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事件

金融危机事件合集13篇

时间:2023-11-27 16:04:58

金融危机事件

金融危机事件篇1

随着全球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成熟,国家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也越来越灵敏。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货币政策当局都开始密切关注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相互影响。目前,国外已有学者开始关注不同经济周期时期货币政策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在不同经济背景下对同样的政策反应不同。本研究试着对经济背景进行了分类,通过事件研究法从非金融危机时期和金融危机时期两个维度来关注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发现逾十年间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不同影响。

事件发生当天(t)及前后m天共计2m+1天(本文选取m=5)上证指数的平均收益(简记为AR)和平均波动率(简记为AQ),表示如下:

事件发生当天(t)及前后3m天共计6m+1天上证指数的累积平均收益(简记为CAR)和累积平均波动率(简记为CAQ),表示如下:

进行事件定义后,本文对央行调整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证指数的平均收益和波动率、累积平均收益和波动率分别进行统计。

金融危机时期(1997.10至2002.2和2008.10至2008.12),事件收益率AR和累积长期收益率CAR较为接近;非金融危机时期,事件收益率AR比累积长期收益率CAR波动大,但不是特别明显。

表1:事件窗口平均收益AR和估计窗口累积平均收益CAR示意

金融危机时期,事件波动率AQ比长期波动率CAQ小;非金融危机时期,事件波动率AQ比长期波动率CAQ大的多。

表2:事件窗口平均波动率AQ和估计窗口累积平均波动率CAQ示意图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金融危机时期,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短期影响相对较小;非金融危机时期,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短期影响相对较大。分析原因:可能因为金融危机时期,投资者恐慌心理严重,股票市场更多以单边下跌趋势运行,对于货币政策比较“麻木”。

为定性精确分析央行调整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参照许均华,李启亚(2001)文中方法,构建下面线性模型:

其中,b和g表示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系数,其值越大表示股市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越高。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上述二式进行回归。为比较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不仅对整个时段进行回归分析,而且对非金融危机时段和金融危机时段进行回归分析。

事件收益反应系数是对不同时段的事件平均收益对累积长期收益的回归结果。如上文所说,该系数反映了政策事件对股市收益的影响,该系数越大,说明事件引起的市场反应越激烈,股市对事件的夸大效应越大。考察整个时期(1997年10月至2008年12月),事件收益反应系数为1.3782;考察非金融危机时期(2000年2月至2008年6月),事件收益反应系数为1.4284,在非金融危机时期股市对货币政策反应显然比较剧烈,这说明金融危机时期货币政策(调整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和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比较小。考察金融危机时期(1997年10月至2002年1月和2008年10月至2008年12月),事件收益反应系数为1.2540。虽然估计存在样本数过问题,但仍然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在金融危机时期,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效果显然较小。

可见,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的短期影响表现并不相同。因此,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当局更需要央行把握好货币政策的量和度。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时间序列X.12.ARIMA 季节调整: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傅雄广.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9(4).

[3] 伍戈,对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9

[4]黄永兴,汪卢俊.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基于牛熊市的计量研究[J].技术经济,2008(6).

[5] 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J].经济研究,2002.

[6]刘胜会.金融危机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创新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9(8).

[7]陆蓉.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的度量[J].统计研究,2003(8).

[8]吕江林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股价变动做出反应[J].经济研究,2005(3).

金融危机事件篇2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08-05

在高度货币化的当代社会, 几乎所有的社会交易与资源配置都离不开金融活动。但是,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危机都可能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 并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严峻挑战。 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引发的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 而且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进而引起人们对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及其关系的高度关注。可以认为,对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概念与内涵进行辨析, 识别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不仅有利于深化对金融风险的理论研究, 而且还有利于指导金融危机管理的具体实践。

一、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概念与内涵

20世纪初,随着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步伐加快,金融危机的爆发越来越频繁,其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以及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的阴影至今挥之不去,2008年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接踵而来。根据Laeven和Valencia(2008)对金融危机的定义及统计数据显示,在1970~2006年间,全球共发生了124次银行业危机、208次货币危机和63次债务危机 [1] 。金融危机不仅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 而且对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由于金融危机爆发是金融风险的聚集、放大与扩散,而金融风险又源于金融市场中的不确定性, 因此有必要首先对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概念与内涵进行辨析。

(一)不确定性

经济学中对不确定性概念的界定, 通常与风险的概念相提并论。但是对于两者的具体内涵,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不确定性即风险。菲利普・乔瑞(2010)指出,风险是资产价值、股票价格和盈利情况出现非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从广义上可分为商业风险和金融风险 [2] 。汪浩瀚和徐文明(2005)指出,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中,不确定性被定义为风险并可以度量, 从而处理不确定性因素被转化成为局部的风险规避 [3] 。曾康霖(2008)认为,从心理角度来看,风险是人们期望值的不确定性,并且这种不确定性在市场竞争中才会发生 [4] 。基于此,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内涵几乎是相同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 不确定性与风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奈特(1921)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概念做了区分。他认为,不确定性不可以被度量,表现为非概率型随机事件的发生,人们不能通过现有理论或经验对没有发生过的未来事件进行预测和定量分析。 风险则表现为概率型随机事件的发生,人们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区分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准则是:不确定性不可以被保险,而风险可以被保险 [5] 。Preffer(1956)指出,风险是客观的,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度量,而不确定性是主观的,只能通过心理偏好来测度, 心理偏好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概率 [6] 。Kaplan and Garrick(1981)进一步指出,风险可表示为不确定性和某种损失的和,它不止是概率或单个数值, 而是一个三维数组集合(Si,Li,Xi),其中Si是事件发生时的情景,Li是事件发生的概率,Xi是事件发生后的结果,这个三维数组集合试图回答的问题是:(1)将会发生什么事件?(2)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3)如果事件真的发生,则会产生什么结果? [7] Tversky and Fox(1995)认为,风险指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已知的, 而不确定性指事件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在决策理论中,人们对风险的敏感度要高于对不确定性的敏感度 [8] 。Rodger and Petch(1999) 从项目决策的角度区分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指出不确定性是项目运作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而风险则是指项目运作产生损失或收益的概率, 在项目决策之前,人们会更加关注于对风险的评估,而很少关注项目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 [9] 。

本文所要讨论的不确定性, 特指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是在金融交易活动中,无论是交易主体的决策结果, 还是金融产品的价格水平和市场环境的完善程度等, 都无法被预知或事先确定,从而在价格、交易量或市场环境等因素变动的情况下, 交易活动将会产生资产收益或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和市场的非“完全有效”。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源于自身有限的认知能力,他们事先不能准确知道自己投融资决策的结果以及产生各种结果的概率。市场的非“完全有效”是指在信息不对称、 交易成本高昂和交易主体心理变化无常等因素的作用下, 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不能完全地发挥优化作用,而且经常失灵,市场处处隐藏着难以预测和度量的不确定性。

(二)金融风险

Crockett(1997)将金融风险定义为,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非正常波动, 或大量金融机构背负巨额债务,或其资产负债结构的恶化,使得金融体系极为脆弱,并可能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严重威胁 [10] 。维基百科中指出,金融风险是“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 ①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虽没有明确给出金融风险的概念,但指出风险现象在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没有它,每个时期金融市场的活动就是单纯的票据交换, 通讯业就不复存在,投资银行的职能将退化为简单的记账 ② 。

李宝庆(1997)认为,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经营不善、违规扩张、债务人违约以及其他原因,使得资金、财产和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11] 。魏加宁(1998)指出,金融风险就是经济主体在从事资金融通过程中遭受资产损失或收入减少的可能性 [12] 。周新辉(1999)认为,金融风险是市场参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也就是市场参与主体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出现偏差的概率 [13] 。陈观添(2000)认为,金融风险是因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的金融领域一系列矛盾显露、激化,进而对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造成破坏的可能性 [14] 。姜旭朝和胡斌(2000)将金融风险纳入整个经济活动中进行分析, 认为金融风险是金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以及由此引起实体经济混乱的可能性 [15] 。裴平等(2006)指出,金融风险是在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和金融创新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因金融交易的期限性、逐利性、投机性,以及金融交易与实物交易严重脱离等而引发较大损失的可能性 [16] 。韩龙和许明朝(2010)认为,金融风险通常指因某一事件爆发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通过风险模型可以量化这种可能性和损失程度 [17] 。

笔者认为, 金融风险是指在货币经营和信用交易等金融活动中,由于受到市场环境、交易主体行为等随机因素的影响, 使得投资者或金融机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 并且造成资产损失的概率。金融风险是可以控制但不能避免的客观现象,与预期目标的偏离是金融风险产生的充分条件, 损失发生和损失大小的概率是评价金融风险的核心变量。根据金融风险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根据金融风险涉及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个人金融风险、企业金融风险和政府金融风险;根据金融风险涉及范围和可分散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笔者还认为, 金融风险具有这样几个特征:(1)客观性。金融风险伴随着金融活动的全过程,只要金融市场上存在交易活动, 金融风险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扩散性。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 个别金融机构或金融环节出现问题会迅速扩散到其他金融机构或金融环节,进而波及整个金融体系,并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打击。(3)隐蔽性。金融风险往往因金融机构的信用再造功能而被掩盖, 这使得金融风险能够潜伏于金融体系内,并且不断聚集与放大。(4)可控性。交易主体和监管机构可以对金融风险采取事前预测、事中防范和事后化解等措施, 并在量化金融风险的基础上,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同时,通过不断完善金融制度和监管手段, 也可将金融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金融危机

Mishkin(1991)认为,金融危机是一种因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变得太严重, 以至于金融市场不能够有效地将资源导向那些拥有最高生产率的投资项目,进而引起金融市场的崩溃 [18] 。Sachs(1996)指出,扰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危机包括三种形式:财政危机、汇率危机和银行业危机,现实中的金融危机通常是这三种形式的混合体 [19]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将金融危机界定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期和超周期的恶化” ① 。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售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挤兑套现,货币贬值,从而对社会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8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金融危机归纳为四种类型: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和国际债务危机 ② 。Bordo等(2001)认为,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和金融机构破产而造成的金融市场波动, 并伴随着政府为抑制金融市场波动进行行政干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0] 。

郑振龙(1998)将金融危机定义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总和, 其中银行危机是指重要金融机构发生挤兑、破产或被政府接管的情形;货币危机是指由于货币受到猛烈冲击而导致的货币大幅度贬值或国际储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 [21] 。吴念鲁(1999)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 认为金融危机是一国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 从而对银行信用体系、 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22] 。石俊志(2001)将金融危机定义为突发的、 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 他指出,金融领域的“平和”建立在货币供求、资金借贷、资本市场和国际收支四大均衡的基础之上, 当四大均衡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金融危机,直接表现为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和人们因信心丧失而造成的金融领域严重动荡等 [23] 。张吉光(2001)的研究表明,金融危机是金融体系出现严重困难乃至崩溃,表现为所有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 各种金融资产价格暴跌,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并大量破产,进而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4] 。李东荣(2003)指出,金融危机是由于信用基础的破坏而导致整个金融制度出现动荡和混乱的现象, 它可以伴随经济危机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后再诱发经济危机的爆发 [25] 。

笔者认为, 金融危机的概念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危机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大部分金融指标非正常地急剧恶化,如银行严重挤兑、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以及金融机构大量倒闭,从而对该国经济基本面及社会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广义的金融危机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源于一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 从而引起危机发生国和危机传染国同时出现金融秩序混乱和经济衰退,并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现象。

还值得指出的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金融危机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金融危机的起因,可分为周期性金融危机、非周期性金融危机、自发性金融危机和传导性金融危机。按照金融危机发生的特点,可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和综合性金融危机。按照金融危机影响的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金融危机、中期金融危机和长期金融危机。按照金融危机影响的地域范围, 可分为国家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不论是哪种类型的金融危机,它们都具有强破坏性和高传染性。 强破坏性体现为金融危机将会造成资产的巨大损失, 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高传染性体现为金融危机能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造成全球经济的迅速衰退。

二、不确定性、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一)不确定性与金融风险

不确定性与金融风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其内涵存在三方面的差异:(1)从属性来看,不确定性是中性的,既可能产生资产收益,也可能产生资产损失;金融风险是非中性的,只能带来资产损失。(2)从可认知性来看, 不确定性不能通过统计方法进行量化,且不能被人们完全认知和规避;金融风险是可以被测度的,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识别和规避。(3)从交易主体的敏感度来看,由于不确定性可以为交易主体提供获利机会, 而金融风险只会造成交易主体的损失,因此交易主体对金融风险的敏感度较高,且会努力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但是,不确定性与金融风险并非毫无关系。不确定性和金融风险都具有客观性, 时刻存在于金融活动中。在不能知道未来结果的情况下,不确定性将会带来资产收益或资产损失, 而金融风险是不确定性的负向累积,即资产损失的增加。不确定性蕴含于资产价格波动或资产交易收益波动之中, 表现为资产的实际价格水平或交易收益水平围绕其均衡价格或均衡收益上下变动。也就是说,不确定性存在于变化之中,不确定性是产生金融风险的必要条件,而金融风险只是不确定性产生的结果之一。

(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不等同于金融危机。只要有金融活动,就有金融风险,但存在金融风险并不一定出现金融危机。金融风险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前提,而金融危机则是金融风险的充分暴露,并产生重大损失的结果。金融风险是否转化为金融危机取决于风险的承受力、风险的扩散性、风险的消除能力,以及社会机构的信用等因素。 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后果具有明显的差异。金融风险带来的是可能的损失,但可采用资产组合、套期保值等措施进行对冲,进而降低发生损失的概率及造成损失的程度 ① 。而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则是现实的巨大损失,很难分散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只能采取危机应急措施控制其进一步恶化, 并且通过结构调整和制度完善减轻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持续性影响。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金融风险是潜在和隐蔽的,当其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受某些因素诱发,就会引起社会的资金与信用链条断裂,公众的心理预期恶化,进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之间很大程度上存在因果关系,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聚集并放大的结果,也是金融风险的充分暴露和“极限效应”。

(三)从不确定性到金融危机

不确定性、 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具有逻辑递进关系,其演进过程如图1所示。

图1表明,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之间呈逻辑递进关系, 即不确定性的负向累积产生了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的聚集与扩散导致金融危机。例如,政策失误、认知偏差和市场环境恶化等都可能触发和加快不确定性转化为金融风险的进程; 金融风险出现后,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聚集与扩散,并通过贸易、 金融和心理传染等渠道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最终演进为金融危机。

三、对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启示

对不确定性、 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概念与内涵进行辨析, 并且探讨三者之间的异同与逻辑递进关系, 能够从理论与实践上为我国防范金融危机提供有益的启示。

1. 从源头上减少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金融危机源于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又源于市场参与主体的有限理性和市场的不完全有效。 为减少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并从源头上防范金融危机,要通过职业教育、机构培训和社会宣传等形式,提高市场参与主体的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和操作能力,使其理性地对待不确定性造成的资产收益或资产损失,避免“羊群效应”和“心理放大效应”可能造成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还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市场运作机制,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促进金融市场稳健、高效地运行。

2. 在演进过程中控制金融风险的聚集与扩散。金融风险不可避免, 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因此, 要在金融风险向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中控制金融风险的传导,降低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例如,要加强金融监管, 打击金融犯罪,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建立金融风险预警和减震系统等,尽可能地分散和规避金融风险。

3.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一旦金融危机爆发, 政府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且见效快的应急管理措施, 以防止金融危机蔓延和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例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世界各国迅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对金融机构和重要企业实行救助,调整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政策, 刺激居民消费和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启动G20国际协商与合作机制等, 这些应急管理措施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并为今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Laeven L,Valencia F. Systematic Banking Crises:A New Database [EB/OL]. IMF Working Paper,WP/08/224,http://省略/external/pubs/ft/wp/2008/wp08224.pdf,2008.

[2](美)菲利普・乔瑞(Pillippe J.). 风险价值VaR:金融风险管理新标准[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汪浩瀚,徐文明. 现代不确定性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凯恩斯与奈特[J]. 经济评论,2005(1): 90-93.

[4]曾康霖. 对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理性认识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的回顾[J]. 中国金融,2008(5):45-47.

[5](美)富兰克・H・奈特(Knight F. H.). 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Peffer I. Insurance and Economic Theory[M]. Homewood,Illinois:Ricard D. Irwin Inc, 1956.

[7]Kaplan S.,Garrick B. J. On the Quantitative Definition of Risk[J]. Risk Anal,1981(1):11-27.

[8]Tversky A.,Fox C. R. Weighing Risk and Uncertainty[J]. Psychological Review,1995(2):269-283.

[9]Rodger C.,Petch J. Uncertainty & Risk Analysis[EB/OL]. A Practical Guide from Business Dynamics. Pricewaterhouse Coopers,MCS,April 1999,http://clem.mscd.edu/~mayest/Excel/Files/Uncer-tainty%20and%20Risk%20Analysis.pdf.

[10]Crockett A.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ial Stability[M]. International Finance Section,Princeton University,1997.

[11]李宝庆. 试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和化解思路[J]. 陕西金融,1997(9):19-20.

[12]魏加宁. 金融风险有关情况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1998(10):2-13.

[13]周新辉. 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研究[J]. 金融研究,1999(2):64-69.

[14]陈观添. 政企银各尽其责 共同防化金融风险[J]. 南方金融,2000(6):26-27.

[15]姜旭朝,胡斌. 关于金融独立性分析:强化与异化[J]. 金融研究,2000(12):56-62.

[16]裴平. 国际金融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韩龙,许明朝. 风险模型之殇与对金融风险监管的审视――根植于这场金融危机的考察[J]. 国际金融研究, 2010(7):68-78.

[18]Mishkin F.S. Anatomy of a Financial Crisis[EB/OL]. NBER Working Paper,Cambridge,Massachusetts,No. 3934,http://省略/papers/w3934.pdf. 1991.

[19]Sachs J. D.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Financial Crises in Emerging Markets[J]. Revista de Economica Politica,1996,16(62):40-52.

[20]Bordo M. D.,Eichengreen B.,Klingebiel D.,Martinez-peria M. S. Is the Crisis Problem Growing More Severe?[J]. Economic Policy,2001,16(32):51-82.

[21]郑振龙. 构建金融危机预警系统[J]. 金融研究,1998(8):28-32.

[22]吴念鲁. 金融危机及其防范[J]. 国际金融研究,1999(13):13-25.

金融危机事件篇3

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金融机构危机是指实际或潜在的银行挤兑与银行失败引起银行停止偿还负债或为防止此情况的出现政府被迫大规模提供援助的一种情况。金融机构危机主要包括信息危机、产品危机、价格危机、商誉危机、财务危机、资产危机和人力资源危机等等。

本文所述新闻危机,其定义是:因部门或个人行为或言语不当,被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新闻危机的种类有很多:记者的采访曝光,监督部门将发现问题的公开,消费者向媒体的投诉,网络贴吧、论坛等有关的负面消息等等,真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就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而言,虽然其新闻危机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背景,其表象也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却具有所有危机的一般性特征:

(一)突发性。这是新闻危机的一个最重的,也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说事情的发生完全出乎预料,就成了新闻危机了。如业务收费过程中,业务人员处理失当导致误收而向媒体投诉,或者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过程中,因为银行的过错而遭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就会演变成新闻危机。当前金融行业收费一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二)偶然性。新闻危机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主要表现为不可预知,无法预测。金融业务千头万绪,涉及的种类繁多,而且技术性极强,每一个业务重点都可能是引发危机的因素,每个人都可能是危机的制造者,每项业务也可能是引发危机的根源。不管是存款还是贷款,哪怕是换点零钞、发个传单,一旦处理不好,或者说是无意为之,都容易引发新闻危机。

(三)叠加性。就是说一件事情本来放在平时,本来成不了什么新闻危机,但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就很容易变成新闻危机。如节假日值班情况,如果在平时,偶尔碰到客户前来办事而暂时无人值班,也许解释一下就行了,就是小事。如果此时恰好是碰到年后正常上班这个节骨点,“无人值班+年后”就成了新闻危机了。

(四)破坏性。金融机构作为社会公众企业,其业务面涉及的社会公众很广,一旦发生危机影响也较为严重,有巨大的传递效应,特备是当今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速度的高速化,一旦发生危机会迅速公开化,而金融机构的危机常常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而且,危机一旦发生,可能会带来比较严重的物质损失和负面影响,有些危机用毁之一旦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五)可挽救性。金融机构的新闻危机难以预测性并不代表危机就无规律可寻,危机形成要受到内、外部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和条件。

二、金融机构面临的新闻危机

从目前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来看,最容易发生新闻危机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合规经营方面。随着全社会法制意识的提高和金融消费者素质的提高,依法合规办事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金融消费者获取自身权利和义务的途径也多样化,而违规经营是最大的潜在风险。如果说服务不够文明容易引起不满和投诉,那么违规经营则可能引起各类恶性事件,一旦被媒体曝光,很容易演变成新闻危机。这样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如前期热炒的邮储银行陶礼明行长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金融服务方面。现在各地各行都十分重视金融服务,相继出台了一些具体规定,这在极大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对银行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服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银行与消费者双方理解和沟通的过程,如果存在服务不当,或服务效果达不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也容易引发新闻危机,把小事搞大,把一般矛盾激化为严重矛盾。服务收费问题长期被媒体揪着不放,时不时曝出“乱收费”、“高收费”新闻,就是很好的例证。

(三)内部管理方面。作为一家公众服务机构,在内部管理上,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规定,如按时上下班、接待消费者上访、做好廉政建设和党团组织建设,都应该按照规定执行,一旦管理职能失效或管理行为失当,也可导致新闻危机的发生。如在上班时候没有人值班,这就是典型的没有章法的行为,就为公众所不能接受。某银行分支机构就因不按照公布的营业时间开门引发投诉,不仅被媒体曝光,还被监管部门处罚。

(四)日常小节方面。由于媒体的广泛性和社会的关注性,对金融机构的关注,已不仅仅局限于工作本身,一些和工作无关的小节问题也会进入公众的视野,如果处理不当,被媒体曝光后,也会引起社会的不良影响。就金融机构而言,一些公共场所的言语失当,或自身的一些违法行为,如酒驾,都很容易进入媒体和公众的视野,从而引起不利影响,甚至影响本单位形象。如前一时期热炒的所谓银行“暴利”问题,就是因为某银行高管一句“利润高得不好意思公布”的玩笑话而引发的。

三、金融机构应对新闻危机的方法

在处理新闻危机中的“躲”、“推”、“踢”、“送”、“告”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会激化矛盾。一旦发生了新闻危机,金融机构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化解,争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佳的结果就是化负面影响为正面影响,把坏事变成好事。

(一)牢固树立新闻危机意识。每一个金融从业人员,不管是领导,还是一般人员,都要树立起强烈的新闻危机意识,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千万不能忽视媒体的广泛影响,对于媒体的采访,要既来之、则安之,妥善说明或解决问题。如工作人员不到位被媒体抓拍曝光时,就应该诚恳地向媒体说明情况,以求谅解。如果一味躲避或者拖延的话,媒体无法从正面得到回应,就会从其它途径得到答案,到时会让自己更被动。

(二)牢固树立新闻公关意识。不管能不能和媒体达到一致沟通,工作人员应该马上向上级领导汇报。一般来说,领导具备更多的资源和优势,可以动用更多的社会关系,把媒体危机淡化。在本级领导沟通不成的情况下,应该向更上一级领导汇报情况,争取在更高的层面上再淡化新闻危机,尽量一步步把危机的影响化解到最小。

(三)牢固树立危机处理意识。新闻危机发生并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反响后,金融机构要做好善后事宜,不能听之任之,要采取公开说明、举行新闻会、邀请媒体正面报道等方式,说明事情真相及处理结果,以求得到公众的谅解。

(四)牢固树立善待媒体意识。新闻媒体的本职工作就是报道真相、消息、回答公众关注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不可能因为某个人或某个部门以权势相逼,而放弃报道。所以对媒体的躲避、厌恶、恐吓、威胁或答非所问等作法都是不对的,特别是报道中的当事人,更不能面对镜头或当着公众的面,对记者出言不逊,这样只能激化矛盾或扩大事态的发展。

四、金融机构要建立起应对媒体的长效机制

在现代社会,媒体既不是“麻烦制造者”,也不是“锦上添花人”,而是一种力量,只要我们善于对待,完全可以为我所用;记者是一种职业,只要我们善于对待,完全可以与我们合作。媒体和记者,不管我们喜不喜欢,都是一种存在,而且不会改变。我们要看到,无论媒体概念和管理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媒体需要信息,我们需要宣传,两个方面相互供求的关系没有改变。我们要学会利用这种供求关系,把媒体的信息需求和我们金融机构的宣传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利用媒体宣传、推动和改进我们的实际工作,在同媒体打交道中争取主动。

(一)扩大媒体和公众对金融机构的知情权。金融机构应该经常性地邀请人大政协代表、新闻记者、客户、社会公众来金融机构走访,让他们多了解金融、多了解金融机构。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沟通,才能一旦出现新闻危机,不至于产生这么大的反响。

(二)扩大金融机构的新闻宣传力度。要建立起一整套宣传机制,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宣传金融工作,如发表新闻作品、进行网络在线访谈、播放宣传片等,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让金融机构在社会上树立起强大的正面形象,这样就算出现了新闻危机,由于有前期良好有效的宣传效果做基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公众的谅解和理解。

(三)学会和新闻记者打交道。现在有的金融机构对新闻媒体存在一种平时不理不睬、出事时不敢面对、新闻危机发生后不会处理的情况。其实,媒体也是一种职业,金融机构平时多和各种新闻媒体打交道,主动邀请他们到金融机构采访,平时多提供新闻线索,把金融机构一些好的作法,通过他们向社会多作宣传,一方面加强了和媒体的关系,一旦有事方便及时沟通处理或协调关系,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宣传金融机构,比金融机构自己宣传自己更具有公信力和可靠性,更易于在社会上树立金融机构的良好形象。

金融危机事件篇4

一、金融品牌危机的主要形式

(一)存款危机引发品牌危机

存款危机是由于某种因素,短期内造成存款大幅度下降,客户撤户、划转存款或客户与商业银行发生定价纠纷等,造成商业银行资金极度紧张,社会形象受损,集中挤兑、支付存款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

1、存款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或绝对额快速减少。按照现行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应控制在75%之内,备付率5%左右,商业银行存放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7—11%之间,其他金融资产约占10%左右。如果商业银行存款忽然下降至约占总存款的15%时,商业银行就会预示出现存款危机,如果下降到20%,就会出现较严重的危机,如果下降到30%,可以说商业银行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就将爆发严重的存款危机。

2、客户集中提取存款造成挤兑危机。客户存放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往往受多种因素制约,所有客户往往会因为不同的因素在不同时间存、取款项,但如果某一商业银行客户在特定时间段内同时进行提现,则会造成商业银行的支付危机。

(二)贷款危机引发品牌危机

贷款危机是指商业银行贷款出现大面积坏账或营销出现滞销造成资金损失和财务压力。

1、出现大面积呆坏账。商业银行贷款质量按照国际惯例不良率必须控制在总贷款余额的15%之内,目前商业银行平均不良率在10%左右。对于中小银行而言,甚至10%呆坏账都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发生信用危机,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好,不良率有的高达20—30%,对于众多的存款客户而言,一旦了解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佳往往会出现存款挤兑,从而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财务亏损面大,最终形成破产、倒闭。

2、贷款客户普遍出现经营周转困难,但并未破产倒闭。短期内商业银行可能出现大面积贷款回收困难,造成短期贷款长期化,长期贷款固定化,财务效益下降。如果在这期间出现存款下降或其他特殊情况,足以使商业银行走向破产。

(三)操作危机引发品牌危机

操作危机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失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所引发的商业银行危机。

二、品牌危机的化解策略

(一)启动品牌危机管理预案

银行的管理者应对品牌危机,首先要准确确认危机已经爆发。并将危机定级分类,针对不同的危机采取配比的治理措施。根据危机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以及危机蔓延速度等因素,品牌危机可分为一般危机、较严重危机、严重危机。对于一般危机无需启动危机管理预案。一旦确认较严重危机、严重危机已经爆发,就要迅速启动品牌危机管理预案,按照预案程序,立即组建专门的品牌危机管理组织,包括危机处理团队、危机指挥中心、危机发言人等,这些组织要按照处理危机的既定程序,尽快弄清品牌危机的真相,准确确认品牌危机的性质、范围及其原因,针对危机事件提出解决方案,并领导、协调商业银行完成危机管理任务。

(二)策划品牌的危机管理传播

1、向社会公布危机事件的真相。危机发生后,商业银行必须迅速、全面、准确地提供有关危机事件的资料,向社会公众公布有关危机事件的所有信息,使自己成为信息的唯一可靠来源,这样也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要把真诚贯穿于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管理全程,对于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对各自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类敏感问题,要善于把问题公开,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要敢于面对自己的失误,分析原因、寻找差距并及时改进基本经营理念,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媒体对事件的无故猜测和炒作,有效抓住主动权,避免陷入被动局面。

2、有重点地选择危机事件传播的内容。危机发生后,商业银行危机事件信息管理传播的核心内容是商业银行以何种姿态对待危机事件中的当事人、是否愿意主动承担责任、是否愿意采取改进措施等。在具体传播内容上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尽快拿出事实真相给危机事件传播管理者。二是从正面阐述事实真相,在必要的情况下适时对公众做出必要的承诺。要尽量避免重复危机事件信息本身,以防公众只获取信息中的危机事件信息片段,而加强对危机事件信息的信任。

3、准确选择危机宣传管理的时间。宣传时间有两种可供选择,即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和危机真相大白之时。英国经济学家查尔斯—古德哈特提出金融危机管理的“48小时法则”,就是说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必须在48小时内稳定金融体系,切断金融危机蔓延的渠道,迅速恢复金融秩序。

(三)妥善处理与事件当事人以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

商业银行要以积极诚恳的态度对待客户的投诉,考虑客户遭受的损失。需要与相关利益群体沟通的程度和范围同品牌危机本身的复杂程度和涉及的范围直接相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沟通范围,范围小了会有隐瞒的嫌疑,范围太广也可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1、资产质量引发的存款安全性危机。这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良率较高引起客户对存款安全性的担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如果确实如此,应把解决办法向客户说明,如果有信息失真,则要通过监管部门予以澄清。

2、存款利息过低引发的客户存款利益损失危机。目前规定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有最高限,但没有规定最低限,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当然存款利率越低越好,如果客户仅仅因为存款利率过低因素引发存款危机,商业银行应根据当地同业水平,及时调整客户定价标准,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客户的附加值,甚至对客户已形成的一些利益损失通过一定形式补偿,来挽留原有客户,乃至吸引更多新客户。

金融危机事件篇5

(一)存款危机引发品牌危机

存款危机是由于某种因素,短期内造成存款大幅度下降,客户撤户、划转存款或客户与商业银行发生定价纠纷等,造成商业银行资金极度紧张,社会形象受损,集中挤兑、支付存款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

1、存款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或绝对额快速减少。按照现行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应控制在75%之内,备付率5%左右,商业银行存放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7―11%之间,其他金融资产约占10%左右。如果商业银行存款忽然下降至约占总存款的15%时,商业银行就会预示出现存款危机,如果下降到20%,就会出现较严重的危机,如果下降到30%,可以说商业银行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就将爆发严重的存款危机。

2、客户集中提取存款造成挤兑危机。客户存放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往往受多种因素制约,所有客户往往会因为不同的因素在不同时间存、取款项,但如果某一商业银行客户在特定时间段内同时进行提现,则会造成商业银行的支付危机。

(二)贷款危机引发品牌危机

贷款危机是指商业银行贷款出现大面积坏账或营销出现滞销造成资金损失和财务压力。

1、出现大面积呆坏账。商业银行贷款质量按照国际惯例不良率必须控制在总贷款余额的15%之内,目前商业银行平均不良率在10%左右。对于中小银行而言,甚至10%呆坏账都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发生信用危机,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好,不良率有的高达20―30%,对于众多的存款客户而言,一旦了解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佳往往会出现存款挤兑,从而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财务亏损面大,最终形成破产、倒闭。

2、贷款客户普遍出现经营周转困难,但并未破产倒闭。短期内商业银行可能出现大面积贷款回收困难,造成短期贷款长期化,长期贷款固定化,财务效益下降。如果在这期间出现存款下降或其他特殊情况,足以使商业银行走向破产。

(三)操作危机引发品牌危机

操作危机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失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所引发的商业银行危机。

二、品牌危机的化解策略

(一)启动品牌危机管理预案

银行的管理者应对品牌危机,首先要准确确认危机已经爆发。并将危机定级分类,针对不同的危机采取配比的治理措施。根据危机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以及危机蔓延速度等因素,品牌危机可分为一般危机、较严重危机、严重危机。对于一般危机无需启动危机管理预案。一旦确认较严重危机、严重危机已经爆发,就要迅速启动品牌危机管理预案,按照预案程序,立即组建专门的品牌危机管理组织,包括危机处理团队、危机指挥中心、危机发言人等,这些组织要按照处理危机的既定程序,尽快弄清品牌危机的真相,准确确认品牌危机的性质、范围及其原因,针对危机事件提出解决方案,并领导、协调商业银行完成危机管理任务。

(二)策划品牌的危机管理传播

1、向社会公布危机事件的真相。危机发生后,商业银行必须迅速、全面、准确地提供有关危机事件的资料,向社会公众公布有关危机事件的所有信息,使自己成为信息的唯一可靠来源,这样也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要把真诚贯穿于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管理全程,对于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对各自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类敏感问题,要善于把问题公开,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要敢于面对自己的失误,分析原因、寻找差距并及时改进基本经营理念,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媒体对事件的无故猜测和炒作,有效抓住主动权,避免陷入被动局面。

2、有重点地选择危机事件传播的内容。危机发生后,商业银行危机事件信息管理传播的核心内容是商业银行以何种姿态对待危机事件中的当事人、是否愿意主动承担责任、是否愿意采取改进措施等。在具体传播内容上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尽快拿出事实真相给危机事件传播管理者。二是从正面阐述事实真相,在必要的情况下适时对公众做出必要的承诺。要尽量避免重复危机事件信息本身,以防公众只获取信息中的危机事件信息片段,而加强对危机事件信息的信任。

3、准确选择危机宣传管理的时间。宣传时间有两种可供选择,即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和危机真相大白之时。英国经济学家查尔斯―古德哈特提出金融危机管理的“48小时法则”,就是说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必须在48小时内稳定金融体系,切断金融危机蔓延的渠道,迅速恢复金融秩序。

(三)妥善处理与事件当事人以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

商业银行要以积极诚恳的态度对待客户的投诉,考虑客户遭受的损失。需要与相关利益群体沟通的程度和范围同品牌危机本身的复杂程度和涉及的范围直接相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沟通范围,范围小了会有隐瞒的嫌疑,范围太广也可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1、资产质量引发的存款安全性危机。这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良率较高引起客户对存款安全性的担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如果确实如此,应把解决办法向客户说明,如果有信息失真,则要通过监管部门予以澄清。

2、存款利息过低引发的客户存款利益损失危机。目前规定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有最高限,但没有规定最低限,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当然存款利率越低越好,如果客户仅仅因为存款利率过低因素引发存款危机,商业银行应根据当地同业水平,及时调整客户定价标准,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客户的附加值,甚至对客户已形成的一些利益损失通过一定形式补偿,来挽留原有客户,乃至吸引更多新客户。

3、因物价等因素造成存款预期收益危机。商业银行客户往往会因为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较高,存款不如储物,这往往会使整个商业银行存款下降。因此,处置这类危机,商业银行要从产品创新的角度来化解客户的预期损失心理。

(四)内部员工进行积极沟通

金融危机事件篇6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丁柏铨

(1)金融危机报道之中外比较

崔元磊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肆虐了超过一年的时间。而面对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关度越来越密切,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的大趋势,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现在,无论你是翻开报纸,还是打开电视,或者是登录互联网,金融危机方面的报道肯定是媒体进行报道的重点。面对这样一个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金融危机,受众肯定是无法完全通过自己生活中的接触和感受来了解的。所以媒体就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议程设置”和“拟态环境”

传播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在媒体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媒体逐渐变成了我们人类的感觉器官。成为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并且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对不同的社会话题进行有区隔的报道,这样也同时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拟态环境”,使得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非常依赖这些媒体所建构的“拟态环境”。这样一种受众和媒体的互动关系充分表明:受众在头脑中所形成的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甚至是在现实世界中的决策和行动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的影响;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媒体之间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同质媒体与同质媒体、与非同质媒体之间的较量和自身的发展也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需要和受众的接受程度,并且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媒体的报道往往还要受到宣传主管部门的影响。本文试图比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外主流媒体对之进行的报道以及金融危机及其具体的表现特征在媒体上的呈现。

有关金融危机报道的“平衡性”

金融危机由于其自身影响的广泛性以及其带有一定“危机”意识的性质,所以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如何做到?一方面。把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所带来的影响最大程度地如实反映给受众,使得受众对这场金融危机有一个更加完整准确的认识。把握金融危机发展的最新动向:而另一方面,又需要注意到受众对个人以及国家经济生活的信心问题,因为毕竟金融危机影响再大,也还是要通过一个个的经济个体所体现出来,并且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如何防止流言的产生和蔓延,这个在危机公关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媒体在进行报道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

“主体身份”与“旁观身份”

笔者在平时关注新闻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就是从中英文不同媒体的角度去关注同样一个新闻事件,所以经常浏览一些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网站等,其中就包括美国的《纽约时报》(《The New YorkTimes》)和英国的《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总体看来,首先从整体的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报道情况来看。西方媒体的报道更加全面,形式也更加多元化:而中国媒体对金融危机的报道大部分局限于对基本情况的介绍以及最新的发展动态,其中绝大部分是西方国家的一些情况。笔者认为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场金融危机起源就是在美国,并且严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所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西方国家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所受到的损失也更加严重,西方民众在危机中所受到的损失也更直接,所以他们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关注度很高,既关注广度,也关注深度。西方社会一直对自身的社会经济制度有着非常强烈的优越感,所以面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打击,必然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从根本上来化解这次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在西方媒体关于金融危机的报道中,更多体现的是以主体身份的参与。以《纽约时报》为例,每天媒体所报道的内容包括美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所受到的损失、美国政府救市政策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美国社会失业率的增加,以及经济学家对金融危机的评论等,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的专栏,每次只要更新,就必然会成为《纽约时报》网站上浏览最多的网页。从中国对整个金融危机的反应来看,媒体更多地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对待金融危机的发展变化。对于金融危机。能做到以较为平衡和中立的态度来进行报道,但是从报道手法上看。更多地是关注宏观层面的内容,议题的设置方面比较固定,没有西方媒体报道有非常清晰的发展变化过程。

“政策解读”与“舆论引导”

针对另外一个话题,即金融危机在中国,或者是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对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上来看,中外媒体在报道中又体现出了不同点。

在这次金融危机的报道过程中,中国成为西方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这是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不断增强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相关的。同时,西方也非常依赖于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中国的GDP已经连续数年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是处在世界第一位的。中国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者。所以西方媒体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也更加迫切需要获得中国方面的信息,它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样,不仅仅是之前从中国的官方媒体,现在更多地也会关注《环球时报》、《南方周末》上面出现过的话题,甚至中国网民在网络环境中讨论得非常热烈的话题,有时候也能够出现在报道中,比如网络热词“革泥马”,就有The grass-mud horse:A dirty pun tweaks China’sonline censors,在《纽约时报》的March12,2009上的报道。

西方媒体对中国金融危机的报道,体现得更加微观。比如《纽约时报》在关注中国金融危机的具体状况时,谈到了在浙江和广东等地严重依赖出口订单生产的企业,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纷纷难以维持下去,很多出口加工企业倒闭,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以及因此引发的大批农民工的返乡热潮。从这一点切入,有关报道还关注中国的失业率问题,指出农民工和大学生是中国就业中最庞大的群体。搜索所有《纽约时报》对于中国的报道,金融危机之后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报道内容向经济方面大幅度延伸,不像过去更多的是政治报道以及中国的一些负面题材。其中以《纽约时报》为例,具体的报道有April 13,2009的China SlOWS Purchases of U.S.and Other Bonds,March 24,2009刊登的China urges new money reserve to re-place dollar,March 19,2009所发表的文

章China uses vouchers to spur consumerspending,March 16,2009中的China like―lv t0 be stronger after crisis,March 5,2009报道China promises spending,but-I might not be new以及March 4,2009中的Critics demand tansparency in Chi―nese bailout等,都充分体现了美国对中国经济状况的关注。

中国主流媒体针对金融危机在中国的表现,则更多地是从舆论引导的角度来展现。中国媒体主要是以中性的观点来报道金融危机,以积极的态度来引导人们对金融危机的看法。综观中国媒体的报道,笔者认为中国媒体在面对金融危机这样一个话题的时候,还显得较为稚嫩,对财经类的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其规律。虽然中国媒体对此次危机也有大量的报道,但是从普通民众的具体实际来讲,报道内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似乎没有太大的联系,也没有提出个人更好的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而在政府政策的解读方面,也没有充分地做好沟通协调政府与受众之间的工作。

举例来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力图保证本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将影响降到最低。美国政府首先是通过7000亿美元来救市,然后又不断地追加具体的数额,以及后来的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来挽救美国经济的滑坡,比如具体的减税政策和注资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打击、面临破产的美国著名企业等。但是这些政策在出台的同时,并没有受到媒体“欢欣鼓舞”的待遇。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是在经过国会内部多次讨论之后才艰难获得通过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媒体上也不断有声音参与其中。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一救市计划出台的当天,美国的股市仍然在下跌,市场的信心没有得到恢复。所以在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与民众的博弈过程中,媒体起到了很好的讨论平台和参政议政的作用。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国政府也同样出台了4万亿拉动内需的经济发展计划。而国内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基本上都进行了官方的报道,并且强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观点,试图积极引导人们来应对金融危机。但是针对这一“4万亿”计划的具体内容,比如资金的来源,资金的具体使用,资金使用的监督情况,哪些行业和领域能够获得国家的支持进一步发展,其中是否存在着片面追求稳定经济增长,死守“保八”经济增长策略的措施等没有具体的分析和报道,并且就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计划本身,国内媒体的解读也并不是做得非常到位,一些质疑的声音也仅仅是存在于一些专家学者在其博客中的只言片语,没有形成舆论。总体感觉国内财经类的报道缺乏专业性、缺乏贴近性、缺乏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独立性。

最后,笔者认为,中国媒体。尤其是在财经报道方面,通过与西方媒体之间的比较,自身需要提升的方面还是很多的,这也是新闻学界和业界需要共同关注的话题。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1308级硕士生)

编校:郑 艳

(2)金融危机对我国报业经营的影响及应对之策

徐 徐

综观20世纪以来的媒体发展脉络,传媒领域的每一次变革始终与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动息息相关。当前,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全球蔓延,直接影响到我国的传媒业,更使原本就已处于各类新媒体强势冲击下的报业经营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

金融危机――对我国报业经营并非没有影响

笔者以为,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报业销售市场和内部运营两个方面。

一是广告收入面临挑战。

首先,从宏观上看,金融危机使我国报业产业整体的增长速度放缓,经济效益和利润率出现下滑趋势,这是由于报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广告投放量受经济形势影响而缩水。新闻与广告,是新闻传媒的两翼。与西方国家的传媒相比,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主要实行依靠广告收入为主、其他相关产业经营为辅的盈利模式,广告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远远高于西方。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低迷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必然会使企业压缩经营成本,减少广告投放量,从而严重影响报业的广告收入。数据显示,全国报业广告经营在2008年第三季度出现了很严重的下滑,从增幅角度看,同比和环比都是负增长。其中,同比下滑的幅度甚至达15%~20%,单季下滑幅度之大为报业市场所罕见。随着金融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侵袭,其对报业广告的负面影响更加不容乐观。

其次,报业的广告主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汽车、零售及服务业等几个领域,这些行业一旦发生波动,对于其广告投入高度依赖的报纸必然首当其冲。与其他类型的媒体相比。金融危机之所以对报业影响较大、表现较为显著,与报业广告经营中这种较高的行业集中度不无关联。其中,房地产业是我国报业广告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大多数报纸排名第一的广告来源,而房地产业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最大。这种影响程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报业盈利模式单一的“硬伤”。

再次,企业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对广告的投放也会更加理性,将会更多地选择那些受众关注度高的媒体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2008年,国内报媒在与电视媒体的“广告拼抢战”中屡次落败,这一点在奥运会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8月份全国报业广告刊登额同比下降8%,广告版数减少16.55%。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报纸广告增长幅度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互联网广告却依然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

二是内部运营成本提升。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电视、网络媒体必会进一步蚕食报业的广告市场,传媒业内资源的争夺会更趋白热化,各报之间的竞争也必然会加剧。与此同时,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报业还不得不面对内部运营成本提高所带来的压力。

先看生产环节。2008年,国内新闻纸价格3次大幅上涨。新闻纸作为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占据了报纸生产成本中的六至七成,而报纸一般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给受众,新闻纸涨价必然使报纸本已有限的利润再度缩水。一般情况下,报纸为降低成本都会以减版、减少发行量来应对,而中国由于抗震救灾、奥运会等大事件,报纸非但不能减版,反而要增加印张。为应对日渐增加的压力,国内各级纸媒开始陆续提高零售价格。“其实,这显露出整个报纸行业的无奈,因为市场经验早就证明,价格上涨必然导致市场总量的萎缩,报纸也不例外。”

再看发行和相关产业的运营环节。金融危机使受众对于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预期的不确定心理加剧,进而导致消费市

场低迷,再加上报纸的零售价格受新闻纸价在上涨和回落之间交替反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受众自费订阅报纸的数量必会有所下滑,报纸发行的难度因此大于以往。而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利润空间的萎缩更直接导致报业产业资金链的紧张,再加上金融危机带来的股市震荡使得国内传媒上市公司股票大幅下挫,对一些正在筹划开发新媒体领域和跨行业经营的报社和报业集团来说,其在获得风险投资、扩大经营规模方面的进程必会受到牵制。

“危”中存“机”――报业突围的内外环境分析

当前,金融危机的阴影仍在持续;然而,危机是把双刃剑,直面挑战的背后往往也酝酿着新的机遇。报业的经营者应当对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抓住其中的契机,进而走出危机,创造新的生机。

此次危机对报业的负面影响之大已是有目共睹,甚至有学者和业内人士认为报业已进入了“经营寒冬”。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整体的经济仍处于较稳定的增长态势,13亿的人口大国仍孕育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些无疑都为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以依赖的坚强后盾和内在的驱动力:随着中央政府推出的各项拉动内需政策的陆续出台和付诸实施。市场上的消费信心正逐步恢复,外部需求引力的拉动也必将使报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此外,金融危机带来的传媒业的重新洗牌会导致报业内部“马太效应”凸显,各竞争对手之间优胜劣汰的速度会加快,在此压力之下,各报会更加重视经营和管理的革新,加强专业的经营人才队伍的建设,各报之间也定会采取相应动作加快并购、整合的进程;同时。传媒经济的规模效应所带来的丰厚回报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使政府越来越重视传媒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出台更多的政策加大引导和管理的力度。可以预见,报业市场的发展将更趋成熟和理性,抗风险能力也会逐步提升。再者。随着传媒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开始松动,传媒市场正逐步开放,报业的跨区域、跨行业经营前景看好;尤其是对于那些已成功转型的报业集团和报社来说,此次危机也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融合其他媒体,扩大市场占有率,趁势做大做强的良机。

应对危机――实施科学的经营管理战略,实现报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是具有突发性和阶段性的,然而从长远的角度看,它所折射出的却是传媒生态环境和发展格局的日趋复杂多变。报业只有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和把握其中的规律,构建科学的经营管理战略,创新经营思路,调整经营对策,转变经营方式,才能在变局中把握先机,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要夯实报纸主业,走品牌化经营之路。传媒品牌不仅代表着一个媒体的形象和特色,更直接关系到受众对该媒体的忠诚度和价值认同。而品牌的铸就依托于媒体的内容价值。正如众多学者和业内人士所指出的――“内容为王”始终是媒体发展的一条不变的“铁律”。对于报业来说,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报纸始终是报社的核心产业,新闻始终是报纸的核心产品。因此,要提高报纸的市场竞争能力。吸引更多的广告来源、增加盈利,就必须首先把报纸办好,注重对新闻产品的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以精品新闻立报。例如,《苏州日报》便是走新闻精品化之路的一个成功典型――连续7年获得10个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高居全国地市级党报之首。其精品战略不仅获得了专家和同行的广泛认可,更引发了全国新闻界的热评,甚至称之为“苏州日报现象”。

二要提升管理水平,走集约化经营之路。金融危机使报纸的运营成本提升,也由此暴露出了报业在内部管理方面的软肋。长期以来,我国的报纸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发行,采取在“量”上大规模扩张和扩版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报业要平稳地度过危机,就必须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优化管理出效益。从短期来看,要采取措施开源节流、控制成本,统筹各项资源。提高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和发行中的无谓消耗;而长期则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运营机制,无论是新闻产品的生产制,作流程,还是人力资源的配置、激励机制以及发展规划等,都要以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进行考量,将其纳入集约化的科学管理轨道。机制体制的创新能够激活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不仅是解放和发展报业生产力、转变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要拓展盈利空间,走多元化经营之路。多元化的传媒格局需要多元化的经营战略来应对,其实质是多方位地拓展报业经营的产业链。金融危机使报业单一盈利模式的弊端凸显。报业要逐步减少对广告收入的依赖性,赢得新的盈利空间,就必须进一步调整盈利结构、完善盈利模式,开辟新的增值领域。多元化经营包含两种模式:一是相关多元化,主要通过延伸报业产品的价值链条来实现,例如,《宁波日报》从开发高端动漫产业、启动早期教育培训项目、拓展商务印刷业务等5个方面拓宽经营领域,做大文化产业。二是非相关多元化,这种模式意味着报业多元经营逐步向更高水平和更广阔的领域跨越。例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开始进军房地产业。集团总经理王义一认为:“要以资产的眼光发现存量资源的价值。除了出版、发行、销售等环节的内部产业链运作之外,进一步链接包括品牌、资金、人才、管理、机制和实体在内的外部资源,向有影响、高回报的领域进军;以股权投资为特色的资本运作要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资本运营推进主业建设。”

编校:郑 艳

(3)金融危机报道辨析

郭海燕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已经演变为60年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新闻传媒亦是如此。从经营方面看,媒体行业面临更多危机挑战,为了生存,各媒体纷纷作出调整;从业务层面看,金融危机也为金融报道创新改革带来了机遇。就影响新闻报道层面而言,纵向看,我国金融危机报道在30余年的发展中日益进步,在指导现实生活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金融危机推动媒体探索新型金融报道形式;横向看,国内外网媒、纸媒、电视广播等不同媒体的金融危机报道呈现不同的特点。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进行一番系统的探究。而在这些探究开始之前,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危机报道的特质进行探究。从另一方面看,金融海啸的影响程度深、波及面广,引起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成为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各媒体纷纷加强金融危机报道,不仅契合了民众的需求。也可借此更好地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金融界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特殊经济领域。金融危机是发生在这个特殊领域的特殊事件。此事件本身注定了金融危机报道与一般新闻事件报道、与普通财经新闻报道、与其他类型的灾难性危机报道相比,会触及极多难点。肩负重大责任,面临着更为特殊的境地,本文将通过横向比较普通财经新闻报道、其他类型的灾难性危

机报道,对金融危机报道进行探索。

金融危机报道归属财经新闻。目前,传媒实务界对财经新闻的界定有两种看法:第一是以财政、金融、证券市场为主要报道范围的狭义的财经新闻:二是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金融证券领域,以整个经济领域为报道范围,但是其视角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新闻有所不同的广义的财经新闻。俩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报道范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金融报道是根据行业和领域划分的,与工商新闻、农业新闻、财贸新闻等并列的一种财经报道类型。是集中于银行、证券、债券、保险等具有融资工具和融资功能的行业。涉及财政、税收及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信用活动和投资行为的一种财经新闻报道。金融危机报道就金融危机事件的方方面面进行报道,自然也是财经新闻报道的一种,带有财经新闻报道政策性、专业性、实用性、服务性的特质:也具有财经新闻报道的功能,比如传达经济政令、传播经济信息、监督经济活动、指导经济生活。

金融危机报道非一般的财经报道。金融危机报道属于财经报道,这并不意味着可将之视同一般的财经报道,因为金融危机报道的话题敏感性远高于一般的财经报道,这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邓小平1991年春在视察上海期间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经济是现代社会的重心,金融又是国民经济的杠杆,被喻为百业之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强大作用。金融报道自然而然成为新闻报道中的敏感话题,对经济运转、社会生活有着更强大的引导作用,稍有不慎,报道失当,就可能引发地区性、局部性甚至是全局性的金融混乱,带来程度不等的不良社会效应。二是金融界正处于危机期。在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演化为世界性问题,在此特殊时期,金融作为一国经济结构中最敏感、最复杂的部分,媒体对此报道得当与否,与国家经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2001年底,阿根廷受经济衰退及财政形势恶化的影响,金融市场出现恐慌,发生资本外逃和银行挤兑事件,金融当局决定限制民众从银行提款,政府了限制居民提款和限制资金外流的政策。此时,媒体报道将银行称为盗窃民众财产的贼,更激化了蓄势已久的社会矛盾,导致全国各地发生大规模骚乱、游行示威和流血事件,十数天内更换了三位总统,整个社会陷入经济恶化、政治混乱之中。在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内媒体对东莞一些企业倒闭的“想象”报道,导致了群体性讨薪事件,局部不稳定,给企业发展和政府管理带来了不便。

自由交易市场与全球化经济运作,经济行业屡出其他灾难性事件,而金融危机表现出来的强大的传染力、破坏力,决定了金融危机报道与其他财经新闻报道包括突发性经济事件报道相比。影响更为深广。新闻媒体在海量信息中以此危机为报道对象,选择哪些内容进行报道、维持多大的报道量,需谨慎对待。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他国的金融危机爆发,难免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这是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必须正视的事实。此时新闻媒体进行相关的报道,是大众所需。然而新闻舆论对金融的安全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此次金融危机又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对我国经济社会还将会持续产生影响。新闻媒体不可将之视为普通新闻,应深刻认识到金融危机报道的敏感性,强化树立公众信心、维护金融稳定安全的责任意识,在进行金融危机报道时,应结合大政方针,同时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承受力,做好新闻内容取舍,把握报道量度,不可一味追求轰动效应。

金融危机报道属灾难性新闻。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金融危机爆发,造成了全球性经济波动,极为严重地冲击了部分地区的发展。引发企业破产、内需不足、人员下岗等一连串消极事件,已经酿变为灾难性事件。故而金融危机报道也可视为灾难性报道,有着灾难性新闻负面性、冲突性、危害性等特征;兼具有灾难性新闻双重的传播功能,比如破坏社会、瓦解精神、腐蚀心灵、煽动情感的消极作用,认识世界、激励人心、发出警戒、平衡情绪等积极作用。

金融危机报道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灾难性报道。大部分金融危机报道有着灾难性新闻报道的特质与功能,而与其他类型的灾难性报道相比,金融危机报道也有特殊之处:

首先,金融危机报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更容易遭遇交流障碍。从媒体方看,准确地报道其他类型的灾难性事件,可在短期内完成对该方面的知识冲刺;在金融危机报道中,记者要对事件作出独立判断则需系统的、专业的知识储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报道由一事一报的零散报道走向整体、专业报道,但总的看来,记者的经济金融知识,对相关的政策法规和金融危机现象的理解能力还是不够,对金融危机一知半解,就容易传达失误,造成负面影响。从受众方面看,一般而言,人们是拥有足够的常识理解其他类型的灾难性事件的,而金融危机涉及的信息纷繁复杂,人们对金融危机报道的接受能力尚不强。因此,金融危机报道比起其他类型灾难性报道。更需要注意处理专业性与通俗性之间的平衡关系。

其次,受众对金融危机报道的心理需求不同于其他类型灾难性报道。其他类型灾难性事件事发前往往难以预测。一旦发生,则能较容易估算影响、采取应对措施;而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将形成的破坏不如其他灾难性事件来得可控、可感。其他灾难性事件往往是局部性的、影响是有限度的,对于许多人而言,并无直接的利益关系,人们关注或是为吸取经验教训,或是希望促进事件良性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金融危机引发的不仅是金融体系本身的危机,还引发了与金融密切相关的股市、楼市等危机,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实体经济危机,影响人们就业、薪酬、消费等,人们阅读相关新闻报道,不管是探究金融危机发生根源,还是了解金融危机事态,最终目的还是希望从中能够较为准确地预估金融危机对于自身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规避风险。

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多元化,追求利益最大化,及时、充分、可靠、有用的新闻信息对于政府、企业、家庭、个人意义重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人们作出决策更依赖于新闻报道所呈现的“气候”。媒体要看到金融危机报道被寄予的期待,在报道中实现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树立起人们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具体看来,记者要具备一定的金融基础知识、要全面理解好国家大政方针:要准确地提供数据信息,要提供真实的事实报道,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尽力做到信息公开、防

止流言纷飞;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与信息需求,对复杂信息进行梳理,针对大众疑点困惑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分析,多提供预测性报道、前瞻性信息,为人们提供决策依据。

编校:郑 艳

(4)地方党报、都市报对金融危机报道的比较研究

肖艳艳

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已转化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并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面对这一情势,如何进行报道和舆论引导,成为我国媒体一年来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党报和都市报在此次金融危机报道中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各类报纸上关于这次危机的内容分布在财经报道、国际新闻、时政新闻等各个版面,比较一下地方党报和都市报的报道,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在我国,党报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使它拥有都市报无法比拟的权威性,而都市报作为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报纸,在新闻报道方面也有值得党报借鉴之处。

金融危机报道中地方党报和都市报呈现的共同点

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统一。这次危机由美国波及世界各地,我国地方报纸在进行相关报道时,除把握住了国际和国内大的经济形势外,还对本地区的经济情况进行了一些相关报道,做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一方面“大处着眼,小处人手,在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与观照中透视经济生活”,另一方面“立足一行一业,放眼整体全局”。这样才能使报道更加吸引本地的受众,起到新闻应有的社会作用。比如《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会关注金融危机对江苏出口加工业的影响,《河南日报》和《大河报》会关注当地的农民返乡问题。这种源自外部世界的宏观经济问题,只有与当地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唤起受众的阅读欲望,才能使受众不以旁观者的眼光来审视这个问题,从而也为有力地应对危机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进而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贴近性。“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体现了媒介从“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它表现出媒介日益强化的平民意识,不仅拓展了报道的空间,也使之更具亲和力。不管是地方党报还是都市报,在报道经济危机时都注意到了危机对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实用性、服务性的信息。经济新闻“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典型经济人物的报道,二是关注普通百姓”。

注重深度报道和预测性报道,提升国人信心

危机事件中信息的获取对受众作出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经济危机也不例外。与突发事件不同,经济危机是经济运行中固有矛盾的周期波动。在突发危机事件的报道中处理结果是媒体着墨最多的:而对于金融危机来说角度的选择尤其重要,事件的成因、未来走势是关乎全局的重要信息。对此次金融危机,我国媒体刊播了很多深度报道和预测性报道,使受众对这种突然而至的危机事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通过报道事件的成因来对政策进行解读,通过解读政策来预测未来,一环扣一环地做好金融危机报道的策划,提升人们战胜危机的信心,如果片面地报道危机带来的危害则会给受众带来一种挫败感。新闻媒体不是纯粹客观地报道新闻,而是要将观点隐含在字里行间。不仅仅是党报需要舆论引导,任何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都市报都应该以自己的观点为受众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而树立自己的权威。

利用权威信息来源,做好释疑解惑。金融危机并不只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这次危机使我国的媒体第一次面对国内的经济下滑之势。地方党报和都市报毕竟不是专业财经报纸,也少有媒体有驻外采写的实力。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和专业,在采写本地经济新闻时,它们都力图邀请专家、官员来解析经济形势并对政策进行解读:而在报道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事件的时候往往援引国内外权威媒体的报道。采用权威信息来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报社内部资源的不足,这不但没有削弱自己的权威性,反而会因它们为受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信息而赢得信任。

金融危机报道中党报和都市报呈现的不同点

笔者以为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党报服务于工作,都市报服务于生活。金融危机发生在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也成为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地方党报上关于金融危机的报道多是从这方面切人的。由于党报承担着一定的宣传任务,因此各地党报需要通过对政策的解读来提高人们对危机的认识并提升人们的信心。这也恰恰是某些党报可读性不强的原因。

随着改革意识的增强。很多地方党报在金融危机的报道中除了坚持原有的宣传策略外,还增加了很多可读性很强的内容,比如《新华日报》。由于媒体生存机制的不同,都市报的权威性不是靠政治资源累积起来的,而是靠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服务性和亲和力塑造起来的。党报上虽然也有相关的民生报道,但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长远来看,面对知识结构日益更新的受众以及都市报的竞争,党报的经济报道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不能偏离经济这个本位。党报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既要对经济形势的整体状况有权威性的解读,同时又要加强其与普通市民生活的联系。党报和都市报的分工不是必然的而是在日常的媒介环境中形成的,因此随着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和媒介融合趋势的发展,党报和都市报定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借鉴与交融模式,《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等的成功就是典型的例子。

党报重政策解读,都市报重独家信息供给。地方党报、都市报在金融危机中都尽力发挥其信息功能:党报的新闻报道注重执政理念(如科学发展观)的传播,新闻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各级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解读、经济工作会议报道和领导人视察经济建设的活动报道;而都市报则侧重为受众的生活提供相关的信息,除去转载的国际和全国性信息,都市报自己也采写金融危机下居民如何打理生活的小贴士。同时也增加了一些软性新闻,从内容上来说,金融危机的概念贯穿在都市报的各个板块,以《扬子晚报》为例,经济、政治、文化、娱乐等均有体现。由此可见,都市报的厚报资源使它有更多的版面对金融危机加以报道,以为受众提供更多的话题,这也是媒介竞争的需要:而党报的版面有限。由于宣传的需要。党报不可能拿出太多的版面给金融危机,于是在指导性和信息性的双重要求下,自由余地有限,党报往往会因为可读性不强而输给其他媒体。

独家新闻是一个媒体生机与活力的体现。都市报的电子版起到了导读的作用,要想读到这些信息必须购买纸质的报纸,《大河报》在很多新闻的处理上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而党报却少有这种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新华日报》在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着力进行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以系列报道、系列评论、政策解读等多种报道手段。深刻挖掘,重点

解剖,引领江苏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辩证处理好“危”与“机”、“热”与“冷”、“大”与“小”的关系,立足给企业发展鼓劲头增信心,精心发掘企业发展在整体不利因素中的积极因子,以更具贴近性的报道视角,显示了省级党报的强大舆论引导力,展示了江苏经济社会在逆境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和强者风采,这是值得其他地方党报学习的地方。

党报侧重于理性引导,都市报偏重感性应对。在对金融危机的报道中,地方党报和都市报在人们树立信心方面有很大不同。地方党报注重理性引导,以党和政府的各种决策以及各种典型报道来说明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金融危机一定会过去,形成一种舆论导向。党报除去对危机的客观介绍和报道外,也有一些逻辑严谨的评论。但是大多是一些政策宣传,以政策的坚定性来坚定人们战胜危机的信念。

危机当前,都市报将它的服务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如前文所提到的,都市报利用它的版面优势对危机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解析。因此,在都市报上关于如何应对危机的文字大多是一些软性而感性的,少有政策口号,多是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民生报道和金融危机下如何持家理财的服务性报道,这样通过一些细节就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危机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战胜的。在都市报上,危机是可怕的,但是也是可以通过相应的对策来应对的。这种报道的思路也是一种间接的舆论引导。这是值得党报学习的宣传策略。

编校:郑 艳

(5)力度角度深度――我国媒体两次金融危机报道差异比较

钱 婷

2008年的金融海啸使得金融报道再次为业界广泛关注。回顾历史,我国的金融报道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报道领域不断扩大,报道形式不断出新,报道水平不断提高,报道内涵也在加深。对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报道不难发现,此次金融危机报道在力度、角度和深度方面均有较大进步,成为我国金融报道发展的一个注脚。

报道力度:从投入不足到全力追踪

在网络新闻尚未普及,报刊及广播电视仍是主要传播方式的上世纪末,国内传媒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报道力度与西方新闻媒体尚有较大差距。泰铢贬值之初,新华社当天就了消息,有些报纸如《光明日报》等随后发表了新闻综述,《经济日报》7月11日刊出一个整版“泰国金融动荡”专题报道(该专版获第三届中国国际新闻奖一等奖)。但多数报纸一开始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事件的分量。

在危机逐渐加深和蔓延后,国内各大传媒方加大力量追踪这一事件,但中国传媒因受到各大传媒驻外机构的技术手段、人员素质及总部的专家队伍方面的限制,在及时报道金融动态、获得现场第一手材料、预测和报道危机走势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例如针对西方传媒把危机原因归结于1994年中国人民币贬值的嫁祸于人的报道,我国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虽发表文章严厉驳斥。但这些批驳不够及时,有的甚至晚于其他外国传媒对这些不实报道的批驳。

事隔十余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传媒也不再是冷眼旁观的局外人,而变成了抢先发言的竞争者。正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赵凯教授指出的:“在金融海啸面前,我们的新闻媒体和国际同行在经济新闻传播方面也大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传统媒体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以电视媒体为例,2008年9月中旬,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随着这一标志性事件的出现,CCTV-2于9月20日便迅速推出了《直击华尔街风暴》,“以中国人的视角看危机”的宗旨与各国媒体对话,从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节目编排等方面突出中国特色,努力发出响亮的声音,从而在与CNN、路透社、法新社等世界强势媒体的竞争中抢占话语权。

网络媒体充分发挥整合优势。新兴的网络媒体的威力在这次金融危机的报道中显露无遗,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第一时间推出专题、独家策划,关注金融风暴中的每一个节点。雷曼兄弟破产、美国政府接管两房、欧洲银行危机、花旗大摩合并业务、G20峰会等专题为国内受众提供了风暴中心的海量信息,图表、视频、博客等技术手段的融合运用构建了新闻全息化的图景。以腾讯财经的专题策划“金融风暴横扫全球”为例,滚动新闻、市场行情、美股动态、评论文章、大行报告、相关专题、全球股指、Q&A板块对金融危机的最新动态和深层影响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网络大容量、多媒体、交互性等特征的充分发挥,使国内的新闻报道与国际同行相比毫不逊色。

报道角度:从“他者视角”到“以我为主”

20世纪90年代,我国金融报道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性的金融媒体数量较少,专业化水平不高。在综合性报纸的内部分工里,金融报道仅仅是从属于和工业、农业并列的财贸报道的一个分支。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传媒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报道策略较为被动,角度较为单一,主要形式是综合分析与专家访谈。在每一次重大波动后,由驻外记者发回报道,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视角上进行宏观的分析评论。新华社驻亚洲几个分社每遇大的波动就综述,驻东京、华盛顿、纽约的分社也经常推出有分量的分析报道。《人民日报》国际版开辟了“亚洲金融最新动态”专栏。《经济日报》在每一次大的波动之后均推出专题报道。其他没有驻外记者的报纸如《中国经济导报》、《深圳特区报》等,也纷纷组织专家访谈。

时至今日,经济新闻领域的开放度越来越大,讨论的角度也趋于多元。我国传媒开始“以我为主”,放眼全球。既密切关注国际金融事务的最新动向,又立足我国现实,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本国受众。

全球视野。近年来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直播能力大大增强。受美国众议院否决了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影响,2008年9月29日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历史性地狂跌近800点,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的跌幅则分别创下1987年和2000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崩盘当晚(北京时间凌晨2点),凤凰卫视便对这一突发事件进行了直播,使我国受众对获取信息的速度与世界同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则利用自己与全球最大的财经电视媒体美国CNBC合作的资源优势,连续在“今日期市”、“今日汇市”、“公司与行业”中,及时、充分地报道次贷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在全球的危害,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国内受众展示这场危机的方方面面。

受众本位。“站在家门口,心怀全世界”是读者对当今经济新闻记者的实际要求。面对汹涌而至的金融海啸,不少地方媒体积极参与新闻竞争,结合国内外形势,采取本地化的视角,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嘉兴日报》财经版推出“爬坡换挡36计”、“对话禾商”等栏目,通过本土

的具体案例反映金融风暴下企业如何渡过难关:浙江经视推出的“新闻深呼吸”栏目组建了包括资深媒体人士、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政府各部门决策顾问和特约新闻评论员在内的智囊团,并借此为市民提供智力支持和消费指南;《新民晚报》的强势报道栏目“坚定信心、直面危机”,注重政策与措施的“软硬结合”、国内与国外形势的“内外结合”、行业和政府措施实施的“上下结合”,实现了报道视角由“小民生”到“大民生”的转变。

报道深度:从“难读难懂”到生动务实

有学者对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金融报道有这样的概括:“除了新闻缺少五要素,一般化报道多,热点新闻少,从工作角度出发多,考虑读者需要少等弊端外,最大的问题是经济报道的通病――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

可读性很差,感觉很难读。“专业”得又不够专业,让内行看笑话。这种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问题。在当下的金融危机报道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传媒不仅广泛采用图表、图样、照片等形式,形象、生动、立体地报道金融动态,而且拓展报道深度,为受众提供更具接近性、解释性和前瞻性的信息。

小中见大,关注民生。体验式报道是一种“受众友好”的报道形式,既能深入报道行业的实际情况,也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浙江日报》找出金融危机中的十个“民间样本”,报道如“超市货架上为何多了自造商品”、“民营企业为何无一员工丢饭碗”、“柑橘为何能换成家电”、“柚农从抱团贷款到抱团入市”等公众生活中的小事。从人性化的角度报道经济新闻,让受众在带着感情的阅读过程中,认清宏观经济形势。

释疑解惑,纠正误区。在经济波动期,宏观走势是社会关注焦点,政策效应是各方权衡重心,解读成为媒介最有价值和最有吸引力的内容产品之一。解释性报道关注危机中的机会,帮助受众正确认识和从容应对金融危机。《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刊登评论的方式解析当前国家出台各项政策的效果,告知公众大规模的财政投资激励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往往有较长的滞后期,这有助于公众理性地看待国家当前采取的各项保增长的经济举措,维护公众的市场信心。

高瞻远瞩,引导舆论。面对危机来临时的悲观情绪,《深圳晚报》推出“2009‘保增长’系列评论”:《中国信心,一枝独秀》、《国民财富的增长是硬指标》、《抢抓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发挥政策优势,做足特色文章》、《科学发展是保增长的前提》、《改革是增长的永恒动力》等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文章。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面对“投资热”中存在的浮躁心理,《新华日报》集中摘发了《为13亿人看好每分钱》、《防止求政绩舍民生》等4篇评论。之后,又陆续刊出《别误读了“出拳重”》、《我担心“萝卜快了不洗泥”》等出自高端的理性声音,取得了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先机。

编校:郑 艳

(6)我国不同媒体的金融危机报道比较分析

郭 元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包括中国媒体在内的世界各大媒体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金融危机作为一个具有全球性、突发性、极强的专业性。且又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议题,对不同媒介的相关报道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当今时代,新旧媒介形态并存,不同的媒体之间既相互竞争,也相互牵连:不同的媒介在功能上存在着分化与重叠,作为一种产业又存在着集团化的融合趋势。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重大社会公共事务都会有媒体的参与。它所传播的内容和其媒介本身都是研究当代社会时很有参考意义的部分。研究我国不同媒体对金融危机的报道,是从一个兼具新闻性和重大社会、历史意义的议题出发,通过比较不同媒体在相关报道中的表现,希望能够窥探到透过媒介所折射的当今社会的一些时代特征与现实意义。

不同的媒体在对金融危机进行密集报道时,受各自不同的媒介形态、内容定位等所限,所提供的报道带有各自的特点:但是这次是中国媒体第一次面对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所以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共性。

纸质媒体(报纸、杂志等):对纸质媒体的分析,本文主要是选取三份富有代表性的报纸:《人民日报》(党报)、《现代快报》(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专业类报纸),选取雷曼兄弟破产后一周的时间,对三份报纸对金融危机的报道量做了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属性的报纸虽然在报道的数量上有差异,但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应很及时,都在第一时间就报道了雷曼兄弟行破产的消息,并对金融危机进行了持续的关注。报纸媒体对金融危机反应的及时还表现在:在危机爆发的最初一周,报纸上不仅出现了对金融危机客观信息的报道。还包括对金融危机对世界特别是中国的影响、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等预测性、策略性的评论。2008年9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两篇关于经济危机的报道分别是《美国经济危机,我们如何应对》和《敲响风险的警钟》,都是针对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预警与应对策略:这一点在专业性财经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该报对金融危机的报道数量较多,几乎在该报纸的各个版面都有相关的报道,既包括更为细化、翔实的客观事实信息。也有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危机所做的评论性报道;代表都市报的《现代快报》虽然主要报道客观内容。但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的预测也有所涉及。

报纸的历史要久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而后两者的崛起与发展对报纸形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报纸是通过印刷在纸面的文字进行传播的,在感官冲击力上无法与广播电视媒体“声色兼备”的传播优势相抗衡,也不能如网络媒体般便捷地为公众提供发表意见的区域,但文字的传播却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更具理性深度的剖析。金融危机是个专业性极强的议程,虽然危机在本质上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在解释危机的成因、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等方面都需要理性层面的深度剖析,而报纸媒体在这一点上是占有优势的。不同的报纸也结合自身定位的不同组织不同层次的内容:《人民日报》这样的中央级党报主要是从全局性的眼光出发,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报道与分析;《现代快报》这类都市类报纸则侧重于结合市民的实际生活进行报道,报道更具贴近性:专业的财经报纸则从财经方面全方位解析危机,在专业深度和广度上均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广播电视媒体:电视媒体频道专业化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伴随频道专业化而来的内容的专业性和特色化也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本次金融危机的报道中,有很多研究者都提到了中央电视台2套增播的栏目《直击华尔街风暴》,该栏目是2008年10月11日开始,CCTV-2每天

傍晚增播的,此外,该频道的常规资讯类栏目《第一时间》和《全球资讯榜》都将金融危机作为重要的报道内容。经济频道实现了全天四大时段密集编排播出,重要新闻不间断滚动,最新信息及时播报的播出状态。这一点是纸质媒体所不及的。“媒体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满足向公众提供金融危机零散的信息,还要随着势态的发展,能够从各种杂乱的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东西,经过信息的整合和编排,使得受众对金融危机的认识更加清晰。”

电视媒体在这样的重大议题中显然并不满足于实时提供最新信息。一些针对金融危机的专题类节目已经向深度化发展且颇有成效,《直击华尔街风暴》每期都邀请到一位专家对当期话题进行解析,并且配以适当的图像,使电视观众更易理解。除了作为部级媒体的央视外,作为省级媒体的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也在其栏目《头脑风暴》中播出了关于金融危机的专题节目,邀请专家、财经记者、业内人士等进行问题的探讨。同时,“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文广集团利用自己与全球最大的财经电视媒体美国CNBC合作的资源优势,连续在《今日期市》、《今日汇市》、《公司与行业》中,及时、充分报道次贷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在全球的危害。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这场危机的方方面面,为国内经济界人士准确把握危机进展提供了最及时、全面、权威的资讯”。

面对金融危机这样的新闻议程,电视媒体也以内容的专业性和理性深度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受众的目光。

网络媒体:金融危机期间,虽然网络媒体上也充斥着关于危机的各种消息。但是由于网络媒体没有新闻的采访权,所以门户网站上的相关新闻、视频都是转载自报纸、杂志或是电视栏目,不具备新闻报道的原创性。作为新媒介的网络在金融危机的报道中充当的更多是一个意见交流平台的功能。其对于金融危机报道的最大贡献主要在于一些个人通过网络平台(博客或论坛等网络社区)发表自己对金融危机的看法与感想,即为相关新闻信息的采集提供了直接的感性的资源,也提供了来自不同身份的网民个人对金融危机的各种观点。“一个名叫‘我叫粱山伯’的网友,发表了《东莞:‘风暴眼’中的世界工厂》网文报道(广东媒体的报道――笔者注)就是由此开始:显示报道此网文引发网络轰动这一感性事件,从而吸引读者关注东莞产业现状:然后。媒体跟进,通过政府官员和专家回应网文,进一步报道官方态度;接着,再跟进网友和读者议论,来完善报道。”

根据以上不同媒体对金融危机报道的简要概述,比较不同媒体的报道特点,笔者认为,不同媒体对金融危机的报道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不同媒体视角的差异性和舆论导向的一致性。对于同一个议题。不同媒体选择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报道,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如《人民日报》这类的中央级媒体虽然在金融危机初期报道篇幅不是很多,但主要是从社会全局出发,从国家宏观的角度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等进行报道并提供整体性的指导意见:而上海第一财经频道则利用与海外电视媒体合作的资源优势,对国外的金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报道,有助于普通观众以及经济界专业人士对金融危机的了解与把握。尽管在视角上存在差异,不同媒体在报道的舆论导向上却保持着较为统一的态度,侧重引导受众树立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金融危机。2008年9月24日,总理在纽约提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这句话可看作是国内媒体报道金融危机的共同的舆论导向。

金融危机事件篇7

0 引言

美国《危机管理》一书作者曾对《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名的大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进行过一项关于企业危机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危机困扰的时间平均历时两周半,而没有应变计划的公司要比有应变计划的公司长2.5倍;危机后遗症的波及时间平均为8周,而没有应变计划的公司要比有应变计划的公司长2.5倍。由此可见,危机的防范是至关重要的。品牌危机管理的关键不在于如何处理出现的危机,而在于辨别企业品牌运营中哪些因素中潜伏着危机。作为高风险行业,金融企业遭遇品牌危机将直接导致品牌价值的损失、损害金融企业信誉、显著影响上市金融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甚至直接危及金融企业的生存。因此,对金融品牌危机进行防范,避免和控制品牌危机是金融全球化时代中现代金融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1 金融品牌危机的特点

1.1 危机的一般特点 危机是指任何可能危及社会及组织的最高目标和基本利益、管理者无法预料但又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紧急回应和处理的突发性事件。它具有下列一般特征:①破坏性:对社会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②突发性:不确定性,出乎决策者意料之外。③紧迫性:应对和处理行为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④公众性:影响公众的利益、公众高度关注。

1.2 金融品牌危机的特征 对金融企业而言,品牌危机主要是指由于金融企业经营或品牌管理中的失误,或者由于客户与金融企业之间对金融产品、服务或者事件的认知不同、相互沟通不够,从而导致其产生激烈行为,并在短时间内波及社会公众、进而严重影响金融企业品牌价值的事件状态。

金融企业品牌危机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危机,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对于产品质量问题直接引发客户不信任和不选用,会造成金融企业类似业务营业额的大幅下滑,对金融企业的声誉和口碑造成负面影响。另一类是非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危机,客户关注程度相对较低,主要是金融企业内部某方面失误引起的经营危机和困难,如法律诉讼、人事变动等,这些问题逐渐向外传递,会造成客户对金融企业的不信任。

金融品牌危机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1.2.1 突发性,往往是由于金融企业经营中的重大问题被曝光,或者客户等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实际质量不满无法宣泄而突然爆发。

1.2.2 动态性和扩散性,品牌危机会随着金融企业对有关事件处理的正确和及时与否而减轻或加重,而且任何一个危机在没有彻底解决之前,都有可能产生扩散效应。

1.2.3 破坏性,品牌危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降低公众的品牌忠诚度,品牌价值在短期内会明显受损。

2 树立危机意识

只有强化企业自身的危机意识,才能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危机管理工作。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运行中以及金融全球化中金融企业面对的内外经营环境是瞬息万变的,由内外因素导致的企业危机难以避免,必须通过有效的品牌危机防范机制加以预测、预防、化解或尽可能减少其损失。树立危机意识最关键的在于及时识别危机的前兆。在日常品牌管理中,对可能引起金融品牌危机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整理和识别,对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日常性监测。同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分析,正确判断、评估危机的可能性、危机风险源头、危机征兆和危机发生之间的联系等。

3 建立品牌危机预警机制

企业要在品牌危机管理中取得主动,反应迅速,就必须建立品牌危机预警机制,在危机来临时尽早发现危机,以制度化的管理来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可能产生的危机进行预测,增强企业的免疫力、应变力和竞争力。一套有效的危机预测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组织机构 组织结构是企业品牌预警管理系统功能发挥的基本和必要保证,是对品牌不安全现象进行识别、预警和控制的保障。

3.1.1 预警部 主要职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负责品牌资产安全状况、品牌管理安全状况、品牌环境安全状况的日常监控,识别和诊断其中易引发品牌危机的不安全现象(危机征兆),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矫正控制;二是日常活动中训练全体员工接受识别危机征兆和防止危机发生方面的知识,培养员工在危机中的心理承受能力;三是进行各种品牌危机状态的预测和模拟,设计“品牌危机管理”方案,以在特别状态中供决策层采用。

3.1.2 核心领导小组 核心领导小组由金融企业的董事会、总裁等组成,从战略层面把握危机的动向,对危机处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指挥各部门密切配合危机控制小组。核心领导小组的职能包括: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紧急情况下的预算审核、与政府和特别利益团体进行高层沟通、对机构投资者、媒体、消费者、员工以及其他受到影响的群体传达信息;与法律顾问沟通;跟踪公众动向;保证董事长或总裁了解事件的总体进展,启动媒体沟通程序等。它是发挥作用最大的危机管理机构,它的决策水平和预见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危机处理进程和结果。

3.1.3 危机控制小组 危机控制小组负责危机处理工作的实际运转,直接处理危机事件的操作层面工作,一方面向领导小组及时通报事态的进展,另一方面向联络沟通小组下达核心领导小组的决策信息。时刻保证核心领导小组清楚地知道危机情况,同时从核心领导小组那里接收战略建议,并制定危机处理的预算。

3.1.4 联络沟通小组 联络沟通小组负责与公众、媒体、受害者、公司成员的沟通,应确保企业用一种声音说话。任命两到三个公司发言人负责与媒体的沟通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保证对某个问题做出统一而前后一致的判断和解释,并且由获得授权任命的发言人来完成信息沟通的任务。

如前期浦发银行在其外汇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而导致客户不满,并在媒体和网络上引起较大反响的事件的处理上,就应该由品牌危机管理小组统一处理,对外保持同一声音,实施同一标准,并通过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主动化解品牌危机。而不应该政出多门,出现不同网点对部分客户补偿五花八门。例如:有的网点提出,投资者可以把理财投资的资金再续存一个月,给予其8%的年利率,即多存一个月可获得8%/12=0.66%的利息补偿;有的网点提出,给投资者3000元代金券;有的网点提出赠送投资者实物礼品。这些不统一的做法很可能会引发客户之间的攀比,使浦发银行处于更被动的地位。

3.2 预警信息系统 通过网络评价品牌的安全状态、监测影响品牌安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以及品牌的不安全现象,并对其进行识别、诊断、评价,设计出预警信号输出系统。

如本次金融危机开始时信息不透明,给许多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带来负面影响。如今,美国政府对十大金融机构展开压力测试,将金融机构的真实现状公之于众,,使人们对这些金融机构重拾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国工商银行第三期领导干部研究班课题组.“工商银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研究” 《金融论坛》.2008年第7期.

[2]陆岷峰.《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2月.

金融危机事件篇8

        0 引言

        美国《危机管理》一书作者曾对《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名的大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进行过一项关于企业危机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危机困扰的时间平均历时两周半,而没有应变计划的公司要比有应变计划的公司长2.5倍;危机后遗症的波及时间平均为8周,而没有应变计划的公司要比有应变计划的公司长2.5倍。由此可见,危机的防范是至关重要的。品牌危机管理的关键不在于如何处理出现的危机,而在于辨别企业品牌运营中哪些因素中潜伏着危机。作为高风险行业,金融企业遭遇品牌危机将直接导致品牌价值的损失、损害金融企业信誉、显著影响上市金融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甚至直接危及金融企业的生存。因此,对金融品牌危机进行防范,避免和控制品牌危机是金融全球化时代中现代金融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1 金融品牌危机的特点

        1.1 危机的一般特点 危机是指任何可能危及社会及组织的最高目标和基本利益、管理者无法预料但又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紧急回应和处理的突发性事件。它具有下列一般特征:①破坏性:对社会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②突发性:不确定性,出乎决策者意料之外。③紧迫性:应对和处理行为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④公众性:影响公众的利益、公众高度关注。

        1.2 金融品牌危机的特征 对金融企业而言,品牌危机主要是指由于金融企业经营或品牌管理中的失误,或者由于客户与金融企业之间对金融产品、服务或者事件的认知不同、相互沟通不够,从而导致其产生激烈行为,并在短时间内波及社会公众、进而严重影响金融企业品牌价值的事件状态。

        金融企业品牌危机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危机,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对于产品质量问题直接引发客户不信任和不选用,会造成金融企业类似业务营业额的大幅下滑,对金融企业的声誉和口碑造成负面影响。另一类是非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危机,客户关注程度相对较低,主要是金融企业内部某方面失误引起的经营危机和困难,如法律诉讼、人事变动等,这些问题逐渐向外传递,会造成客户对金融企业的不信任。

金融品牌危机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1.2.1 突发性,往往是由于金融企业经营中的重大问题被曝光,或者客户等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实际质量不满无法宣泄而突然爆发。

        1.2.2 动态性和扩散性,品牌危机会随着金融企业对有关事件处理的正确和及时与否而减轻或加重,而且任何一个危机在没有彻底解决之前,都有可能产生扩散效应。

        1.2.3 破坏性,品牌危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降低公众的品牌忠诚度,品牌价值在短期内会明显受损。

        2 树立危机意识

        只有强化企业自身的危机意识,才能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危机管理工作。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运行中以及金融全球化中金融企业面对的内外经营环境是瞬息万变的,由内外因素导致的企业危机难以避免,必须通过有效的品牌危机防范机制加以预测、预防、化解或尽可能减少其损失。树立危机意识最关键的在于及时识别危机的前兆。在日常品牌管理中,对可能引起金融品牌危机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整理和识别,对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日常性监测。同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分析,正确判断、评估危机的可能性、危机风险源头、危机征兆和危机发生之间的联系等。

        3 建立品牌危机预警机制

        企业要在品牌危机管理中取得主动,反应迅速,就必须建立品牌危机预警机制,在危机来临时尽早发现危机,以制度化的管理来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可能产生的危机进行预测,增强企业的免疫力、应变力和竞争力。一套有效的危机预测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组织机构 组织结构是企业品牌预警管理系统功能发挥的基本和必要保证,是对品牌不安全现象进行识别、预警和控制的保障。

        3.1.1 预警部 主要职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负责品牌资产安全状况、品牌管理安全状况、品牌环境安全状况的日常监控,识别和诊断其中易引发品牌危机的不安全现象(危机征兆),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矫正控制;二是日常活动中训练全体员工接受识别危机征兆和防止危机发生方面的知识,培养员工在危机中的心理承受能力;三是进行各种品牌危机状态的预测和模拟,设计“品牌危机管理”方案,以在特别状态中供决策层采用。

        3.1.2 核心领导小组 核心领导小组由金融企业的董事会、总裁等组成,从战略层面把握危机的动向,对危机处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指挥各部门密切配合危机控制小组。核心领导小组的职能包括: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紧急情况下的预算审核、与政府和特别利益团体进行高层沟通、对机构投资者、媒体、消费者、员工以及其他受到影响的群体传达信息;与法律顾问沟通;跟踪公众动向;保证董事长或总裁了解事件的总体进展,启动媒体沟通程序等。它是发挥作用最大的危机管理机构,它的决策水平和预见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危机处理进程和结果。

        3.1.3 危机控制小组 危机控制小组负责危机处理工作的实际运转,直接处理危机事件的操作层面工作,一方面向领导小组及时通报事态的进展,另一方面向联络沟通小组下达核心领导小组的决策信息。时刻保证核心领导小组清楚地知道危机情况,同时从核心领导小组那里接收战略建议,并制定危机处理的预算。

        3.1.4 联络沟通小组 联络沟通小组负责与公众、媒体、受害者、公司成员的沟通,应确保企业用一种声音说话。任命两到三个公司发言人负责与媒体的沟通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保证对某个问题做出统一而前后一致的判断和解释,并且由获得授权任命的发言人来完成信息沟通的任务。

        如前期浦发银行在其外汇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而导致客户不满,并在媒体和网络上引起较大反响的事件的处理上,就应该由品牌危机管理小组统一处理,对外保持同一声音,实施同一标准,并通过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主动化解品牌危机。而不应该政出多门,出现不同网点对部分客户补偿五花八门。例如:有的网点提出,投资者可以把理财投资的资金再续存一个月,给予其8%的年利率,即多存一个月可获得8%/12=0.66%的利息补偿;有的网点提出,给投资者3000元代金券;有的网点提出赠送投资者实物礼品。这些不统一的做法很可能会引发客户之间的攀比,使浦发银行处于更被动的地位。

        3.2 预警信息系统 通过网络评价品牌的安全状态、监测影响品牌安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以及品牌的不安全现象,并对其进行识别、诊断、评价,设计出预警信号输出系统。

        如本次金融危机开始时信息不透明,给许多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带来负面影响。如今,美国政府对十大金融机构展开压力测试,将金融机构的真实现状公之于众,,使人们对这些金融机构重拾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国工商银行第三期领导干部研究班课题组.“工商银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研究” 《金融论坛》.2008年第7期.

[2]陆岷峰.《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2月.

金融危机事件篇9

一、引言

在我国股票交易所建立的近20年间,股票市场经历了七轮暴涨暴跌,而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又是中国股市震荡的一年,上证综指从曾经的998点一度升至2007年的6124点后却大幅下挫至2000点上下,而后股市在震荡中呈缓慢上升趋势,让中国的股民经历了一次花费不菲的“过山车”风险游戏。在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的预期密切相关,特定环境下还可以作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因此在股票指数大幅下跌的同时,国内学界也激起了关于我国经济基本面恶化根源的探讨。

2007年4月份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开始,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了巨大震荡,金融机构在继雷曼兄弟倒闭后产生了“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危机反应。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源口,由房地产业开始,以“次债”形式不断创新打包传至银行业,最终导致以投资银行倒闭为代表的银行业危机,点燃了金融危机的导火线,给全世界经济带来了大衰退,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也深受影响。如今,我们重新回顾危机的始末,中国股票市场伴随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美国股票市场大幅跳水的现象是否传导到中国,而随后中国股票市场出现的持续跟跌状况,与之前的美国金融危机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或只是一种巧合?这也正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本文首先回顾了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美国金融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接着进行计量实证分析,选取中美两国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指数,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于美国股票市场是否对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预期和带动作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利用计量工具得出二者所存在的相关关系。然后结合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国内形势,分析作用于我国股票市场的主要因素。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我国股票市场受之海外资本市场影响有限,其趋势主要是由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与微观经济层面的各方面因素所主导的。

二、事件回顾

美国金融业在金融危机时期所爆发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可见表1:

表1美国重大事件时刻表

时间

美国发生的重大金融事件

2007.4.2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2007.8.6

金融危机事件篇10

金融危机的概况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全面金融危机。这场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迅速从美国蔓延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冲击之强超出预料。这次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非常严重,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国内经济也受到了影响,其影响程度已经远远超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时期。

金融危机对我国传媒业的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波及到其他行业,其中传媒业由于对广告收入的依赖同样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无法独善其身。

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传媒业的广告收入增速减缓。各类媒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所受影响都是有差异的。一些新媒体可能会面临断炊。时效性较差的杂志退市之声此起彼伏。

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新闻报道带来的全新机遇

尽管金融危机给传媒业尤其是报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新闻媒体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危机面前,我们更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看到金融危机给经济新闻报道带来的全新机遇: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重大经济事件频繁发生,这一切给经济新闻报道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另一方面,随着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大面积蔓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受到重大影响。原本对经济报道不太关心的受众此时纷纷热衷于了解财经大事,给经济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的受众市场。

金融危机带来的灾难是不幸的。但各新闻媒体要积极应对,转危为机,充分利用好这次危机给经济新闻报道带来的机遇,积极探索经济新闻报道新形势,以适应国际背景和受众市场的新需求。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新闻报道的探索与改进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新闻媒体该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报道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主题、角度、尺度和精神,成为业界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金融危机面前,经济新闻报道要转危为机,抓住机遇,积极应对。

积极引导舆论,提升全民信心。金融危机给百姓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金融危机造成失业率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对未来感到迷茫。这突如其来的一切不仅给人们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还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创伤,处在金融危机阴影中的人们情绪低落、精神不振、信心下滑,对未来失去信心。

“顺境时多报困难,逆境时多报亮点”,这是宣传战线长期遵循的规律。这条规律如今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显得更加重要,在这个物质和精神遭受双重打击的特殊时期,百姓最需要的就是信心,而很大程度上。信心就是从新闻媒体传播的信息中来,积极而正面的信息。可以带给人一种逆势而上的勇气。所以。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新闻媒体在进行经济新闻报道时要认真筛选新闻事件,进行积极正面的报道,并进行深入的解读,从中挖掘激发人们生活信心的内涵。帮助人们早日渡过经济危机的难关。

凸显平民视角,强化服务意识。经济新闻一直处在“记者写得累,编辑编得苦,读者不愿看”的尴尬境地,造成这种局面有多方面因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经济新闻报道缺少贴近性,缺乏平民视角。欠缺服务意识。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受众对经济信息的渴求与日俱增,经济新闻报道只有按照“三贴近”的原则,从平民视角出发,强化服务意识,才能吸引百姓的眼球,开辟广阔的市场。要做好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贴近实际,关心平民。经济新闻报道要充分利用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受众在地域、心理或利益上的接近点。按照“三贴近”的原则,经济报道也要尽可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受众的角度人手报道经济活动,分析经济现象。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表面上看是一些重大经济事件的发生、宏观经济数据的变化,但其实质上是百姓手中的股票下跌、房子贬值、财富缩水,甚至是家人突然之间失业。老百姓关心的是自己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所以经济新闻与其空谈经济现象、空列经济数据,不如多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事、多报道老百姓关心的事,这样更能吸引百姓的眼球。

第二,强化服务,增强实用。经济新闻除了要好看外,实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受众对经济报道实用性、服务性的要求更加凸显。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百姓对就业、投资理财、消费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更加关注。在阅读经济新闻时,已不再满足于浅层次的了解。而更希望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运用于日常经济生活中。根据新形势下受众的这一需求。新闻媒体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实用性,给“有所求”的受众提供大量的实用财经信息,并引导他们采取理性的投资理财举动。总之,报道的内容要为百姓提供便利,满足百姓在各经济领域中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符合读者的需求,从而打造出更广阔的受众市场。

开拓广阔视野,立足全球高度。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新闻媒体在进行经济新闻报道时应该树立全球意识,不能只将目光局限在具体的新闻事件上,应将其放在国际大环境下进行报道分析。新闻媒体应当基于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清醒判断,不断跟踪全球经济结构、各国产业分工和发展动向,立足全球来报道经济事件,思考经济问题,分析经济现象。新闻媒体只有开拓视野、立足全球,才能从宏观上准确把握经济新闻报道的方向,使新闻报道具有更高的战略意义。

而且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读者对全球资讯的需求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因此新闻媒体不能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地方,应立足全球、关注国际,为读者提供高层次的经济新闻报道。

注重深入解读,增加新闻厚度。以前除专业经济媒体外,其他新闻媒体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往往只提供新闻事实,很少解读事件的内涵。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经济事件扑朔迷离,各种经济政策层出不穷,逐渐影响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老百姓对于这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事件和政策非常关注。希望能深入了解,提出了对新闻进行背景分析、理清相关事件

脉络、预测事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要求。这就需要媒体及时报道并深入解读,挖掘经济现象的价值和内涵。

在新形势下,针对受众提出的新要求,新闻媒体不仅要及时经济新闻报道。更要对报道进行详细深入的解读,满足受众对事件深入了解的需求,使读者获悉报道中所包含的真实意义。做到不仅及时准确地回答“有什么”,而且正确地回答这些“有什么”背后的“为什么”和“该怎样”。新闻媒体要以新闻分析的视角探求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以此增加新闻厚度,使经济新闻报道的价值凸显出来。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体要积极应对、把握机遇,开拓经济新闻报道的新思路,探索经济新闻报道的新方法,改进经济新闻报道的新方式。要本着“三贴近”的原则,站在全球的战略高度,深入解读经济新闻,积极引导舆论,提升百姓的信心,帮助人们尽快渡过经济危机的难关。

“隐逸”的“逸”

吕新平

王君老师发表在《语文建设》2008年第6期上的案例文章《刘禹锡的心灵世界探幽――(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实录片段》里有这么一段实录,师生一起探讨“予谓菊,花之隐逸者”这句话的含义:

师:隐选者?注意,为何不说是花之隐者呢?

生:“逸”有一种飘选、安逸的感觉,周敦颐称其为“隐选者”,看来对其生活状态是欣赏的。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读书非常仔细。

金融危机事件篇11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与恐怖、旅游与战争、旅游与政治不稳定因素等方面,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地研究旅游企业如何进行危机管理,另一类则侧重于微观,研究某一类企业应对危机的策略,如饭店业危机管理等。相关研究情况如下:德克•格莱泽(DirkGlaesser)的《旅游业危机管理》,是当今仅有的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旅游危机管理的著作,在国际旅游学术和实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从消费者、旅游产品、竞争、政府等角度出发,列举了旅游活动的范畴,开展危机分析和诊断方法,提出早期预警体系和方法,并探讨了旅游危机管理的战略、危机计划和组织及危机管理工具。朱卓任(ChuckYGee)的《国际饭店管理》中提出饭店的危机管理,认为饭店应建立处理危机的紧急计划,以缓解各种危机,如政治危机、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等,危机计划中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财产安全和避免损失。其他研究包括:皮扎姆和曼斯菲尔德主编的《旅游、犯罪和国际安全》,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与犯罪,旅游与政治不确定性,旅游与战争等。Sónmenz分析了旅游、恐怖活动和政治动荡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1980年到1998年36篇相关文献分析发现的研究主题,包括恐怖主义和政治动荡对游客需求的影响、袭击游客的动机、利用旅游作为政治的工具、政治暴乱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危机管理和恢复营销的效果等。

2.国内旅游危机管理研究概述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佘廉等人从事“企业危机的预警原理与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始了国内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进程。目前,国内关于旅游危机管理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主要有:李九全等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危机管理是“为避免和减轻危机事件给旅游业所带来的严重威胁,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危机救治达到恢复旅游经营环境、恢复旅游消费信心的目的,进行的非程序化的决策过程”。郑向敏的《旅游安全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旅游安全管理手段,但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先进性还存在欠缺。邹统钎的《旅游危机管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旅游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危机防范方法,全面分析了“非典”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路径和方式、影响程度与影响周期,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同时针对中国政府处理突发事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旅游业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谷惠敏的《旅游危机管理研究》系统地论述了旅游危机理论、介绍了危机对旅游业的冲击的表现和冲击度计量模型,较全面地分析研究了国外突发性危机冲击与激活旅游市场的实证研究,并对我国旅游业应对未来突发性危机提出了对策建议。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和美国普渡大学旅游与酒店研究中心协同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其课题是“SARS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其危机管理研究”。该研究从旅游产业自身的脆弱性以及产品产销一致性方面分析了旅游业受“非典”影响的必然原因,并就政府采取的救市措施的效用、旅游业到底受多大影响、政府应进一步采取的政策、旅游业损失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张广瑞、魏小安的《中国旅游业:“SARS”影响与全面振兴》涉及“非典”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企业的应对措施、危机管理、旅游振兴策略、国际借鉴等多方面内容。邓冰、吴必虎、蔡利平的《国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李树民、温秀的《论我国旅游业突发性危机预警机制建构》在归纳分析危机的类型特征和危机管理目标的基础上,界定了建构我国应对旅游业危机的预警机制的作用和内容,并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建构预警机制的步骤和方法。其他有关研究有:戴学锋的《SARS让我们对旅游研究进行反思》,高舜礼和任佳燕的《浅析9•11对我国入境旅游影响的研究》等。此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课题组通过“非典”对旅游业的影响机制研究,重点阐述了后“非典”时代中国旅游业环境变化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调整,提出尽可能减少“非典”对中国旅游业的负面影响,政府、企业、协会应确立共同的目标,进行协调,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石培华等从“非典”事件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影响角度出发,提出旅游产业的第四特性是“敏感产业”,并从我国旅游产业轻视危机管理的现状出发提出从宏观层面开展“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二、金融危机对旅游业影响的研究概述

1.关于金融危机对旅游业影响的外文研究文献概述由于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繁性、超周期性及不可预见性,必然会对旅游业造成严重的冲击和影响,目前国内外已有学者对此方面着手进行研究,但还处于起步阶段,成果相对较少。Croach指出,对于国际旅行的价格衡量、境外目的地的旅游商品和服务的外汇价格以及不同汇率的影响是旅游业所要考虑的重要变量。Agarwal考察了商业经营发生的一般性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旅游景区的重新恢复政策。亚洲金融危机后,Pine、Chan&Leung评估了此次(1997)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Raab和Schwer调查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拉斯维加斯收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Sausmarez研究了亚洲金融危机对马来西亚旅游业的影响。Prideaux对危机与旅游业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在评估此次金融危机对旅游业影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旅游业极易受到危机的影响,原因之一就是旅游各个环节之间是高度依赖的,极易产生连锁反应。旅游研究者们尤其关注旅游业特性的研究,希望能从根本上对现象做出解释。LawsEFaulkner,B&MoscardoG认为,旅游业以“多方位的混沌”著称。SantanaG论述了全球化时代中旅游业的脆弱性(vulnerbility)。WorldBank①(2002)在巴厘岛爆炸事件之后,考察了巴厘岛旅游经济的脆弱性。国际旅行中,游客过去的旅行经历、风险的类型以及对安全的感觉程度都会影响游客将来的旅行行为。Sónmenz&Graefe以信息集合理论和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解释为什么旅行者会避免某些目的地。Faulkner.B从广泛的与危机和灾难相关的文献入手分析旅游业的灾难,建立了一个用来分析和制定旅游灾难管理策略的一般模型,包括一系列有效的旅游灾难管理计划的先决条件和原则(旅游灾难管理框架)。同时,他还和Vikulov以澳大利亚Katherine为例来检验和补充完善这一模型。LawRob论述了亚洲金融危机对地区经济造成的重要影响,特别是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并根据官方公布数据分析预测了赴港旅游的日本游客及需求因素。deSausmarezNicolette指出,旅游业是一个脆弱的行业,分析了马来西亚旅游业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举措,以及在部门(公共、收入)层次进行旅游危机管理。SamirSharma(Nepal)以尼泊尔为例,论述了金融危机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认为金融危机使全球航空业受到重大影响从而使全球旅游业损失惨重。旅游业尽管不会覆灭,但会影响人们的旅游行为。在此情况下,旅游业和酒店行业应采取相应对策以求生存。LeanHooiHooi&SmythRussell运用LM单位根测试法,以马来西亚10个客源地市场数据分析危机对到访旅游者数量的影响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得出从长远看影响是暂时的结论。2009年6月,在西班牙Mallorca召开的全球经济危机与旅游的国际会议上,AndreasPapatheodorou、JaumeRosselló、HonggenXiao等指出,全球经济危机使亚太地区、欧洲、北美的经济和旅游业下滑,并分析了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和旅游业影响的结果和前景②。EgonSmeral根据2009~2010年欧盟15国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了在价格和汇率不变时国际旅游需求的变化,并从宏观经济的关键要素出发,分析其对国际旅游需求和发展的影响的模型,并提出战略性建议。PetrevskaBiljana论述了世界经济危机对马其顿旅游业的影响。

2.关于金融危机对旅游业影响的国内研究概述国内学者关于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98年到2000年期间关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二是2008年以来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其中,以全球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更为广泛和深入。(1)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旅游业的影响国内学者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旅游研究,最早始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由于此次金融危机持续时间不长,影响范围不广,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因此,国内相关的研究并不太多,其对旅游业的冲击和影响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1998~2000年。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3个方面:①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旅游业的影响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有:郑一省的《东盟国家复兴旅游业的策略和措施》分析了1998年金融危机对东盟各国旅游业的影响,主要包括出境旅游市场疲软、入境旅游人数锐减、外汇收入大幅度下降、旅游支柱行业损失严重且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业发展计划受阻等,并探讨了东盟国家复兴旅游业的策略和措施。陈艳提出了金融危机对泰国旅游业的影响以及泰国政府的应对策略和措施。马振分析了金融危机中越南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使越南旅游业取得较大的成功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宋一兵分析并总结了亚洲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各国开拓旅游市场的有效策略,提出新的发展计划与目标、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改善旅游环境、重视发展会议旅游、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加强区域间旅游合作、重视对中国及中国香港市场的开发等。②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周玲强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别从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等3个层面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并从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7个方面的对策。刘阳的《亚洲金融危机与中国旅游业发展》分析了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中国出境旅游与入境旅游受影响的程度,同时探讨了开拓国内旅游的问题。杜家元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对旅华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旅华旅游市场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开发旅游市场的对策建议。何忠诚的《金融危机对东北亚旅游客源市场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提出1997年下半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中国旅游市场深受影响,并准确地评估了金融危机对东北亚诸国旅华市场的影响。郭英之、姚新民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并对我国当前发展国际旅游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提出了建议。李开宇、张艳芳通过对突发性旅游事件对入境旅游影响的时空分析,探讨了入境旅游业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空间管理措施,并从时空角度分析了近年突发性旅游事件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及中国入境旅游对抗突发性旅游事件冲击的能力,并提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区域行动建议。张广瑞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认为其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入境旅游锐减、出境旅游增加、国际旅游竞争加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或建议。此外,还有不少学者研究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地方旅游业的影响,如段合明(1998)、张玉伟(1998)、李波(1998)、盛毅(1998)、李天德(1999)、谢建刚(1998)、郭路(1998)等。③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及其他各地旅游业的影响研究梁昭、梁琦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对国际旅游业的影响,主要包括全球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增速放缓、亚洲出境旅游市场疲软萎缩、亚太区内国际服务贸易严重受挫等。(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2008年以来,国内许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旅游业进行了不同视角的研究,总的来看,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2008年9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逐步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多数学者都从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即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的影响出发进行分析,戴斌从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以及企业融资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市场的影响,对中国旅游市场走势进行了短期和长期预测。林婧、杜富荣等的基本结论也相对一致,主要体现在:入境旅游客源锐减、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出境旅游人数激增、内需“漏出”加大;国内旅游市场疲软、旅游消费水平降低等。于成国认为欧美金融危机会从多个层面上影响中国的旅游经济发展,并分别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旅游投资方向的影响、对旅游市场的影响和对旅游支柱产业的影响。钟先丽认为旅游业是极易受经济波动影响的产业,经济的衰退必将导致旅游业的萧条,造成全球旅游需求与支付能力的萎缩、旅游企业资金链的吃紧、旅游消费信心的丧失。并从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三大旅游市场入手,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市场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给入境游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从而提出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政府为刺激经济、扩大内需所推出的一揽子计划所带来的战略机遇。张冬(2008)、任静(2009)、刘涛等(2009)、魏震铭等(2009)、岳乐等(2009)、姚远(2009)、王晴(2009)等都特别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对策,主要集中于: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加强中国特色景区建设、强化旅游管理和服务、加大休闲旅游开发力度、增加经济型酒店建设、加强国际旅游合作等。此外,高维全、王玉霞(2009)重点就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旅游产品的定价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赵建强、张海超(2009)则以秦皇岛为例提出了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各具体要素的影响研究国内学者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中旅游饭店和酒店、旅行社、旅游企业等各具体要素的影响研究。朗楷淳的《美国:金融危机让旅游业受伤》指出,2008年9月份以来美国旅游业受到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航空业和饭店业出现衰退。何建民在介绍和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国外旅馆的经营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旅游饭店的经营策略。陈祖斌、戴祎华从市场的重新定位、着力内涵建设、做好会展营销、拓宽融资渠道及开源节流等几方面,为金融危机下我国旅游饭店业的突围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吴南(2009)从旅游市场、地域范围、星级饭店、国家政策等方面剖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旅游饭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苗苗(2009)、黄兰兰(2009)则分析了金融危机对经济型酒店的影响,并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机遇。李祗辉、李明从参考韩国旅行社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出发,提出了我国旅行社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借鉴。朱琳琳探讨了金融危机对河南旅行社行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褚士永、姜剑波则探讨了金融危机下忻州旅行社业发展的问题与出路。张赛、万华(2009)探讨了金融危机下我国旅游企业创新的重要性、旅游企业创新的对策,并提出了我国旅游企业的创新道路③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入境旅游方面,尤其是外国游客数量的下降,因此,对于我国地方旅游业来说,那些原来的入境旅游接待大省(如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福建、山东、云南、广西等省市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应该最大,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但目前国内学者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地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还相对较少,关注面也相对较窄。④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市场及旅游者的行为影响研究林龙飞、王佳佳、瞿利娟在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对策。赵春峰在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旅游者行为模式的变化及新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景区的应对措施及对景区发展的预期。王永明、马耀峰、张佑印通过总体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全国和区域两个角度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入境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并对入境旅游业走势进行了初步预测,最后提出在新形势下促进我国旅游业恢复发展的对策。邹家红、王慧琴运用总体分析结合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带给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力拉动国内旅游市场、重新定位和选择入境旅游市场、调整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等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措施。张凌云、刘波指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面临重大的转型和发展机遇,国民旅游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重点,而自驾车旅游、大众度假、低碳旅游将成为今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三大热点。何建民运用国际经济学与旅游经济学原理,收集分析世界经济与世界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统计资料,对具有代表性的旅行社、旅游饭店与旅游景区点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对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香港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国际旅游业影响的传导机制、对影响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的指标、影响的状况及影响的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等问题。

金融危机事件篇12

北岩银行挤兑事件。北岩银行是英国国内的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其主要业务是发放住房抵押贷款。2000年后,北岩银行资产业务大幅扩张,然而存款增长缓慢。为了满足资产业务高速增长的资金需要,北岩银行开始从全球金融市场上大量融资,通过将抵押贷款打包出售给投资人,并以此作为抵押融资。2007年8月9日,受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美国次贷抵押市场的影响,北岩银行出现了融资困难。8月16日,北岩银行首次考虑向英格兰银行寻求紧急援助。9月14日凌晨,英格兰银行决定向北岩银行紧急注资,并于当日早晨7点公布。然而,当英格兰银行的注资声明公布以后,北岩银行出现了大规模的挤兑现象。直到9月17日,英国财政部宣布对存款进行担保,挤兑风波才得到平息。

东亚银行挤兑事件。2008年9月18日,东亚银行曝出交易员隐瞒衍生金融产品亏损事件;9月23日,有人传称东亚银行受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以及美国国际集团被政府接管的拖累,面临清盘倒闭。受此影响,东亚银行的股价遭受重挫。事件发生后,东亚银行管理层向外界澄清事实,将挤兑事件及时向香港警方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报告。9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公开表示,东亚银行不存在倒闭风险。另外,香港首富李嘉诚在东亚银行股价下跌时购入其股票,进一步稳定了民众和市场对东亚银行的信心。9月26日,东亚银行挤兑事件得到平息。

总结上述的挤兑风险事件,发现一些共同点:

一是都存在一个确切的诱发挤兑的负面消息。如果银行方面能够在第一时间如实地向广大储户和投资者说明事实真相,可能就会避免挤兑事件的发生。二是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脆弱,助长了负面消息的放大。三是不法分子制造夸大性谣言,或者以讹传讹放大了负面消息,进一步击垮了投资者和储户的信心。有些不法分子,为了个人利益制造混乱,夸大不利消息,恶意制造谣言,引起了公众的恐慌,进而促使挤兑事件的发生。四是处理不及时或者民众对银行官方的信息不信任,导致挤兑事件蔓延。

银行挤兑问题的危机处置

协调联动,甄别研究确定处置方案。在处理银行危机的过程中,时间延误、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清晰,以及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是深化危机、造成严重的系统损失的主要原因。各有关部门应建立密切、有效的协调机制,成立危机处置领导小组,对银行业危机、金融突发事件处置、金融稳定与风险预警、信息共享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及时判断已经出现的风险类别和严重程度,确定是流动性风险还是声誉风险,是资产风险还是清偿性风险,是区域性风险还是系统性风险,对不同的风险,采取及时救助、接管、直至市场退出等处置手段。

及时救助,以最低的成本化解危机。从英国北岩银行挤兑危机的处理来看,英国政府处理的不及时导致了危机的恶化。在挤兑发生后,政府起初无意提供大量资金来拯救北岩银行,市场对此的失望情绪引发了更多的储户加入到挤兑队伍之中,直至政府宣布对存款全额担保后,挤兑问题才得以化解。因此,在银行出现危机时,应该及时采取增加流动性支持等多种措施,稳定储户信心,以最低的成本防止银行挤兑的发生和蔓延。

接管银行,及早隔离控制风险。当银行出现危机征兆,包括出现流动性紧张、经营模式和经营表现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就应该采取措施,特别是当商业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时,就可以对银行进行接管,从而避免导致更大范围的损失。由于银行危机极具扩散性,因此风险处置要像控制传染病和火灾一样,及早发现和隔离。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当商业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的利益时,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该银行实行接管。接管的目的是对被接管的商业银行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恢复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能力。被接管的商业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因接管而变化。

市场退出,危机处置的最终手段。在市场经济中,倒闭和市场退出是承担风险的方式之一。失去竞争力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竞争中退出市场,既是竞争的结果,也是维护良性的竞争秩序、促进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客观需要。让那些陷入危机、经营困难的高风险机构退出市场,可以尽早阻断金融危机的传导,遏制危机的扩散,锁定危机的损失,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防范银行挤兑的政策建议

一是稳定信心,加强存款保险制度宣传。存款保险制度实质上是一个金融风险吸收和风险转移的机制,通过这种制度安排减轻金融风险对存款人和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害,增强存款者的安全感,大大降低银行挤兑恐慌。我国《存款保险条例》已经正式颁布,自2015年5月1日开始施行。《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对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这一限额高于世界多数国家的保障水平,能为我国99.63%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当前,应继续加大存款保险制度的宣传,增强广大储户的信心,切实发挥存款保险制度的政策效应。

二是公开透明,做好信息披露和舆论引导。要防范和化解银行挤兑危机,需要及时给存款者提供银行资产状况和风险治理的信息。当存款者获得银行全面经营信息时,银行破产的信号传递效应将会下降。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处理危机时要把握信息的重要性,按照“3T”原则及时进行信息披露。一是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 Own Tale),要牢牢掌握信息主动权;二是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Fast);三是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ll),强调信息必须全面、真实。完善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可消除银行挤兑的重要根源,即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银行挤兑现象发生。

金融危机事件篇13

2008年在美国大规模爆发的次贷危机,已演变成为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很快便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中国也未能逃脱厄运,金融系统和国民经济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建立一套适应非理性、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是会计理论界的当务之急。

一、从公允价值会计的角度解读金融危机

会计计量是会计活动的核心环节,而会计计量的前提则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对资产特别是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价,满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信息客观性、相关性和及时性的要求,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相应的经济决策,但公允价值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较差的“软肋”一直被会计界所诟病。尤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甚至被指责为加剧金融危机的“帮凶”。

在美国,由于其金融市场高度自由化,加之金融机构的过分功利化,将金融工具的价格推得越来越高,可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却无人理会。2008年9月16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之后,美国金融形势急剧恶化,并迅速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面对低迷的金融市场和飞流直下的股价,许多金融机构抱怨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不得不按当日市价过多地减计资产,从而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震动。美国金融界普遍认为:市场陷入了“对次贷产品按公允价值计量——确认巨额的减值损失——按规定核减资本金——投资者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如不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危机就无法彻底消退。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以缓解严峻的经济形势,但是,公允价值加剧或放大了金融危机的观点缺乏必要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只是某些金融机构逃脱责任的借口。暂停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无异于在发生火灾的同时关掉警报,这只能干扰问题的解决。改变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会剥夺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当前的非常时刻获取关键信息的权利。因此,建立一套适应非理性、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才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公允价值并非加剧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被指责为加剧混乱的“帮凶”,但事实并非如此。金融危机并不是由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起的,其理由如下:

(一)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一个会计问题

会计的首要职能是反映,可以说会计是一面镜子,经济主体可以通过这面镜子清楚地了解到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情况。美与丑是由自身条件决定的,与镜子没有丝毫关系,暂停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金融危机,只能掩盖事实背后的真相。金融危机是金融系统自身出了问题,对症下药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二)对公允价值内涵的理解及相应的会计操作存在偏差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金额。其它国家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所作的定义与美国类似,只是表述略有不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次:1.相同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按活跃市场的报价确定公允价值。2.活跃市场中无该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但存在类似资产和负债的报价,则可以用类似资产和负债的报价对该资产和负债进行估值。3.当前两条所列条件均无法满足时,需借助模型和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定义包含着一个前提:即市场必须是有效的、理性的和活跃的,而且交易各方必须是自愿的和公平的。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层次也必须服从于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不符合前提条件而得出的价值不能称之为公允价值。在此轮金融危机中,投资者应该知道:当前的金融市场已经不再是有效的和活跃的市场,投资者进行的恐慌性抛售也不是心甘情愿的,此时买卖各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不符合按照现行市价确定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按照当时市价确定的价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允价值。因此,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不应是公允价值是否加剧了金融危机,而应是当时非正常的市场报价能否称之为公允价值。

(三)金融机构的过分功利化制约了公允价值会计的有效实施

实施公允价值会计是为了充分揭示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然而,金融机构双向和功利的态度扭曲了公允价值会计的真正目的。在金融产品价格持续上升时,金融机构乐于享受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成果,在金融产品价格下跌时,就转而抱怨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其实,过低的市价可能是“不公允”的,过高的市价也可能是“不公允”的。市价只是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并非其真实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是通过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测算得出的。公允价值只是一种计量工具,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如何认识和操作。

三、关于完善公允价值会计体系的建议

虽然公允价值并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惨痛的经验和教训却不容忽视,在当前的非常形势下,有必要完善现有的公允价值会计体系,将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应建立一套非活跃、非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

1.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对金融资产重新分类。例如在极端情况下,允许投资单位持有的原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权投资重新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对于持有的原划分为按公允价值计价的债权类投资重新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可以有效防止不正常的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2.调整金融资产的价格参考基础。在非正常的极端情况下,建议将以单日价格为基础对资产进行估值改为以过去若干月的平均价格为基础,平均价格比单日价格更具稳定性,可抵销短期价格波动的影响。3.适当引入风险价值披露模式。风险价值披露模式要求在披露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同时,还要披露会计主体在特定的时间内和给定的置信区间内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可以较充分地揭示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

友情链接