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物保护信息化

文物保护信息化合集13篇

时间:2023-11-03 10:14:44

文物保护信息化

文物保护信息化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壮大,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信息化技术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给人类生产、企业经营与管理带来了集约化发展的思路,拓宽了人们的信息空间,能够确保信息高效、快捷的传输与共享。而且数字化的应用,更让博物馆文物保护迸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博物馆文物保护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也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不仅是文物研究的重要举措,更加是文物在未来社会中获得更好发展的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对现阶段我国博物馆文物保护的信息化技术发展及其应用进行分析,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一、博物馆文物保护信息化发展

一提到博物馆,人们脑海中往往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博物馆作为一个珍贵历史、珍贵文化的储藏中心,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历史性与人文性。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博物馆管理及文物保护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了虚拟化博物馆的探索。比如1994年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就建立了多媒体的馆藏数据库,并不断探索和完善多媒体的藏品查阅系统软件,对千余件藏品资料进行开放共享,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图片或者动态展示,让社会大众利用互联网技术就可以便捷的进入到博物馆官方网站,对所需藏品进行查找、信息搜集和关注。

我国台湾习惯性的称文物藏品的信息化为“数位典藏”,而且在已有较为成熟的数位博物馆的基础上,应用元数据对现有藏品进行构架和资料整理,并能够快捷的检索信息,对馆藏品位置的描述、对馆藏品类管理及藏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而在我国内地,故宫博物馆创新的对馆藏品的信息化进行了探索,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对文物照片进行整理,构建了藏品信息管理系统,随后陆续开设了摄影资料数据中心,实现了藏品影像信息的信息化处理和数字加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博物馆开始全面进入信息化时期,国内各大博物馆利用信息技术及Server等模式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官网及藏品数据库,但是由于信息数据庞杂,网站访问用户超过一定限额时,极易造成网站及客户端运行卡顿,或可能出现系统崩溃,不利于网站后期升级与维护,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藏品信息检索需求。近几年,博物馆文物保护信息数据库技术不断创新,很多博物馆开始利用Browser/Server模式部署软件,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网站运行效率,提高了信息浏览速度,该技术也被逐步应用到其他行业中。由于各个图书馆网站构架及信息存储的差异性,博物馆之间的信息共享出现了局限,针对该问题,泰国相关研究人对网站进行了合理的改革,通过本体映射技术为用户尝试探索博物馆藏品信息检索的个性化和智能化,但还没有真正应用到实际的博物馆文物检索及保护中。

二、信息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1.博物馆的虚拟化文物保护措施

博物馆的虚拟化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虚拟实景,即让参观者结合互联网及3D技术对实体博物院进行在线游览,能够较为全面和真实的展现博物馆的实境情况;另外一个是虚拟的虚境,比如利用计算机复原软件及系统合成的阿旁宫建筑,是对历史场景及情景的生动再现。例如,我国故宫与他国一同研发的数字故宫就是利用了三维激光扫描手段,全面的将故宫的整体风貌、建筑结构及内部的馆藏文物的各个细节信息进行了综合、全面、系统、精准的搜集并处理,并形成了一整套的集古建筑与古文化于一体的数字化模型及配套的数据库,逼真的再现了故宫的宏伟庞大及艺术文化感,观众仿佛置身其中,充分感受到了当时的辉煌与荣耀。博物馆还可以通过虚拟化对文物的发展进行演绎,让人们了解到其发展的历程,从思想上让人们形成对其保护的意识,从而让人们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予以重视。从思想上让人们对文物予以重视,是对其进行保护的做好方法,更是对文物进行保护的根本方法。

2.文物藏品的信息化管理

构件藏品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对于文物的统一管理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而这其中必然要对藏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应用,其主要是讲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录入,通过对其进行数据库的构建。该系统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可以衍生研究、文物保护,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展览辅助。将此系统纳入到文物保护中一方面能够对其进行更好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其保护予以统一化管理。运用该系统可以通过B/S方式对藏品进行部署,通过系统自身的管理模块、检索模块、影像管理模块、智能监控模块等等内容形成系统化的管理。同时,运用该系统还能够为不同部门人员设置相应的权限,比如普通馆员、保管员等层次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文物藏品的信息化管理对于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尽职尽责进行相应的监管,更加需要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操作技能,能够通过系统对文物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对其管理形成体系化建设。

3.应用导航讲解技术促进文物保护

为了更好的向游客介绍图书馆内各文物的情况,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博物馆工作人员不可能为每一位游客开展人工讲解,此时就可以利用信息化的导航讲解技术,提高服务的个性化。在博物馆的入口处设置多语言的语音导航器,游客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合适的语言,利用数字导航技术,在不同展厅进行游览时,就能够根据游客的位置,进行相应的导航解说,大大降低了人工讲解成本及压力,有效促进了博物馆文物工作的信息化。其既能够为人们的浏览提供方便,更加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时展在博物馆中留下的痕迹,能够让人们对于博物馆的发展产生一个新的认识。同时,在导航讲解设备上进行监控安装,还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予以监控,能够有效防范文物的丢失或者损坏,对于文物的保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运用导航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可以说是一种跨时代的文物保护措施,其将人们的游玩需求和文物保护融为一体,并做到了简洁明快、高速快效,真正做到了多功能式的文物保护措施。

结语: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让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得到了来自信息技术的支持,让博物馆能够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保护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信息化技术有效结合,才能够让我国的历史得到流传,才能够让自身获得更进一步的提升,才能够让博物馆的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宇轩. 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 黑龙江史志,2015,11:300-301.

[2]宋才发. 民族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及规范探讨[J]. 贵州民族研究,2012,02:34-41.

[3]汪曦曦. 数字化博物馆的数据库运用及发展――以山东博物馆文物数据库为例[J]. 青年记者,2012,32:87-88

[4]李忻悦. 信息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的发展与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15,04:77-78

文物保护信息化篇2

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充分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它是加强文物保护、提高文物工作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文物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要保障,是实现文物保护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具有重大意义

文物信息化在经历了摸索、萌芽和起步三个阶段,有力地推进了全国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在文物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网络与网站建设、信息技术行业应用以及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显著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文物保护事业资源共享的基础;信息化建设促进了文物保护事业教育职能的提升;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文物保护事业的公众形象和整体竞争力。

早在2001年,国家文物局制定了《全国文物博物馆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提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成为提高综合国力,推动各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发展的契机”,“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是文博工作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必由之路”。北京故宫、山西博物馆、河南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通过馆藏文物数字化的方法,成功开设了网上博物馆,有些甚至可以在网上博物馆中对文物进行了三维成像,使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了解文物的形状、纹饰、年代等相关信息。作为基层文物工作人员,我本人亲历了自2007年至2011年12月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称“三普”)工作,通过“三普”和“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对文物信息化数据库建设有了切身体会,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方法对于正在进行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相信会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的成功经验

在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的“三普”和“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中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个人觉得在整个项目中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总结: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

“三普”和“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和镇办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为反映各项文物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通力合作,统一部署

在“三普”工作中,为了准确、细致记载不可移动文物信息,从我县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三普”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发挥各镇办普查组熟悉家乡历史、文化、文物信息的优势,采取了镇办普查和县“三普办”复查认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由县“三普办”发放文物普查摸底表,给各镇办文化站,文化站再将信息摸底表发放到各村,由村如实填写自然村村名、书记(村长)姓名、联系电话、文物线索情况,并由所在村书记(村长)签名,村委会盖章,上报镇办。镇办普查队员进行筛选。然后将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摸底表上报县“三普办”,通过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协作,使调查率达到100%,为“三普”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数据汇总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三)争取经费,物质保障

为适应我县“三普”和“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的需要,在文物所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又争取经费二十余万元,购置了有关设备,确保了两项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四)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为了加强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在“三普”和“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中按照工作要求,多次派工作人员参加全省和全市业务培训,全部达到持证上岗。通过组织培训和传统的传、帮、带,较好地实现了岗前培训和实地培训的链接,使工作人员通晓文物调查工作的实施细节及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应用,提高了实地调查的技能,为文物普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五)科学工作、严控质量

在“三普”和“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中我们通过“逐级培训”、“全民参与”、“边采集边审核”等科学、灵活、严格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确保两项工作进展的速度和质量,圆满完成了任务。

三、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初步配备了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些专用设备,硬件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距离信息化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不完善,数据存在安全隐患

基层文博系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通过“三普”和“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在政府的支持下,更新和配置了一些文物信息化专用设备,但整体设施还不到位。如数据安全存储设备、专用电源等设备还未配备,文物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存在安全隐患。

2.专业人员短缺,人员交替频繁

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工作需要的人才是既懂信息技术,又精通文物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在工作中,通过技能培训使这类人员的业务技能获得提升,但是基层文博单位存在人员岗位交流频繁等现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为我所用,影响和制约了基层文物保护事业和文物保护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3.管理软件不够完善,稳定性有待提高

管理软件是为了对文物信息化数据库进行更加有效、稳定、安全的管理而开发的,目前基层文博单位所使用的管理软件普遍存在软件功能单一、运行不够稳定的问题,比如采集软件只有数据录入能力缺乏与数码相机和GPS等必备硬件设配的数据导入接口,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成倍增加。同时,软件对计算机系统平台的稳定性依然不够,在缺少自动保存功能的情况下,一旦软件冲突或者数据库崩溃,损失的可能是我们几天甚至几个月的辛苦劳作!

文物保护信息化篇3

[中图分类号] F490.5 [文献标识码] B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人类历史发展中留下的重要财富。由于其活态、流变的特点,容易随时代的变迁而被淹没。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了世界性的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有效途径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文化产品的竞争力。

一、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1.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概括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黑龙江省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涉及7个少数民族,共27项(具体见表1)。从表中可见,黑龙江省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三类:表演艺术类、传统技艺类和节庆民俗类,其中伊玛堪说唱被评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7年开始黑龙江省政府批准黑龙江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7项;2009年省政府批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79项及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7项;2011年黑龙江省政府批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7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4项。种类上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民俗、民间文学、曲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技艺。纵观黑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数量,不难发现,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其中,表演艺术类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比重最大;其次为传统舞蹈、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和传统手工技艺也占有一定比例。

2.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较广,遍布于整个黑龙江省的各个地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部分都是在黑龙江省内旅游景点区域,对全面发展特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且南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于其他地区,集中分布在哈尔滨、牡丹江两地。虽然东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少,但不同区域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具体情况为哈尔滨市43项,牡丹江市46项,齐齐哈尔市22项,佳木斯市13项,大庆市14项,鸡西市3项,双鸭山市4项,伊春市3项,七台河市5项,鹤岗市1项,黑河市9项,绥化市12项,大兴安岭地区12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成绩不错,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危险,亟待通过有效措施加以保护。目前,黑龙江省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单一

目前,国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主要有两种:施予式和开发式。其一是施予保护即由政府投入资金,以保护文物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形式。这种保护方式的优点是能用最短的时间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缺点是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此外,施予式在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代表的同时,忽视了对传承人传承意识的保护。其二是开发式保护,开发保护即由政府引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市场推广,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这种保护方式的优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通过消费者购买商品,有效地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困境。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开发式保护能够加强传承人的传承意识。

2.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叉管理缺乏共享机制

目前我国各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多为分散交叉收藏于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不同的保护收藏部门,而这些部门虽然同为文化系统但却有不同的隶属关系。由于三馆的使命职责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不同,导致三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不同,因此很难有机会构筑合作关系,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资源重复浪费。在当今数字化网络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需要跨越职能限制的协同保护。

3.传承人渠道单一,导致断层困局

非遗保护最重要的是活态传承,而传承人的问题则是关键。多数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多为本地或自家人,这种传承方式对于传承人的选择颇为限制。同时许多传统项目受限于其经济价值无法形成广阔市场,因而少有学徒,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了断层现象,而没有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就谈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何健全传承机制,如何提供更多的渠道或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培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4.缺乏系统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保护意识淡薄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要从娃娃抓起。但目前黑龙江的图书馆、档案馆或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并没有走进学校,而且彼此间资料共享度不够,没有形成静态资料和活态传承的融合。没有良好的获取信息的平台,使得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较少,更没有形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信息技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竞争力的途径

信息技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争力,不仅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加深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的融合。

1.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简称“三馆”)协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平台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在于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文化职能部门,应将这些机构走联盟之路,建立协同保障机制。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保护特点的范畴,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利用自身优势,基于协同机制,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标准分为技术性标准和业务性标准。技术性标准主要指数字资源的数据存储规范、数据交换标准,建立统一数据接口的数据库。国家文物局制定颁布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博物馆藏品二维影像技术规范(试行)》等一系列信息化标准技术规范。要确保数字资源在元数据与对象数据两方面都符合统一标准,以实现基于协同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平台的实现。

协同的数字资源平台的建设和实施离不开合理的政策和资金保障。要明确三馆之间的责权、明确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传承人的权益。数字资源平台的建设需要足够的经费,可设立专项基金以满足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

2.利用信息技术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转化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传播、销售等各个环节。目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经济效益不高,使得传承人出现断层现象。如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的生产过程、信息技术等申请专利,将有利于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市场化开发,可吸引年轻人成为传承人,并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3.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黑龙江非物质文化资源,以实现黑龙江文化产业的信息化。另外,利用电子商务这种网络销售模式,与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形成互补,共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在线上和线下资源互补的同时,形成文化机构、企业和传承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项目。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严峻,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争力,其关键离不开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工作中,能够为保护提供先进技术,为活态传承提供辅助,为产业化提供多种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趋势。

[参 考 文 献]

[1]杨莉.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基于对昆曲信息化建设的调研[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1(6):108-111

文物保护信息化篇4

1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由于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保密性,因此,只有对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采取集中式的管理以后,才能确保档案的卷案质量和不泄露。不仅对档案袋实行统一的印制,对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还统一确定档案整理及验收的方式,制定一个标准。对每个环节的档案工作严格控制,例如:档案的借阅和复印等。只有严格统一使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才能为日后档案管理工作奠定稳定基础。对于档案基础工作,档案服务创新也起着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档案服务创新很好的带动了档案基础工作,对于档案学的理论研究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过去的几年,我国许多地区的档案馆对于卷宗学理论、文书立卷方法改革的实践、归档文件整理方法改革的具体做法、档案信息数字化、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和与改革创新配套的档案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建设等许多问题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档案服务创新的开展,使得档案馆的档案接收、档案保管、档案整理、档案编目等一系列任务的工作量,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劳动方式得到增大。

1.2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入录的及时与灵活性,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果和效率。与以往的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相比,如今的档案管理工作新增加了信息化的管理,将以往的纸质档案与现代的电子档案结合共同管理。改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及时和灵活性,用现代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信息化,不仅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成果,还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

1.3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由于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通过严格的管理机制进行把关,不管是在档案的查阅上,还是在建立档案的过程中都需要在档案工作人员规范和信息化的监督下才能确保它的完整、保密,以及安全性,因此安全性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之一。随着目前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实行集中式的管理以后,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度得到很好的提高。在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的建立上,采取了严格的监督机制。在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的查阅上,则制定了非与档案相关的人员或没有通过批准的人员是不能进行查阅的。这样一来就使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保证。

2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意识不强,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利用率低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对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许多单位长期以来重“藏”轻“用”,对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利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广泛的宣传,因此使员工对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利用效益知之甚少。由于对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利用率不高。

2.2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硬件投入及经费不足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管理中广泛运用,管理手段不断进步。而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单位较少,基本还采用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档案柜陈旧老化,档案保管条件简陋。

2.3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专业人员队伍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与时展的要求悬殊较大。

2.4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管理制度陈旧

由于规章制度的缺乏,或者是规章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基层处罚工作不力人员时,往往被上层势力姑息纵容而失去效力,部门管不住人,某些人嚣张气焰日胜。反映在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上就显出了诸多混乱迹象,如借阅不登记现象屡有发生,管理者虽心有怨言,却装“老好人”,糊糊涂涂地借出,迷迷糊糊地收回,怕得罪所谓“内部人”,而这些“内部人”也是十分不自觉,未装订的档案违反制度东借西看,是想查资料、客观上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还是想泄露信息,寻求权益呢?有时阴暗层面很难放在阳光下来晾晒。这里所谓的管理仅是开门送材料,关门堆资料,没有借阅登记本,工作就是混日子。档案收集工作不严密,就会造成关键资料的缺省,档案文件完整性受损、管理措施的滞后制约了档案管理手段的创新与升级,陈旧的毫无章法的管理手段只能造就低层次的缺位管理。制度制定时缺乏集中统一性,把关不严,使得档案管理陷入混乱的现象。

3 加强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关于文物档案工作,各档案藏品状况虽不尽相同,但必须严格按照《中化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档案馆藏品管理办法》等规定去做

1991年11月19日国家文物局印发的《藏品档案填写说明》是规范著录工作的最基本依据。《说明》对档案填写的格式、文物定名、鉴定、文物总登记号、文物分类号、档案编号、时代、作者、数量、质地、色泽、用途、来源、尺寸、重量、形状、入藏日期、征集经过、流传经历、修复、装裱、复制记录、现状记录、照片拍照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各博物馆应根据各自的馆藏实际,按照统一的定义进行完善和整理,使之统一分类、统一格式和内容。

3.2 夯实基础,扎实做好“四有”工作

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指的是有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各市、县要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和保管机构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对本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清理,凡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尚未划定的或界线不清楚的,要立即会同城建部门进行合理划定并报同级政府公布;没有保护标志和界桩的要及时竖立,损坏的要及时更换;要不断补充、完善记录档案,逐步实现记录档案的信息化;要健全保管机构,配齐保护人员,延伸文物保护员网络,切实把“四有”工作落到实处。

3.3 增强档案意识,坚持规范建档

在文物保护工程中一定要增强档案意识,只有这样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工作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灵活有效。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要全面反映博物馆的各类信息,应包括文物保护工程中的藏品档案、陈列展览档案、资料档案等,以每一件器物或每一个文物为基本建档单元,包括每一件文物的状态及变化特征,及每个展览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收集、整理各项资料,详细甄别分类,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服务和利用,因此要增强档案工作与文物保护工程中的发展的贴近度,更好地发挥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的服务作用和应尽的职能。

3.4 加强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一是要明确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负责人、档案员的岗位职责,形成覆盖全部的档案管理机制。二是要坚持统一领导、分散建档、集中备案的原则,按照完整、准确、翔实的要求,按照规范、标准的原则整理归卷、立卷,把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整合为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的整体,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档案工作的档次。三是要加大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力度,把档案管理纳入综合目标量化考核范围内进行考核,使立卷的档案内容能够科学分类、流程清晰、检索方便,实现最大程度保存文物历史信息的目的。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涵盖保管、研究、陈列、教育和行政管理等博物馆各项工作流程,核心是藏品信息数据库建设,重点在于把好藏品信息的收集整理关和加大信息管理规范化力度。对藏品征集、修复、鉴定、交换、展览等各种原始信息和相关信息尽可能做到收集齐全、分类整理;根据国家文物局印发的《档案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等文物工作规范,录入藏品信息,做到格式规范、填制准确。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文物调查”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展文物调查,掌握基础资料,提高管理水平,是推进文物、档案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强化训练,对档案工作者分层次进行基础知识教育、高级理论培训及文博专业档案专业教育,培养一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年轻的档案生力军,使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

我国文物档案事业信息化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领导者的现代化意识水平。档案馆信息化并不是单纯的技术与设备的简单组合,它同时牵动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的转变,工作体系、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的改革,这对长期以来沿袭传统工作模式运行的博物馆来说的确是一门全新的课题。推进档案馆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问题,而是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面对机遇和挑战,档案馆工作者应树立信息时代的新观念、新思路,掌握处理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和所采用的新途径。用信息化的思想指导档案馆的各项工作,将信息化的工作方法贯穿到档案馆的各项工作中,并成为每一个档案馆工作人员自觉规范、指导自己工作的行为准则。在借鉴吸取传统管理成功经验的同时,寻求传统与现代的最佳契合点,理顺档案馆各项工作所涉及的信息采集、重组、加工、分析与研究等过程,营造出有利于进行博物馆信息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馆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档案馆工作者要进一步对现代化管理作深入的研究和不断的创新,以信息化促管理,以现代化管理出效益,打响档案馆文化品牌,努力实现文博资源的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共享。

参考文献

文物保护信息化篇5

1. 引言

古生物化石数据库建设涉及的标本数量巨大,馆藏单位众多,隶属关系不一,现有管理条件及水平参差不齐,建设经费缺口大等问题。

河北省重点古生物化石数据库建设是贯彻《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依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风机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国家和各省(区、市)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档案和数据库的规定而开展的具体工作。具体目标:第一、满足于各级主管部门在开展古生物化石标本的管理工作中对现有标本的信息需求;第二、满足馆藏单位自身日常管理的需求;第三、为科研单位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便利;第四、满足于普通公众对化石科普信息的需求。

登记对象主要为具有化石藏品或展品的各类博物馆、博物院、陈列室等收藏单位,可能存有重点化石藏品的科研院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有重点化石收藏的民间个人。本次工作收集古生物化石资料712件,古生物化石鉴定报告305份,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入册362件。

2. 软件功能介绍

《河北省古生物化石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数据库的河北省古生物化石管理信息系统,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古生物化石规划数据标准,根据河北省实际情况应用Access关系数据库平台和Mapgis空间数据引擎完成图件、附表、文本古生物化石资源规划成果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展示和应用,实现了河北省范围内古生物化石相关信息的可视化宏观管理(图1)。

图2 基础类数据库维护界面

2.1 基础数据库维护

基础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图2):地理数据(主要指我省行政区界,公路交通、居民地等相关基础图层信息)。同时提供数据的更新接口能够保证数据的实时更新,支持上报数据的生成与导入上报数据及更新管理功能。

2.2 古生物化石数据管理模块

包括:登记和维护各类古生物化石档案信息。维护内容涉及保护工程(图3)(含调查评价工程、详细研究科研挖掘工程、拟建保护区、拟建博物馆、拟建恐龙足迹保护等5项内容)、自然保护区、产地管理(含化石点、重点一般古生物化石产地)、标本管理(含收藏单位基本信息、民间收藏单位基本信息,古生物化石标本信息)、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等13类信息。

2.3 空间信息浏览和政策文件维护模块

空间信息浏览模块采用GIS技术能够直观地显示相关古生物化石项目的空间位置关系,并能够查询相关项目的详细信息。

政策文件维护模块是对古生物化石相关管理政策文件和标准进行统一管理维护的工具,便于用户及时查阅相关文件(图4)。用户可通过本功能对Microsoft Word 格式的文件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还提供了文件的浏览、编辑修改、删除、导出等功能。

3. 成果

掌握河北省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数量、分类、分布,建立了河北省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档案和数据库,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古生物化石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也为国家建立全国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档案和数据库提供了基础数据。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尽管通过多种手段大力宣传项目宗旨,但民间收藏者对《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知识相对淡薄,对重点化石登记项目的实施持有异议,顾虑重重,前来咨询的较多,自愿登记者较少。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人知法懂法,提高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认识,打消疑虑,积极配合家、省有关部门对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的摸底与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邬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 科学出版社, 2001.

[2] 史文博. 浅谈MAPGIS属性连接的几种方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2):2-3.

[3] 王子艺. 基于MapGIS的国土资源档案系统的设计[J]. 工程技术:文摘版:00022-00022.

文物保护信息化篇6

[分类号]G122

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我国申报的《京剧》和《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活字印刷术》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信息化建设通过虚拟的网络平台实现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统一、系统、有序的安全管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和宣传利用,影响着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迫切需求。

进入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逐渐起步。2002年5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决定正式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其中,数字化保护手段受到广泛关注。工程的实施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的起步,从2002年开始至2006年底,我国已举办三届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讨会,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研究的认识和重视。2010年6月12日,《感受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向世人展示了传统文化遗产在信息化时代与新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同时,也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1 昆曲信息化建设现状

2001年5月,中国昆曲(又称“昆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不仅是我国第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昆曲信息化建设是了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信息化建设概况如表1所示:

2 昆曲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2.1 昆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昆曲信息化建设推行面向知识的昆曲资源管理,实现了昆曲资源的深度开发。从知识界定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显性知识又包括隐性知识。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非物质、无形的文化遗产,我国2011年2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存的观点,其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在昆曲信息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管理昆曲资源、寻找知识关联、挖掘昆曲隐性知识,目前收藏有全国最多昆曲文物、实物和资料的中国昆曲博物馆,根据昆曲的艺术特质布置出“吴觎萃雅”、“魏梁遗韵”、“兰苑飘香”等昆曲专题陈列展,在对这些珍贵的昆曲资源进行收集、有序整理、建立信息关联、挖掘知识关联的基础上,专门筹建了《昆曲影像视听中心》,以最大限度的开发昆曲知识,促进昆曲传承和普及。

昆曲信息化建设注重建立面向知识管理的昆曲资源服务体系,使昆曲信息化成果推广和利用效率大幅提高:①面向知识管理的昆曲资源服务体系拥有的丰富的资源数据库支持和广阔的推广平台。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为昆曲的传承保存了大量的教学音频、视频,不仅让被传承人拥有学习的素材,也让广大昆曲爱好者能够随时随地观赏昆曲。②昆曲网站建设为昆曲的创新和宣传提供了重要媒介,例如,“环球昆曲在线”为用户提供昆曲剧场的直播和转播,即使是远在海外的昆曲爱好者也能足不出户地享受艺术大餐。③昆曲信息化建设拥有大量凝结智力资本的数字成品出版和发行。《中国昆曲音像库》、《昆曲六百年》等影像资料都是昆曲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④面向知识管理的昆曲资源服务体系还包括昆曲反馈和交流平台,例如实现实时在线交流、信息汇合反馈的昆曲论坛“幽兰稚韵”等。

此外,昆曲信息化建设还得益于构建完善的政策和资金保障。1985年文化部颁发了《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通知》,1986年成立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1987年文化部再次发出《关于对昆剧艺术采取特殊保护政策的通知》。2000年,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此后,中国昆剧艺术节每三年一次,成为艺术界的盛会。2001年12月,文化部制定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2004年5月,文化部起草了《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实施方案》,提出设立专项资金抢救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从2005年开始,文化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此外,我国首部保护昆曲的地方性法规《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于2006年在昆曲的故乡苏州正式实施。这些政策与资金保障为昆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基础。

2.2 昆曲信息化建设的不足

2.2.1 昆曲信息化建设缺乏技术标准规范 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标准规范对信息化建设的遗产项目选择、技术选择、质量要求等做明确的规定和约束。已建设成的网站和信息系统各成体系、互不兼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项目大多参考国际标准。例如,2003年,国家艺术研究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濒危音响档案数字化”项目,“该项目对保存的2万小时音响音像档案进行数字化抢救保护,采用的是国际音响音像档案联合会(IASA)制定的TC-03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的滞后,必将为以后的资源共享和整合传播带来隐患。

2.2.2 昆曲信息化建设合作机制保障和人才保障尚需完善 昆曲的保护和传承既有政府机构又有民间组织,这为信息化建设合作机制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这些团体机构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艺术探讨的层面,对数字化传承、信息化创新关注不够。此外,传承人的老化和缺失,曾一度加速了昆曲的消亡。以苏州昆剧传习所为例,该所成立于1921年,培养出40余位为昆曲传承做出巨大贡献的“传”字辈昆剧艺人,但这40余位“传”字辈老艺术家现仅有二位尚在世,且都是将近百岁的老人,这些艺术家们所掌握的昆剧折目有近600个,仅有一半数量的折目得以保存下来。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与昆曲传承人紧密相连,是当前昆曲保护和传承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3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对

策建议

昆曲信息化建设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就全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而言,它是一项庞大而系统、复杂而繁琐的长期工程,其发展和推进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构建交流合作机制,发挥组织协调互补优势

数字博物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也曾有学者提出“建设数字博物馆要走大合作之路,动员文博、信息管理、媒体传播、信息技术、科普教育、艺术、民俗、中医药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参加数字博物馆内容与技术方面的论证、咨询、管理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同样具有走“大合作”之路的基本条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在于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个文化机构,将这些机构进行有序的组织,建立和谐的合作机构保障机制,走“大合作”之路,不仅能够保障建设质量和水平,且能够提供配套的智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信息化建设和各类项目的进展。“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利用自身优势,可设立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与保护的研究中心,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有关研究”。

“世界记忆”工程的成功实施充分证明了加强国内各级各类文化事业机构沟通与合作的突出意义。中国“世界记忆”工程国家委员会于1995年成立,广泛地吸纳了各级各类文化事业机构,参加单位具体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国委员会、国家档案局、国家图书馆、国家信息情报研究所和文化部档案处。为了配合“世界记忆”工程项目在中国的开展,“2000年国家档案局正式启动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工作机构由‘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领导小组、国家咨询委员会和办公室组成。其中,国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均是来自国内图书、档案、古籍、史学界著名的学者、专家”。这些领域的机构均在名录的确定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截止目前,已有纳西族东巴古籍、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朝内阁秘本档案、医药古籍《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等人选《世界记忆名录》。

3.2 完善政策资金保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昆曲信息化建设的成绩得益于政策和资金保障。完善政策保障应重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以“共享工程”为例,“由于初期的实施中未能处理好知识产权关系,工作受挫,当前正在积极探讨亟需解决的知识产权保护期内的优秀作品传播问题,探讨作者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表演者、口述者、贡献者、作品采集者、制作者的权益(即邻接权)问题”。信息化建设政策制定应尊重传承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群体的智力成果,对不宜公开的信息如医药配方、技艺的秘诀等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以维护传承人或当事人的权益。

信息化建设很多方面都需要巨额的经费支持。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备和网络通讯设施配置,例如,高速扫描仪、影像摄制机、三维动态拍摄器材等录入设备,磁带机、磁盘阵列、光盘、硬盘等资源存储设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的性质和来源,指出各成员国可根据条件申请国际援助,国际援助包括“其他财政和技术援助形式,包括在必要时提供低息贷款和捐助。”我国财政部和文化部于2006年开始设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同年出台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专项资金的分类及开支范围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资金申请渠道都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的保障。

3.3 健全技术标准保障,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主要包括两类:①业务性标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术语标准、资源的标识标准、描述数字资源文件格式标准、元数据格式标准等;②技术性标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存储、压缩格式规范、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加密、水印技术规范等。为了使分散在不同地址位置上的文化艺术组织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者能够共享信息,需要国内外文化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和记录标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而言,应借鉴国内外文化遗产领域成熟的标准规范建立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特色元数据标准,以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管理。现阶段,我国信息化领域国家标准相关的有《GB20530―2006文献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导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也可参考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为开展统一的博物馆数字资源建设,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标准也开始制定、颁布。“国家文物局制定颁布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博物馆藏品二维影像技术规范(试行)》等一系列信息化标准技术规范”。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等单位现已开展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文物元数据、文物影像信息、藏品数据存储及交换数据、电子身份标识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标准也值得借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内容》规定,确保经过整合后的数字资源在元数据与对象数据两方面都符合统一标准:资源的组织形式包括MARC数据、格式文本文件、数据库文件、HTML文件、文本全文和多媒体文件。

3.省略nt.省略/xxfb/zwxx/ whyq/2009 07/t20090728_72223,html

[2]颐克仁,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的保护与传承――中国 昆曲博物馆的个案分析,中国博物馆,2006(3):37―41

[3]徐涟,为了2万小时的“历史音声”,中国文化报,2004-09-09(001)。

[4]刘英,公众的需求使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再谈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机遇与亟需解决的问题//刘英,张浩达,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2007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05

[5]吕鸿,基于三馆协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整合研究,图书与情报,2010(3):127-129

文物保护信息化篇7

一、引言

在传统的文物修复中,多是通过人工完成,即主要依靠修复人员对残缺文物的判断,从而手工完成残缺文物的拼合,文物的保护需要保护人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美术以及考古等多方面地挤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高超的手工工艺经验和技巧。近年来,在传统的文物保护工艺得到发扬的同时,先进的科技信息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出土文物的保护、加固以及修复技术的进步,大大的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文物损坏,加强了对文物的保护。

二、文物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实现文物信息数据的数字化,就是将文物的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保存,突破时空的限制。将文物本身、附加的物理属性、历史地理信息以及人文价值等全部囊括其中,提供在线的文物资料查询功能,能够更加快捷有效的为相关单位研究课题服务。实现文物信息的数字化,一次的数字系统,便能够得到无限次的利用,同时为我国的文物研究和观测提供便利,能够脱离文物的实体,减少文物的移动,将会大大的减少文物的损坏。

我国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自2001年9月启动的“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起,故宫博物院组建了资料信息中心,开通了院内的计算机光纤网络系统和各类管理型数据库,建立了国际网站,使远在异地的人们就可以通过网络畅游这座神秘的宫殿,一窥它雄奇瑰丽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文物。浙江大学曾与敦煌研究所合作,利用计算机存储和图像处理以及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实现对敦煌壁画和石窟档案文献资料的信息化,对其进行保存,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对敦煌石窟壁画的实景漫游,这样能够大量的减少洞窟内的参观人数,加强了对这一伟大历史艺术的保护。

三、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文物的保护

现代技术的引用,能够减少人工对文物的修复,改善了文物保护的工作环境,减少对文物的人为损坏。

(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引用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数字技术使文物修复方式更加便利,利用数字化平台,拍摄,扫描等方式对文物的形状、大小、颜色数据的录入,完成重建物体从平面像素点到三维空间点的转化,三维扫描技术能实现非接触测量,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同时可运用3DSMAX,AUTOCAD 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创建模块,便于对文物本身的数据测量,鉴定,或复原纹饰,创建新的仿制品,这对文物数字化保存、展示等有着重要作用。精准重建出的文物三维模型在永久保存文物原貌、文物鉴赏和研究、文物修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利用虚拟实现手段对数字化三维文物模型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人们可身临其境的在三维虚拟环境中多角度游览。

通过三维扫描和高清照相等采集手段获取文物的三维数据和色彩纹理信息,建立实物三维模型数据库,保存文物原有的各种形式数据和空间关系等三维数据,从而实现文物数据的科学、精确和永久保存。

(二)文物影像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

实现文物信息的数字化,能够将文物自身的信息和与其相关的信息更加全面、精确化。影像技术能够将文物的信息全方位、多层次的记录下来,主要是通过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文物实体的照片,解析演算出物体空间外形的技术方法,高倍率的文物影像突破了肉眼的限制,能够为研究部门及参观者提供多角度的研究、观测数据。

2010年8月20日,在内蒙古博物院召开的吐尔基山辽墓出土文物3D 信息采集系统研发初步成果展示会上,内蒙古吐尔基山辽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之一―――錾花鎏金龙纹银盒,研究者只用点击就算能获得器物上任何一个点的三维数据,还能够任意的选取两个点得到三位小数点的毫米单位的测量数据。在文物外出展览时,只需要将文物的三维数据输入到数字机床中,就能够制作出类似翻模般得严密的包装,不用人工触摸,完成依靠计算机就能够完成。

在文物的保护过程中,总会由于环境或者保护措施不当等原因造成作画的颜色变色和褪色以及载体材料的老化,导致古画原来面貌的改变。利用数字化的图像能够对其进行颜色的调整,实现古画颜色的恢复,采用纹理合成的方法对古画中残缺的部分进行修补,适当的调整对比色彩,这对于古画的保护与修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建立数字化信息采集、存储与数字化博物馆

传统的博物馆对实体文物有很大的依赖心,但是文物藏品本身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因此博物馆特别重视文物的保护,追求最大文物原状的最大保护,减少文物藏品的自然、人为的破坏,但是这仍然避免不了文物保管中“重藏轻用”的现象。另外在文物的保护过程中会有信息录入、相关论著和文物修复记录等工作,还有文物的出入、目录、影像资料等,这些工作包含有大量的学术和管理信息,如果全靠人工完成,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了博物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物造成损坏。

建立数字信息化的博物馆,实现以文字、符号、图像等形式,记录、描述、复制、加工在数字载体上,借助虚拟现实、三维空间、影像、声音等途径,来弥补文物实体因受到条件限制而不能经常更换或展出的缺陷。

四、结语

文物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象征。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欣赏和历史价值,随着时间的发展,能够流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同时又不能再生,我们必须尽快的提高文物保护的手段,加强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文物的保护,这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

文物保护信息化篇8

我国政策表明:要完善标准的文物信息管理规范,建立信息数据库,从而实现信息交流的标准化、数字化、国际化,面向所有的文化媒体、面向所有大众,实现透明的文化体制制度,加强对外交流,提高我国博物馆在信息化管理虚拟空间的地位和水平,推动我国整个文化行业的进步与对外交流。所谓的信息化指的是利用互联网科学技术进行文物的采集、保护和传播,将信息有效储存下来,建立起面向社会的资源库,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对于博物馆来说,就是建立起文物的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共享系统、检索系统,达成对博物馆数字化技术信息的服务与共享传播。利用虚拟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可以对文物的信息数据库进行有利的保护,并且创造出交流与深化的平台以及条件。建立数字化博物馆是指将计算机、多媒体运用到博物馆的各个部门的日常,包括陈列、研究、教育、行政等各个平台的工作。博物馆管理系统的数字化解决了由于地域、文化和其他宏观条件引起的对文物的局限性,计算机可以包含除了文物本身外的非物质文化,比如:音频、视频、图片,而且通过互联网使人们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横纵立体的了解,不同地域的不同的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文化遗产进行参观。这期间也同样解决了实体博物馆当中由于过度保护,活动受限的问题。

2.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着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和传统宝藏,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关乎到整个民族的血脉。目前,我国在博物馆进程中开始大规模开展数字化的工程,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在文化保护与传播上,有利用将文物本身与非物质文明结合在一起,对文化进行完整的保护,各式各样的多媒体技术将会对文化遗产各方面进行生动的展示,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大众参与到历史文化交流与传播当中。对于历史研究工作者而言,采取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有利于方便对文化遗产的信息交换、传播、保护,更加促进了科研与教育的影响作用。

二、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原则与重要性

1.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所有的技术系统首先都要遵循安全的原则,一个系统的运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安全稳定,所有的运营都要保证数据的长期稳定性、持续可恢复性,以防发生意外时对国家或系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经济性原则:当今社会要求遵循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操作中尽量满足较高的性价比,所有的系统设施应都保持好的上升空间,在保证自身正常运作业务的同时能经得起各方面的挑战。所以在信息化处理过程中,要在经济花销较低的情况下满足较高的性能和空间[3]。(3)可扩展性和高效性原则:为了满足系统的持续高效运作,要求进行系统的性能的扩展,要求系统整体具有可塑性。并且在工作环境里,能保证高效能的运作。(4)兼容与开放性:对于一个系统来说,要做到广泛的运用于传播,必须自身兼容性较好,在各个平台、各个环境都可以广泛使用。系统具有连接到其他平台的可能性时,也对其普及有着极大的作用,且提供多个接口的方式有利于对系统的再次开发,有利于达到管理系统的全面化、开放化。

2.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安全,减少暴露于外的次数,保持文物的完整性与观赏性。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是面向大众服务的一个途径,对非专业人士、文物爱好者、研究者来说都无疑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检索手段,有利于达到全民的资源共享。不仅有效的整合了资源,而且做到了资源的反复的利用。基于对博物馆信息化的管理,有利于各个层面资源的再开发,可以根据文物的本身信息,进行相关信息的链接与调用,通过外部的软件、程序调用博物馆的资源管理库的数据,以此达到高效能的运用。对于博物馆的管理方面也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人员的合理布局与调动,将以前用于认为管理数据的人员分散于其他需要的岗位,起到降低管理成本的作用。

三、我国博物馆信息化系统管理现状与建议

1.我国博物馆信息化系统管理现状

近几年,国家的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动了我国博物馆信息化系统持续且迅猛的发展。故宫研究院组建了信息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为介质,加强故宫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此外,上海、南京的博物馆也实行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措施,推动了文物文化在全国的资源共享的态势,依靠科技力量进行信息化建设,还培养了计算机方面的高、精、尖人才与专家。我国博物馆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现有规范体制与庞大的文化遗产资源库的矛盾,因为体制与信息资源建设有着相悖的因素存在,并且缺乏有效、统一、明确的宏观政策对信息化系统管理进行有效支持。受传统闭锁文化的影响,对博物馆的文物“重藏轻用”,导致文化遗产资源的交流受到严重的阻碍,博物馆信息化进程收到抑制,呈现出文化孤岛的不良现象。建立博物馆信息化系统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建立详细、精确的文物馆藏信息记录,以此可以减少文物的减少与流失。整理、录入、鉴定文物信息需要依托法律与科技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欠缺,不能很好地对文物进行录入、整理,比如有些重量级的博物馆对外声明馆藏文物的数量极多,而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没有记录在馆藏文物的总账里,因为技术的原因没有能进行及时的鉴定、保护。因此可以得知很大部分的文物都没有录入进信息化系统中,所以更不能进行有效信息的传播与反馈。其次就是信息化的体系在发展中的目标不太明确,技术布局相对比较散,局部的信息化系统管理着眼低,只对邻近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缺乏确定宏观的目标与规划的意识。

文物保护信息化篇9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等等。而图书馆的职能在于保存人类记忆、积累人类知识、传承人类文明。这种职能是图书馆生存定义与持续发展的本质。因此,保护以文化为本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所当然是图书馆应该担负的职责与职能。高校图书馆作为存储及传播知识的重要科研服务体系,必然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当中。

一、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定位

高校图书馆是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可以向读者提供广泛的信息和各种各样不同的思想形态,是社会文化组成的重要组织之一。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为教学科研等提供保障,同时还承担着保存地方文化传统以及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的任务。高校学生接受知识和对知识的反馈能力是最强的,所以,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尤为必要的。

二、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大多规模较大,人员较多,信息资源丰富,有相对专业的、先进的管理系统和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实力较强。高校图书馆不但拥有专门的人才对信息资源进行细致和系统的分析,而且具备了较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源的挖掘及保护经验,对于信息的数字化和信息资源的整理也具有其他单位所不具备的优良条件。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为广大学生提供服务,学生人才济济,是祖国的未来,这就使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普及、宣传工作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1)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涉及到多个学科及领域。对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看法不同于其他民众,他们的学习及研究视角相对专业,思维相对活跃,看待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相对前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高校图书馆可以针对这些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科背景的高校学生们,对其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收集、保护工作的相关教学和引导,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进而介绍如何专业的参与到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当中。

为高校图书馆培养和输送专业的人才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中,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并为图书馆的工作注入新鲜的学业和思想,不但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自身提高,更加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步伐。加强高校图书馆对专业学生的培养,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快速有效的途径。

三、高校图书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对策

(一)完善保o和传承机制

1、设立专门的保护研究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持续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动向与趋势,需要保护工作细致化、专业化、系统化。因此,在高校图书馆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专门的保护和研究机构,培养和引入相关人才,至关重要。相关工作人员,既要掌握高校图书馆相关知识与技术,又要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充满兴趣和热情,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非遗”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与使命,能够主动的投身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行列当中。高校图书馆不但要面向社会引入符合条件的人才进入保护机构,更要从高校图书馆内部培养有潜力的人员加入到“非遗”保护研究机构当中,为机构及时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提高此机构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更好的为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2、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1)明确高校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的目的并提高工作效率

建设特色馆藏的目的是抢救、保护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建立良好的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全面、细致的“非遗”信息,使保护和普及并行。高校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在“非遗”保护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做到认真、细致、负责。在“非遗”的搜集、整理、认定、建档的工作环节中,应做到对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文献及影音资料进行及时的分类和数字化处理,为下一步具体进行馆藏信息分类提供便利条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丰富高校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馆藏内容

文物保护信息化篇10

作者简介:齐爱民,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赵敏,重庆大学法学院2005级研究生,重庆 400045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110―03

加强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合作1,既是推动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及推进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区域知识产权合作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2004年12月,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在广州召开,九省区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的正式开始。2005年,香港、澳门正式加人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形成了“9+2”的合作格局。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水平,打破地区保护,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产业及技术转移,增进地区间投资增长,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为宗旨,提出了政策研讨、中介与信息服务、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11个主要合作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是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的重要内容。对泛珠三角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既是从泛珠三角区域的优势资源出发,又有利于我国整体文化资源的保护,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整体经济的和谐发展。

实现泛珠三角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前提是从泛珠三角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特色出发,对区域内各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保护方案。

一、泛珠三角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泛珠三角区域位于北纬30度以南的郁郁葱葱的文明带上,岭南文化、巴蜀文化、闽文化、滇黔文化、桂文化、赣文化、湘文化,都蕴涵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文化群落相互渗透和吸收,形成泛珠三角区域紧紧相连的文化血脉。“类别多样、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价值珍贵”是对泛珠三角区域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总体概括。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当今重要的无形资源。

根据区域文化的不同,泛珠三角可以分为大珠三角(由粤港澳三地构成)、闽桂湘赣区域、海南岛区域、云贵川区域四个小区域。大珠三角是泛珠三角的核心地带,其经济发展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广东省的戏剧资源多样,潮剧、粤剧、西秦戏各有特色,著名的醒狮舞、梅州客家山歌、英歌、石湾陶塑技艺等10余项非物质文化资源都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闽、桂、湘、赣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闽桂湘赣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具特色。福建省的惠安石雕、漳州木偶头雕刻等民间工艺品制作精美,福州艺、闽西汉剧、木偶戏等表演更是细腻逼真、惟妙惟肖;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民族特色,侗族大歌、那坡壮族民歌、布洛陀等是各有千秋。湖南的土家族织锦等风韵独特,浏阳花炮更是闻名海内外;江西亦拥有婺源三雕、萍乡湘东傩面具等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海南省地处泛珠三角区域最南方,自成一岛,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着原始风韵、民族特色,如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树皮布制作技艺、打柴舞等。

云、贵、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独特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云、贵、川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云贵地区拥有丰富的蕴涵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云南的傈僳族民歌、傣族的泼水节和孔雀舞,贵州的侗族琵琶歌、苗绣等。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丰富多彩,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有蜀绣、川江号子、(亻刍)舞、川剧、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彝族火把节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成正比,经济发展领先的区域,较好地建立了保护和开发并举的保护模式,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处于优势地位。广东省在传统技艺――凉茶制作方面,充分利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立了规模庞大、效益良好的生产链,而被誉为凉茶发祥地的广西梧州却在此方面远远落后于这些发达地区。

二、泛珠三角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一)有助于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价值的实现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的价值无疑是多元的,但其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尽快改变和消除泛珠三角区域内存在的“一个区域、四个经济世界”和“一个区域、四种经济社会”的不合理格局和不和谐状态1。由于地域性特点,区域中大珠三角及沿海一带经济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欠发达。但是,中西部地区拥有更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等,其均可成为现代市场中蕴涵巨大商业价值的商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发达地区可以提供资金支持,以市场经济的手段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知名度,培育知识品牌,增加竞争优势,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成泛珠三角区域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有助于特色经济的形成,为泛珠三角区域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已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广,涉及面多,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它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通过对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理和开发,可以保留泛珠三角区域的地域、民族特色,形成特色经济,推动当地的发展;同时极有可能孵化出国民经济的一些新兴行业和部门。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辐射面广,对其开发保护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如演艺、美术、会展、教育、旅游、体育、出版等的发展,产生多重效益。同时,它还可能通过产业链间的传动关系进而带动信息、餐饮、房地产、服装、交通等十几个行业的发展,为泛珠三角区域的

经济发展创造出新的增长点。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可以拓展新的产业,形成合理、科学的产业结构,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的整体发展。

(三)有助于泛珠三角区域建成节约型、环保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大珠三角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有的甚至是不可恢复的。现阶段,“十一五”规划提出,国家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避免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这标志着我国今后的经济增长将会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因而,在未来一个较长发展期内,既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降低资源消耗,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学会用现代科技来改造传统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应当寻找、开发环保型资源。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留下了光辉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将极大地拓展文化经济的资源范围,对一些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更有利于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且同物质资源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着可循环使用的经济特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泛珠三角区域建成节约型、环保型社会2。

三、泛珠三角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的合作机制

(一)协调统一区域立法。引入商标权保护模式综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我国法律暂无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统一规定,仅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分别制定了地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其主要以著作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各省间地方保护条例存在一定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区域内合作开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要促进泛珠三角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首先是要协调区域内各省间的立法规定,使其趋于统一,从而打破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形成整体的有效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在协调区域间立法时需要注意,应制定和实施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运用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目前,登记、确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固然重要,但是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顺利地实现开发和利用,则很难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正因为如此,西方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立法领域出现了一种与传统立法方向不同的新立法方向,传统的立法方向主要专注于知识产权的确认、登记、保护等活动,而新的立法方向则特别关注知识产权的流转和权利的正当行使。例如在1995年3月至1996年9月短短不足两年的时间内,美国国会至少审议了六部限制医疗方法专利权的法案。而最近几年,美国国会又专门审议了八部试图规范和限制知识产权权利行使的新法案。在此保护思路的指引下,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合作机制,应将重点集中在开发方面,落实到保护模式上就是著作权保护模式和商标权保护模式等保护模式的综合应用,而不应停留在确认和登记环节。铜梁火龙是重庆市铜梁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于2004年由铜梁县高楼镇申请为注册商标。通过该商标的注册,促进了铜梁火龙文化由资源向效益的转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利益,又促进了铜梁火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商标权保护模式不仅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能开发其经济效益,并且还有利于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活态性。商标的续展制度也可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期限的问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长久的法律保护3。

(二)建设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方面也是如此。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平台的建立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灭失,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困难,往往是信息不畅、人们无法认知其经济价值,甚至根本不知其存在而造成的结果。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平台的建立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向社会提供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平台,通过信息的自由流通,增强区域内各省市、企业间的交流,为“供需”双方提供合作开发机遇,运用市场机制,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市场产品,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为区域内企业开展特色经济提供商机。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将高新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之中。信息平台的建立必然要求建立便于检索的电子的或者纸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数据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应用上,可以极大促进企业对所需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查询,为企业有的放矢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数字化技术手段。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使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整体性保护。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漳州市,湖南省邵阳县,广东省高州市、潮州市,海南省临高县,贵州省石阡县及四川省都拥有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信息平台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保护经验,互相借鉴补充,提高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水平,同时可以提供协调区域集体商标的申请、使用的平台。并且通过信息平台还可以加强木偶戏制作及表演经验的交流,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生命力。

(三)实行区域商标战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构建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利器,好的品牌给人一个选择的标准和理由。以商标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好地突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意识。四川省的泸州老窖企业,运用、开发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争创品牌,推出了“国窖1573”系列,而使该酒的酿制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由于酿制技艺的百年积累使得泸州老窖酒口味更为醇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烙印使泸州老窖更具有文化品牌魅力,从而推动了该企业的发展。广东企业通过注册“王老吉”商标进一步开发了王老吉凉茶,龟苓膏生产也通过标示“梧州龟苓膏”以龟苓膏发源地“梧州”作为宣传点,促进产品的销售。使得广东凉茶饮料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不仅保留了凉茶、龟苓膏的古老制作技艺,而且利用现代市场手段带动了整个广东饮品业的发展。这值得广西思考。中西部地区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珠三角沿海地区具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并积累了多年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经验,二者结合共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创新品牌,保护老品牌。并且还可以着力于区域集体商标的申请,通过局部区域占领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的制高点,为全国整体的保护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实行区域“著名商标互认制度”和品牌市场优先准入制度,从而建立起灵敏的快速反应长效监督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四)建立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监督机制。防止破坏型开发、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不能仅以经济效益来衡量对其的开发和保护。在开发、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使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进各民族、各区域间的了解,形成全社会的自觉保护意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因此,可以建立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监管,打击跨省区的侵权行为,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歪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赖以生存的历史背景,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中完全商业化和庸俗化,避免只顾眼前利益,重利用、轻保护的破坏型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吴国平,泛珠三角经济区知识产权合作若干问题研究

[J].知识产权,2005,(4).

[2]陈天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J].改革与战略,

文物保护信息化篇11

中图分类号:TP317;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141-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70年代,相关研究者和学者已采用摄影技术、录音技术等技术对文化遗迹、考古发现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保存。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资料却无法由于相对局限的技术手段得以长存,例如图像的失真、录音的老化等等。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化保护走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并在当前取得一定的成绩。本文试从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出发,对相关理论研究和实现手段进行探讨,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相关理论和技术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上,当前主流的技术有两种。其中一种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备的信息进行采集、转换并使其适应存储环境。再之则是对其所具备的信息或做简单处理或直接不处理进行存储。后者在实现上较为简单,却为后续工作带来不少麻烦。例如信息的简单编码处理如若深度不够,后期将花费更多的资源和人力参与研究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原生态环境的重构也是一个困难。

相关文献指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信息与数据的区别在于前者在于对数据进行精简之后取得的更容易被计算机或相关第三方所理解,而后者是某种物理量的真实反映。因此数据处理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处理者对信息处理的主观意愿。在此之前,英国学者提出了知识资产研究中的信息空间,即被业界广泛所知的“I模型”。I模型的出现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I空间的三个坐标分别代表编码、抽象以及扩散。编码程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是用于衡量表达方式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为计算机所理解接受;抽象则用于对其理论的综合描述和特征提取;扩散则在另一方面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以及后续的信息恢复和原生态构建。通过I空间,理论研究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传播、形式与存储、保护及其目标进行进一步讨论,此处不再赘述。

剪纸艺术是2006年国家公布的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积累和结晶,品种多、分布广。在对剪纸的技术保护上,信息的采集点在于制作的技术手法和作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作品的表现形式,是对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概括。当然,两者也是联系紧密的,根据上述的I空间理论,剪纸保护可以根据其在I空间的位置进行讨论。

二、剪纸的数字化保护

(一)数据库的设计

综上所述,剪纸的种类多,且表达方式多、表现效果丰富,如何对其进行数据上的信息提取是实现数字化保护的关键,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数字化保护的基础在于数据库的设计。在实现上必须对剪纸的艺术特点进行数字化抽象提取。其中基本元素和典型符号库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根本所在。因此首先对覆盖较为完整的剪纸图案进行收集和分析,提取出常用的元素。例如剪纸中的曲线、直线、多边形、花样、小孔、月牙形、水滴形等等。其次,对图像进行归纳,形成图像数据库。对收集的剪纸图案,可以分为动物、人物、植物、风俗、服饰和建筑等多种类别,并在软件后台数据库中建立相应的表与其对应。再之,根据应用目的,可以将其分为美化环境类、礼仪喜庆类、祭祀信仰类和服饰佩戴类四大类,四大类进行下一级的分类,通过多重分类实现库的搭建,此处亦不再赘述。

(二)软件设计

在数据库构建完毕后,软件设计可以分为图像处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查询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实现上可以通过VISUAL2010和SQL SERVER 2008进行搭配设计。

各模块功能在实现上可以由如下进行:首先图像处理模块提供了图形编辑器,人机交互界面提供给操作者绘图平台,绘制完毕的图像将进入数据存储模块中的基本图像数据库和基础元素数据库。

三、结语

本文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对剪纸艺术的数字保护做了理论浅析和探讨,并借此简单阐述对剪纸艺术的数字保护技术实现方式,包括数据库的搭建和软件的设计,为剪纸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种实现思路。

参考文献:

[1]许中美.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寓意[J].菏泽学院学报,2007(04).

文物保护信息化篇12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等城市群,同时以区域经济中心上形成了长沙、武汉、重庆、郑州、西安、沈阳等城市群。@些城市群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以来的发展历史,地上、地下有着成千上万的历史遗迹与历史文物。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一些原属于城市周边的区域,现已经成为城市中心区域,由此沿文物保护边界上修筑交通网、建筑物等城市建筑群,对文物造成不规则振动损伤以及大量的粉尘伤害;另外,由于市区寸土寸金,保护区周边出现地下文物时,开发商隐瞒实际情况进行私下野蛮施工,对文物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为此,对于现有文物进行合理、有效、有力的保护必将引入新技术与新手段,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新技术与新手段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是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将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因此高清分辨率的GIS技术可方便将古建筑的地理坐标及范围、二、三维图像、区域分布进行存储与记录,形成古建筑的时空分布格局,同时根据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可进行实时的跟踪与监视,同时,极大地减轻文物保护工作量。

1 数据来源

古建筑物的数据来源分为两个部分:(1)位置信息;(2)建筑物信息。两部分信息共同组成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基本信息。

1.1 位置信息

数字化文物保护工作中最基础的数据是地理底图,即准确标注地理坐标及其范围的实测地图,由于矢量化1:50000的军事地形图涉及到机密文件甚至绝密文件,此步工作的前提是将不涉及古建筑区域的地图要素全部删除,只保留保护区域周边一定区域内的地形地貌以及周边交通网,同时,需要将一定时间内的区域规划发展图与之重叠,形成最终的地理底图,以达到该图上明确标注有近期、中期、长期地理信息。

1.2 建筑物信息

古建筑及古建筑群不同维度的数据包括二维平面照片、三维照片的获取以及各角点坐标的精确测量。此项工作中,在使用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三维激光扫描仪以及全站仪或差分GPS进行精准测量的同时,对各类古建筑物进行文物鉴定时间、保存现状、保护等级进行合理分类与区分,在分类的基础上完成目前古建筑物自身维护信息,从而建立古建筑保护综合信息“户口”。

2 系统设计

为了精准地保护古建筑文物,首先是需要公众知道此类文物的重要性,同时将公众纳入整个保护管理,使其成为管理/保护的一员,对此系统中需要开放对公众使用权限,公众可以在开放的系统中进行建筑物的欣赏、历史知识的学习,以及该处建筑物的各项参数,同时预留公众对不合理或违法侵占建筑物的事件进行举报或意见反馈的接口与模块。系统日常维护的主要工作是对系统自身进行维护,同时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添、减、查、修操作。

动态数据的获取主要是利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时空格局的分析,形成多年古建筑的变化或相对静止状态。系统警示则是系统通过动态数据或公众开放模块的意见反馈中获取非法侵占古建筑物或危害古建筑的行为时,由系统自动提示该项报警示内容,在系统管理员的确认下,可自动形成电子邮件向文物缉查部门或相应公安部门进行举报可报警。

3 动态实现

在动态数据计算与分析工作中,首先需要准确的根据实测原始地图各角点坐标数据计算出保护区的精确面积与边界,并以此形成保护动态基准,为了防止保护区周边在没有进行古建筑保护审批的情况下进行工程施工的情况,因此还需要对周边一定范围内进行精度相对降低的测量与校准工作,形成次一级保护动态基准。目前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公众使用精度为0.8m(高分二号),动态数据则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按一定时间周期进行判断,在使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是需要把握天气明朗、无云等条件,取得优质的遥感数据,然后根据各角点的相对变化求取动态变化异常,从而达到动态实现。

参考文献

[1]http:///link?url=_Q5w5zWmsC9xsOQ4AZl2_-TK5mn

xbXYCcahbiSzm387UQhxP7V7aADYv7QBCjN0--9XFEPDgonH0n4Yx

Pxw2Y8AGFtpNOR4NPqXzBNhx15csAixODsHw5u03MVnXEap0Qh8K

文物保护信息化篇13

它反映的是自然和人类文化遗存为主的多种数据源的有序集合,在保存自然和文化遗产,提高民族素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数字博物馆可以通过传统博物馆文物数据系统的完善和门户网络平台来构建,在传统博物馆内部给数字博物馆提供运营的办公空间。现代数字博物馆相对于传统博物馆具有藏品存储形式数据化,用户在获取信息时依靠互联网、展览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其周期较之传统展览策划准备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现代的博物馆管理者也都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完成管理工作。传统博物馆的参观动线设计上遵循着公共展示空间的原则,虽然在自由度上有无序和有序之分。对来访者的限制并不大。但是相对于网络访问者还是更加自由。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所需要的知识信息采集。随着终端的多样化,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互联网更加便捷,随时都能对数字博物馆信息进行参观学习,传统博物馆虽然实物展品传达出的情感和感觉更真实。但是,仍然不能忽视它固定的地点和必须在工作日到访的不便。传统博物馆所依赖的建筑主体,本身也是一项艺术作品,曾有人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建筑空间独具艺术魅力,文物实物饱受岁月洗礼,传达出人文的情愫。

博物馆的日常管理、主题展览的策划都需要一定人数的工作人员,数字博物馆只要前期采集图像影像,建立数据库的工作做得完备,后期运营只需维护服务器即可。建立文物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包括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在内的全部历史,人类文化遗存的全部本体信息。统筹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大数据共享,数字博物馆在全球范围的建立网络化的博物馆体系,落实“数字地球”理念,加强信息交流互联互通,使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信息高速路”更加畅通。在文物保护方面,实物类文物,尤其是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体文物自然寿命有限,由于材料、时间、工艺流程、保存技术等各项条件无法一一满足,不可避免的会在一定程度是损毁甚至是消亡。建立数字信息系统,从另外一种方式上延长了实体文物寿命。在需要策划展览的效率上数字博物馆更加快速,工作人员具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能。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则需更多的运作周期,文博知识全面才能胜任博物馆工作,并且实体文物的调运安保工作都非常重要。

二、现代数字博物馆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功能

(一)现代数字博物馆的数字化影像的记录保存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而摸不着的;而另外一部分是看得见也摸得着的,显然工艺美术类就属于后者。工艺美术由文化而产生产品,图像展示产品,影像记录生产制作过程,手工艺人影像口述经验经历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完备的记录与保存。数字博物馆不同于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展示的是人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共建的一种生活方式。传统博物馆对工艺美术活动所产生的实物进行收集整理保护,而数字博物馆藏品必须先进性数字化技术的信息采集,图文、影像、声音全方位的记录保存,这样才能在下一环节的博物馆交互设计中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在采集工作前期开展将非常困难,当图文、影像资料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构建完善该项文化遗产存储数据库系统,大数据时代必将带来受众交互新体验。无论管理还是检索都将通过互联网络平台实现。使数字化技术、多媒体的应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活态化的保护是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这使带有时间标签式的记忆保护成为数字博物馆的次优方案。其目标是把重要的文化遗产重点保护起来,把濒临消亡的工艺美术手工艺恢复起来。

(二)现代数字博物馆的影像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功能

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不仅仅局限于数字博物馆存储数字化讯息。数字博物馆还同时具有在互联网络传播、在虚拟空间展示、对受众终身教育的功能。除了直接拍照拍摄获取的图片、影像之外,3D技术运用于生存空间虚拟化,这为虚拟展示提供更多可能。打破了传统展览的时空限制,让更多的受众接受文化遗产的资讯,开放性的网络平台,健全数据库储备,充分满足人们对文化方面的需求,使之进入大众视野,了解其内涵、体会民族性精神主旨,使教育真正实现终身化。从而增加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认同感,使全社会都参与到保护文化中来。现代数字化技术能解决实物和工艺流程双向保护,突显数字博物馆具有的优势。但是,活态化的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我们记录的可能只是漫长岁月中某一时期的状态,进行的也只是历史定格活化石式的展示,对受众来说略显遗憾。具有古老文化气息的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前传承方式主要来自民间的家庭式、作坊式、师徒式的延续,对精湛的技艺无形的文化信息,要实现活态化的保护,既要营造全民全社会参与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大社会环境,还必须有优秀的小众群体传承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