一,普遍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近40多个影视基地年电影产量仅200多部,其中能够上映并取得良好票房和广泛社会影响的影片仅占极小部分。

95%的影视基地来自短期投资冲动,缺乏长期规划,为推动地方旅游经济跟风兴建,缺乏产业核心需求及长期发展途径研究;其次对所建设基地缺乏功能类型研究,将影视基地单纯的理解为外景拍摄地,大量临时电影拍摄设施频繁投入、淘汰迅速;再次影视基地盲目竞争,配套服务能力底下,旅游收入回报少,基地维护成本高昂,陷入亏损;最后由于大量重复性建设,导致人工造景众多雷同,拉动地方旅游仅仅产生短期效应,影视基地功能单一,无法进行深度开发。

如何引导海南影视旅游产业基地在当前国内影视基地普遍尴尬和低迷的形势下走出适合自身发展,凸显自身特点的道路,是当前海南建设影视旅游产业基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命题。

三、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影视基地的要素分析

海南建设国际影视旅游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而这一建设日程伴随“三亚南中国海影视文化生态园”的开工已经启动。正如理论界以及业界所普遍讨论的那样,各个要素都指向海南建设影视旅游产业基地利好的方向。一是国内独有的自然环境,与美国好莱坞具有同类价值;二是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聚集的各类旅游、文化和产业资源;三是海南长期旅游产业已经树立的品牌和想象,同时具有与影视产业具有高度的契合和共生性;四是海南岛作为中国面向南太平洋和东南亚的门户,在未来海洋战略中的关键地位,为可能的全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区域支持。

然而,各种可能的隐藏的不利因素也为海南建设国际影视旅游产业基地造成不确定因素。一方面是当前国内影视基地普遍的低迷局面,未能给海南建设影视旅游产业基地提供可靠的成功经验,一切将在探索和试验中进行;其次是国外主题娱乐公园和专业影视基地成功经验都无法简单复制到中国本土文化产业当中来,这为建立海南国际化的影视旅游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需要探索自身发展的成功道路;再次海南目前尚无多元的影视文化产业结构,缺少本身的区域资源,需要从内地和国际引入影视产业资源,这就为打造和实现何种功能、创造何种核心集聚以及发展目标产生了不确定因素,必须对其进行详尽的研究和规划才能保证其发展的可操作性;再次,海南原有的影视文化传统没有很好的延续和发展下去,影视文化的缺乏可能导致影视基地缺乏持续的影响力;最后,人才的匮乏,目前为止尚未产生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有关海南的成功影视作品,是目前较大的困境。

可以肯定的是,海南建设国际影视旅游产业基地从内外原因看都具有历史和现实的重大机遇,而如何吸取国内外各类经验和教训,抓住机遇,探索出适合海南地域的成功道路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本课题试图从多元的产业文化、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等分析视角,为海南建设国际影视旅游产业基地提供决策参考,从而为已经进行影视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研究。

基金项目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篇2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130-02

影视动画是一个新兴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较晚。影视动画具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但是作为一个产业,盈利是影视动画的目的。在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的现状是什么?中国影视动画如何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形象呢?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形象,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好处哪些弊端呢?笔者将针对以上问题一一陈述。

一、中国影视动画现状

(一)外国动画占据中国市场

影视动画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影视动画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中国的影视动画产业发展较晚,水平也比较低,但是中国人口众多,是影视动画发展的一个巨大市场。如果影视动画做的好,就能在中国收到不错的业绩。目前,中国影视动画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技术不成熟,市场运营不成熟,因此中国市场被国外的影视动画多占据。在中国的荧幕上,大多都是国外的动画形象,美国和日本的居多。在国人的头脑中,动画中的形象都是国外的。

(二)中国动画中传统形象缺失

影视动画是一个产业,但是也具有传播和传承文化的使命和义务。作为中国动画,目前的现状很不乐观。中国影视动画大多的外国动画的加工产地,将国外动画进行加工制作后搬上荧屏,或者是盲目的跟风,市场上哪些动画效果比较好,就制作类似的动画。在中国的影视动画中,缺乏本土的传统形象。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有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比如沉香、哪咤、孙悟空等,这些传统故事和形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但是在中国的动画中,却很少看到这些形象。除了《宝莲灯》在中国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外,很少看到其他本土的动画形象。

二、中国影视动画如何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形象

(一)中国传统形象与现代特点相结合

中国影视动画要想突破现状,在目前的竞争中走出一条发展之路,就要立足于本土文化,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中国本土文化中适合用于动画的形象很多,但是中国传统人物形象以及传统故事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有些与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不相符合。这就需要将传统形象与现代审美特点相结合,对传统的形象加以改变。比如在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经典的形象就是“沉香”,沉香救母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因此将这个形象应用于影视动画,是具有一定的观众基础的。但是一定要根据观众的喜好,将传统故事和人物形象进行修改,比如在服装的设计上,可以具有现代的特点,将沉香设计为一个古河现代审美的青年。本土文化中的传统形象和现代形象相结合,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才能打造好的传统文化产品,才能让中国影视动画走出一条可发展的道路。

(二)发展传统动画形象产业链

影视动画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者,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个产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产业。因此,在从中国本土文化中寻找形象的同时,也要将营销策略进行设计。通过观察国外的动画就可以发现,国外动画的发展策略不仅仅是打造本土文化的动画形象,更重要的是打造形象产业链,用产业链来增加收入和提高利润。例如在国外的《哆啦a梦》动画上映后,相同图案的儿童衣服、儿童书包、儿童笔袋等也相应上市,这种产业链的好处是不仅提高了动画的宣传效果,也直接增加了动画制作公司的利润。中国影视动画也可以借鉴这种发展模式,将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发展相应的产业链,形成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拓宽发展路子。《喜洋洋和灰太狼》是一部比较成功的中国国产动画,收视率是不用说了,同类产品也不少,在一些儿童用品中也经常能见到这种形象。这部动画就采用了这种产业链的形式,成功打造了动画的宣传效果。

三、影视动画从本土形象中寻找形象的利与弊

(一)有观众基础

中国影视动画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形象是有很多好处的,其中一条就是有观众基础。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发生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作为中国人,对传统的故事传说是耳熟能详的,对传统的人物形象是了如指掌的,因此中国影视动画将本土文化中的形象应用到动画制作中,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能够保证动画制作成功之后的基础收视率。另外,现在我国特别重视传统文化,为很多的传统文化比如艺术表现形式等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这项行动引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产生了了解的欲望。因此,在目前传统文化受重视的形势下,从本土文化中寻求动画形象是明智的,是得到观众的认可的,因此是发展本土形象动画的良好契机。

(二)群众心中有自己的动画形象

从本土文化中寻求动画形象具有一定的观众基础,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也具有不利的因素。这些传统故事和传统形象在观众心中有一定的了解,这些观众凭借自己听到的或者看到的在心中对某些形象有自己的定位和看法,因此将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形象制作成动画后,会得到观众很多不同的反应,他们会根据心中的已有形象进行判断。因此从本土文化中寻求动画形象时一定要注意,前期要做好市场调查,了解群众的心理需求,这样设计出来的形象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四、结语

影视动画在中国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因为中国的市场大部分被国外的动画多占据。中国的影视动画企业虽然不少,但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味国外的动画企业打工,也就是帮助国外动画占领中国市场。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健康的,也是不利于中国的影视动画长期发展的。因此中国影视动画必须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形象,探求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要想在中国的动画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要进行创新,不能只跟随国外的动画,要求自己的定位和自己的发展模式。期待中国的影视动画大力发展,夺回中国市场!

参考文献:

[1]方德运.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化存在的重要问题.电影艺术,2007年5期.

[2]田梓林.浅析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青年文学家,2013年9期.

[3]曹承进.中国影视动画问题与对策探讨.总裁,2008年9期.

[4]李玉龙.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现状分析.社科纵横,2005年3期.

[5]凌士义.对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的思考.电影评介,2006年10期.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篇3

影视城是影视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我国影视产业步入黄金发展期,一大批影视城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兴起并迅速发展。涿州影视城正是这些影视的代表之一。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题材影视剧热潮的逐渐消退,涿州影视城出现了片源短缺,经营困难的问题。这并不是个案,他体现了当前全国大多数影视城共同面临的尴尬局面,影视城产业化之路已经势在必行。

1.正视尴尬局面

涿州影视城曾经是我国最成功的影视城之一,始建于1990年,由央视投资建成,占地面积21973亩,是迄今为止接待摄制组最多的影视城,曾先后拍摄了《唐明皇》、《武则天》、《三国演义》、《上官婉儿》、《大明宫词》、《中国命运的决战》、《汉武帝》等2000多部影片和电视剧。近年来,涿州影视城也如同全国大多数影视城一样,进入衰退期,逐渐从辉煌走向了低谷,在“温饱线”上进行着痛苦的挣扎。“盈利难、负担重、产品单一”成为了涿州影视城面临的最大问题。

1.1盈利难

即原有依靠参观旅游和影视拍摄的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能维持影视城发展的需要。从影视拍摄看,2010年,涿州影视城虽然片约不断,先后有几十部影片进场拍摄,但是几天一部的接片数量与火爆时期一天三部的数量必然不能同日而语,差距非常明显。在我们的走访中偌大的影视城只有一部名为《古今六人行》的影视剧正在布置场景,其他场地都空闲,大量的资源闲置浪费。从旅游经营角度看,旅客寥寥无几,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一”、“五一”等黄金假期等旅游旺季,每天的游客量也仅仅百余人。

1.2负担重

即基本的维护费用给影视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影视拍摄的每次布景都是由摄制方投资完成,但是众多基础设施的养护却需要影视城自身进行负担。涿州影视城建有唐城、汉城、明清一条街等仿古建筑。一些使用率不高的设施不仅不能带来效益,还给影视城带来了“负担”,比如,当初为拍摄《三国演义》专门建设的“曹操丞相府”,内有跑马场、?望塔等具有明显汉代特征的建筑。据相关人士称,自《三国》之后,“丞相府”就再没有接待一个剧组拍摄,但是它的维护费用却不可少,这种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吴城等场景。

1.3产品单一

即相关旅游产品和影视产品开发及其简单,涿州影视城内除了两个提供照相的场所外,没有任何相关影视作品的开发,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观众游客想深入剧情,一探究竟的需要。在蜀国街丝毫感受不到“刘关张”结义的动人之感,在“三碗不过岗”的酒家前,也感受不到武二郎的豪迈。只能看到几间木头房子,孤零零的伫立其中。用导游的话说“只有点仿古建筑,没什么看头”,可知当前影视城对游客的吸引力可见一斑。除了这些问题外,我国在影视城建设上还存在重复建设、影视拍摄超饱和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直接导致了影视城发展的恶性循环,更导致了影视城在衰退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2.明辨缺陷原因

涿州影视城是个例,但却体现着我国影视城在经营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2.1在建设角度看目的缺乏科学性

很多影视城的建设从规划开始就存在着政治因素的干扰,没有进行长远的分析考虑,也没有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科学论证。这些动辄上亿元、占地数千亩的项目多由省、市等政府机构主办、牵头或合办,有的项目明确被列为省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程或者省、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工程。在这些项目中,资源很可能并不是按市场和产业需要配置,甚至是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角度出发考量。因此,影视城的盲目上马的“先天问题”直接导致后期发展的动力不足。

2.2从经营角度看缺乏有效地合理的科学规划

影视城建设的本来目的是为影视剧的拍摄提供场景,但是要是想维持经营并取得经济效益,大部分的影视城都会把盈利方式转嫁到旅游上,但是大部分影视城中的旅游项目较为单一,只是依靠旅游是很难获得长期效益的。

2.3从管理角度看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的影视城的管理主体不明确,一方面处于多方管理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无管理现状。不管是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还是旅游总局,都没有具体管理影视城的部门。这就直接造成两方面弊端:一方面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缺乏规范性、无法制约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另一方面使得很多政策性的导向出现滞后性,无法积极的有效地从政府职

[1] [2] 

能这方面去管理影视城,容易忽视影视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探究未来方向

要么进步,要么毁灭,这就是摆在国内影视城面前的两条路。从国内外影视旅游以及影视主题公园的成功案例来看,旅游化和影视产业集群化是影视城的未来发展的两极。我国影视城要实现这两极,就必须做到。

.要延伸影视城的功能

把影视城当做凝聚聚集的平台,通过加强相关互联产业的开发和开拓,不仅把影视产业的各种要素凝聚在一起,深挖影视自身潜力。围绕创意、剧本、投资、拍摄、后期的合成剪辑、营销、播出、发行和后期产品开发等诸多环节做文章,把相关的企业集中到影视城,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影视产业基地。从而可以做到,剧组从来到影视城到走出影视城,就能把一部好的电影“带走”。

.要提高影视城的旅游吸引力

深度挖掘影视城内在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使场景活跃起来,具有生命力,还可以搭配相关文化产品进行延伸。要紧跟影视剧的主题,从衣食住行各个角度开展活动,满足观众日益变化的旅游心理。要将影视城于周围景区容为一体进行运作,通过联合举办大型活动来扩大知名度,吸引游客,以影视城带动周边景区,互相促进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要和国内影响大效益好的旅行社建立伙伴关系,开设相应的旅游路线,吸引更多的客源。

.要把握市场脉搏

以市场导向为主要理念,深入研究游客的消费心理,通过对游客进行定期的调查来了解游客对于影视城中各个方面的评价,进而有针对性的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要加强影视相关的旅游产品方面的开发。积极开发包括书籍、海报、图片、音像制品、道具、玩具、纪念品等不同形态的产品。

.要转变收入结构

降低门票价格,增加其他消费点。门票价格要控制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程度,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旅游时间制定浮动的门票价格并随时加以宣传,要通过组织优惠活动,针对学生等特殊群体,制定特殊政策,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观光旅游。要深入挖掘潜在的消费,增加其他消费场地的消费,比如相关的影视产品。生产制作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影视剧中的人物或者有特殊意义的纪念品。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篇4

影视城是影视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我国影视产业步入黄金发展期,一大批影视城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兴起并迅速发展。涿州影视城正是这些影视的代表之一。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题材影视剧热潮的逐渐消退,涿州影视城出现了片源短缺,经营困难的问题。这并不是个案,他体现了当前全国大多数影视城共同面临的尴尬局面,影视城产业化之路已经势在必行。

1.正视尴尬局面

涿州影视城曾经是我国最成功的影视城之一,始建于1990年,由央视投资建成,占地面积21973亩,是迄今为止接待摄制组最多的影视城,曾先后拍摄了《唐明皇》、《武则天》、《三国演义》、《上官婉儿》、《大明宫词》、《中国命运的决战》、《汉武帝》等2000多部影片和电视剧。近年来,涿州影视城也如同全国大多数影视城一样,进入衰退期,逐渐从辉煌走向了低谷,在“温饱线”上进行着痛苦的挣扎。“盈利难、负担重、产品单一”成为了涿州影视城面临的最大问题。

1.1盈利难

即原有依靠参观旅游和影视拍摄的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能维持影视城发展的需要。从影视拍摄看,2010年,涿州影视城虽然片约不断,先后有几十部影片进场拍摄,但是几天一部的接片数量与火爆时期一天三部的数量必然不能同日而语,差距非常明显。在我们的走访中偌大的影视城只有一部名为《古今六人行》的影视剧正在布置场景,其他场地都空闲,大量的资源闲置浪费。从旅游经营角度看,旅客寥寥无几,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一”、“五一”等黄金假期等旅游旺季,每天的游客量也仅仅百余人。

1.2负担重

即基本的维护费用给影视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影视拍摄的每次布景都是由摄制方投资完成,但是众多基础设施的养护却需要影视城自身进行负担。涿州影视城建有唐城、汉城、明清一条街等仿古建筑。一些使用率不高的设施不仅不能带来效益,还给影视城带来了“负担”,比如,当初为拍摄《三国演义》专门建设的“曹操丞相府”,内有跑马场、瞭望塔等具有明显汉代特征的建筑。据相关人士称,自《三国》之后,“丞相府”就再没有接待一个剧组拍摄,但是它的维护费用却不可少,这种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吴城等场景。

1.3产品单一

即相关旅游产品和影视产品开发及其简单,涿州影视城内除了两个提供照相的场所外,没有任何相关影视作品的开发,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观众游客想深入剧情,一探究竟的需要。在蜀国街丝毫感受不到“刘关张”结义的动人之感,在“三碗不过岗”的酒家前,也感受不到武二郎的豪迈。只能看到几间木头房子,孤零零的伫立其中。用导游的话说“只有点仿古建筑,没什么看头”,可知当前影视城对游客的吸引力可见一斑。除了这些问题外,我国在影视城建设上还存在重复建设、影视拍摄超饱和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直接导致了影视城发展的恶性循环,更导致了影视城在衰退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2.明辨缺陷原因

涿州影视城是个例,但却体现着我国影视城在经营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2.1在建设角度看目的缺乏科学性

很多影视城的建设从规划开始就存在着政治因素的干扰,没有进行长远的分析考虑,也没有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科学论证。这些动辄上亿元、占地数千亩的项目多由省、市等政府机构主办、牵头或合办,有的项目明确被列为省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程或者省、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工程。在这些项目中,资源很可能并不是按市场和产业需要配置,甚至是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角度出发考量。因此,影视城的盲目上马的“先天问题”直接导致后期发展的动力不足。

2.2从经营角度看缺乏有效地合理的科学规划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篇5

本文分别从媒体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政策进程与实践推进、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的问题反思等三个方面,对中国近十年来的广电体制改革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无论对于管理者、实践者,还是理论学家,迄今为止并未就电视产业化进程的理论进路与资本经营,达成统一、明确的认知;今天的中国广电产业体制改革在诸多矛盾问题的交织与困扰中,已经进入到了产业体制改革的“冷冻时期”。

一、电视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政策推进与实践回顾

2000年前后,中国电视产业在经历了行政事业管理和事业/企业双轨制管理两个发展阶段的徘徊与渐进过程之后,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指向和实践运行都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即国办[1999]82号文件),从行业结构上引导并促进有线网与无线台进行合并,并在具体的操作实践层面,明确提出了广电媒体应该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指导原则。这个文件的出台为后来电视运营的产业化变革和电视媒体内部管理机制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切入的契机,因此也被业界人士和行业专家认为是政府广电管理高层锐意进取,改革原有广电系统零散化分割格局、促进新一轮体制变更的纲领性文件。

与此同时,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电视研究》等为代表的电视专业期刊,也集中刊发了一批旨在探索广电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理论文章,在学术层面上推动着广电体制产业化变革的实践进程与观念深化。从1999年到2000年,周鸿铎的《对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的认识和采取的经营策略》(《视听纵横》1999年第2期)、《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道路的实践和理论依据》(《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高福安的《关于我国媒体经营的类型与研究》(《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经营管理思路》(《现代传播》1999年第6期),郭荣生的《电视经济:一条快速发展的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1期)、龙佑云的《谈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和即将到来的产业格局》(《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2期)、梁和的《产业化经营是电视业发展的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5期)、朱建飞的《产业经营:中国电视跨世纪的抉择》(《电视研究》2000年第1期)、尧风的《电视产业经营的必然性与相关条件》(《电视研究》2002年第2期)等文章先后刊出。这些评论者以观察员、理论家和实践者的身份借助学术论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广电管理行业政策产业化变革呼之欲出的关键年份,向媒体实践领域也向广电政府管理层表达着自己的话语诉求和问题意识。

2000年11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化发展试行工作的原则意见》(即广发办[2000] 284号文件),明确了在保持宣传任务为中心不变的前提下,组建集多媒体、多渠道、多品种、多层性、多功能于一身的广电传媒集团的行业发展指导方针。同年底,全国第一家省级广播影视集团湖南电广传媒集团成立。第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1] 17号文件),正式明确了积极推进传媒集团化改革,组建大型新闻传媒集团的目标,并对组建广电集团的原则、体制、融资、运营目的等进行了全面明确地界定,该文件因而成为助推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建设的里程碑。同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广播影视集团化改革的实施细则(试行)》(广发办字[2001] 1452号文件),对广电集团的管理结构与运作制度、宣传任务与企业创收等方面进行了细则指导。

在此前后,随着中共中央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产业和其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内容,在两次会议形成的决议报告及相关文件中被多次提及。“完善文化主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第一次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上受到关注。200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3] 21号文件),更进一步地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1号文件的指导方针下,国家广电总局制定并了《广播影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的相关文件,审核批复了浙江广电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南京广电集团、厦门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长春电影集团公司等7家试点单位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审核批复了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和峨眉电影集团组建方案,将广电行业的集团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

在中央战略决策导引、业界实践探索和理论界观点争鸣三者的合力推动下,2003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分别从当前广播影视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相关措施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广播影视业改革与建设的产业思路。这也是国家广电管理系统高层对中国电视行业的产业化变革,所进行的第一次详细全面地阐述。《意见》分析了中国电视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电视台电台1900多座,电视节目2000多套,节目制作机构近900家,年产剧作1000多部10000余集,系统收入514亿元人民币;并进而指出,从1982年到现在,我国的电视媒体已基本实现了从依靠财政拨款生存到自收自支、自我营生的历史性转变。在《意见》中,“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广播影视产业的特性和规律,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依法管理为保障,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产业化指导思想被明确提出。[1]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及相关措施得到逐一阐释,这一文件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电视产业发展思路和政策导向的最终明确。

二、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与争鸣

电视产业化发展政策的明朗和实践探索进程的加快,带动着电视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持续升温。1999年11月,《光明日报》在第五版“文化风云”栏目发表了刘志远的文章《影视资本市场亟待发展和规范》。在这篇篇幅不长的短论中,作者指出影视业作为“新兴产业”、“黄金产业”、“朝阳产业”,虽然发展潜力巨大,却由于资本市场发育不良、产品交易市场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其发展状况难以令人满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别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我国影视业”、“发育资本市场,建立影视产业投资基金”、“完善影视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创造一流产品”、“组建影视产业集团,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影视业资本运营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其中所提到的“缺乏市场经济意识”、“行政干预、封闭式运作”等,看法尖锐而又切中肯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影视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本市场运营现状。文中所提倡的“形成产业规模”、“实行制作与播出分离”、“利用资本市场,合理配置影视产业资源,并通过有效地融资手段来推动中国影视业发展”、“充分发展人才的积极性”、“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强强联合,组成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影视产业集团”等[2],都成为了以后电视产业改革和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与问题所在。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广电集团化呼声的升高,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呈现出了深化、细化的发展趋势,并开始由单纯的理论研讨向实践运营层面过渡。该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第3期上刊发了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的文章《深化改革 开拓进取》。在文中,作为业界精英和代表人物的赵化勇,针对中央电视台的当下运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鲜明提出了“大力推进频道专业化进程”、“进行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分离的改革尝试”、“全面推进成本核算工作”、“推进建立以全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第二经济支柱’(广告为第一支柱)”[3]的运营理念和整体变革策略。相比较之下,此处的电视资本运营实际已经扩及到了电视产业运营的方方面面,而不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资金”概念。由于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标杆作用和示范效果,它在电视资本经营理念上所提出的变革主张,也无疑地成为了全国各地方电视媒体效法的对象。

在同一期杂志上,还刊发了山东胶州广播电视局王政林、周建明的文章《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初步实践》,对电视媒体优化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经营和引入竞争机制、改变用人制度、调整原有局台机构设置、实行制片人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4]此后,刘占华《开拓广播电视节目资料管理的新思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5期)、林涛《从资本整合到资本运营——关于广电集团化的一点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3期)、卜彦《电视产业金融资本的运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2期)、王刚健《成本预算与成本经营——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9期)等一批文章先后发表。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出发,推进并深化了电视产业运营中资本经营的研究工作。

其中,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李岚的文章《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结合广电行业2000年以来集团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现状和其效益评估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反思与构建。[5]这篇文章提出,应该从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有限财产责任、建立保障各方利益的分配机制等几个方面,对现有集团管理运营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在广电集团内部运作机制的效率评估上,她主张从经营模式及其运作、支出结构及其运作、收入预期及其运作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严格评估。这一观点,是对2000年以来广电集团化浪潮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广电产业改革由速度型向稳健型转轨的恳切理论建议。文章还从产业链打造的角度,考量了中国广电集团市场价值的评价体系建设现状,并将电视媒体品牌的无形资产纳入到了评估体系的范围中来。这篇文章是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初期,就资本运营和体制监管进行深度剖析的,极富创设性的理论探索论文之一。

在电视产业进行资本运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民营公司的出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105号文件,在第10条中明确规定了以下内容:“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6]。次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在第五条中明确肯定了社会组织和企事业机构可以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或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7]随着民营电视在产业格局中合法地位的正式确立,民营电视资本运营也成为整个产业理论研究中的受人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李幸、汪继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解析中国民营电视》(陆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国民营影视发展研究》(耿蕊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专门以民营电视产业运营为研究对象的一批著作也随之问世。这些著作一方面应和着星美传媒、太合影视、浙江影视集团、贵州金天地广告节目有限公司等民营公司的快速发展情势,一方面也扣合着中国电视管理体制改革制作/播出分离浪潮的推进,在整体上促生了产业理念研讨多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

这一时期,较早介入媒介资本运营研究领域的周鸿铎也先后出版了《传媒产业资本运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传媒经济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媒介产业制度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著作,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媒介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化地研究。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推出了黎斌编著的《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该书在继承原有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理念的基础上,首次将系统模型、耗损结构、产业经济学框架引入到了中国电视传媒产业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来。在对中国电视现状进行具体评估的基础上,《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不但揭示了中国电视资本运营系统的演进特征,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整体推进、价值集成和风险控制等对策建议。

200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媒资本运营》(谢耘耕著)则第一次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传媒资本运营的现状和未来提出了相对完整的框架。作者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国际传媒资本运作的经验,对我国传媒的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分别就传媒资本运营的发展、传媒融资、传媒并购与反并购、并购后的整合、传媒收缩战略、传媒无形资本运营等方面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同时期的媒介资本管理著作中,具有着开拓性意义。次年7月,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台长李晓枫主编出版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一书。围绕“传媒资本运营”这一重点主题,全书从理论框架、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等视角出发,对我国电视业广播电视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并在“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理论构建、国外传媒经验借鉴和国内电视业的资源整合等层面提出了富有启发性和重要借鉴意义的理论建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体多元”产业格局及其经营思想的提出。围绕这两个问题,编者阐述了以播控环节为中心,向电信行业、图书及杂志市场寻求合作的综合化电视产业经营思路,并着意强调在在现有语境下推行“国资为体、资本多元”,“公益为本、经营为用”[8]运营理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总结了七年来中国电视资本运营和理论探索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此外,这一时期涉及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著作还有曹鹏/王小伟主编的《媒介资本市场透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出版)、赵曙光/耿强合著的《媒介资本市场——应用导向的分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严三九/黄飞珏著《媒介管理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赵曙光/张志安著《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这些著作也都在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或专门论述或顺带提及,探讨了电视产业资本经营中的相关问题。

三、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与体制改革的理论反思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篇6

二、并购公司简介

(一)华策影视公司概况

华策影视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影视公司之一,其主营业务为电视剧、电影、影院、广告以及经济业务等,其中电视剧业务是其最主要的业务,贡献了91%以上的营业收入。华策影视自上市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资产总额从2010年的12亿元到2014年的50亿元,利润总额从2010的1.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5亿元。以电视剧起家的的华策影视,电视剧业务从2010年只有300多集的产量,到目前已经有1 000多集的产量,市场占有率也大大提高。另外华策影视更是连续四年荣登“福布斯中国上市潜力企业百强”榜,从第一次上榜至今,华策影视的市值增长了174.66%。

(二)上海克顿传媒公司概况

克顿传媒于2003年成立,成立之初主要从事电视媒介咨询工作,是我国最早从事大数据研发的公司,拥有成熟的数据挖掘能力,2009年其正式进入影视剧的制作和发行领域,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电视剧研发和制作公司之一。2013年克顿影视被华策影视以 100%股权的形式并购,截至被并购前的2012年,克顿传媒的总资产达到64 425 060元,营业收入为58 537 340元,其收入主要来源为影视剧的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98.62%,净利润为9 359 810元,年电视剧生产量达到400集左右的生产规模,两大影视公司合并后强强联手,为制作质量更好更受观众喜爱的影视剧而共同努力。

三、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动因及过程分析

(一)并购动因分析

提高市场占有率,发挥规模效应。克顿传媒在电视剧的制作和发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制作的电视剧质量高。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每年生产的精品影视作品会超过千集,拥有的影视剧版权数量更会达到每年上万集的数量。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2年间华策影视与克顿传媒总的发行集数远远高于其他几家电视剧业务非常出色的公司,大大提高了华策影视在电视剧市场上的占有率。

丰富电视剧题材,实现资源共享。克顿传媒有着丰富的电视剧素材,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双方可以在电视剧资源上实现共享,进行多品牌运营,制作更多更优秀的电视剧。另外克顿传媒的很多影视剧版权面向的是年轻的观众,而华策影视则偏向于传统受众群,两者的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利用“大数据”优势创新产业模式,完善产业链布局。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可以利用克顿的大数据优势,加快两家公司品牌、资源的融合。另外克顿传媒在成立初期从事电视方面咨询服务,帮助很多电视台进行战略定位,与电视台的合作使克顿传媒深谙影视剧的发行渠道,加上大数据可以轻松了解受众群对于电视剧的偏好与需求,可以加快华策影视“内容+渠道”的战略布局,不断完善其影视产业链结构。

(二)并购的过程分析

华策影视以向克顿传媒的四位股东支付现金及发行股份结合的方式收购克顿传媒100%的股权。其中,以现金支付交易对价的35%,金额为57 820万元,以向股东发行股份的方式交易对价的65%,最终以总价165 200万元完成了此次并购活动。另外,在并购时双方也签了业绩承诺及补偿协议,克顿传媒必须在2013年至2016年的合并报表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 095.32万元、18 188.19万元、23 693.70万元及24 297.91万元。由于克顿传媒在并购前业绩状况良好,有着自己优秀的管理团队和管理经验,华策影视也承诺并入克顿传媒后,在保证双方资源共享及经验共享的情况下,确保克顿传媒人员团队以及公司运营相对独立,使克顿传媒继续保持原来的管理团队和运营模式。

四、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案例财务效应分析

(一)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财务效应分析

资产状况分析。华策影视属于文化传媒业,收入来源主要是影视作品的收入,对固定资产的依赖性较小,因此其所占资产总额比较少,变化也不会很大,所以就不再对固定资产进行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华策影视的资产总额在2014年涨幅达到了 138.61%,主要因为克顿传媒的并入带来了大量的资产;货币资金到了2014年出现正增长,并且涨幅很大,主要是因为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盈利能力增强,且回款情况很好,货币资金充足。

企业2014年的应收账款为1 138 365 095元,与上期比起来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率达到115.47%,主要是因为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大小和影视公司作品发行时间有很大关系。如果期末大量发行作品则会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而华策并购克顿传媒后影视剧的发行量大幅度增加,从而造成应收账款随之增加。虽然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但公司的主要客户都是信用良好的各大电视台,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较低,预计2015年公司回款情况良好。

就存货方面而言,存货占总资产比例较高是影视制作企业的特征。由表(2)可知存货占资产总额的20%左右,2014年存货共计近10亿元,占资产总额19.7%,大量的存货代表着企业的潜在现金流,一旦存货出库被售出就会形成收入,从而为企业带来大量的收益。另外自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存货周转率由2013年的1.2738上升到了2014年的1.5314,上升了20个百分点,表明华策影视的存货流动性增强。

盈利状况分析。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时间整合,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的财务效应也渐渐地显示出来。经分析虽然公司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从2012年到2014年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2013年到2014年下降了13.8%,主营业务利润率也从2012年的15.64%下降到了2014年的12.65%。但是净资产收益率之所以会下降,主要是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净资产规模扩大所致,主营业务利润率的下降则是因为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一系列成本的增加。该并购刚经过一年,还有许多资源要素需要整合,经过资源的整合后,会进一步降低各项成本费用,从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使企业更有竞争力。

自2014年两公司并表后,华策影视的营业收入高达19亿多元,涨幅更是达到了108.16%。另外,华策影视的净利润涨幅是2013年的一倍多,净利润达到了4亿多元,业绩情况非常好。2014年克顿传媒经过审计后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20 657.59万元和18 675.50万元,大大超过了预期,完成了业绩承诺,进一步说明克顿传媒经营状况很好,并入华策影视后,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业绩的增长,说明华策影视和克顿传媒并购整合得很好,发挥了协同效应。

现金流状况分析。对于影视制作公司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经营活动的流入和流出具有周期性,从对影视作品的投资拍摄到销售收入的实现一般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跨期现象很常见。二是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流出和收回不具有均衡性,现金的流出贯穿了影视作品的投资至发行的全过程,而资金的收回往往只发生在某几个时点。 2012年和2013年华策影视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一方面是期末发行影视作品较多形成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另一方面则是公司正处于发展阶段,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加快了经营现金流的流出。201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一方面是因为新增克顿传媒带来大量现金流的流入,以及回款情况很好。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都有所好转,这主要是因为华策影视在此期间投资规模变大,并购克顿传媒所新增的股份和贷款所导致的。

对于影视公司来说,预收款项的多少直接反映其影视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和业绩的好坏。从表(3)可以看出,2012年到2014年华策影视的预收款项一直以200%以上的增长率呈高速增长态势,2014年预收款项更是达到了167 279 136.92元,这说明华策影视的影视作品很受欢迎,另一方面,大额的预收款项更是为华策影视带来了充足的现金流,从而间接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总体来说,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现金流状况良好,现金流的改善,使得企业将有更多资金进行投资,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回报,产生更大的财务效应。

股市表现。华策影视于2013年7月29日宣告并购克顿传媒,此宣告一经公布,股价应声上涨。由图中可以看出,自7月29日之后,深证成指也呈小幅上升状态,但是其涨幅远不及华策影视股价涨幅,这说明华策影视股价的大幅上涨并非股市整体作用,而是投资者对其并购克顿传媒公司有着良好的预期。

(二)专业化并购与多元化并购财务效应比较分析

华谊兄弟多元化并购财务效应分析。华谊兄弟作为国内最早上市的影视公司,以拍广告起家,而后涉足影视业。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近两年华谊兄弟渐渐偏离影视正轨倾向于资本运作,相继并购北京掌趣和广州银汉科技等大型游戏公司以及房地产公司。由表(4)可以看出华谊兄弟201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有所增长,但是业绩增长的背后却存在极大的隐患。由表(5)可以看出华谊兄弟最重要的影视娱乐板块主营业务相比2013年下降了38.37%,而在手游为主的互联网娱乐板块收入增长率却高达3222.14%。华谊兄弟收购掌趣科技22%的股权后,每年都会看准市场时机减持掌趣科技股份以此来盈利,2014年华谊兄弟共减持掌趣科技3.27%的股权,获得4.18亿元的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40.45%,掌趣科技和银汉科技两家游戏公司为华谊公司带来的净利润共计占52%,占比很大。而华谊兄弟为增强电视剧业务并购的浙江常升影视制作公司在2014年的营业收入为1.11亿元,仅占影视娱乐板块收入的6.5%,占总净利润的2.3%,对华谊兄弟的业绩贡献并不大。另外不论是影视娱乐板块还是互联网娱乐板块毛利率都有所下降,以上都说明华谊兄弟主营业务有所萎缩。

专业化并购与多元化并购风险分析。华策影视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着明确的定位,倾向于走专业化并购之路。虽然华策影视在做好内容的基础上力图拓展整个影视产业链,但是,不论是将影视作品出售给各大电视台还是实现影视剧的网络播放,其目前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只是简单的版权交易。另外从华策影视的营业收入构成可以看出,电视剧销售占营业收入的90%以上,过度集中的盈利模式不利于分散风险,一旦电视剧环节出现差错将严重影响华策影视的业绩。相比于华策影视,开始以影视公司著称的华谊兄弟正从努力制作优秀的电影、电视剧、发展艺人经纪的传统影视公司走向倾向于资本运作的多元化并购道路。华谊兄弟近年来的很大一部分盈利来自游戏,而在影视娱乐业务上却有所萎缩。相比于游戏业务,华谊兄弟最擅长的还是影视娱乐方面的业务,而游戏领域就目前来说属于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还很不成熟,未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华谊兄弟在没把优势领域做好的情况下,就向不擅长的领域扩张,很可能会在产业发展中被淘汰。

五、结论与启示

华策影视并购克顿传媒后,首先在财务上表现良好,不论是资产状况还是盈利能力都有所提升,而克顿传媒也完成了其业绩承诺;其次并购克顿传媒后华策影视的股价也呈大幅上涨态势,市场对其预期良好,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并购;最后通过将华策影视的专业化并购与华谊兄弟的多元化并购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不论是多元化并购还是专业化并购都有其潜在风险:过度的集中化经营不利于分散风险,而过度的多元化经营也可能使企业丧失主业优势。所以影视业公司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在进行专业化并购巩固主业的同时进行多元化经营,以此壮大主业及分散风险。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篇7

(一)投资金额大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对影视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影视产业作为人们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为了满足当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国对影视产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与其他产业项目投资相比,影视投资所投入的资金量较大,通常达到百万、千万、甚至上亿。

(二)影视投融资周期较短

就当前影视制作时间来看,一般比较短,影视作品在经过制作、发行环节后,其投资阶段就结束。在影视作品放映开始后,投资者通过票房、版权的出售等多种方式来回收资金,就整个影视制作周期来看,影视投资周期比较短。

(三)投融资风险大

影视产品一种文化产品,它属于一种无形资产,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影视产品这种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其在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中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盗版风险、竞争风险等,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每一种风险都有可能导致影视制作项目功亏于溃,以至于投资商血本无归。

二、我国影视制作投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影视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并深深的影响着当代人们的生活。影视制作作为影视产业中的核心环节,在当前全球产业发展潮流中,影视制作能够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影视制作既是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资金密集的事业,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想生存下去,就会产生投资、融资行为[1]。同时在这个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里,人们对影视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当代社会及人们对影视产业的需求,不仅政府对影视产业进行了大量资金投入,一些商业银行、投资家、厂商也为影视制作提供了投资和融资的渠道。

(一)影视制作投资现状

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影视制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为了满足人们对影视作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不断出现。我国电影产量一直以20%的增幅高速增长,影视作品数量逐渐增加[2]。

2、投资主体多元化

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影视制作产业已经呈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据相关数据表面,截止2006年[3],我国国产电影投资主体已经超过300家。从当前的影视行业产业链角度来看,一些原有的影视公司加速了全产业链布局,力图纵贯产业上下游,最终打通投资、制作、发行、终端等环节。如中影及华谊兄弟投资建设院线、万达成立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影视行业,开展影视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及后产品等全产业链业务。另外,许多投资商、厂家也意识到影视制作产业发展的噱头,逐渐加入到影视制作行业当中来,为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壮大了影视制作规模。

(二)影视制作投资面临的问题

1、影视作品未能进入影院放映

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影院放映的影视作品大都是一些商业片,其主要是以票房和版权为主,像一些公益类的影视作品很难进入到影院放映。同时我国低成本影视作品比较多,与那些耗资巨大的影视作品相比,其进入影院放映的机会就相对较小。

2、缺乏风险评估体制

在这个竞争激烈市场环境下,我国影视作品从制作到发行再到放映,每一个环境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投资者之所以会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影视制作,就是向通过影视作品来获得高回报,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对影视制作产业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不能对影视市场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进而造成影视行业亏损的企业不断增加,进而挫伤影视企业的投资热情,不利于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

三、影视制作融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融资金额小

在我国当前影视制作产业中,主要以小成本的影视作品为主,我国每年生产的小成本电影占到总影片数中的80%,大部分影视作品融资数额只有几十万、百万而已,而欧美一些国家的影片融资数额几乎等于我国一年的影片拍摄总合,与欧美国家相比,融资金额出现了严重的不足。

(二)融资渠道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影视制作企业大都是依靠政府资金的投入来进行融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建设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自此,政府不再成为影视制作资金的主要来源,一些商业电影逐渐成为现代影视行业的主流,由于影视投资、融资风险的存在,许多厂商、投资者都不愿意为影视制作提供资金支持,从而造成了我国影视制作融资渠道单一,进而不利不利于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

四、我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的创新发展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在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下,影视制作投融资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风险是其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影视制作投融资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要想促进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影视市场进行全面评估,加强风险意识[4]。首先,在影视制作前,决策者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掌握市场、了解竞争对手,加强风险预测及评估,只有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制,才能确保影视制作投融资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促进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5]。其次,在影视制作工程中,要重视影视制作质量,要注重影视制作过程的管理及生产,确保影视制作的顺利进行。另外,企影视制作企业在进行负债集资时,要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行业的特征进行集资,合理的负债有利于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的财富目标,避免盲目的负债,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二)互助融资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篇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国微电影创新性表达及其潜在市场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3SB0309);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院级科研课题“微时代的文艺创作与文艺消费研究――以微电影为例”(项目编号:12C002)的研究成果。

2010年,《一触即发》《老男孩》《指甲刀人魔》等短片在网络上的火爆,几乎让微电影这个新名词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这些制作精良、短小精悍、叙事完整的视频在网上均获得千万级的点击量,它们的火爆掀起了微电影创作的热潮。微电影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因此,伴随着微电影产量的不断增加,对微电影的理论研究也在日益丰富。已召开多次包括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参与的学术研究会,共同探讨微电影的话题;已有近百篇。下面我们将对近几年来国内对微电影的研究状况作简要述评。

一、对微电影广告价值及营销模式的研究

微电影从一诞生便与广告有密切的联系,业界及学术界公认的第一部微电影《一触即发》便是凯迪拉克定制的广告,继《一触即发》之后,相当多的企业采用了微电影的方式进行广告宣传。即使不是为广告主量身定做的微电影,如很多视频网站策划的微电影,也因为需要企业的投资而不得不在微电影中植入广告。因此,微电影的营销模式与广告价值便成了颇受关注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国内对微电影进行的理论研究中成果最多的一部分。

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微电影广告有明显的优势。这是不少研究者都总结到的问题,比如陶莹在《传播学理论在微电影广告中的应用》一文中从投入产出比这一角度分析了微电影广告的优势;高诗则从政策、平台、用户阐述了微电影广告发展的三个利好。总之,微电影广告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微电影广告也存在一些问题。多位研究者都注意到微电影监管机制不严格、缺乏统一行业标准的现状,而这极可能导致大量低质量微电影广告的产生。正如高诗所说微电影广告“在行业标准规范的统一及评价体系的建立这两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关心不够和研究不足。也正是因为这种集体性的近视和失语,使得微电影广告的发展缺少一种框架性的指导和良性的发展环境。同时,加之微电影广告投入成本低的经济特征,使得很多企业或品牌在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特性或产品类型是否适合‘微电影广告’的情况下就盲目投拍。当这种轻率随意的市场行为与模糊不统一的行业现状相结合时,很可能使微电影广告提前进入瓶颈期,阻滞进一步发展”①。因此,如何建立微电影广告的评价体系是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此外,微电影广告要最大化地实现它的商业价值,其营销模式也至关重要。总结多位研究者的看法,微电影要进行成功的营销,不外乎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品牌精神;二是故事创作;三是营销渠道。

在微电影的商业模式上,孟志军总结道:目前微电影的商业模式还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将微电影与新媒体以及广告商捆绑在一起。由于新媒体播放平台的免费性,很难进行版权保护,所以微电影想要通过播放渠道来盈利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于是只能通过在影片中直接植入广告的方式来获得广告商的赞助,但这样又影响到了影片的独立性和艺术性。怎样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成为微电影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②而这也是在众多的微电影营销模式研究中极少谈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大研究的力度。

二、传播学视野下的微电影研究

微电影的流行与它的传播语境密不可分,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微电影展开研究,厘清微电影流行的社会背景,把握它的传播特点,以此找到对应的传播策略来扩大传播效果便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研究成果并不多。

微电影不仅是一种新的电影样式,也正在创造一种新的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具有极强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而这也是媒介融合时代传播最为突出的特征。微电影在这样一个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产生,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适应媒介融合的环境特点,采用更灵活的推广策略。康初莹总结的几点策略是值得借鉴的:一是整合多种媒体,立体化推广;二是投受众所好,精准化推广;三是巧妙利用微终端、微博、微群体进行推广;四是建立信息搜集和反馈机制,提升互动性。③

张歆若以《父亲之父女篇》作为个案,探讨了微电影的深传播,“微电影内容上的深刻传播,文化层面的深度传承给微电影的传播效果一个分析视角”④。并由此引发对整个电影产业链发展的思考,“新媒介微电影的传播效果为电影产业链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角”⑤。因此,如何使微电影成为电影产业链的有效延伸,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

三、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微电影的流行,加之制作门槛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微电影创作的队伍,“草根呐喊、专业团队关注、明星加盟,微电影时代热闹纷呈。然而在热闹的背后,由于主创群与影像类型的不同,微电影已被分化得泾渭分明”⑥。即为广告商量身定做的微电影广告、由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的微电影(大部分包含植入广告)及草根阶层的微电影。微电影广告尤其是大商家的微电影广告由于投资较大,制作精良,在网络上吸引了大量的点击率,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微电影的发展;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的微电影由于良好的制作水准和精心的宣传与策划,也拥有大量的受众,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微电影迅速发展的背后,已经暴露出过度商业化的端倪。因此在微电影广告和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的微电影极大发展的同时,草根微电影的发展态势却并不乐观。而笔者认为,必须保持微电影创作的多元化,才能促进微电影更好的发展,因此,推动草根微电影的发展来避免微电影的过度商业化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微电影的发展源动力更倾向于草根阶层,它的魅力和意义也大多来源于此。”⑦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草根微电影对于微电影未来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胡克教授就提出:“微电影应多与民众现实生活相联系,以草根微电影为发展方向,从而保持微电影的生命力。”⑧而微电影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如骆育红所说:由于技术的普及带来了制作门槛的降低,大量的专业影视院校的学生以及非专业但热爱电影的文艺青年都投身到了网络视频的制作与传播当中,众多的视频网站、门户网站、也不断开展微电影剧本征集、微电影比赛等活动,希望从中发现新力量,在未来还可往更广阔的大银幕发展。“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微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是帮助中国电影发现积蓄年轻力量的根据地。”⑨这些年轻力量相当一部分又蕴涵在草根群体当中,所以,推动草根微电影的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从微电影发展的现状来看,草根微电影基本上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除了各大网站的微电影比赛,缺乏一个集中推介的平台来扩大它们的影响力,让不少优秀的作品湮没在浩瀚的网络信息洪流中,因此,“以大成本打造不以盈利为目的高端的微电影平台和无障碍搜索引擎”⑩是未来微电影发展值得探索的方向。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以草根微电影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未来发展路径的文章还没有。

四、微电影的艺术特征研究

在对微电影的广告价值和营销模式进行研究时,多位研究者都谈到了微电影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以内容为王、创意取胜的问题,所以对微电影本身的艺术创作及特征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电影叙事艺术研究。

微电影在叙事上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传统电影的独特特征。几位研究者都总结到,在叙事结构上,微电影对大部分传统电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做了一些改变,“开端与结局被尽可能的压缩,发展甚至被省略,而是以大篇幅展现高潮”。这样的叙事结构“加快了叙事的进程,内在地形成了影片的快节奏,也形成了简单明快的叙事风格,迎合了当代人的文化消费心理”,故而获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同。

郑友奇则从微电影在叙事结构上的开放性这一角度谈到:“微电影在新媒体平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叙事上就可以在主线外设置庞大的支线,让每一个网民上传自己心目中的支线故事,共同汇聚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剧生活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微电影的受众群体便可以实现在故事主线基础上对故事的自由更改与创造。这一点既值得创作者们借鉴,也值得研究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实,微电影的艺术特征并不仅仅表现在讲故事的方式上,其他如题材、视听表现方式都有不同于电影的值得研究之处,但目前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

从上述对微电影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对微电影的研究,但视角还没有全面放开,目前的微电影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商业价值上。不可否认,微电影具有很大的商业前景,但它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创作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所以以微电影的创新性表达为切入点,对微电影的创作及其潜在的市场价值进行综合研究,便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 高诗:《“碎片化”语境下电视广告发展的“聚”挑战与“微”契机》,《东南传播》,2012年第9期。

② 孟志军:《微电影的传播学解析》,《新闻界》,2011年第8期。

③ 康初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微电影广告发展探讨》,《新闻界》,2012年第15期。

④⑤ 张歆若:《“微”电影的“深”传播――以微电影〈父亲之父女篇〉为例分析其传播效果》,《今传媒》,2012年第5期。

⑥ 尤达:《当梦想照进现实――从主创群与影像类型看微电影时代的发展》,《大众文艺》,2012年第1期。

⑦ 《名人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微电影发展之路》,《当代电影》,2012年第6期。

⑧⑩ 高一然:《“影像新潮:微电影命名与形态”学术研讨会综述》,《电影艺术》,2012年第4期。

⑨ 骆育红:《“微电影”:网络时代的概念泡沫》,《名作欣赏》,2012年第30期。

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东南传播》,2011年第12期。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篇9

笔者自2009年从事高校影视专业英语教学以来,走访和调研了国内部分相关高校开设此课程的情况。本文将结合个人的工作体会和影视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提出几点思考和对策建议。

1 影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1 影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未得到足够重视

有人认为专业英语就是专业知识的英语课,等同于双语教学,没必要专门开设一门专业英语课。还有人认为,专业英语就是专业词汇的汉英互译。教和学上都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以笔者所任教的某综合性大学为例,影视专业英语被列为艺术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广播电视编导(下文简称编导)本科专业选修课。但在一些艺术类著名高校,影视专业英语则在研究生阶段作为选修课或根本没有开设此课程。有的高校虽开设了影视专业英语课,但教学与上级管理严重脱节,基本属于边缘课程无人问津。

1.2 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无论是完全使用英语授课的浸入型教学,还是母语和英语各占一半的保持型教学,或是先全部使用母语,后逐步转为只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的过渡型教学,三种涉及双语授课的教学模式需要灵活运用,其实现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内容,以实现双语表达与英语综合运用。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却只是单一地复制上述任意一种教学模式,或干脆变成双语词汇讲解的机械练习,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印象和学习兴趣,导致教学互动少,教学质量下降。

1.3 教材陈旧、匮乏

影视专业英语教学教材问题极为突出,而这也许是阻碍这门专业课程发展的重要原因。从1999年至今的十余年间,业界仅有一本填补空缺的《电影专业英语》(张仁凤//俞剑红 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问世。教材“三年一换”的规定虽然不应严格照搬,但影视行业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今天,十几年前编撰的资料是否适应当下的教学实践实在值得深思。

1.4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高校专业课老师虽然大都接受了多年的英语教育,但能胜任专业英语教学的老师还是少数。许多高校为了加快发展,也在力促双语教师进修,但短期的培养不能一劳永逸。为积极推进高校影视专业英语教学和促进艺术学的持久发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以下对策建议。

2 对影视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思考和对策

2.1 加强对专业英语的正确认识

中国加入WTO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求日益增强。如今大学学科专业五花八门,如果仅用英语来教授专业课而没有专门设立的专业英语课,教与学都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其次,笔者认为影视专业英语需要正名,该课程的培养宗旨是从“汉化”阶段的单纯专业术语习得到“英汉互译”阶段的专业英语能力提升,最终达到使用英语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目标。这与单纯的按照一定比例使用英语授课的一般性双语课程并不能混为一谈。

2.2 作为必修课写进本科教学培养计划

从课程属性界定、课程设计到教学运行和考核等各个环节来加强影视专业英语课的设置与教学规范,这是值得专家学者们思考的问题。笔者建议设置在大学学习的第三年,一方面接续了大学英语公共课的教学,另一方面在专业基础课与高年级核心课之间进行辅助配合。根据影视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分层推进学生自主学习。从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到翻译等高阶语言运用进行全面训练,使之具备影视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完善了影视专业英语的课程目标,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听。熟悉和掌握常用的影视专业术语,听懂内容较为简单的影视专业英语讲座;其次,说。能用英语进行影视工作场景的一般性对话,包括演播室、拍摄场地内各工种间的交流等;能参与英语学术研讨并配合英语进行编、导、演英语影视作品;再者,读。能熟练地从英文媒介搜索并获取影视专业信息,较好地阅读影视英语文献或评论文章等;能借助词典等辅助手段完成影视相关专业领域的翻译;最后,写。能用英语流畅地表述导演阐述或艺术创作思想。

2.3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多元化教学

笔者针对艺术类学生思维敏捷、表现欲强的特点,探索出了一些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首先,鼓励学生突破“哑巴英语”的障碍,课堂上给予每一位学生“发声”的机会。设定主题汇报题目,让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全班展开小组演讲及编创英语迷你剧。其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资源,精心备课,与学生进行课内外的视听资料互动问答。结合学生专业技能中的编、导、演能力训练,让英语成为专业知识查漏补缺的工具。配合课程设置中的四会培养目标,在教学的考核环节也做出对应的设计。改革了传统的“一刀切”的考核模式,将总成绩(100%)分为日常表现(20%)、期中测试(20%)和期末考试(60%)三大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养成重过程的学习态度。课堂期中测试结合影视赏析知识,以写作英语评论文章为主要考查方式,督促和检验学生课外阅读及半期及时复习。而期末考试则较为灵活,采取口译和小组英语剧的方式,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听说读写等影视专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4 重师生互动,鼓励自编教材

教育部对使用双语教学的课程教材有明确的规定:使用外语版教材是双语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在目前国内高校的影视专业英语教学中,或因教材价格高昂、师资水平不足、教学对象接受程度低等诸多问题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外语原版教材。鉴于此,笔者呼吁:影视专业院校应采取有效的监管机制,首先对影视专业英语课的教材调查摸底,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学校应在教材建设上划拨付专项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来解决这个靠教师单枪匹马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鼓励师生协作及优秀的教学团队自编教材,以推动教学的持续发展。

2.5 建立长期的师资培训和激励制度

开展影视专业英语教学的高校应在英语能力突出的教师或引进人才中培养一批能胜任课程教学的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高校应加强影视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视,激励调动专业英语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在考核上,专业英语课程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体现区别,稳定、加强和提高双语教师队伍梯队发展。加大对该课程教学专项资金投入,建立长期而非“短平快”式的师培计划及优秀教师激励制度,以缓解教师在教学发展中的后顾之忧。笔者希望通过本文与同行教师交流,促进我国的影视专业英语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骞.基于对本校历史专业师资队伍分析基础上的专业双语教学问题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11,31(05).

[2]游媛.双语教学试探[J].英语广场.第2期(总第026期),2013,02(143).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篇10

现状: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2.3%和95.7%,有线电视用户为400.9万户。

目标:以重庆广电集团?穴总台?雪为龙头,整合全市广电资源。力争到2010年,重庆广电集团?穴总台?雪自有和可控资本达120亿元,努力建成“国际知名、全国一流、西部第一”的传媒集团。依托重庆电影公司,组建重庆电影集团公司,力争全市票房收入年增幅保持15%。

报纸期刊业:努力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报刊业强势地区

现状:2004年全市有133种期刊,每期平均印数281万册?鸦报纸45种,每期平均印数293万份。

目标:提高办报办刊的经营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报刊业强势地区。全市报刊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实现年增长10%、8%。到2010年,销售收入、利润分别达到20.4亿元、1.4亿元。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到2010年力争进入全国报业集团前10位。当代党员杂志社要进一步加大市场扩展的力度,寻找新的增长点,走同向发展之路,提高两个效益水平。着力巩固《党员文摘》、《商界》等一批优秀期刊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在提高主业发展水平基础上,进行立体开发,扩大品牌效应。力争建1个期刊集团。

出版发行业:努力建成长江上游出版中心和最大图书物流中心

现状:全市2004年出版图书2127种。

目标:重庆出版集团推进股份制改造,力争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努力打造长江上游出版中心。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实施股份制改造,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建成长江上游最大的图书物流中心。

文化旅游业:建设三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现状:2004年全市旅行社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235万人次,接待国际旅游者43万人次。

目标: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建设红色旅游产业集群、文化旅游精品产业集群、古镇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推动文化旅游设施建设。

文娱演艺业:打造健康时尚、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产品

现状:2004年全市有各类剧团29个,共演出3300场。

目标:打造健康时尚、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产品。推动市歌舞团等转企改制,创办“重庆演出季”,积极筹办全国性文艺演出活动。

艺术品交易业:打造文化艺术生产和交流基地

现状:规模和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城市。

目标:打造以油画、国画、版画、书法、雕塑为重点的文化艺术生产和交流基地,扶持培养工艺品大师和优秀工艺品人才。

节庆会展业:努力把重庆建成全国重要文化会展城市

现状:2004年举办文化方面的会展共4个。

目标:构建多层次文化节庆会展体系,加强会展设施建设,努力把重庆建成全国重要的文化会展城市。

动漫游戏业:着力打造西部领先的动漫及数字娱乐产业基地

现状:重庆不仅落后沿海城市,也落后于西部的西安和成都。

目标:制定全市动漫及数字娱乐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打造西部领先的动漫及数字娱乐产业基地。

文化经纪业: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文化经纪机构

现状:发展较为滞后。

目标:在全市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文化经纪机构。

信息网络业:打造名牌网站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篇11

影视行业隶属于现代服务业中文化创意类子行业,在国家经济“十三五”规划中被视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发展迅速,被视为经济发展和业务开拓的“新蓝海”。但该行业内企业规模小、资产轻、淘汰率高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在大力发展影视行业授信的同时,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困境。本文在梳理影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归纳出该行业的风险特征,并据此提出适应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风控模式。

一、国内影视行业基本现状

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和业内惯例,本文从电影、电视剧以及网络剧三个维度来衡量影视行业的市场规模。整体来看,影视行业近年来呈现出从千亿级别向数千亿级别规模迈进的趋势。一是电影票房收入迈入“450”时代,单片票房记录不断刷新。自2001年《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发行放映改革全面展开,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达296亿元人民币,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票房总额累计达37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预计2015年全年内地电影票房市场有望突破450亿元,未来几年还将保持中高速的增长,2020年电影市场预计将达到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80亿元),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与不断扩大的电影总票房相适应,单片高票房记录被不断刷新,今年七月份《煎饼侠》、《捉妖记》等以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受到市场追捧,创下了单周票房1.77亿的电影史上最高纪录。三是网剧迎来爆发式增长,话题剧层出不穷。近年来,网络剧以其方便、快捷、可互动的特点,广受年轻网民亲睐,发展迅速。如《盗墓笔记》登录爱奇艺平台后,观看剧次已达10亿级别,引发正版剧付费热潮。同时,除了专门制作的网络剧,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与电视台同步播放电视剧,也可以取得一石二鸟的收获。如在湖南卫视播出以来收视率超越其它众多黄金强档的电视剧《花千骨》,截至10月在相应视频网站上也同样获得150亿次的超高点击播放量。2014年网剧市场规模约15亿元,预计2017年网剧市场规模可达200亿元。

二、影视行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受益于国民经济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的增加,社会消费结构逐步向教育、科技、影视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为影视文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从历史数据来看,影视文化行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在经济低迷的时期仍能体现出较强的抗衰退性特征。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影视文化产业具有反周期调节与逆势而上的逆周期特点,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行业发展进入历史性机遇期

国家政策持续利好。2014年以来,国家层面陆续颁布关于文化产业的系列政策性文件、行业法规及财税实施细则,整体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互联网助推行业发展。互联网+为影视文化行业注入新的动力,提供了包括:热门IP、线上销售、股权众筹、BAT、网剧平台等全新的发展方向,全行业正在加速向互联网渠道迁移。资本追逐热情高涨。2014年是影视文化产业并购的井喷年,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投资热情延续到2015年,截止2015年6月末,影视文化产业市场投融资及并购事件共有85起,涉及金额约250亿元。

(三)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电影制作及电影发行领域长期存在格局分散,单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2013年,电视剧内容制作公司TOP10占据市场规模整体的47.7%,占据制作集数的15.67%。进入2014年之后,伴随着电视剧市场作品数目的收缩和渠道对视频内容的投资收益比考量的提升,市场的集中度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全年,前8大制作商的制作集数占到整体的11.20%,较2013年提升7.2%,但整体仍较为分散。随着行业内并购热潮的持续升温,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80%以上的资源会掌握在10%的影视企业中。目前如华谊兄弟、上海文广、华录百纳、光线传媒等行业龙头已初具规模。

(四)跨界延伸和互联网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在IP多元衍生趋势下,影视企业纷纷拓展业务布局,向游戏、文学、动漫等领域延伸,从单一化的影视制作公司转向为打造多元化影视传媒集团。2014年,以跨界延伸为目的的文化产业并购案达到159起,涉及资金达到1000亿元。

三、影视行业风险特征

(一)监管风险格外显著

目前,国家对具有意识形态特殊属性的影视行业的监管较为严格,电视剧市场未完全市场化,仍受政府调控和管制。2015年电视剧市场由于受到“一剧两星”政策影响,投放量整体下滑。某新三板挂牌影视公司原计划发行的两部抗日剧受到广电总局整治过度娱乐化抗日题材电视剧的影响,被迫推迟发行,造成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为零。这就要求企业实际控制人有较强把握题材的能力,需要对市场有敏锐的嗅觉。

(二)产品投产后现金流不稳定

单个影视作品周期较长,从启动投资到拍摄到实现销售收入并回笼资金往往需要1.5年以上的周期,且普遍存在跨期现象。在影视作品摄制和发行过程中,资金持续流出直至发行结束,而影视作品发行结束后资金的回笼往往在某几个时点发生,呈明显的间歇性。如果个别剧目未能按原定计划发行,则极有可能造成企业现金流的紧张。

(三)风险缓释措施缺乏

影视行业,与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是以创意、剧本、渠道、知识产权为其核心竞争力和主要资产。上述特征决定了影视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且资产主要体现为存货及应收账款(平均占比超过60%),因此无法提供房产或其他资产作为抵质押物。存货主要为影视剧、在制剧目以及剧本,其变现渠道单一,评估价值难以把握,作为风险缓释手段效力偏弱。应收账款相对质量较好,但又由于下游电视台处于强势地位,不愿配合操作而无法实现应收账款的封闭管理,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应收账款质押对风险的缓释程度。

(四)行业竞争激烈

影视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一是市场参与数量众多,供给面存在严重的相对过剩。我国共有制作机构数量超过6000家,每年制作的电影电视剧超过一万集(部),但真正能够实现电视台播出或院线上映的不足8000集(部),播出率仅为54%;二是盈利能力分化日趋严重,马太效应显著。高成本、高投资的“砸钱”行为,导致了“赢者通吃”的局面,在目前中国从事电视剧制作的机构中,能够实现盈利的仅有三分之一;三是市场集中度低,议价能力弱。以电影产业为例,2014年排名前十五位的电影制片机构市场占比合计为30%,其中占比最大的中影占比仅为4%,市场集中度极低,而同期发行市场上,仅排名前两位的发行公司中影和华夏市场的占比就达到了55%。这种上下游集中度的极大不一致,使得制作企业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极大地削弱了影视作品本身的议价能力。

四、影视行业授信风险控制思路

从影视行业发展趋势和行业风险特征来看,风险控制要从优选客户入手,之后再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全流程管控弥补担保方式不足。具体思路如下:

(一)关注盈利能力

借助政府平台,掌握企业历年盈利能力情况,以此实现对客户的第一次筛选。

(二)持续跟踪管理

对于通过第一轮筛选进入目标客户名单的企业,进行为期1年到2年的跟踪管理。

(三)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

要求企业质押应收账款并在授信银行开立结算账户,控制企业现金流及交易流,把握实质风险。

(四)依据企业需求定制授信方案

依据企业实际需求不同可以将产品细分为影视制作贷款、并购贷款、项目配套流动资金贷款等,满足企业的多元化资金需求。

五、商业银行影视行业授信风控模式建议

根据影视行业特点,建议对客户采取“锁定范围、名单准入、分类管理、注重现金流量、深化行业龙头”的风险控制模式。

(一)采取“试点式”区域选择策略

无论是关注盈利能力、持续跟踪管理还是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都必须以充分了解行业,充分了解企业为前提,因此在区域选择上,不宜大范围推广,建议首先要借重区位优势,以影视行业集聚区为试点开展授信业务,例如率先在大部分影视企业总部云集的北京、上海以及产业链完善,云集全国90%以上影视企业的横店地区试点开展业务。

(二)实行“名单制”管理模式

依据企业历年获得的纳税返还规模制定基本准入标准,原则上准入上年纳税额超500万元客户,重点支持处于上市关键阶段的企业。在准入基础上,再按企业规模、过往作品、或有负债、实际控制人四个维度对客户分类,并提出差异化的授信支持意见和业务合作方案,最终形成目标客户名单。

(三)尝试以非标准化应收账款质押作为风险监控手段

影视制作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影视剧播放权销售收入。其下游通常为省级卫视等优质企业,普遍信用良好,付款实力有保障,但普遍谈判地位较高,配合度较低,配合企业依照商业银行现有标准应收账款质押流程操作几乎无法实现。商业银行可考虑在充分判断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和把握实质风险基础上,通过接受非标准化操作的应收账款质押+约定以指定银行账户为唯一回款账户的方式实现对企业经营情况的监控。

(四)形成以“关注盈利能力+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的全流程管控为主要风险缓释手段的的审批模式

以“关注盈利能力+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为风险控制核心手段,根据历史盈利情况筛选客户,采用现金流+交易流监控控制掌握企业经营动向,在传统应收账款质押模式上以非标准化应收账款融资为主要风险缓释手段,影视文化专项资金奖励返还作为补充还款来源,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影视文化行业金融服务的发展。

(五)试水“商行+投行”“、表内+表外”综合融资服务模式

基于在增发、并购过程中存在“融资”“融智”需求的已上市影视企业,商业银行应考虑使用并购贷款、并购基金、定增基金、员工持股计划等多元化产品,充分发挥表内资金及理财资金募集优势,通过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合作,搭建基金架构,为已上市影视公司资本运作提供结构设计、融资支持等专业化服务,提高重点客户的产品覆盖率。通过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性融资服务,提高客户黏性,加深对客户整体情况的了解,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作者:郑胤冠 单位:中信银行杭州分行风险管理部

参考文献:

[1]郦彬,孔令超,朱俊春.国信证券新兴消费业研究系列之二:影视消费业,看似成长,实为周期[R].2015(08)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篇12

与此同时,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电视研究》等为代表的电视专业期刊,也集中刊发了一批旨在探索广电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理论文章,在学术层面上推动着广电体制产业化变革的实践进程与观念深化。从1999年到2000年,周鸿铎的《对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的认识和采取的经营策略》(《视听纵横》1999年第2期)、《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道路的实践和理论依据》(《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高福安的《关于我国媒体经营的类型与研究》(《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经营管理思路》(《现代传播》1999年第6期),郭荣生的《电视经济:一条快速发展的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1期)、龙佑云的《谈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和即将到来的产业格局》(《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2期)、梁和的《产业化经营是电视业发展的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5期)、朱建飞的《产业经营:中国电视跨世纪的抉择》(《电视研究》2000年第1期)、尧风的《电视产业经营的必然性与相关条件》(《电视研究》2002年第2期)等文章先后刊出。这些评论者以观察员、理论家和实践者的身份借助学术论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广电管理行业政策产业化变革呼之欲出的关键年份,向媒体实践领域也向广电政府管理层表达着自己的话语诉求和问题意识。

2000年11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化发展试行工作的原则意见》(即广发办[2000]284号文件),明确了在保持宣传任务为中心不变的前提下,组建集多媒体、多渠道、多品种、多层性、多功能于一身的广电传媒集团的行业发展指导方针。同年底,全国第一家省级广播影视集团湖南电广传媒集团成立。第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1]17号文件),正式明确了积极推进传媒集团化改革,组建大型新闻传媒集团的目标,并对组建广电集团的原则、体制、融资、运营目的等进行了全面明确地界定,该文件因而成为助推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建设的里程碑。同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广播影视集团化改革的实施细则(试行)》(广发办字[2001]1452号文件),对广电集团的管理结构与运作制度、宣传任务与企业创收等方面进行了细则指导。

在此前后,随着中共中央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产业和其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内容,在两次会议形成的决议报告及相关文件中被多次提及。“完善文化主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第一次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上受到关注。200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3]21号文件),更进一步地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1号文件的指导方针下,国家广电总局制定并了《广播影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的相关文件,审核批复了浙江广电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南京广电集团、厦门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长春电影集团公司等7家试点单位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审核批复了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和峨眉电影集团组建方案,将广电行业的集团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

在中央战略决策导引、业界实践探索和理论界观点争鸣三者的合力推动下,2003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分别从当前广播影视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相关措施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广播影视业改革与建设的产业思路。这也是国家广电管理系统高层对中国电视行业的产业化变革,所进行的第一次详细全面地阐述。《意见》分析了中国电视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电视台电台1900多座,电视节目2000多套,节目制作机构近900家,年产剧作1000多部10000余集,系统收入514亿元人民币;并进而指出,从1982年到现在,我国的电视媒体已基本实现了从依靠财政拨款生存到自收自支、自我营生的历史性转变。在《意见》中,“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广播影视产业的特性和规律,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依法管理为保障,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产业化指导思想被明确提出。[1]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及相关措施得到逐一阐释,这一文件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电视产业发展思路和政策导向的最终明确。

二、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与争鸣

电视产业化发展政策的明朗和实践探索进程的加快,带动着电视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持续升温。1999年11月,《光明日报》在第五版“文化风云”栏目发表了刘志远的文章《影视资本市场亟待发展和规范》。在这篇篇幅不长的短论中,作者指出影视业作为“新兴产业”、“黄金产业”、“朝阳产业”,虽然发展潜力巨大,却由于资本市场发育不良、产品交易市场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其发展状况难以令人满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别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我国影视业”、“发育资本市场,建立影视产业投资基金”、“完善影视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创造一流产品”、“组建影视产业集团,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影视业资本运营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其中所提到的“缺乏市场经济意识”、“行政干预、封闭式运作”等,看法尖锐而又切中肯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影视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本市场运营现状。文中所提倡的“形成产业规模”、“实行制作与播出分离”、“利用资本市场,合理配置影视产业资源,并通过有效地融资手段来推动中国影视业发展”、“充分发展人才的积极性”、“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强强联合,组成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影视产业集团”等[2],都成为了以后电视产业改革和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与问题所在。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广电集团化呼声的升高,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呈现出了深化、细化的发展趋势,并开始由单纯的理论研讨向实践运营层面过渡。该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第3期上刊发了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的文章《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在文中,作为业界精英和代表人物的赵化勇,针对中央电视台的当下运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鲜明提出了“大力推进频道专业化进程”、“进行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分离的改革尝试”、“全面推进成本核算工作”、“推进建立以全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第二经济支柱’(广告为第一支柱)”[3]的运营理念和整体变革策略。相比较之下,此处的电视资本运营实际已经扩及到了电视产业运营的方方面面,而不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资金”概念。由于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标杆作用和示范效果,它在电视资本经营理念上所提出的变革主张,也无疑地成为了全国各地方电视媒体效法的对象。

在同一期杂志上,还刊发了山东胶州广播电视局王政林、周建明的文章《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初步实践》,对电视媒体优化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经营和引入竞争机制、改变用人制度、调整原有局台机构设置、实行制片人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4]此后,刘占华《开拓广播电视节目资料管理的新思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5期)、林涛《从资本整合到资本运营——关于广电集团化的一点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3期)、卜彦《电视产业金融资本的运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2期)、王刚健《成本预算与成本经营——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9期)等一批文章先后发表。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出发,推进并深化了电视产业运营中资本经营的研究工作。

其中,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李岚的文章《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结合广电行业2000年以来集团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现状和其效益评估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反思与构建。[5]这篇文章提出,应该从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有限财产责任、建立保障各方利益的分配机制等几个方面,对现有集团管理运营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在广电集团内部运作机制的效率评估上,她主张从经营模式及其运作、支出结构及其运作、收入预期及其运作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严格评估。这一观点,是对2000年以来广电集团化浪潮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广电产业改革由速度型向稳健型转轨的恳切理论建议。文章还从产业链打造的角度,考量了中国广电集团市场价值的评价体系建设现状,并将电视媒体品牌的无形资产纳入到了评估体系的范围中来。这篇文章是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初期,就资本运营和体制监管进行深度剖析的,极富创设性的理论探索论文之一。

在电视产业进行资本运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民营公司的出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105号文件,在第10条中明确规定了以下内容:“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6]。次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在第五条中明确肯定了社会组织和企事业机构可以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或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7]随着民营电视在产业格局中合法地位的正式确立,民营电视资本运营也成为整个产业理论研究中的受人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李幸、汪继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解析中国民营电视》(陆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国民营影视发展研究》(耿蕊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专门以民营电视产业运营为研究对象的一批著作也随之问世。这些著作一方面应和着星美传媒、太合影视、浙江影视集团、贵州金天地广告节目有限公司等民营公司的快速发展情势,一方面也扣合着中国电视管理体制改革制作/播出分离浪潮的推进,在整体上促生了产业理念研讨多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

这一时期,较早介入媒介资本运营研究领域的周鸿铎也先后出版了《传媒产业资本运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传媒经济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媒介产业制度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著作,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媒介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化地研究。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推出了黎斌编著的《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该书在继承原有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理念的基础上,首次将系统模型、耗损结构、产业经济学框架引入到了中国电视传媒产业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来。在对中国电视现状进行具体评估的基础上,《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不但揭示了中国电视资本运营系统的演进特征,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整体推进、价值集成和风险控制等对策建议。

200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媒资本运营》(谢耘耕著)则第一次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传媒资本运营的现状和未来提出了相对完整的框架。作者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国际传媒资本运作的经验,对我国传媒的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分别就传媒资本运营的发展、传媒融资、传媒并购与反并购、并购后的整合、传媒收缩战略、传媒无形资本运营等方面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同时期的媒介资本管理著作中,具有着开拓性意义。次年7月,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台长李晓枫主编出版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一书。围绕“传媒资本运营”这一重点主题,全书从理论框架、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等视角出发,对我国电视业广播电视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并在“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理论构建、国外传媒经验借鉴和国内电视业的资源整合等层面提出了富有启发性和重要借鉴意义的理论建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体多元”产业格局及其经营思想的提出。围绕这两个问题,编者阐述了以播控环节为中心,向电信行业、图书及杂志市场寻求合作的综合化电视产业经营思路,并着意强调在在现有语境下推行“国资为体、资本多元”,“公益为本、经营为用”[8]运营理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总结了七年来中国电视资本运营和理论探索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此外,这一时期涉及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著作还有曹鹏/王小伟主编的《媒介资本市场透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出版)、赵曙光/耿强合著的《媒介资本市场——应用导向的分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严三九/黄飞珏著《媒介管理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赵曙光/张志安著《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这些著作也都在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或专门论述或顺带提及,探讨了电视产业资本经营中的相关问题。

三、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与体制改革的理论反思

在电视资本运营的探讨中,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了新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在该文件的上市公司名册中,传播与文化产业被定为13个基本门类之一。隶属于这一门类的音像、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艺术、信息传播业等5个大类,都被视为可以上市经营的各二级产业门类而名列其中。这个分类的出台,向中国广播电视业传递了三个重要信息:一是明确承认广播电影电视是一个经济产业门类,二是明确宣示了广播电影电视业可以上市经营,三是已经上市的广播电影电视电视可以放心大胆地经营。[9]其实这个文件的出台,和当时中央两办相关文件的精神是存在某些冲突之处的,一是在对待国外资金的态度上,二是在对待上市问题的态度上。这两个问题所反应出的,实际上也是广电行业推行集团化,实行产业改革后最终属性的判断问题,也即是“企业”还是“事业“的问题。其实,从1999年6月,全国第一家广播电视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成立算起,这个问题就一直是隐藏在产业化和集团化浪潮之后的软肋所在。这个问题或明或暗地始终制约着广播电视产业集团化的推进,也是向制约广电集团化更高层级和更稳健姿态发展的最大难题。同时,它也也是困扰研究者和批评者的最大问题和理论探讨的症结所在。

无锡广电集团在成立之时,实行的就是局机关和集团合一的运行体制,行政与业务混杂,事业与企业管理双轨并存。在无锡广电集团成立一年后,2000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发文正式向全行业推行广电传媒集团化建设进程。从这时开始到2004年12月,广电总局叫停集团化浪潮,在五年时间内,中国先后成立了20余家广电传媒集团(包括电影,见下表)。所有这些广电集团,在各种力量的角逐中逐渐形成了局台合一、集团/台合一、独立事业法人、保留行政建制但无法人资格等各种各样的运营模式。这种状况的出现在事实上,形成了对广电体制改革效果的现实挑战。有学者敏锐地撰文指出了隐藏于这些乱象之后的原因,认为其一是电视作为媒介平台和广告平台,在经济利益公益属性二元对立状况下矛盾的市场定位,其二是作为广电管理部门在事业企业属性尚未最后理清并形成恰当处理方案的时候,就以行政手段促进了集团化浪潮的迅速推进,这些简单的叠加虽然促进了电视传媒“做大”的现象,但却并未产生化合作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磨合成本超出了想象。“集团负责人头衔多了几个,党委书记、台长、管委会主任集于一身。从资产规模来看,确实是大了,但从内部来看,多数集团存在机构重复设置、人浮于事、效率不高、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有的集团搞所谓有两个主题、一个板块(主体是集团,两个板块是事业板块、企业板块),部门两三套重叠设置,员工中间收入互相攀比,广告经营与节目公开,相互指责,如此这般的集团怎么能起到整合的效果?”[11]可谓见解深刻,一针见血,点中了广电集团化浪潮化乱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的利害冲突和体制弊端。

2004年年底,广电总局宣布不再组建新的广播电视集团,并对已经组建的集团进行经营性资产的剥离,这一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管理层对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的反思与调整。随着这一决定的出台,北京市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在2005年3月进行了结构调整。原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所属的两台、音像资料馆和广播电视监测台等公益性单位划出,作为广播电视局下属的事业单位运营,而其宣传与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也交由市委宣传部和上级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对于全国已经成立的众多广电集团,广电总局提出若要保留单位的事业属性,就必须剥离集团内的经营性资产,并建议将集团更名为广播电视总台。在对以上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论者陈正荣在文章中指出在现有甚至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广电体制的产业化改革都将难以取得大的进展,从而进入集团化浪潮的“冷冻期”。其中的原因在于:一、电视台事业/产业的一体两栖功能很难断然分离;二、实际运营过程中节目和广告难以分离;三、于条块分割/分头管理,导致广电业管办在运营层面也难以分离。[12]正是由于以上这些难以彻底厘清的关系,迫使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不得不暂时放缓,甚至停顿一段时期。

中国广电产业化进程中的集团化现象,不但引发着大陆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台湾研究者的学术兴趣。这其中,台湾政治大学赖祥蔚博士的学位论文《中国大陆广电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彭怀恩/关尚仁指导,2002)最值得关注。在这篇旨在研究中国广电集团形成动因的论文里,作者从全球经济和媒体产业发展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入世”背景,探究了中国广电集团何以出现,以及政府层面为何提出集团化政策的原因。在作者看来,大陆广电集团的形成同西方媒体集团多出于市场自然形成的模式不同,它们受到的助力更多的是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合力,来自国家政治层面的主导性因素更多一些。这篇论文以政治经济学为切入口,结合经济学家Mosco的理论母数与结构化理论、发展国家论、新制度论等论述,对中国广电集团化进行了别具视角的分析。除了这篇博士论文外,赖祥蔚还先后发表了《湖南广电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大陆研究》46卷第4期,2003/07)、《广东广电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台湾铭传大学“掌握学术新趋势接轨国际化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12/18),分别对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成因和广东省组建广电集团的可能性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在结合实例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以结构化理论,分析了集团个体和整个广电行业结构之间变迁的相互影响,在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及娱乐化的审视维度上,分析深刻见解独到。此外,这一时期专门以广电集团为研究对象的著作或博士论文还有王宇的《中国广电集团发展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博士论文,曹璐指导,2002)、虞国胜的《中国第一家广电集团的报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及陈炜的《城市广电集团发展战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等专门著作。

除了对集团化的理论反思,对同时推进的电视频道专业化,也有学者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忧,复旦大学李良荣在文章中认为,从1996年开始的整个中国传媒业的重头戏就是结构调整与结构转型,其目的是使原来单一的传媒结构变得多元化,从而改变媒体的增长方式。可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这一状况似乎并没有出现。电视频道专业化不但没有带来电视的大发展,反而造成了新矛盾的不断涌现,不同频道同质化、专业频道大众化以及由过度竞争导致的成本高涨、收入下降等问题层出不穷。[13]另外一些学者则从公共领域和社会服务职能出发,对中国电视的产业变革进行了反思,认为由产业化所引发和暴露出来的问题远远不止经营层面,它还辐射渗透到了媒体文化的方方面面。《现代传播》与《新闻大学》开辟专栏,对公共电视问题进行了讨论争鸣。郭镇之、石长顺、谢勤亮等人都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而也将电视产业改革的讨论由单纯的经营层面扩展深化到了思想文化领域。[14]

面对一片质疑之声,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电视经营与管理体制改革,仍应继续前行;并在对前一阶段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事分离、政企分离、制播分离”的鲜明观点。[15]现有集团事业/企业“一元体制,二元运作”模式,是很难产生真正地竞争的。“‘一元体制,二元运作’运行模式更适合作为一种媒体转型的过渡性制度安排,不应成为长期性运营模式的制度基础。……对于传媒集团的来说,必须意识到目前进行的重组也只是其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迟早都要学会在没有垄断特权庇护下的市场化生存。”此外,文章还对国有资产和产权清晰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如IPTV的经营问题、社会民营资本参与节目制作的问题、推动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的问题等。

对中国电视产业变革十年来所发生的理论争鸣与实践变革进行总结与回顾,我们不难发现,迄今为止人们还并未就产业化进程的理论进路与资本运营,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改革结论,而这,也恰是制约今天电视产业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阻力所在。

关键词:电视产业化改革探索反思

[摘要]:

本文分别从媒体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政策进程与实践推进、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的问题反思等三个方面,对中国近十年来的广电体制改革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无论对于管理者、实践者,还是理论学家,迄今为止并未就电视产业化进程的理论进路与资本经营,达成统一、明确的认知;今天的中国广电产业体制改革在诸多矛盾问题的交织与困扰中,已经进入到了产业体制改革的“冷冻时期”。

[注释]

[1]国家广电总局文件《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2003年12月30日),载《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4年卷)。

[2]刘志远:《影视资本市场亟待发展和规范》,载《光明日报》1999年11月25日第五版。

[3]赵化勇:《深化改革开拓进取》,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3期。

[4]王政林、周建明:《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初步实践》,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3期。

[5]李岚:《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11期。

[6]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第105号文件。

[7]国家广电总局2004年第34号令。

[8]李晓枫主编:《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247—253页。

[9]陆地:《资本市场与中国电视产业关系的转机》,载《南方电视学刊》2001年第4期。

[10]陈正荣:《集团之后,电体制向何处去?》,载《董事会》2007年第1期。

[11]同上。

[12]陈正荣:《集团之后,电体制向何处去?》,载《董事会》2007年第1期。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篇13

对于一些港口企业,他们对装卸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设备状态及其维修方式、客观状态监测和主观状态监测这三方面内容。

1.1 设备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

在港口设备管理中,设备技术管理各经济管理,这属于一方面的内容。从本质上讲,整个设备的运行管理。是要保证企业在良好技术的支配下,整个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另外对于整个设备管理中需要支出一定的费用,这就属于经济管理方式,所以在提高企业设备管理要注意费用支出。对于一个港口企业来说,支付企业设备广利中需要的资金是要建立在自己经济效益好的状态上,如果要乱指出这些费用,那么将影响港口企业的发展。好的经济效益才能够满足企业各项指出的需要,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创造、积累财富。设备是港口企业的命脉,没有现代化设备就没有好的发展这是港口企业中最基本的内容。

1.2 设备状态维修方式。

对于设备状态维修方式,主要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设备本身匀速,企业本身的经济因素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因素。这种设备维修方式主要还是取决于整个企业中的经济效益是什么样的。设备维修状态主要分为装卸结束后维修、定期维修和运行状态维修。这三种方式有所不同,对于装卸结束后维修是指当完成一定的工作内容之后,对设备进行检测,在这个检测过程中发现很多设备的技术指标已经低于设备合格水平,这就需要进行维修。对于设备定期维修,这是设备在进行一段时间应用之后,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危险,这是一种评估的办法,根据这个评估办法对整个设备进行维修。对于设备状态维修是一个以设备在运行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毛病,根据这个毛病进行一定的维修过程。

1.3 状态监测。

对于装卸设备检监测分为主观状态监测盒客观状态监测。一般我们说的港口设备状态监测,论文格式是指设备的零件、部件或整台设备的咋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监测,产生一定的检测效果。我们根据这些检测效果,对整个设备工作状态进行正常和不正常运行的判断。如果检测过程中没有正常运行就要制定一个检测报告,对于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维修。这种状态监测技术过程非常简单,只要用一定的机器进行检测就可以。主观状态检测是一种由专人进行检测的过程,利用自己的五官感受来判断设备是否在正常运行。这种检测会受到人的影响,对于工作经验多的,检测的结果的解释很充分,对于工作经验少的人,检测解释就很少,也不全面。受个人经验影响特别大。客观状态检测是利用一定的设备资源进行数据分析,这样产生的数据就能够分析好设备是否存在问题。

二、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管理倾向

在我国的港口设备管理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的管理倾向,特备是对那些管理内容的错误管理倾向非常严重。主要包括,在设备管理中只重视技术管理,不重视设备的经济管理、重视设备状态维修方式,不重视其他维修方式、重视客观状态检测、不重视主观状态检测。这是在港口装卸设备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管理倾向。[LunWenData.Com]

2.1 不重视设备的经济管理。

主要介绍了设备运行管理是一种关于状态的管理,在整个设备管理中只注重对这种正常运行状态管理,在关于自己的运行状态上,不计其数的进行资金的投入。这样在对现行设备进行管理中涉及到寿命和费用支出吗,这种费用的支出属于整个管理中的经济管理,一般忽视了这种状态的管理,直接营销到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运行状态。

2.2 不重视设备维修中其他方式的维修方式。

根据一定的数据研究证明了除了重视状态维修方式,不重视其他的维修方式是不科学的。对于故障的分类是有很多不同的,这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因素受到经济因素和安全因素的影响。其他的维修方式文章中提到了运行后的维修,这是在不控制维修时间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维修,这是随机维修的一种状态。如果只重视其他维修方式的话,这种不定期的维修中属于其他维修方式的一种。这种定期维修方式是根据设备在根据一般规律为主要基础,这些维修状态是根据设备零件否完好无损的状态进行维修的。

2.3 忽视主观状态监测。

一个港口企业在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的时候,不要总是重视对个别零件和个别设备进行监测,这也是港口设备管理中的一个不良倾向。在检测中要重视主观状态的监测,有些设备故障利用客观监测是不能够检测出来,这样就需要利用主观上人的物种感觉;视觉、听觉、感觉、嗅觉、触觉这些能检测出来。在主观监测额过程中,负责检测的人员要选择一些有很多经验的人进行监测。这样得出的数据才能够更符合发展。

三、增强港口企业设备管理办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